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許小寧對沒有娘的日子尤其記憶深刻,若非有個溫柔的舅母噓寒問暖,那段日子簡直不堪回首。
“好像……好像是舅母對我比對表哥好。”
魏氏在許小寧與許珠兒面前十分溫柔,但對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偶爾還是會有激烈些的言辭。
“現在軒哥哥離家千里,不在爹娘身邊,可不可憐?”
許小寧被“不在爹娘身邊”這句話給傷到了,小臉上瞬間湧上滿滿的同情,還鬼頭鬼腦的問胡嬌:“軒哥哥會不會晚上在被窩裡偷偷哭想爹娘想的睡不著?”蹭到胡嬌身邊來滿是依戀的仰著小臉兒小聲講:“那時候娘不在我身邊,我晚上想娘想的睡不著,都偷偷哭過的呀!”
胡嬌被他的童言童話給講的心都化了,將小兒子摟在懷裡使勁抱了抱。回頭就發現,似乎這次的講道理效果十分的好,許小寧再也不嚷嚷著她偏心了,平日生活之中也學著對軒哥兒相讓,見到軒哥兒發呆還會扯著他去玩。
搞的軒哥兒十分納悶,終於忍不住悄悄向胡嬌告狀:“姑姑,軒哥兒最近好像鬧騰許多,老要拉著我出去玩。我安靜坐會兒想著先生講過的功課,他都要跑來鬧我。”
胡嬌問起他為何不安心讀書,老想拉軒哥兒出去玩時,小傢伙還頗為委屈:“我這不是怕軒哥哥想爹娘嘛,所以想拉他出去玩散散心。”
“你是想自己出去玩吧?”胡嬌對小兒子還是十分了解的,“拉著軒哥兒散心只是你的藉口吧?”
沒想到這次卻冤枉他了,許小寧臉都漲紅了,小胸脯一起一伏似乎十分氣憤:“娘親你一點也不講理!明明我就是想拉著軒哥哥去散心!我現在長大了外面都是小孩子玩意,有什麼好玩的?”
再跟他爭論,說不定小傢伙會哭起來。
胡嬌收起了玩笑之心,向他道歉:“是娘錯了,娘不該冤枉小寧!”還一徑誇他:“咱們家的小寧長大了,都知道帶著軒哥兒去散心了,還知道體諒人了,娘親真高興!”
得到了娘親的認可,許小寧總算高興了。
當晚尚書大人回來,胡嬌將這事當笑話講給尚書大人,末了還感嘆:“時間真是過的好快,小寧都長這麼大了,居然都知道替人著想了!”再摸摸自己的臉:“看來我已經老了!”
尚書大人忙於公務,常常冷落嬌妻,自然是抓住機會就要大獻殷勤:“你哪裡老了,明明就跟當年成親時一樣!”
“騙人吧你就!”胡嬌輕輕捶了他一下:“小寶都比我當年成親大了一歲,我怎麼可能還跟當年一樣?”話雖如此,心裡卻是甜滋滋的!
☆、第179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顯德三十六年春,傅五郎與韓蕊成親,國舅府廣撒請帖,許家也在被邀之列。
成親之前,永寧公主進宮一趟,韓蕊如願得了個郡主的封號,這使得傅五郎心花怒放,連帶著他的親娘溫氏也在國舅府後院女眷里抬高了頭。
成親當日,胡嬌與許清嘉夫妻二人赴宴,將孩子們都留在了家裡。
許清嘉與傅溫同殿為臣,就算是二人私底下不對盤,國舅看不上眼從寒門裡一路爬上來的許清嘉,但是公共場合卻已經開始忌憚許清嘉。
只因今上如今用許清嘉十分順手,就算他只掛著吏部尚書的職,但平日卻在政事堂行走,權責卻要高於吏部尚書,連同寧王以及太子共同填補了中書令以及尚書令的空缺。
傅溫每在政事堂見到這張年輕的波瀾不驚的面孔,心裡便格外的複雜。
因此傅五郎成親當日,國舅傅到底將他排在了首席。
後院裡,胡嬌的身份也跟著許清嘉水漲船高,如今竟然不是同傅二夫人們一桌,而是被排在了傅老夫人一桌,同席的竟然是太子妃寧王妃,以及傅老夫人崔老夫人。
胡嬌推辭再三,被太子妃拉著,只得坐在了下首。
她與在座的諸人問好,默默將目前轉到了傅二夫人臉上,用眼神控訴傅二夫人的不厚道,將她排在了首席,這就是讓她空著肚子的節奏啊!
今日傅家幾位妯娌忙著迎娶新妯娌,幾人只要一想到韓蕊是郡主的封號,又是個跋扈的性子,恐怕不好相處,就覺得心中發堵,那笑容也實在勉強。
傅二夫人看到胡嬌這眼神,回送她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又忙著去招呼賓客了。
實際上胡嬌在席間的座次並不是她說了算,而是她婆婆傅老夫人說了算。
而傅老夫人又緊跟國舅爺的步伐,自然是國舅說什麼她聽什麼了。
國舅府喜宴過去沒幾日,軒哥兒就被胡嬌迅速打包送進了應天府書院讀書。對此軒哥兒原是有些異議的,“姑母,家裡的先生教的也很好啊。”
胡嬌總不能說她從侄子看著自家閨女的眼神里察覺出了危機,不想充當一出青梅竹馬表兄妹戀里那個棒打小鴛鴦的大棒子吧?
“應天書院都是大儒,且有許多同齡的人可以交流學習心得,總比你在家對著許小寧這傻蛋雞同鴨講來的強吧?”乖侄子,學習環境也很重要的,你若是在家跟珠兒早戀而耽誤了學業,那就白費了你爹娘將你送到長安來學習的一番苦心了!
被拉來躺槍的許小寧十分不滿:“娘,我哪裡傻了?”
胡嬌正緊張等著軒哥兒的回答,生怕軒哥兒不肯答應,哪裡會顧忌小兒子幼小的心靈,在他腦門上拍了一巴掌:“你哪裡都傻,字都寫的不夠端正,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再插嘴讓你爹回來揍你!”
許小寧怏怏閉嘴,小聲嘀咕:“明明……明明軒哥哥也是小孩子!”為什麼就能得到娘親的鄭重對待?是親娘嗎?!
軒哥兒的目光在許珠兒臉上溜了一圈,見這傻姑娘大睜著一雙眼睛好奇的看著他,全無一點即將分開的留戀,還十分憧憬:“軒哥哥去書院讀書,是不是很快就能考個秀才回來?”心中頓時一熱,立刻應了下來:“姑母,我去書院一定好好讀書!”
想想姑父年少成名,高中榜眼,才與姑母成的親,軒哥兒就越發堅定了要走仕途這條路。
胡嬌總算鬆了一口氣,等軒哥兒進了書院之後,她跟尚書大人提起此事還一再稱讚自己機智:“虧得我早先一步看出了苗頭,不然萬一挑明了就不好處理了。”
尚書大人很是詫異:“你不是說孩子們的婚事總要他們願意嗎?難得軒哥兒有意,我瞧著珠兒跟軒哥兒相處的也不錯,是可以打算起來了。”又飽含笑意嘆道:“只是可惜要便宜舅兄了,他還說珠兒的嫁妝自己包了呢。”
魏氏憨厚,胡厚福不用說,對外甥女兒視如已出,假如兩家親事能成,許清嘉倒是樂見其成,也省得許珠兒嫁到別家裡去受委屈。
“你懂什麼?!血緣關係太近,萬一下一代生出傻孩子來,如何是好”
學霸君博覽群書,還未曾聽過這種說法,頓時一呆,“這又是從何說起?”
已經很多年沒有犯過渾的尚書夫人急中生智,來了一句:“就算是生小豬,也得從旁人家圈裡選頭公豬來吧?”這話太過粗暴直接,讓朝堂上應對過無數次唇槍舌劍穩居上風的尚書大人都無言以對了。
沒文化,真可怕!
反正已經徹底的丟臉了,胡嬌索性蠻橫到底,歪著頭壞笑:“對啊你就是豬!”
原本因為近日今上身體欠安而心事重重的許清嘉都被她這蠻橫模樣逗笑了,他向來識時務,立刻自承:“是啊我是豬,那阿嬌是什麼?豬婆”
胡嬌看看自己的身形,長期鍛鍊的結果就是腰是腰臀是臀,好歹也算是風韻猶存,被尚書大人一句話就激的進入戰鬥模式,“這是許久不揍,反了天了啊?”
尚書大人立刻應戰,夫妻倆在房裡你來我往,猶嫌不過癮,索性將戰場直接移到了院子裡,各自出了一身汗,這才罷休。
去年冬天,今上就龍體欠安,時常病倒,又加之精力不濟,政務多交付寧王太子以及傅溫崔旭許清嘉等人一同協理。好不容易過了年,天氣漸漸轉暖,也不見他精神起來。
許清嘉如今行走政事堂,私底下聽到過一個消息,說是開年之時,今上與太子深談半日,也不知道談了些什麼。作為太子近臣,還兼任著東宮少詹事,許清嘉好幾次試圖從太子的眉眼間瞧出端倪都以失敗而告終。
以他的揣度,今上與太子密談,多半與外戚有關。
若是賈昌與許棠猶在,尚可與傅溫抗衡。但是如今傅溫一家獨大,在朝中權勢極盛,許清嘉資歷尚淺,唯有寧王可與之抗衡。但如今之局,竟然形成了虎踞狼盤之勢,一時難解。
不同於朝堂之上的春風得意,國舅府里如今卻是水深火熱,令國舅爺十分頭疼。
二月里,傅五郎意欲回到蘇州府去,聽說韓蕊不同意,夫妻倆大鬧了一場,傅五郎娘親溫氏前去勸架,竟然被韓蕊推倒傷了腰,臥床不起。
傅二夫人提起此事就覺幸災樂禍。原本她們妯娌之間都捏著一把汗,恐怕韓蕊進府之後不好相處,哪知道傅家五夫人從成親之日就一直忙著夫妻內戰,壓根沒功夫槍口對外。
韓蕊以郡主的身份嫁進了國舅府,新婚之夜夫妻倆就爭執了起來,後來聽五房裡的小丫頭們傳出來的話,似乎事關一把匕首,夫妻倆差點舉刀相向。而燕喜嬤嬤則隱約透露,郡主似乎不願意讓五郎近身。
傅五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只道她願意守著就守著。
此後國舅府里竟然是無一日安穩的,但凡五郎與五夫人見面,總少不了一頓好吵。時間久了,旁觀的四位妯娌齊齊鬆了一口氣,不再怕戰火波及到自己身上,便都將這當做國舅府里的日常娛樂。每日起床都要聽一聽丫環們傳來五房的小道消息來解悶。
以前傅二夫人不得婆母歡心,但如今傅老夫人對韓蕊簡直可以稱得上厭惡。
進入三月里,溫姨娘的身體好些了,傅五郎便帶著家僕前往蘇州府,將韓蕊留在了國舅府。此舉正合韓蕊之意,她原本就不情願嫁給傅五郎,他不在身邊更好。
不過永寧公主聽到此事十分不滿,原本是想著將傅五郎叫回公主府痛罵一頓,傅五郎早已經離開長安。而溫氏身份低微,便只能在皇后的春宴上對傅老夫人發難。
“年輕的夫妻還未生嫡子怎的就分開了呢?”
傅老夫人對於將國舅府後院鬧的雞犬不寧的韓蕊壓根沒有一絲好感,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回道:“公主殿下只當是我這做婆婆的從中做梗,不讓他們年輕夫妻團聚。為這事兒我頭髮都愁白了,五郎是幼子,被我慣壞了,成親當夜也不知哪裡得罪了郡主,郡主死活不肯讓五郎近身,後來更是夫妻分房而居。五郎也想帶著郡主去蘇州府,只是郡主氣性也大了些,不去蘇州府就算了,竟然將溫姨娘推倒在地。溫姨娘休養了一個月,前兒才下床呢。”
“好像……好像是舅母對我比對表哥好。”
魏氏在許小寧與許珠兒面前十分溫柔,但對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偶爾還是會有激烈些的言辭。
“現在軒哥哥離家千里,不在爹娘身邊,可不可憐?”
許小寧被“不在爹娘身邊”這句話給傷到了,小臉上瞬間湧上滿滿的同情,還鬼頭鬼腦的問胡嬌:“軒哥哥會不會晚上在被窩裡偷偷哭想爹娘想的睡不著?”蹭到胡嬌身邊來滿是依戀的仰著小臉兒小聲講:“那時候娘不在我身邊,我晚上想娘想的睡不著,都偷偷哭過的呀!”
胡嬌被他的童言童話給講的心都化了,將小兒子摟在懷裡使勁抱了抱。回頭就發現,似乎這次的講道理效果十分的好,許小寧再也不嚷嚷著她偏心了,平日生活之中也學著對軒哥兒相讓,見到軒哥兒發呆還會扯著他去玩。
搞的軒哥兒十分納悶,終於忍不住悄悄向胡嬌告狀:“姑姑,軒哥兒最近好像鬧騰許多,老要拉著我出去玩。我安靜坐會兒想著先生講過的功課,他都要跑來鬧我。”
胡嬌問起他為何不安心讀書,老想拉軒哥兒出去玩時,小傢伙還頗為委屈:“我這不是怕軒哥哥想爹娘嘛,所以想拉他出去玩散散心。”
“你是想自己出去玩吧?”胡嬌對小兒子還是十分了解的,“拉著軒哥兒散心只是你的藉口吧?”
沒想到這次卻冤枉他了,許小寧臉都漲紅了,小胸脯一起一伏似乎十分氣憤:“娘親你一點也不講理!明明我就是想拉著軒哥哥去散心!我現在長大了外面都是小孩子玩意,有什麼好玩的?”
再跟他爭論,說不定小傢伙會哭起來。
胡嬌收起了玩笑之心,向他道歉:“是娘錯了,娘不該冤枉小寧!”還一徑誇他:“咱們家的小寧長大了,都知道帶著軒哥兒去散心了,還知道體諒人了,娘親真高興!”
得到了娘親的認可,許小寧總算高興了。
當晚尚書大人回來,胡嬌將這事當笑話講給尚書大人,末了還感嘆:“時間真是過的好快,小寧都長這麼大了,居然都知道替人著想了!”再摸摸自己的臉:“看來我已經老了!”
尚書大人忙於公務,常常冷落嬌妻,自然是抓住機會就要大獻殷勤:“你哪裡老了,明明就跟當年成親時一樣!”
“騙人吧你就!”胡嬌輕輕捶了他一下:“小寶都比我當年成親大了一歲,我怎麼可能還跟當年一樣?”話雖如此,心裡卻是甜滋滋的!
☆、第179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顯德三十六年春,傅五郎與韓蕊成親,國舅府廣撒請帖,許家也在被邀之列。
成親之前,永寧公主進宮一趟,韓蕊如願得了個郡主的封號,這使得傅五郎心花怒放,連帶著他的親娘溫氏也在國舅府後院女眷里抬高了頭。
成親當日,胡嬌與許清嘉夫妻二人赴宴,將孩子們都留在了家裡。
許清嘉與傅溫同殿為臣,就算是二人私底下不對盤,國舅看不上眼從寒門裡一路爬上來的許清嘉,但是公共場合卻已經開始忌憚許清嘉。
只因今上如今用許清嘉十分順手,就算他只掛著吏部尚書的職,但平日卻在政事堂行走,權責卻要高於吏部尚書,連同寧王以及太子共同填補了中書令以及尚書令的空缺。
傅溫每在政事堂見到這張年輕的波瀾不驚的面孔,心裡便格外的複雜。
因此傅五郎成親當日,國舅傅到底將他排在了首席。
後院裡,胡嬌的身份也跟著許清嘉水漲船高,如今竟然不是同傅二夫人們一桌,而是被排在了傅老夫人一桌,同席的竟然是太子妃寧王妃,以及傅老夫人崔老夫人。
胡嬌推辭再三,被太子妃拉著,只得坐在了下首。
她與在座的諸人問好,默默將目前轉到了傅二夫人臉上,用眼神控訴傅二夫人的不厚道,將她排在了首席,這就是讓她空著肚子的節奏啊!
今日傅家幾位妯娌忙著迎娶新妯娌,幾人只要一想到韓蕊是郡主的封號,又是個跋扈的性子,恐怕不好相處,就覺得心中發堵,那笑容也實在勉強。
傅二夫人看到胡嬌這眼神,回送她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又忙著去招呼賓客了。
實際上胡嬌在席間的座次並不是她說了算,而是她婆婆傅老夫人說了算。
而傅老夫人又緊跟國舅爺的步伐,自然是國舅說什麼她聽什麼了。
國舅府喜宴過去沒幾日,軒哥兒就被胡嬌迅速打包送進了應天府書院讀書。對此軒哥兒原是有些異議的,“姑母,家裡的先生教的也很好啊。”
胡嬌總不能說她從侄子看著自家閨女的眼神里察覺出了危機,不想充當一出青梅竹馬表兄妹戀里那個棒打小鴛鴦的大棒子吧?
“應天書院都是大儒,且有許多同齡的人可以交流學習心得,總比你在家對著許小寧這傻蛋雞同鴨講來的強吧?”乖侄子,學習環境也很重要的,你若是在家跟珠兒早戀而耽誤了學業,那就白費了你爹娘將你送到長安來學習的一番苦心了!
被拉來躺槍的許小寧十分不滿:“娘,我哪裡傻了?”
胡嬌正緊張等著軒哥兒的回答,生怕軒哥兒不肯答應,哪裡會顧忌小兒子幼小的心靈,在他腦門上拍了一巴掌:“你哪裡都傻,字都寫的不夠端正,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再插嘴讓你爹回來揍你!”
許小寧怏怏閉嘴,小聲嘀咕:“明明……明明軒哥哥也是小孩子!”為什麼就能得到娘親的鄭重對待?是親娘嗎?!
軒哥兒的目光在許珠兒臉上溜了一圈,見這傻姑娘大睜著一雙眼睛好奇的看著他,全無一點即將分開的留戀,還十分憧憬:“軒哥哥去書院讀書,是不是很快就能考個秀才回來?”心中頓時一熱,立刻應了下來:“姑母,我去書院一定好好讀書!”
想想姑父年少成名,高中榜眼,才與姑母成的親,軒哥兒就越發堅定了要走仕途這條路。
胡嬌總算鬆了一口氣,等軒哥兒進了書院之後,她跟尚書大人提起此事還一再稱讚自己機智:“虧得我早先一步看出了苗頭,不然萬一挑明了就不好處理了。”
尚書大人很是詫異:“你不是說孩子們的婚事總要他們願意嗎?難得軒哥兒有意,我瞧著珠兒跟軒哥兒相處的也不錯,是可以打算起來了。”又飽含笑意嘆道:“只是可惜要便宜舅兄了,他還說珠兒的嫁妝自己包了呢。”
魏氏憨厚,胡厚福不用說,對外甥女兒視如已出,假如兩家親事能成,許清嘉倒是樂見其成,也省得許珠兒嫁到別家裡去受委屈。
“你懂什麼?!血緣關係太近,萬一下一代生出傻孩子來,如何是好”
學霸君博覽群書,還未曾聽過這種說法,頓時一呆,“這又是從何說起?”
已經很多年沒有犯過渾的尚書夫人急中生智,來了一句:“就算是生小豬,也得從旁人家圈裡選頭公豬來吧?”這話太過粗暴直接,讓朝堂上應對過無數次唇槍舌劍穩居上風的尚書大人都無言以對了。
沒文化,真可怕!
反正已經徹底的丟臉了,胡嬌索性蠻橫到底,歪著頭壞笑:“對啊你就是豬!”
原本因為近日今上身體欠安而心事重重的許清嘉都被她這蠻橫模樣逗笑了,他向來識時務,立刻自承:“是啊我是豬,那阿嬌是什麼?豬婆”
胡嬌看看自己的身形,長期鍛鍊的結果就是腰是腰臀是臀,好歹也算是風韻猶存,被尚書大人一句話就激的進入戰鬥模式,“這是許久不揍,反了天了啊?”
尚書大人立刻應戰,夫妻倆在房裡你來我往,猶嫌不過癮,索性將戰場直接移到了院子裡,各自出了一身汗,這才罷休。
去年冬天,今上就龍體欠安,時常病倒,又加之精力不濟,政務多交付寧王太子以及傅溫崔旭許清嘉等人一同協理。好不容易過了年,天氣漸漸轉暖,也不見他精神起來。
許清嘉如今行走政事堂,私底下聽到過一個消息,說是開年之時,今上與太子深談半日,也不知道談了些什麼。作為太子近臣,還兼任著東宮少詹事,許清嘉好幾次試圖從太子的眉眼間瞧出端倪都以失敗而告終。
以他的揣度,今上與太子密談,多半與外戚有關。
若是賈昌與許棠猶在,尚可與傅溫抗衡。但是如今傅溫一家獨大,在朝中權勢極盛,許清嘉資歷尚淺,唯有寧王可與之抗衡。但如今之局,竟然形成了虎踞狼盤之勢,一時難解。
不同於朝堂之上的春風得意,國舅府里如今卻是水深火熱,令國舅爺十分頭疼。
二月里,傅五郎意欲回到蘇州府去,聽說韓蕊不同意,夫妻倆大鬧了一場,傅五郎娘親溫氏前去勸架,竟然被韓蕊推倒傷了腰,臥床不起。
傅二夫人提起此事就覺幸災樂禍。原本她們妯娌之間都捏著一把汗,恐怕韓蕊進府之後不好相處,哪知道傅家五夫人從成親之日就一直忙著夫妻內戰,壓根沒功夫槍口對外。
韓蕊以郡主的身份嫁進了國舅府,新婚之夜夫妻倆就爭執了起來,後來聽五房裡的小丫頭們傳出來的話,似乎事關一把匕首,夫妻倆差點舉刀相向。而燕喜嬤嬤則隱約透露,郡主似乎不願意讓五郎近身。
傅五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只道她願意守著就守著。
此後國舅府里竟然是無一日安穩的,但凡五郎與五夫人見面,總少不了一頓好吵。時間久了,旁觀的四位妯娌齊齊鬆了一口氣,不再怕戰火波及到自己身上,便都將這當做國舅府里的日常娛樂。每日起床都要聽一聽丫環們傳來五房的小道消息來解悶。
以前傅二夫人不得婆母歡心,但如今傅老夫人對韓蕊簡直可以稱得上厭惡。
進入三月里,溫姨娘的身體好些了,傅五郎便帶著家僕前往蘇州府,將韓蕊留在了國舅府。此舉正合韓蕊之意,她原本就不情願嫁給傅五郎,他不在身邊更好。
不過永寧公主聽到此事十分不滿,原本是想著將傅五郎叫回公主府痛罵一頓,傅五郎早已經離開長安。而溫氏身份低微,便只能在皇后的春宴上對傅老夫人發難。
“年輕的夫妻還未生嫡子怎的就分開了呢?”
傅老夫人對於將國舅府後院鬧的雞犬不寧的韓蕊壓根沒有一絲好感,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回道:“公主殿下只當是我這做婆婆的從中做梗,不讓他們年輕夫妻團聚。為這事兒我頭髮都愁白了,五郎是幼子,被我慣壞了,成親當夜也不知哪裡得罪了郡主,郡主死活不肯讓五郎近身,後來更是夫妻分房而居。五郎也想帶著郡主去蘇州府,只是郡主氣性也大了些,不去蘇州府就算了,竟然將溫姨娘推倒在地。溫姨娘休養了一個月,前兒才下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