第110頁
太子一張小臉嚇得雪白,他看看奄奄一息的父皇,又看看側立一旁的懷雍,嘴唇囁嚅,說不出話來。他怔愣原地,壓根不敢上前去。直到父皇親口召喚,他才怯生生地走上前去。
父皇:「玘兒。」
太子:「兒、兒臣在。」他雙目含淚,很想問母后在哪,可無論如何也不敢。
父皇叮囑道:「你年歲尚小,學識不足,暫且還不能擔當起守護江山社稷的重任。今後要多聽你皇兄的話,有什麼麻煩,可以託付給你皇兄。等到你及冠娶妻,便可以親自執政了。」
說完,他又把懷雍叫過來:「隱鱗,過來。」
懷雍膝行過去:「兒臣在。」
父皇柔聲細語地問:「你是我悉心調教長大,於朕而言,與親身骨肉無異,既如此,太子也算是你的弟弟,你答應朕,從今往後,要護著太子,可好?」
懷雍叩首:「臣遵命。」
接著,父皇讓王閣老在幾位一品貴官的注視中,一字一句地寫下自己的所交代的傳位詔書。
太子繼位為皇帝,而懷雍則作為攝政王,在新皇長成之前暫攬大權,鞏固江山。
……
一切定下,司天監找了個最近的好日子,擇日簇擁這個九歲的孩子登基為帝。
京中各家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準備到時候要服國喪所用之物。
即便這時候皇帝還沒有咽氣,他依舊理應是大齊最尊貴的人,可大家仿佛都已經提前當他死了。
懷雍仍陪在父皇的身旁,直到最後一刻。
父皇絮絮叨叨地又跟懷雍說起他親生父親家鄉的事情,父皇一會兒說跟他父親一起去捕魚採蓮,一會兒又說他父親很笨,是世上最蠢笨的人。
懷雍問:「那您還對他念念不忘?」
父皇茫然地說:「朕從未見過比他更傻的人,他愛的也是個傻子。他情願愛一個一無所有的傻子,也不願意愛坐擁四海的皇帝。」
父皇又變得良善起來,變回了那個對他無微不至、關愛有加的好父皇。父皇心軟地說:「懷雍,你要是不喜歡待在京城的話,就回家去吧。朕……朕也不能再攔著你了。」
懷雍好笑地說:「我從未去過,又哪裡知道哪是我家,怎麼回去?」
「朕沒想到你會回來……」父皇喃喃地說,「朕沒想傷你,朕也不知道朕是怎麼了,魔魘有時會附在朕身上……」
懷雍打斷他:「父皇,您又譫妄了。」
父皇跟他又說了一會兒關於他家鄉的事,翻來覆去地說,說著說著,聲音弱了下去,問他:「雍兒,燈怎麼都滅了?太黑了。讓他們把燈都點起來吧。」
燭火通明的寢宮內無人敢發出一點聲音。
懷雍將身子俯下去,彆扭地依偎在父皇身邊,輕聲說:「天黑了便睡吧,父皇。」
他幼時愛蜷縮在父皇的懷中睡覺,聽著父皇穩健有力的心跳聲,而那聲音眼下正在慢慢變得虛弱,隨時都會斷絕。
父皇說:「再給朕點上一片芙蓉香片吧。」
懷雍沒有離開:「點著呢,父皇。」
父皇又說:「夏天了,御花園裡的芍藥該開了,雍兒,去給朕摘一朵來好不好?」
懷雍:「兒臣讓別人去摘。」
父皇伸出手,顫顫巍巍地撫摸上他的臉上,沾到溫熱的淚水,嘆氣:「怎麼這麼不聽話呢?」
懷雍將自己的臉頰貼到父皇的手心,溫馴極了。
父皇撫摸他的頭頂,像把他當做是個稚幼孩童。
此時此刻,他們如同忘記了曾經發生過的齟齬,又是一對親密無間的父子了。
其實他還有很多話想要和懷雍說。
比如他想問問懷雍知不知道芙蓉香片有問題,比如他還想問,懷雍是不是也和別人一樣希望他早點死。
但他到底是沒問。
只要他沒問,就可以在這彌留痛苦的時刻自欺欺人地想,世上還是有一個懷雍真心愛他的。
不知過了多久,懷雍還擁著他的父皇,一動不動,淚流滿面,猶如隨他的父皇一起死去了。
……
十月初三。黃道吉日。開祖廟祭祀,昭告天下。
這一日,無風無雨,陽光普照。
作為攝政王,懷雍身著袞冕服,金章紫綬,戴進賢三梁冠,著一身深絳色朝服,率領文武百官,敬奉新皇繼位。
而在他身邊,作為武官之首的是赫連夜。
作為協助他的報答,赫連夜亦升至一品大將軍,與他相似的,穿了一身絳色朝服。除了文武款式略有區別,其餘都差不太多。
赫連夜走到他身邊,接過禮官遞過來的香,與他一同,各自作為文武代表,祭拜蒼天神明。
一切結束,天色將暮。
赫連夜單獨來找他。赫連夜在笑,這笑意中參雜著一絲若有似無的壓抑的仇怨,他心滿意足地說:「真好,這世間的夫妻成婚都是過之即往的,可我們卻不同。懷雍,無論你願不願意,今後你與我的名字都會被寫在史書的同一頁,同一日。」
這或許,也算是生生世世,永不分離了。
懷雍面不改色。
這讓赫連夜微微惱怒起來,又故意說:「懷雍,不會再有人像我以前那樣愛你了,我以後也不會再愛你。我已經尋好了一門閨秀做我的妻子。你可坐在高台上,看著我開枝散葉,兒孫滿堂。」
父皇:「玘兒。」
太子:「兒、兒臣在。」他雙目含淚,很想問母后在哪,可無論如何也不敢。
父皇叮囑道:「你年歲尚小,學識不足,暫且還不能擔當起守護江山社稷的重任。今後要多聽你皇兄的話,有什麼麻煩,可以託付給你皇兄。等到你及冠娶妻,便可以親自執政了。」
說完,他又把懷雍叫過來:「隱鱗,過來。」
懷雍膝行過去:「兒臣在。」
父皇柔聲細語地問:「你是我悉心調教長大,於朕而言,與親身骨肉無異,既如此,太子也算是你的弟弟,你答應朕,從今往後,要護著太子,可好?」
懷雍叩首:「臣遵命。」
接著,父皇讓王閣老在幾位一品貴官的注視中,一字一句地寫下自己的所交代的傳位詔書。
太子繼位為皇帝,而懷雍則作為攝政王,在新皇長成之前暫攬大權,鞏固江山。
……
一切定下,司天監找了個最近的好日子,擇日簇擁這個九歲的孩子登基為帝。
京中各家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準備到時候要服國喪所用之物。
即便這時候皇帝還沒有咽氣,他依舊理應是大齊最尊貴的人,可大家仿佛都已經提前當他死了。
懷雍仍陪在父皇的身旁,直到最後一刻。
父皇絮絮叨叨地又跟懷雍說起他親生父親家鄉的事情,父皇一會兒說跟他父親一起去捕魚採蓮,一會兒又說他父親很笨,是世上最蠢笨的人。
懷雍問:「那您還對他念念不忘?」
父皇茫然地說:「朕從未見過比他更傻的人,他愛的也是個傻子。他情願愛一個一無所有的傻子,也不願意愛坐擁四海的皇帝。」
父皇又變得良善起來,變回了那個對他無微不至、關愛有加的好父皇。父皇心軟地說:「懷雍,你要是不喜歡待在京城的話,就回家去吧。朕……朕也不能再攔著你了。」
懷雍好笑地說:「我從未去過,又哪裡知道哪是我家,怎麼回去?」
「朕沒想到你會回來……」父皇喃喃地說,「朕沒想傷你,朕也不知道朕是怎麼了,魔魘有時會附在朕身上……」
懷雍打斷他:「父皇,您又譫妄了。」
父皇跟他又說了一會兒關於他家鄉的事,翻來覆去地說,說著說著,聲音弱了下去,問他:「雍兒,燈怎麼都滅了?太黑了。讓他們把燈都點起來吧。」
燭火通明的寢宮內無人敢發出一點聲音。
懷雍將身子俯下去,彆扭地依偎在父皇身邊,輕聲說:「天黑了便睡吧,父皇。」
他幼時愛蜷縮在父皇的懷中睡覺,聽著父皇穩健有力的心跳聲,而那聲音眼下正在慢慢變得虛弱,隨時都會斷絕。
父皇說:「再給朕點上一片芙蓉香片吧。」
懷雍沒有離開:「點著呢,父皇。」
父皇又說:「夏天了,御花園裡的芍藥該開了,雍兒,去給朕摘一朵來好不好?」
懷雍:「兒臣讓別人去摘。」
父皇伸出手,顫顫巍巍地撫摸上他的臉上,沾到溫熱的淚水,嘆氣:「怎麼這麼不聽話呢?」
懷雍將自己的臉頰貼到父皇的手心,溫馴極了。
父皇撫摸他的頭頂,像把他當做是個稚幼孩童。
此時此刻,他們如同忘記了曾經發生過的齟齬,又是一對親密無間的父子了。
其實他還有很多話想要和懷雍說。
比如他想問問懷雍知不知道芙蓉香片有問題,比如他還想問,懷雍是不是也和別人一樣希望他早點死。
但他到底是沒問。
只要他沒問,就可以在這彌留痛苦的時刻自欺欺人地想,世上還是有一個懷雍真心愛他的。
不知過了多久,懷雍還擁著他的父皇,一動不動,淚流滿面,猶如隨他的父皇一起死去了。
……
十月初三。黃道吉日。開祖廟祭祀,昭告天下。
這一日,無風無雨,陽光普照。
作為攝政王,懷雍身著袞冕服,金章紫綬,戴進賢三梁冠,著一身深絳色朝服,率領文武百官,敬奉新皇繼位。
而在他身邊,作為武官之首的是赫連夜。
作為協助他的報答,赫連夜亦升至一品大將軍,與他相似的,穿了一身絳色朝服。除了文武款式略有區別,其餘都差不太多。
赫連夜走到他身邊,接過禮官遞過來的香,與他一同,各自作為文武代表,祭拜蒼天神明。
一切結束,天色將暮。
赫連夜單獨來找他。赫連夜在笑,這笑意中參雜著一絲若有似無的壓抑的仇怨,他心滿意足地說:「真好,這世間的夫妻成婚都是過之即往的,可我們卻不同。懷雍,無論你願不願意,今後你與我的名字都會被寫在史書的同一頁,同一日。」
這或許,也算是生生世世,永不分離了。
懷雍面不改色。
這讓赫連夜微微惱怒起來,又故意說:「懷雍,不會再有人像我以前那樣愛你了,我以後也不會再愛你。我已經尋好了一門閨秀做我的妻子。你可坐在高台上,看著我開枝散葉,兒孫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