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論起來,在宮務上,徐溫雲確還有許多地方需請教麗妃。
雖說她以前也以官眷的身份入宮多次,可那時她只當自己是個過客,從未細心留意過後宮中的諸多種種。
而麗妃早入宮半年,又執掌六宮事務,對此自然頗有心得,旁的不說,太后與皇上身側伺候的奴才們,脾氣秉性,才華如何……麗妃理應全都清楚。
徐溫雲今後若想坐穩皇后寶座,平順接過統管六宮之權,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學習。
出於種種考量,她笑笑道。
「……就算皇上答應,可想來你也不願意以姜姣麗的身份離宮,若想將此事做得滴水不漏,或還需要些時間。
少則三月,多則半年,我助你如願以償。」
如若徐溫雲初登皇后寶座,麗妃這個後宮唯一的嬪妃,就乍然消失不見,不免會讓臣民疑心,覺得會是新後善妒,容不得人。
這時間在合理範疇之內。
姜姣麗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一切全憑娘子安排。」
直到此時此刻,二人面上神情,都明顯更平和了些。既放下了芥蒂,相處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其實論起來,麗妃的年齡與徐溫珍差不多大,至多就是個有幾分心眼的女娘。
再加上姜姣麗身世確實悽慘,所以徐溫雲也樂得將她當妹妹看。
「也是我的私心,不想讓妹妹那麼快出宮,畢竟帝後大典事物繁瑣,還需得有人在宮中支應著,且那日會來許多熟人,妹妹見了,指不定也會開心的。」
「這些都是我應當應分該做的。」
麗妃先是垂下眼眸,腆然笑笑,而後腦瓜子微轉了轉,瞬間猜到她話語中的「熟人」是誰。
「雲娘子這麼說,倒讓有些迫不及待,期盼那日到來了。」
將這樁事料理妥當。
接下來,就是萬眾矚目的帝後大典。
皇上成親,乃是大事。
籌備起來至少是半年起步。
畢竟嫁入的是皇家,無論是哪家貴女,都要自定親之日起,跟教習嬤嬤學皇家禮儀,打理六宮庶務。
若在加上備齊聘禮嫁妝,親手縫製鳳袍……這樁樁件件耽誤起來,直到大婚之日,籌備三五年的都有。
僅半個月的時間,其實是不夠的。
好在徐溫雲以往是官眷,經常出入皇宮,早就對宮廷禮儀爛熟於心,再加上李秉稹自二人重逢後,就一直暗中籌備婚事,命人從四處搜集了許多奇珍異寶……所以雖說有些倉促,卻也不至於失了禮數。
一切都有條不紊推動著。
整個徐家上下,這半月以來,都是在異常忙碌,且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度過……其中最開心的,莫過於徐興平。
得知二女兒不僅沒死,且還即將要做皇后,甚至早就在三四年前,就生下了皇長子外孫……
以上無論是單拎哪條出來,都足以讓徐興平歡欣鼓舞好一陣,更遑論是三件喜事齊齊湧來。
這簡直就是祖墳冒了青煙,潑天富貴砸到了頭上!
徐興平實在樂得好幾天都找不著北,不過他好歹是在官場浸*淫許久的老人,在大事上倒也還拎得清。
他喚來兒女,全面了解借種求子的詳細經過……此事並不光彩,樹大招風,必會引人嫉恨,所以經短暫飄飄欲仙以後,徐興平傳令通家都要謹言慎行,不得驕躁,未免今後惹來麻煩。
*
*
可無論如何捂嘴,這世上都還有知情人存在。
譬如說何寧夫婦,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聽說徐溫雲葬生火海,何寧著實狠狠哭了幾日,後來過了幾月,徐家莫名又冒出個失散多年的女兒,不由心生疑竇。
那日休沐,何寧帶著毅哥兒出行,正好遠遠望見那位徐家流落在外,即將與皇上大婚的民女。
毅哥兒是個直腸子,且孩子絲毫不懂大人打得什麼算盤,在望見那張熟悉面龐的瞬間,眸光一亮,立即興奮招手呼喚道,「嬸母,嬸母!」
何寧聞言,面色驟然大變,趕忙抬手,將毅哥兒接下來的話語,盡數捂在了吼嗓中,憋得孩子整張小臉都紅了。
直到將孩子帶到無人的僻靜處,何寧才將指尖放了下來。
毅哥兒有些委屈,嘟囔著小嘴,「母親為何攔著我,莫非連嬸母你都不認得了麼?我好久都沒見嬸母了,可想她哩……」
何寧屈膝蹲下,看著毅哥兒的眼睛,一字一句鄭重道,「好孩子,你務必要記得,你嬸母已經死了,死在了相國寺的那場大火中。
方才那人,不過是與你嬸母長得有幾分相像,今後如若再見,不得如此冒犯。」
毅哥兒顯露出些疑惑不解,可面對母親的諄諄教誨,也還是乖順點了點頭,「嗯,孩兒都記住了。」
眼見孩子應下,何寧這才鬆了口氣。
自徐溫雲和離之後,她升級成了鄭家主母,現如今無論是為鄭家滿門老小的身家性命,還是為好姐妹今後的前程……她必須死死捂住此事。
雲娘,忘卻以往在榮國公府發生的一切,揭開生命嶄新的篇章,好好登高位,走花路吧。
*
*
*
就算離帝後大典只有三日,阿燕在很多時候,也依舊處於狀況之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說她以前也以官眷的身份入宮多次,可那時她只當自己是個過客,從未細心留意過後宮中的諸多種種。
而麗妃早入宮半年,又執掌六宮事務,對此自然頗有心得,旁的不說,太后與皇上身側伺候的奴才們,脾氣秉性,才華如何……麗妃理應全都清楚。
徐溫雲今後若想坐穩皇后寶座,平順接過統管六宮之權,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學習。
出於種種考量,她笑笑道。
「……就算皇上答應,可想來你也不願意以姜姣麗的身份離宮,若想將此事做得滴水不漏,或還需要些時間。
少則三月,多則半年,我助你如願以償。」
如若徐溫雲初登皇后寶座,麗妃這個後宮唯一的嬪妃,就乍然消失不見,不免會讓臣民疑心,覺得會是新後善妒,容不得人。
這時間在合理範疇之內。
姜姣麗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一切全憑娘子安排。」
直到此時此刻,二人面上神情,都明顯更平和了些。既放下了芥蒂,相處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其實論起來,麗妃的年齡與徐溫珍差不多大,至多就是個有幾分心眼的女娘。
再加上姜姣麗身世確實悽慘,所以徐溫雲也樂得將她當妹妹看。
「也是我的私心,不想讓妹妹那麼快出宮,畢竟帝後大典事物繁瑣,還需得有人在宮中支應著,且那日會來許多熟人,妹妹見了,指不定也會開心的。」
「這些都是我應當應分該做的。」
麗妃先是垂下眼眸,腆然笑笑,而後腦瓜子微轉了轉,瞬間猜到她話語中的「熟人」是誰。
「雲娘子這麼說,倒讓有些迫不及待,期盼那日到來了。」
將這樁事料理妥當。
接下來,就是萬眾矚目的帝後大典。
皇上成親,乃是大事。
籌備起來至少是半年起步。
畢竟嫁入的是皇家,無論是哪家貴女,都要自定親之日起,跟教習嬤嬤學皇家禮儀,打理六宮庶務。
若在加上備齊聘禮嫁妝,親手縫製鳳袍……這樁樁件件耽誤起來,直到大婚之日,籌備三五年的都有。
僅半個月的時間,其實是不夠的。
好在徐溫雲以往是官眷,經常出入皇宮,早就對宮廷禮儀爛熟於心,再加上李秉稹自二人重逢後,就一直暗中籌備婚事,命人從四處搜集了許多奇珍異寶……所以雖說有些倉促,卻也不至於失了禮數。
一切都有條不紊推動著。
整個徐家上下,這半月以來,都是在異常忙碌,且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度過……其中最開心的,莫過於徐興平。
得知二女兒不僅沒死,且還即將要做皇后,甚至早就在三四年前,就生下了皇長子外孫……
以上無論是單拎哪條出來,都足以讓徐興平歡欣鼓舞好一陣,更遑論是三件喜事齊齊湧來。
這簡直就是祖墳冒了青煙,潑天富貴砸到了頭上!
徐興平實在樂得好幾天都找不著北,不過他好歹是在官場浸*淫許久的老人,在大事上倒也還拎得清。
他喚來兒女,全面了解借種求子的詳細經過……此事並不光彩,樹大招風,必會引人嫉恨,所以經短暫飄飄欲仙以後,徐興平傳令通家都要謹言慎行,不得驕躁,未免今後惹來麻煩。
*
*
可無論如何捂嘴,這世上都還有知情人存在。
譬如說何寧夫婦,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聽說徐溫雲葬生火海,何寧著實狠狠哭了幾日,後來過了幾月,徐家莫名又冒出個失散多年的女兒,不由心生疑竇。
那日休沐,何寧帶著毅哥兒出行,正好遠遠望見那位徐家流落在外,即將與皇上大婚的民女。
毅哥兒是個直腸子,且孩子絲毫不懂大人打得什麼算盤,在望見那張熟悉面龐的瞬間,眸光一亮,立即興奮招手呼喚道,「嬸母,嬸母!」
何寧聞言,面色驟然大變,趕忙抬手,將毅哥兒接下來的話語,盡數捂在了吼嗓中,憋得孩子整張小臉都紅了。
直到將孩子帶到無人的僻靜處,何寧才將指尖放了下來。
毅哥兒有些委屈,嘟囔著小嘴,「母親為何攔著我,莫非連嬸母你都不認得了麼?我好久都沒見嬸母了,可想她哩……」
何寧屈膝蹲下,看著毅哥兒的眼睛,一字一句鄭重道,「好孩子,你務必要記得,你嬸母已經死了,死在了相國寺的那場大火中。
方才那人,不過是與你嬸母長得有幾分相像,今後如若再見,不得如此冒犯。」
毅哥兒顯露出些疑惑不解,可面對母親的諄諄教誨,也還是乖順點了點頭,「嗯,孩兒都記住了。」
眼見孩子應下,何寧這才鬆了口氣。
自徐溫雲和離之後,她升級成了鄭家主母,現如今無論是為鄭家滿門老小的身家性命,還是為好姐妹今後的前程……她必須死死捂住此事。
雲娘,忘卻以往在榮國公府發生的一切,揭開生命嶄新的篇章,好好登高位,走花路吧。
*
*
*
就算離帝後大典只有三日,阿燕在很多時候,也依舊處於狀況之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