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也就是個俗得不能再俗的故事,郝光救了美人,朝夕相處之後美人逐漸發現郝光的好,決意要嫁給郝光。大糙原的女兒不好惹,最後連郝光都招架不了了,狠狠地當了一回男人。

  國舅爺聽完郝光的回憶後欣慰地說:“做得好!”

  於是三個人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直到酒過三巡,郝光才遲疑著問:“泥鰍啊,接下來你準備做什麼?”

  準備做什麼?國舅爺挑眉,看著方笑世說:“你猜。”

  方笑世早就揣測過無數遍,見國舅爺看向自己,不慌不忙地答話:“準備上書反對官家北歸。”

  “為什麼?泥鰍你不是一直想朝廷北歸——”說到一半郝光突然停了下來:“我明白了。”

  郝光明白了,朝廷百官卻不明白。這邊還什麼都沒幹呢,怎麼國舅爺反對北歸的奏摺就上來了?

  不過他們已經有了“國舅說什麼就反對什麼”的默契,紛紛上表說明北歸的好處,北歸有多符合祖制、北歸多能安撫人心、北歸……總之,把朝廷北歸一個勁往好里說。

  趙德御從趙璦那得知這一切後,啞然失笑。聽趙璦追問,他才徐徐解答:“國舅根本就是想朝廷北歸啊,看這些老東西還有那些小書生,都被國舅逗著玩呢。璦兒,北歸的事交給你了。我會繼續留在江南,這裡才是適合我的地方。”

  趙璦愣了愣,屈膝半跪:“爹爹。”

  “別動不動就跪著。”趙德御抬手扶起他:“等國舅回來了,就讓他來見我一面吧,其他人我都不見。”

  ——

  大勝之後就是大行封賞。清掃了狄國餘黨、與北方附族達成休兵和議之後,大軍班師回朝了。除了東路軍之外,楊家軍、厲家軍都有多人封侯,但為了彌補東路的損失,許多將士被調遣了過去。

  厲行手下能將楊玄自請南下,準備對抗大越並開拓新航線。中書舍人沈適奉命前往汴京,準備迎御駕北歸,到那時他也許將成為最年輕的參知政事。

  忙碌完交接事務,國舅爺就入宮晉見趙德御。君臣相對而坐,喝起了酒,又聊起少年時的相遇,趙德御說:“那時候我就想吟詩作畫,打打馬球……上面有一個兩個三個……不知道有多少個兄弟,總之,那個位子輪不到我去想。後來遇見了你妹妹,我就想著‘要娶到這樣的女人總要做出點像樣的事吧’,然後我就去找爹爹要差事了。結果國舅你呢?老是阻撓我見芬妹……我不服啊,我就要你這個大舅子認同。”接著說到那狄兵南下,說到那刮耳而過的利箭,說到那繼位後被逼迫的苦,瑣碎而且沒完沒了。

  國舅爺知道趙德御是有些醉了,但沒有接話,靜靜地聽著。直到趙德御抬頭說:“其實如果可以,誰不想做一個明君……”

  國舅爺一震,知道自己以前那些或敷衍或欺騙的做法,都落在了趙德御眼裡。

  十多年啊,就好像一場夢一樣。

  ——

  國舅爺沒有隨趙璦北上,他留在已復名為“臨安”的臨京鼓吹太上皇趙德御大興土木。

  當然被百官罵得狗血淋頭。

  就這樣過了兩年,國舅爺投下的錢都收了回來,南方越來越繁華。不久之後,楊玄派出去的船隊從遠方回來,不僅運回了玉石跟礦藏,還帶回了許多番外物種。

  瓊州學院的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國舅爺似乎總有忙不完的事。

  最後是吳皇后出面問:“大哥,你不想回汴京嗎?”

  想,當然想。

  於是趙德御給趙璦修書一封,要將國舅爺調回朝中。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國舅爺想要的是國子監祭酒的位置。

  官家趙璦同意了。聖旨下來以後,國舅爺就踏上了歸程。同行的自然還有方笑世。

  他們沒有坐馬車,而是騎馬一路疾行。只是不知是不是近鄉情怯,越接近汴京,馬行越慢。國舅爺開始與方笑世說起以前的事,在汴京外圍遍布著他年少時的足跡,那時他頑劣不堪,經常掏出國子監。偶爾會拖上沈適,有時也找上厲行,楊玄一直都在,怎麼逗都不笑,不過沾了酒話就會多起來……還有那時李伯紀如何如何嚴厲,他又做了多少荒唐事……

  這麼說起來,那些過往似乎也不再那麼沉重。

  然而馬蹄卻在韁繩的控制下欲行又止。

  “我們走過去吧。”方笑世提議。

  “好。”國舅爺一個字也沒多說。

  兩個人扔下馬走了幾個時辰,終於見到了汴京。方笑世側頭,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國舅爺眼中的淚光。

  國舅爺卻再也顧不得偽裝,眼裡只剩下那青石砌成的巍峨城牆。

  許多年來的痛與淚已經沉寂,卻仍刻在骨髓之中。在那最堅固也最脆弱的城牆之上,曾經染著無數東明男兒的鮮血,他們死前的高呼仿佛也還響在耳邊。就是這一個汴京,讓無數人哭過、笑過,並為之傾一生之心血、付一身之性命……國舅爺緩緩跪下,抓住一把濕潤的泥土。一種從血脈里透出來的戰慄貫透全身,讓他牢牢攥緊雙手:“回來了,汴京……回來了,東明。”到了最後竟是失聲痛哭:“東明!東明!東明!”

  回來了,東明。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