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沒有。」她立即解釋,這才得以冷靜下來,耳朵發熱,接著道,「他雖然胡鬧,但心中有數。」
兩人的確做了許多親昵的事情……
但從未走到最後一步。
皇后這才放下心,但又隱約有些失望……
她還是想早些抱重孫的。
「娘娘,不介意嗎?」宜真幾番躊躇,輕聲問。
她始終記得橫貫在她與殷章之間的,那幾年的母子之名。
「有什麼好介意的。」皇后不以為意,笑道,「你就是想得太多了,當初我與陛下五湖四海的走,不知見識過多少,像小叔子娶了嫂子,公爹娶了兒媳,繼子娶了繼母。這些事多了去了。」
「更何況你和阿瑾是真真的表姐弟,前幾年只是擔了面上的名義罷了。不過是現在到了京里,那些文人多了,規矩也多了。不然誰會在意這些?」皇后十分豁達的說。
別的不說,就是現在的朝上,也有不少朝臣家裡有種種污糟事,不過是捂得掩飾,沒讓外間知道罷了。
宜真仔細看著,察覺皇后是真的不在意,並不只是面上說說,不由在心中深深的吁了口氣。
至此,她才真正的放鬆下來。
又聊了幾句,皇后便催宜真回去休息,言語之中滿是憐惜,畢竟宜真此次遭了這麼大的罪,說到底都是因為殷章。
宜真的確疲倦,不管是心神還是身體上,這幾日對她而言,堪稱大起大落,她現在只想什麼都不干,什麼都不想,就那樣安安生生的待著,待好幾天。
阿竹早就命人準備好了湯池和乾淨的衣裳等等,伺候她沐浴過後,開始梳洗。
「想說什麼就說?」宜真撐著額角,察覺阿竹等好幾個丫鬟,一個勁的看她,輕聲問。
阿竹遲疑片刻,問起,「郡主,奴婢有些擔心,您跟太孫殿下的事情,陛下同意嗎?」
「你就想問這個?」宜真輕聲,眼也不睜。
她身邊的這些丫鬟不傻,她想她們多多少少應該都會有所察覺。
「嗯,可要奴婢早做準備?」阿竹問。
宜真這才看了她一眼,忽然輕輕笑了笑。
「不必,看他怎麼做吧,我們無需費心。」她說。
看今日帝後的態度,她性命無礙,既然如此,她索性抽身出來。左右是殷章強求,那就都交給他吧。
「放心,有皇后娘娘在,我不會有事的。」知道丫鬟們擔心什麼,宜真輕聲說。
阿竹便就放心了。
將頭髮梳的通順後,宜真上榻休息,一夜好夢。
第二日,知道外面想必不會太平,她早上拜見過皇后之後,就稱病呆在殿中休息。而這時,朝上已經炸開了鍋——
陛下是帶著朝臣一同來的,每日早朝還是要上的。
而近日一早,就有御史聞風上奏,參殷章有意求娶丹陽郡主,於理不合,至於理由,自然是那份母子名義。
殷章上前,親口辯解,他與宜真即無母子之血緣,也無母子之情,當初種種只是情勢所迫。而這次,丹陽郡主為他帶累,墜入谷底朝夕相處幾日,清譽有損,他理當求娶。
一方是倫理,一方是道義,如何抉擇?
殷章又問,他如今是太孫,宜真是他表姐,本是平輩,御史如此說,是要他將宜真視作母親嗎?
御史不敢應。
但不敢歸不敢,若要讓這些文人儒生們就此認下這件事,卻也是不肯的。
就此,朝上兩方開始爭辯,還有站中間不管的。
有心人一直注意著陛下的反應,見他從始至終都沒開口,即不同意,也不反對,就知道了他的態度。
陛下顯然並不介意。
於是,腦子轉的快的人,就更不會開口了。
與此同時,朝上還在追查此次刺殺殷章的事情,如此幾方糾纏,放在這件事上的心力就更少了。
說到底,這只是陛下的家事。
這般沸沸揚揚的鬧了好幾天,不知不覺已經臘月了,殷章一直暗中計劃謀算,肉眼可見的,反對的人越來越少。
期間倒也鬧出些風波,有流言說太孫和丹陽郡主早就暗通款曲,此次不過是有意算計,但殷章早有防備,很是抓了一批人,直接跟上次刺殺他的那些刺客打做一堆,道有人居心惡毒,有意毀謗。
這些流言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毫無證據,如此再三,就沒人敢多說什麼了。
又是一天早朝,殷章再次開口,請陛下賜婚。
眼見著開口反對之人雖有,卻也不多,更多的人都在觀望,陛下看向站在御階下的殷章。
倒真讓他做成了。
看來這小子是真惦記宜真那丫頭。
還是那句話,陛下並不在意殷章喜歡誰或者娶誰,反正都一樣,若改了心思,再找別人就是,左右多的是人選。
所謂規矩,都是用來束縛臣民的,而不是皇家。
見此,陛下意思意思的責備了幾句,說他胡鬧,然後又誇讚了宜真幾句,道,「有損女子清譽,本該如此,你有擔當,朕很欣慰。宜真性情溫和,待你祖母恭謹孝順,行事謹慎周全,很是不錯。若你二人在一起,倒也是緣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兩人的確做了許多親昵的事情……
但從未走到最後一步。
皇后這才放下心,但又隱約有些失望……
她還是想早些抱重孫的。
「娘娘,不介意嗎?」宜真幾番躊躇,輕聲問。
她始終記得橫貫在她與殷章之間的,那幾年的母子之名。
「有什麼好介意的。」皇后不以為意,笑道,「你就是想得太多了,當初我與陛下五湖四海的走,不知見識過多少,像小叔子娶了嫂子,公爹娶了兒媳,繼子娶了繼母。這些事多了去了。」
「更何況你和阿瑾是真真的表姐弟,前幾年只是擔了面上的名義罷了。不過是現在到了京里,那些文人多了,規矩也多了。不然誰會在意這些?」皇后十分豁達的說。
別的不說,就是現在的朝上,也有不少朝臣家裡有種種污糟事,不過是捂得掩飾,沒讓外間知道罷了。
宜真仔細看著,察覺皇后是真的不在意,並不只是面上說說,不由在心中深深的吁了口氣。
至此,她才真正的放鬆下來。
又聊了幾句,皇后便催宜真回去休息,言語之中滿是憐惜,畢竟宜真此次遭了這麼大的罪,說到底都是因為殷章。
宜真的確疲倦,不管是心神還是身體上,這幾日對她而言,堪稱大起大落,她現在只想什麼都不干,什麼都不想,就那樣安安生生的待著,待好幾天。
阿竹早就命人準備好了湯池和乾淨的衣裳等等,伺候她沐浴過後,開始梳洗。
「想說什麼就說?」宜真撐著額角,察覺阿竹等好幾個丫鬟,一個勁的看她,輕聲問。
阿竹遲疑片刻,問起,「郡主,奴婢有些擔心,您跟太孫殿下的事情,陛下同意嗎?」
「你就想問這個?」宜真輕聲,眼也不睜。
她身邊的這些丫鬟不傻,她想她們多多少少應該都會有所察覺。
「嗯,可要奴婢早做準備?」阿竹問。
宜真這才看了她一眼,忽然輕輕笑了笑。
「不必,看他怎麼做吧,我們無需費心。」她說。
看今日帝後的態度,她性命無礙,既然如此,她索性抽身出來。左右是殷章強求,那就都交給他吧。
「放心,有皇后娘娘在,我不會有事的。」知道丫鬟們擔心什麼,宜真輕聲說。
阿竹便就放心了。
將頭髮梳的通順後,宜真上榻休息,一夜好夢。
第二日,知道外面想必不會太平,她早上拜見過皇后之後,就稱病呆在殿中休息。而這時,朝上已經炸開了鍋——
陛下是帶著朝臣一同來的,每日早朝還是要上的。
而近日一早,就有御史聞風上奏,參殷章有意求娶丹陽郡主,於理不合,至於理由,自然是那份母子名義。
殷章上前,親口辯解,他與宜真即無母子之血緣,也無母子之情,當初種種只是情勢所迫。而這次,丹陽郡主為他帶累,墜入谷底朝夕相處幾日,清譽有損,他理當求娶。
一方是倫理,一方是道義,如何抉擇?
殷章又問,他如今是太孫,宜真是他表姐,本是平輩,御史如此說,是要他將宜真視作母親嗎?
御史不敢應。
但不敢歸不敢,若要讓這些文人儒生們就此認下這件事,卻也是不肯的。
就此,朝上兩方開始爭辯,還有站中間不管的。
有心人一直注意著陛下的反應,見他從始至終都沒開口,即不同意,也不反對,就知道了他的態度。
陛下顯然並不介意。
於是,腦子轉的快的人,就更不會開口了。
與此同時,朝上還在追查此次刺殺殷章的事情,如此幾方糾纏,放在這件事上的心力就更少了。
說到底,這只是陛下的家事。
這般沸沸揚揚的鬧了好幾天,不知不覺已經臘月了,殷章一直暗中計劃謀算,肉眼可見的,反對的人越來越少。
期間倒也鬧出些風波,有流言說太孫和丹陽郡主早就暗通款曲,此次不過是有意算計,但殷章早有防備,很是抓了一批人,直接跟上次刺殺他的那些刺客打做一堆,道有人居心惡毒,有意毀謗。
這些流言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毫無證據,如此再三,就沒人敢多說什麼了。
又是一天早朝,殷章再次開口,請陛下賜婚。
眼見著開口反對之人雖有,卻也不多,更多的人都在觀望,陛下看向站在御階下的殷章。
倒真讓他做成了。
看來這小子是真惦記宜真那丫頭。
還是那句話,陛下並不在意殷章喜歡誰或者娶誰,反正都一樣,若改了心思,再找別人就是,左右多的是人選。
所謂規矩,都是用來束縛臣民的,而不是皇家。
見此,陛下意思意思的責備了幾句,說他胡鬧,然後又誇讚了宜真幾句,道,「有損女子清譽,本該如此,你有擔當,朕很欣慰。宜真性情溫和,待你祖母恭謹孝順,行事謹慎周全,很是不錯。若你二人在一起,倒也是緣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