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蘇彧比那些個官員還喘一點,沒有辦法,誰叫皇帝的冕服太沉重,她頭上還頂著十來斤的冕旒,冕旒上的珠子在那裡一晃一晃的。
就這樣,她都能爬到山頂,蘇彧都想鼓掌誇讚自己了。
「陛下,祭拜儀式即將開始,請陛下移步至祭壇前。」元燃換了一身正經的內侍衣袍,請蘇彧上祭壇。
蘇彧走上祭壇,親自點燃祭祀的火堆。
烈焰騰躍,在寒冽中瀰漫開白煙。
火光照映在蘇彧的臉上,仿若是這冷冬里的一輪暖陽。
她上前一步,腳尖稍稍移動了一下,火焰突然竄高,尉遲佑沒做多想,一個飛躍而上,拔刀護在了蘇彧的前面。
火焰落下,一塊玉圭從中蹦了出來。
有大臣激動地喊起來:「這是天降祥瑞!吾皇萬歲萬萬歲!」
其他大臣也跟著跪在地上,齊聲呼喊:「天降祥瑞,吾皇萬歲萬萬歲!」
「阿佑,退下吧。」蘇彧命尉遲佑退下,她親自走上前,撿起那塊玉圭。
精美的玉圭上還刻著八個大字。
蘇彧漫不經心地念出來:「天女降世,帝業永昌。」
跪在地上的大臣們都聽到了這八個字,他們低著頭,轉動眼眸,思索著該如何解釋這八個字一般。
「繼續祭拜之禮。」蘇彧將玉圭交給元燃,讓他收起來,似乎這一塊天降的玉圭對於她來說絲毫沒有影響一般。
群臣想,皇帝大約是真的有錢了,天降那麼大一塊玉石她都不在意,年宴之上更是每位官員都賞賜了今年江南新產的絹帛。
年宴散後,大大小小的官員從宮裡出來,走向各自的馬車。
姚非名喝得有幾分醉,晃晃悠悠地走上他的馬車。
「姚閣老——姚閣老——」
他尚未上車,卻被幾個人叫住。
姚非名轉過身,一本正經地問:「幾位有何事?」
「我們聽說安全司的人將錢塘林刺史押進京來了,這事是真的嗎?」幾個官員急急地向姚非名求證,他們剛剛才得到消息,也終於注意到,大啟如今最出名的酷吏程赫元在祭天拜地之後就不見了蹤影。
姚非名沒有否認,只說:「除夕就不說這些公事了,各位早些回去同家人團聚吧。」
官員們在消息得到證實之後,滿臉茫然,明明在半個月之前,皇帝才剛剛將錢塘刺史調到太原做府尹,怎麼又突然把錢塘刺史給抓了?
而且從京城去錢塘,尋常人騎馬也得十來天吧,安全司半個月就在京城和錢塘之間一個來回,還抓了個地方大官,這效率叫人不寒而慄。
姚非名十分實誠地安慰:「半個月前林刺史拒絕前往太原,陛下也就是請他來京問話敘舊而已,並不影響你們春休,雪夜路難行,都趁早回去吧。」
天在下雪,且越下越大。
姚非名說的是實在話,但是聽到這話的官員卻覺得姚非名說這話,必然有其用意,需得細細品味。
他們心中各有所想,卻在互看一眼之後,客氣地告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而去。
除夕夜,整個京城的官員們都因為天降玉圭和安全司押錢塘刺史進京這兩件事而睡不著覺。
始作俑者蘇彧卻是一夜無夢,睡了一個好覺。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她換上朱紅的新衣,披著白狐大氅,只帶尉遲佑一人,前往尉遲府。
尉遲乙自從交了兵權之後,便閉門謝客,這大半個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真的專注於釀酒。
他見到蘇彧時,恍惚了一下,隨即神態自若地笑開:「陛下怎麼來了?」
蘇彧認真地從袖中掏出一個紅包來,遞給他,「給仲雲送紅包。」
尉遲乙怔了一下,他沒有打開紅包,卻能摸出紅寶里除了兩個金元寶以外還有其他的東西。
蘇彧笑著說:「打開看看。」
尉遲乙打開紅包,果然在紅包里看到了他上交的兵符,「陛下?」
他看向近在咫尺的蘇彧,似乎有些不明白兵符為什麼又回到了他的手上。
大約是很久以前,也就是他與蘇彧相互承諾的時候,尉遲乙便想著,若是蘇彧真的能信守承諾,助他攻打邏娑,那麼他就把兵權交出去。
尉遲乙是天生的武將,只是他也明白一個道理,他手上的兵越多,就會被皇帝所忌憚——
明白這個道理是用他父兄的命換來的。
他的父親不懂這個道理,所以當初蘇琰被困在西域時,他憑一腔孤勇,硬是從困軍之中救出了蘇琰,他的兄長不懂這個道理,在宣宗帝面前立下誓言,不收復失地不歸京。
他的父兄死後,他一度憑著滿腔恨意撐起支零破碎的尉遲軍,又時常問天為何這麼不公,他的父親與兄嫂都是這世間頂好的人,他們不該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後來他將邏娑軍趕出大啟,又逐漸壯大尉遲軍,滿懷期待地去見剛登基的蘇琰。
以暴戾聞名的皇帝在見到他一身煞氣時,卻是露出幾分懼意和忌憚來,叫彼時的尉遲乙覺得沒勁透了,也叫他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皇帝怕他,怕有兵權的他。
原本,十五州收復之後,他就該交出兵權的,只是那時候邏娑王還沒有死,他終究心有不甘。
此次西南之行,蘇彧親自殺了邏娑王,尉遲乙的執念終於可以放下,他不想蘇彧對他生出忌憚,更不想與蘇彧疏離,所以他乾脆地交出兵權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這樣,她都能爬到山頂,蘇彧都想鼓掌誇讚自己了。
「陛下,祭拜儀式即將開始,請陛下移步至祭壇前。」元燃換了一身正經的內侍衣袍,請蘇彧上祭壇。
蘇彧走上祭壇,親自點燃祭祀的火堆。
烈焰騰躍,在寒冽中瀰漫開白煙。
火光照映在蘇彧的臉上,仿若是這冷冬里的一輪暖陽。
她上前一步,腳尖稍稍移動了一下,火焰突然竄高,尉遲佑沒做多想,一個飛躍而上,拔刀護在了蘇彧的前面。
火焰落下,一塊玉圭從中蹦了出來。
有大臣激動地喊起來:「這是天降祥瑞!吾皇萬歲萬萬歲!」
其他大臣也跟著跪在地上,齊聲呼喊:「天降祥瑞,吾皇萬歲萬萬歲!」
「阿佑,退下吧。」蘇彧命尉遲佑退下,她親自走上前,撿起那塊玉圭。
精美的玉圭上還刻著八個大字。
蘇彧漫不經心地念出來:「天女降世,帝業永昌。」
跪在地上的大臣們都聽到了這八個字,他們低著頭,轉動眼眸,思索著該如何解釋這八個字一般。
「繼續祭拜之禮。」蘇彧將玉圭交給元燃,讓他收起來,似乎這一塊天降的玉圭對於她來說絲毫沒有影響一般。
群臣想,皇帝大約是真的有錢了,天降那麼大一塊玉石她都不在意,年宴之上更是每位官員都賞賜了今年江南新產的絹帛。
年宴散後,大大小小的官員從宮裡出來,走向各自的馬車。
姚非名喝得有幾分醉,晃晃悠悠地走上他的馬車。
「姚閣老——姚閣老——」
他尚未上車,卻被幾個人叫住。
姚非名轉過身,一本正經地問:「幾位有何事?」
「我們聽說安全司的人將錢塘林刺史押進京來了,這事是真的嗎?」幾個官員急急地向姚非名求證,他們剛剛才得到消息,也終於注意到,大啟如今最出名的酷吏程赫元在祭天拜地之後就不見了蹤影。
姚非名沒有否認,只說:「除夕就不說這些公事了,各位早些回去同家人團聚吧。」
官員們在消息得到證實之後,滿臉茫然,明明在半個月之前,皇帝才剛剛將錢塘刺史調到太原做府尹,怎麼又突然把錢塘刺史給抓了?
而且從京城去錢塘,尋常人騎馬也得十來天吧,安全司半個月就在京城和錢塘之間一個來回,還抓了個地方大官,這效率叫人不寒而慄。
姚非名十分實誠地安慰:「半個月前林刺史拒絕前往太原,陛下也就是請他來京問話敘舊而已,並不影響你們春休,雪夜路難行,都趁早回去吧。」
天在下雪,且越下越大。
姚非名說的是實在話,但是聽到這話的官員卻覺得姚非名說這話,必然有其用意,需得細細品味。
他們心中各有所想,卻在互看一眼之後,客氣地告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而去。
除夕夜,整個京城的官員們都因為天降玉圭和安全司押錢塘刺史進京這兩件事而睡不著覺。
始作俑者蘇彧卻是一夜無夢,睡了一個好覺。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她換上朱紅的新衣,披著白狐大氅,只帶尉遲佑一人,前往尉遲府。
尉遲乙自從交了兵權之後,便閉門謝客,這大半個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真的專注於釀酒。
他見到蘇彧時,恍惚了一下,隨即神態自若地笑開:「陛下怎麼來了?」
蘇彧認真地從袖中掏出一個紅包來,遞給他,「給仲雲送紅包。」
尉遲乙怔了一下,他沒有打開紅包,卻能摸出紅寶里除了兩個金元寶以外還有其他的東西。
蘇彧笑著說:「打開看看。」
尉遲乙打開紅包,果然在紅包里看到了他上交的兵符,「陛下?」
他看向近在咫尺的蘇彧,似乎有些不明白兵符為什麼又回到了他的手上。
大約是很久以前,也就是他與蘇彧相互承諾的時候,尉遲乙便想著,若是蘇彧真的能信守承諾,助他攻打邏娑,那麼他就把兵權交出去。
尉遲乙是天生的武將,只是他也明白一個道理,他手上的兵越多,就會被皇帝所忌憚——
明白這個道理是用他父兄的命換來的。
他的父親不懂這個道理,所以當初蘇琰被困在西域時,他憑一腔孤勇,硬是從困軍之中救出了蘇琰,他的兄長不懂這個道理,在宣宗帝面前立下誓言,不收復失地不歸京。
他的父兄死後,他一度憑著滿腔恨意撐起支零破碎的尉遲軍,又時常問天為何這麼不公,他的父親與兄嫂都是這世間頂好的人,他們不該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後來他將邏娑軍趕出大啟,又逐漸壯大尉遲軍,滿懷期待地去見剛登基的蘇琰。
以暴戾聞名的皇帝在見到他一身煞氣時,卻是露出幾分懼意和忌憚來,叫彼時的尉遲乙覺得沒勁透了,也叫他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皇帝怕他,怕有兵權的他。
原本,十五州收復之後,他就該交出兵權的,只是那時候邏娑王還沒有死,他終究心有不甘。
此次西南之行,蘇彧親自殺了邏娑王,尉遲乙的執念終於可以放下,他不想蘇彧對他生出忌憚,更不想與蘇彧疏離,所以他乾脆地交出兵權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