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新帝登基第一日, 便命謝壑代先帝封禪泰山, 實則將其暗貶出朝廷。
兀目人得知此消息後狂喜萬分,他們久久無法解決的謝壑就被新君如此乾脆利索的打發掉, 豈不天助兀目!
河西邊防壓力瞬增,既要防兀目,又要防汴京那邊抽風,謝宣與楚懷秀已經數日不曾回過熙州,熙州軍防悉數由謝釗這個少將軍負責。
新帝繼位的第三個月,兀目人從真定府撕開缺口,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勢如破竹,舉世皆驚。
小皇帝懂什麼呀,直接駭破了膽子,由謝靡等人護著一路南下逃命,在渡淮河的時候被聞訊趕來的謝壑攔下,謝壑力諫新君與他一同前往京西大營,依託京西禁軍迅速布置防線,阻攔兀目大軍南下。
「謝太傅,兀目騎兵銳不可當,中原之地一馬平川,阻擋不了的,唯有長江天塹可以阻隔他們,這次與上次不一樣,上次兀目人不過是試探,這次他們動真格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新君戰戰慄栗的說道,唇色煞白,面無血色,一看便是被兀目人嚇得狠了。
「陛下要將大齊的半壁江山拱手讓人嗎?」謝壑疾聲厲色道。
新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大齊的江山保不保全的住不在朕,在太傅您啊。」
謝壑瞳孔猛縮,伏身道:「陛下之意,臣不明白。」
「謝壑,你是聰明人,為何先帝命你去泰山封禪,不用朕講明吧。大齊也並非只有汴京的禁軍可用,河西的兵也是兵,太傅素來神通廣大,問河西借兵亦不是什麼難事吧。」新帝淡淡道,神色里透出幾分冷漠來。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請陛下憐惜江北的百姓們。」青衡跪在祖父身邊央求道。
「謝則,你的職責是協助謝壑代先帝封禪泰山,妄議軍國大事已是逾矩,還不退下。」臨安侯謝靡警告道。
這時有禁軍統領前來催促道:「兀目騎兵已經行至河北南路與開封府的交界處,再不走可就來不及了。」
御輦上明黃色的帷幕落下,車馬蕭蕭,捲起黃塵三尺土。
青衡伏跪在地上,望不清前路,只覺心頭一陣絕望,沉默良久後他問道:「祖父,我們該怎麼辦?」
「雖然官家棄了江北之地,我只要還是大齊丞相一日,便不可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傳令下去,泰山封禪暫停,隨行的護衛皆編成行伍,除了興修水利之外的役夫皆發些利器下去,北上抵抗兀目騎兵。」謝壑冷靜的說道。
「可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人,哪有戰鬥力?如何與兀目騎兵相抗衡?」青衡嘆息道。
「沒關係的,只要人人抵抗兀目人,阻擋兀目南下的速度即可,絕大多數的禁軍被陛下帶著渡江南下了,我們能調用的只有廂軍,你曾祖父和祖母還在汴京呢,我們不能丟了汴京不管。」謝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必擔憂,撐到你父親領兵南下就好了。」
自此謝壑與新帝兵分兩路,謝壑率各地廂軍輾轉作戰,新帝率精銳之師一路南逃。
然而,汴京的城門終於還是被兀目人叩開了,眾多來不及逃命的王公大臣和數不盡的奇珍異寶被兀目人劫掠北上,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不知是誰把新帝南下的消息提前透露給了兀目人,兀目人從海上坐船南下,在海州登陸百里奇襲捉新帝掏了個正著,連護送新帝南下的官員亦被一網打盡,除了臨安侯謝靡。
消息一串一串的往平西王的桌案上遞,常常剛得了這個消息轉頭又得了那個消息,楚懷秀一直在興慶城調兵遣將。
謝宣與聞人鳴在協助聞人馳處理政務,就連淳安公主亦來幫忙。
當新帝被活捉的消息傳來時,眾人俱是一怔,有些難以置信,淳安公主臉上火辣辣的燒,她皇兄雖然不是什麼英主,但好歹能勉強守成,為何這個侄兒如此拉胯,打仗的膽子沒有,逃命的智謀亦沒有,在江南都能被兀目人活捉,真是蠢死他得了。
淳安公主低咳一聲,以掩飾尷尬道:「河西的兵亦都是可丁可卯的,以江山社稷為重,兒媳願父王早日將中原漢地的兀目人驅趕乾淨,至於皇侄的事理應交給大齊的禁軍處理。」
聞人馳嘆了一口氣說道:「齊將里有個叫遲意的十分勇猛果敢,將營救齊雲的事兒交給他吧。」
淳安公主搖了搖頭道:「皇侄貴為大齊天子,在兀目人手裡必傷不了性命,遲將軍應該解救萬民於水火,百姓更需要他,更何況汴京那邊少不了人去救駕,無需我們這邊憂慮。」
謝宣垂眉想了想提議道:「釗釗在熙州閒著也是閒著,他擅奔襲應該有些用處,不妨撥給他八百人讓他將官家救出來,不管怎樣官家到底是一國之君,豈可久辱於異族。」
聞人馳仔細一想也覺得可行,便命傳令官去熙州傳令。
謝釗接到命令時挑了挑眉道:「作孽啊,不就當年在汴京誆過齊雲一盤酥山吃嘛,這就為他以命相搏了嘛。」
卯娘凝眉道:「趕緊去吧,莫要囉嗦,汴京遭了劫掠,不知家里怎麼樣了?你若時間得閒尋一尋他們的下落。」
謝釗正色道:「是,姑姑!」
卯娘將謝徽、謝壑的門生故吏一一講與謝釗聽,將能聯絡的人亦都告訴他了,這才放他離去。<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兀目人得知此消息後狂喜萬分,他們久久無法解決的謝壑就被新君如此乾脆利索的打發掉, 豈不天助兀目!
河西邊防壓力瞬增,既要防兀目,又要防汴京那邊抽風,謝宣與楚懷秀已經數日不曾回過熙州,熙州軍防悉數由謝釗這個少將軍負責。
新帝繼位的第三個月,兀目人從真定府撕開缺口,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勢如破竹,舉世皆驚。
小皇帝懂什麼呀,直接駭破了膽子,由謝靡等人護著一路南下逃命,在渡淮河的時候被聞訊趕來的謝壑攔下,謝壑力諫新君與他一同前往京西大營,依託京西禁軍迅速布置防線,阻攔兀目大軍南下。
「謝太傅,兀目騎兵銳不可當,中原之地一馬平川,阻擋不了的,唯有長江天塹可以阻隔他們,這次與上次不一樣,上次兀目人不過是試探,這次他們動真格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新君戰戰慄栗的說道,唇色煞白,面無血色,一看便是被兀目人嚇得狠了。
「陛下要將大齊的半壁江山拱手讓人嗎?」謝壑疾聲厲色道。
新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大齊的江山保不保全的住不在朕,在太傅您啊。」
謝壑瞳孔猛縮,伏身道:「陛下之意,臣不明白。」
「謝壑,你是聰明人,為何先帝命你去泰山封禪,不用朕講明吧。大齊也並非只有汴京的禁軍可用,河西的兵也是兵,太傅素來神通廣大,問河西借兵亦不是什麼難事吧。」新帝淡淡道,神色里透出幾分冷漠來。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請陛下憐惜江北的百姓們。」青衡跪在祖父身邊央求道。
「謝則,你的職責是協助謝壑代先帝封禪泰山,妄議軍國大事已是逾矩,還不退下。」臨安侯謝靡警告道。
這時有禁軍統領前來催促道:「兀目騎兵已經行至河北南路與開封府的交界處,再不走可就來不及了。」
御輦上明黃色的帷幕落下,車馬蕭蕭,捲起黃塵三尺土。
青衡伏跪在地上,望不清前路,只覺心頭一陣絕望,沉默良久後他問道:「祖父,我們該怎麼辦?」
「雖然官家棄了江北之地,我只要還是大齊丞相一日,便不可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傳令下去,泰山封禪暫停,隨行的護衛皆編成行伍,除了興修水利之外的役夫皆發些利器下去,北上抵抗兀目騎兵。」謝壑冷靜的說道。
「可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人,哪有戰鬥力?如何與兀目騎兵相抗衡?」青衡嘆息道。
「沒關係的,只要人人抵抗兀目人,阻擋兀目南下的速度即可,絕大多數的禁軍被陛下帶著渡江南下了,我們能調用的只有廂軍,你曾祖父和祖母還在汴京呢,我們不能丟了汴京不管。」謝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必擔憂,撐到你父親領兵南下就好了。」
自此謝壑與新帝兵分兩路,謝壑率各地廂軍輾轉作戰,新帝率精銳之師一路南逃。
然而,汴京的城門終於還是被兀目人叩開了,眾多來不及逃命的王公大臣和數不盡的奇珍異寶被兀目人劫掠北上,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不知是誰把新帝南下的消息提前透露給了兀目人,兀目人從海上坐船南下,在海州登陸百里奇襲捉新帝掏了個正著,連護送新帝南下的官員亦被一網打盡,除了臨安侯謝靡。
消息一串一串的往平西王的桌案上遞,常常剛得了這個消息轉頭又得了那個消息,楚懷秀一直在興慶城調兵遣將。
謝宣與聞人鳴在協助聞人馳處理政務,就連淳安公主亦來幫忙。
當新帝被活捉的消息傳來時,眾人俱是一怔,有些難以置信,淳安公主臉上火辣辣的燒,她皇兄雖然不是什麼英主,但好歹能勉強守成,為何這個侄兒如此拉胯,打仗的膽子沒有,逃命的智謀亦沒有,在江南都能被兀目人活捉,真是蠢死他得了。
淳安公主低咳一聲,以掩飾尷尬道:「河西的兵亦都是可丁可卯的,以江山社稷為重,兒媳願父王早日將中原漢地的兀目人驅趕乾淨,至於皇侄的事理應交給大齊的禁軍處理。」
聞人馳嘆了一口氣說道:「齊將里有個叫遲意的十分勇猛果敢,將營救齊雲的事兒交給他吧。」
淳安公主搖了搖頭道:「皇侄貴為大齊天子,在兀目人手裡必傷不了性命,遲將軍應該解救萬民於水火,百姓更需要他,更何況汴京那邊少不了人去救駕,無需我們這邊憂慮。」
謝宣垂眉想了想提議道:「釗釗在熙州閒著也是閒著,他擅奔襲應該有些用處,不妨撥給他八百人讓他將官家救出來,不管怎樣官家到底是一國之君,豈可久辱於異族。」
聞人馳仔細一想也覺得可行,便命傳令官去熙州傳令。
謝釗接到命令時挑了挑眉道:「作孽啊,不就當年在汴京誆過齊雲一盤酥山吃嘛,這就為他以命相搏了嘛。」
卯娘凝眉道:「趕緊去吧,莫要囉嗦,汴京遭了劫掠,不知家里怎麼樣了?你若時間得閒尋一尋他們的下落。」
謝釗正色道:「是,姑姑!」
卯娘將謝徽、謝壑的門生故吏一一講與謝釗聽,將能聯絡的人亦都告訴他了,這才放他離去。<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