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這兩年,王墨被貶為嶺南做縣令,他這個世家子弟終於知道底層百姓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遠離京城的繁華與安寧,他這個縣令在嶺南之地,每日也都在為生計而愁眉苦臉,尤其夏日多颶風,風捲走了他所住的茅屋,床頭屋內竟是水,那時候的他完全忘記了曾經世家煮酒烹茶作詩的日子,想最多的是如何能睡個安穩覺,如何能吃飽飯。
所以當外邦商人拿稻米種子來賣的時候,王墨不管種子好壞,先買下再說。
後來他找了幾畝地進行實驗,居然真的能種出高產的稻米時,他開心得像個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種子獻給皇帝。
沒想到皇帝和他心意相通,他還沒有來得及把種子獻上,皇帝就調他到錢塘了。
「還請崔刺史帶回去交給聖人。」
王墨想到皇帝竟是女兒身,他紅了紅臉,小聲問:「崔刺史可曾見過陛下穿羅裙的樣子?」
崔玄本想誇他兩句,當即頓住,冷冷地反問:「這與稻米種子有什麼關係?」
王墨:「……」是錯覺嗎?他居然在這一瞬間感到崔玄身上的怨氣。
崔玄帶著新錢塘刺史走遍錢塘,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好,這才卸任回京。
他走的時候,王墨本來還想送行,結果卻被告知崔玄為了趕五日才有一趟的蒸汽船,已經連夜走了。
王墨略顯遺憾,同新錢塘刺史開著玩笑說:「崔閣老這個樣子,倒叫人誤以為京城有什麼人在等著他。」
兩人相視一笑,又各自沉默了一下。
王墨忽然想起了幾年前,他也曾與聖人一同在飄香居飲酒同樂,那時候其樂融融,聖人還喚他與她平排而坐。
於是,他大著膽問錢塘刺史:「若崔閣老與下官同求一女,刺史覺得下官可能勝出?」
錢塘刺史咳了一聲:「該去衙門當值了。」
崔玄在五日後抵達京城,回崔府將自己洗了個乾淨,換上最新的衣袍這才進宮見蘇彧。
蘇彧依舊是從前的模樣,穿著圓領衣袍,扎著馬尾。
崔玄瞭然,陛下定是覺得這樣更便利些,只是見面時,他方憶起他與蘇彧已經整整兩百一十二日未曾相見了,那些隱秘的思念密密麻麻,鐫刻於心。
他的目光有些放肆,直直地盯著帝王看了許久,在蘇彧不經意的抬眸之間,他才收斂起所有,如尋常一般喊道:「陛下。」
蘇彧笑著喊他:「行簡來了。」
她上下仔細打量了他一會兒,輕聲地說:「半年未見,行簡好像瘦了一些。」
其實不過是尋常寒暄的話,只是崔玄卻覺得陛下能察覺到他瘦了,想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他的,他眉間的清冷一瞬便化作了陽春下的桃花水。
一直到蘇彧再次看向他,他才矜持地頷首,將王墨托他帶回的稻米種子獻給蘇彧,並說明情況:「這是王縣令從嶺南之地帶回來的稻米種子,說是能一年三熟。」
蘇彧愣了一下,隨即急急地走到崔玄面前,不等他呈上來,她便親自接過稻米種子,「你陪朕去一趟姚閣老那裡。」
姚非名自從兼任工部尚書之後,簡直是如魚得水,工部衙門的後面就有幾畝良田,他整日拉著工部的人在那裡研究,尤其是江南出了蒸汽船之後,他便問工部的人,這蒸汽機能不能用於灌溉水車上。
蒸汽水車倒是沒做出來。
不過工部也不缺人才,將蒸汽機上的那一套齒輪套組用在了灌溉水車上,叫水車的效率更高了一些。
蘇彧來時,姚非名正在收麥子,見到皇帝來了,如臨大敵,讓蘇彧生出了幾分自己是搗亂熊孩子的錯覺。
她朝著姚非名招手:「快過來,朕有新種子要給你。」
姚非名眼睛一亮,顧不得褲管還卷著,就朝著蘇彧走過來,他沾滿泥的手就伸到蘇彧面前。
「姚閣老。」崔玄喊了一聲,提醒他。
姚非名這才注意到:「崔閣老你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他將手上的泥在褲子的兩側擦了一下,算是給崔玄一個交代,便再次將手伸到了蘇彧面前。
蘇彧將種子遞給他,「種子是崔閣老帶回來的,讓他來同你說吧。」
崔玄也不居功,再次說明種子是王墨從嶺南帶回來的,並且王墨已經在嶺南實驗過,能一年三熟,產量遠勝於從前的稻米。
姚非名愣了一下,隨即就是一掌拍在崔玄的肩膀上,大笑著說:「好好好!臣也來種種看,看這在嶺南能一年三熟的稻穀到了京城能一年幾熟!」
崔玄側目看了一下印在自己衣袍上的泥手印,額頭的青筋跳了一下,卻也耐著性子繼續和姚非名說話。
從工部出來的時候,蘇彧看了一眼他肩膀上的泥印,沒能忍住,倚著馬車哈哈大笑起來。
崔玄略有些無奈地看了她一眼,垂下眼眸說:「陛下的靴子上沾了泥,臣的馬車上有新的,陛下先將就一下吧。」
他見蘇彧並不避嫌,直接當著他的面便換了鞋子,耳廓便不自覺地紅了一下。
蘇彧漫不經心地撩了崔玄一眼,笑盈盈地說:「從前朕不是也這樣嗎?」
她伸出手,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朝著他彎了彎眉眼:「朕還是那個朕,就算從前不能道明朕是女兒身,朕在行簡面前並不遮掩本性。」
崔玄只覺得被她拍過的地方滾燙,他偏過頭去,喉結微動,「臣知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遠離京城的繁華與安寧,他這個縣令在嶺南之地,每日也都在為生計而愁眉苦臉,尤其夏日多颶風,風捲走了他所住的茅屋,床頭屋內竟是水,那時候的他完全忘記了曾經世家煮酒烹茶作詩的日子,想最多的是如何能睡個安穩覺,如何能吃飽飯。
所以當外邦商人拿稻米種子來賣的時候,王墨不管種子好壞,先買下再說。
後來他找了幾畝地進行實驗,居然真的能種出高產的稻米時,他開心得像個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種子獻給皇帝。
沒想到皇帝和他心意相通,他還沒有來得及把種子獻上,皇帝就調他到錢塘了。
「還請崔刺史帶回去交給聖人。」
王墨想到皇帝竟是女兒身,他紅了紅臉,小聲問:「崔刺史可曾見過陛下穿羅裙的樣子?」
崔玄本想誇他兩句,當即頓住,冷冷地反問:「這與稻米種子有什麼關係?」
王墨:「……」是錯覺嗎?他居然在這一瞬間感到崔玄身上的怨氣。
崔玄帶著新錢塘刺史走遍錢塘,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好,這才卸任回京。
他走的時候,王墨本來還想送行,結果卻被告知崔玄為了趕五日才有一趟的蒸汽船,已經連夜走了。
王墨略顯遺憾,同新錢塘刺史開著玩笑說:「崔閣老這個樣子,倒叫人誤以為京城有什麼人在等著他。」
兩人相視一笑,又各自沉默了一下。
王墨忽然想起了幾年前,他也曾與聖人一同在飄香居飲酒同樂,那時候其樂融融,聖人還喚他與她平排而坐。
於是,他大著膽問錢塘刺史:「若崔閣老與下官同求一女,刺史覺得下官可能勝出?」
錢塘刺史咳了一聲:「該去衙門當值了。」
崔玄在五日後抵達京城,回崔府將自己洗了個乾淨,換上最新的衣袍這才進宮見蘇彧。
蘇彧依舊是從前的模樣,穿著圓領衣袍,扎著馬尾。
崔玄瞭然,陛下定是覺得這樣更便利些,只是見面時,他方憶起他與蘇彧已經整整兩百一十二日未曾相見了,那些隱秘的思念密密麻麻,鐫刻於心。
他的目光有些放肆,直直地盯著帝王看了許久,在蘇彧不經意的抬眸之間,他才收斂起所有,如尋常一般喊道:「陛下。」
蘇彧笑著喊他:「行簡來了。」
她上下仔細打量了他一會兒,輕聲地說:「半年未見,行簡好像瘦了一些。」
其實不過是尋常寒暄的話,只是崔玄卻覺得陛下能察覺到他瘦了,想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他的,他眉間的清冷一瞬便化作了陽春下的桃花水。
一直到蘇彧再次看向他,他才矜持地頷首,將王墨托他帶回的稻米種子獻給蘇彧,並說明情況:「這是王縣令從嶺南之地帶回來的稻米種子,說是能一年三熟。」
蘇彧愣了一下,隨即急急地走到崔玄面前,不等他呈上來,她便親自接過稻米種子,「你陪朕去一趟姚閣老那裡。」
姚非名自從兼任工部尚書之後,簡直是如魚得水,工部衙門的後面就有幾畝良田,他整日拉著工部的人在那裡研究,尤其是江南出了蒸汽船之後,他便問工部的人,這蒸汽機能不能用於灌溉水車上。
蒸汽水車倒是沒做出來。
不過工部也不缺人才,將蒸汽機上的那一套齒輪套組用在了灌溉水車上,叫水車的效率更高了一些。
蘇彧來時,姚非名正在收麥子,見到皇帝來了,如臨大敵,讓蘇彧生出了幾分自己是搗亂熊孩子的錯覺。
她朝著姚非名招手:「快過來,朕有新種子要給你。」
姚非名眼睛一亮,顧不得褲管還卷著,就朝著蘇彧走過來,他沾滿泥的手就伸到蘇彧面前。
「姚閣老。」崔玄喊了一聲,提醒他。
姚非名這才注意到:「崔閣老你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他將手上的泥在褲子的兩側擦了一下,算是給崔玄一個交代,便再次將手伸到了蘇彧面前。
蘇彧將種子遞給他,「種子是崔閣老帶回來的,讓他來同你說吧。」
崔玄也不居功,再次說明種子是王墨從嶺南帶回來的,並且王墨已經在嶺南實驗過,能一年三熟,產量遠勝於從前的稻米。
姚非名愣了一下,隨即就是一掌拍在崔玄的肩膀上,大笑著說:「好好好!臣也來種種看,看這在嶺南能一年三熟的稻穀到了京城能一年幾熟!」
崔玄側目看了一下印在自己衣袍上的泥手印,額頭的青筋跳了一下,卻也耐著性子繼續和姚非名說話。
從工部出來的時候,蘇彧看了一眼他肩膀上的泥印,沒能忍住,倚著馬車哈哈大笑起來。
崔玄略有些無奈地看了她一眼,垂下眼眸說:「陛下的靴子上沾了泥,臣的馬車上有新的,陛下先將就一下吧。」
他見蘇彧並不避嫌,直接當著他的面便換了鞋子,耳廓便不自覺地紅了一下。
蘇彧漫不經心地撩了崔玄一眼,笑盈盈地說:「從前朕不是也這樣嗎?」
她伸出手,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朝著他彎了彎眉眼:「朕還是那個朕,就算從前不能道明朕是女兒身,朕在行簡面前並不遮掩本性。」
崔玄只覺得被她拍過的地方滾燙,他偏過頭去,喉結微動,「臣知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