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最主要的是,他雖然不喜歡崔玄這個人,但是並不會懷疑崔玄對皇帝的忠心。
謝以觀沉思許久,只覺得這怕是皇帝的一步棋,故意派崔玄去錢塘。
他微微轉眸對崔玄說了一聲:「恭喜。」
眾官員瞠目結舌,要說當面陰陽那還得是謝以觀,果然兩人極為不對付。
崔玄矜持頷首,離開皇宮時踽踽獨行,縱然有人想要奚落,只是看到他那一身的冷冽,並不敢靠前,只敢在背後小聲議論。
官員們看向滿面笑容的謝以觀,想要湊上前去和他說崔玄的壞話,只可惜謝以觀滑不溜秋的,他們才剛開口,他就把他們的話題給帶偏了,一直到謝以觀翩翩離去,他們才回過神來,他們剛剛好像說了幾句話,但又好像什麼也沒有說。
官員只能將目光放到姚非名身上,說起來,三人當中還屬姚非名這個閣老做的時間最長。
他們轉身笑著對姚非名說:「還是謝閣老厲害,兩個字就把崔閣老……啊不崔刺史給氣得臉都黑了。」
姚非名說了句公道話:「那倒不是氣的,崔閣老的臉一直是這樣的,你從前阿諛他的時候也不見他給你好臉色。」
官員:「……」
官員還想再說什麼,卻見姚非名一把年紀、健步如飛,他們想要趕上去說幾句話,根本追不上他!
倒是李家家主李見行在崔玄離京前,特意到崔府安慰他:「錢塘算是好地方,想來聖人也只是臨時放你去歷練。」
崔玄沒有否認。
李見行從崔府出來的時候,心裡多少有些難過,才幾年的時間,五大家族竟落得如此光景。
他稍稍猶豫,還是去了一趟王家,他對王睿說:「崔行簡併無對不住你王家的地方,你又何必如此?」
王睿以為是他的彈劾將崔玄從宰相的位置上拉下來,志得意滿,只硬聲對李見行說:「你今日倒是來勸我,從前崔行簡對付我兒子的時候,你怎麼就龜縮著不敢去勸崔行簡了?」
什麼叫龜縮著,你才是萬年的王八!再說王睿也不想想,他兒子犯的是什麼事!李見行氣得轉身離去。
王睿琢磨著如何繼續報復崔玄,王若再次上門。
王睿打算聽聽她的建議,卻沒有想到王若對他說:「父親還是趁早收手。」
王睿的臉色當下冷了下來,「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兒,你阿兄的仇還沒有報。」
王若平靜地說:「江南是聖人的錢袋子,姑且不說去年江南的布匹產量是前面五年的總和,賺得鍋滿盆滿,單說如今的鎮海軍蕭節度使本就與崔家家主私交甚好,聖人把崔家家主放在錢塘刺史這個位置上,只怕用意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崔家家主是得聖人用的。」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反問王睿:「父親別忘了您不止長兄一個兒子,八弟還在嶺南,您不想他回來了?」
王睿僵住,長子已死,王墨成了他的軟肋,心中有再多的不甘,他也不敢拿王墨的前途開玩笑。
王若見他沉默,又慢條斯理地說:「既然陛下將崔家的進宮令牌收回去了,王家的也不該留著了。」
王家就此消停下去,還主動拿出進宮令牌,蘇彧倒有些意外。
謝以觀說:「想來是上官夫人去勸的。」
「上官尚書的夫人?」蘇彧想起還有王若這麼一號人物,再想到之前王睿主動上書建議女子參加科舉,這事想來也是王若的手筆,「上官夫人身體不好嗎?」
她想起之前上官繹和謝以觀都曾說過王若身子骨弱。
「是。」謝以觀回答。
果然蘇彧面露惋惜,他笑著說:「夫妻一體,陛下多用用上官尚書,若是上官尚書遇上什麼難題,上官夫人總是會出手相助的。」
如此,不僅能把王若給用上,還用兩個人只要付一個人的俸祿。
蘇彧忍不住朝謝以觀豎起大拇指,論黑心謝以觀不輸她。
既然崔家和王家都把令牌交出來,李家自然也不好再留著,李見行都不用什麼人來勸,十分爽快地將令牌交出來。
崔玄在正月十七這日就啟程去了錢塘,他於天未亮的清晨出發,未曾告訴任何人,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江南。
他曾於年少時來過江南,那時候的江南是花船上溫柔小意的小娘子,靡靡之音纏綿,卻不敢過分張揚,不似現在紅紅火火,處處是紡織作坊,大街小巷儘是嘰嘰喳喳的織娘。
崔玄皺了皺眉頭,紡織作坊繁榮雖然是好事,但哪哪都開紡織作坊未必是好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崔玄進行區域劃分,規定作坊只能開在何處,尤其是涉及染布的,不可開在居民坊處,污了水源。
崔玄手段強硬且油鹽不進。
江南的富商不管是給他送金銀還是美人,統統都被拒了。
富商們只得妥協照做,只是那個在京城流傳的謠言,又在錢塘流行了起來——
他們說,錢塘刺史崔玄二十好幾無妻無妾,什麼美人都不收,必然有斷袖之癖。
於是,有人悄悄地給崔玄塞小倌,崔玄的臉黑得不行,將給他塞小倌的人關了三日牢房,並大張旗鼓地通知他家中人來贖人,這才將這股歪風邪氣壓下去。
科技的一角掀起風浪之後,緊跟而來的便是狂風暴雨。
崔玄規整了錢塘作坊之後,便去了趟太原,與新的太原府尹商討運煤之事,最後敲定太原和錢塘各出一半的錢,擴修官道用以運煤。<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以觀沉思許久,只覺得這怕是皇帝的一步棋,故意派崔玄去錢塘。
他微微轉眸對崔玄說了一聲:「恭喜。」
眾官員瞠目結舌,要說當面陰陽那還得是謝以觀,果然兩人極為不對付。
崔玄矜持頷首,離開皇宮時踽踽獨行,縱然有人想要奚落,只是看到他那一身的冷冽,並不敢靠前,只敢在背後小聲議論。
官員們看向滿面笑容的謝以觀,想要湊上前去和他說崔玄的壞話,只可惜謝以觀滑不溜秋的,他們才剛開口,他就把他們的話題給帶偏了,一直到謝以觀翩翩離去,他們才回過神來,他們剛剛好像說了幾句話,但又好像什麼也沒有說。
官員只能將目光放到姚非名身上,說起來,三人當中還屬姚非名這個閣老做的時間最長。
他們轉身笑著對姚非名說:「還是謝閣老厲害,兩個字就把崔閣老……啊不崔刺史給氣得臉都黑了。」
姚非名說了句公道話:「那倒不是氣的,崔閣老的臉一直是這樣的,你從前阿諛他的時候也不見他給你好臉色。」
官員:「……」
官員還想再說什麼,卻見姚非名一把年紀、健步如飛,他們想要趕上去說幾句話,根本追不上他!
倒是李家家主李見行在崔玄離京前,特意到崔府安慰他:「錢塘算是好地方,想來聖人也只是臨時放你去歷練。」
崔玄沒有否認。
李見行從崔府出來的時候,心裡多少有些難過,才幾年的時間,五大家族竟落得如此光景。
他稍稍猶豫,還是去了一趟王家,他對王睿說:「崔行簡併無對不住你王家的地方,你又何必如此?」
王睿以為是他的彈劾將崔玄從宰相的位置上拉下來,志得意滿,只硬聲對李見行說:「你今日倒是來勸我,從前崔行簡對付我兒子的時候,你怎麼就龜縮著不敢去勸崔行簡了?」
什麼叫龜縮著,你才是萬年的王八!再說王睿也不想想,他兒子犯的是什麼事!李見行氣得轉身離去。
王睿琢磨著如何繼續報復崔玄,王若再次上門。
王睿打算聽聽她的建議,卻沒有想到王若對他說:「父親還是趁早收手。」
王睿的臉色當下冷了下來,「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兒,你阿兄的仇還沒有報。」
王若平靜地說:「江南是聖人的錢袋子,姑且不說去年江南的布匹產量是前面五年的總和,賺得鍋滿盆滿,單說如今的鎮海軍蕭節度使本就與崔家家主私交甚好,聖人把崔家家主放在錢塘刺史這個位置上,只怕用意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崔家家主是得聖人用的。」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反問王睿:「父親別忘了您不止長兄一個兒子,八弟還在嶺南,您不想他回來了?」
王睿僵住,長子已死,王墨成了他的軟肋,心中有再多的不甘,他也不敢拿王墨的前途開玩笑。
王若見他沉默,又慢條斯理地說:「既然陛下將崔家的進宮令牌收回去了,王家的也不該留著了。」
王家就此消停下去,還主動拿出進宮令牌,蘇彧倒有些意外。
謝以觀說:「想來是上官夫人去勸的。」
「上官尚書的夫人?」蘇彧想起還有王若這麼一號人物,再想到之前王睿主動上書建議女子參加科舉,這事想來也是王若的手筆,「上官夫人身體不好嗎?」
她想起之前上官繹和謝以觀都曾說過王若身子骨弱。
「是。」謝以觀回答。
果然蘇彧面露惋惜,他笑著說:「夫妻一體,陛下多用用上官尚書,若是上官尚書遇上什麼難題,上官夫人總是會出手相助的。」
如此,不僅能把王若給用上,還用兩個人只要付一個人的俸祿。
蘇彧忍不住朝謝以觀豎起大拇指,論黑心謝以觀不輸她。
既然崔家和王家都把令牌交出來,李家自然也不好再留著,李見行都不用什麼人來勸,十分爽快地將令牌交出來。
崔玄在正月十七這日就啟程去了錢塘,他於天未亮的清晨出發,未曾告訴任何人,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江南。
他曾於年少時來過江南,那時候的江南是花船上溫柔小意的小娘子,靡靡之音纏綿,卻不敢過分張揚,不似現在紅紅火火,處處是紡織作坊,大街小巷儘是嘰嘰喳喳的織娘。
崔玄皺了皺眉頭,紡織作坊繁榮雖然是好事,但哪哪都開紡織作坊未必是好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崔玄進行區域劃分,規定作坊只能開在何處,尤其是涉及染布的,不可開在居民坊處,污了水源。
崔玄手段強硬且油鹽不進。
江南的富商不管是給他送金銀還是美人,統統都被拒了。
富商們只得妥協照做,只是那個在京城流傳的謠言,又在錢塘流行了起來——
他們說,錢塘刺史崔玄二十好幾無妻無妾,什麼美人都不收,必然有斷袖之癖。
於是,有人悄悄地給崔玄塞小倌,崔玄的臉黑得不行,將給他塞小倌的人關了三日牢房,並大張旗鼓地通知他家中人來贖人,這才將這股歪風邪氣壓下去。
科技的一角掀起風浪之後,緊跟而來的便是狂風暴雨。
崔玄規整了錢塘作坊之後,便去了趟太原,與新的太原府尹商討運煤之事,最後敲定太原和錢塘各出一半的錢,擴修官道用以運煤。<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