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兩個小的拿到了相冊,果然老實了,一直到陳書淮開完漫長的會議都沒有鬧騰。
但等他開完會出來,她們開始興沖沖地指著一張照片:「爸爸,想要pony!」
照片上是陳書淮十四歲的時候,他和妹妹陳書瑜在自家的馬場上騎馬,被陳母拍下來的場景。
陳書淮同意了,開始讓人相看馬場和小馬駒。
於是姜宜一回家,就聽見兩個女兒興沖沖地說爸爸要給她們買小馬。
「去農場就可以騎pony,怎麼非得買一個馬場呢?」
姜宜提出意見。
陳書淮倒是無所謂,「想要就買。」
姜宜不是反對消費,只是不希望兩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不加思索隨意消費的習慣。於是她提議:「下個周末,我們一家去農場裡玩兒,你們要是看見pony之後覺得還想擁有一隻,我們就買。」
小兩和小隻:「耶!」
周末時,他們去了米蘭一處農場。裡面不僅有小馬,還有小羊小牛和小兔子,還有好多雞在隨地亂跑。
陳書淮剛把小兩抱到馬上,這孩子就慫了,抱著爸爸的脖子不放手。但小隻很大膽,她不僅騎了小馬,還帶著小兩一起去給奶牛擠奶。
但新鮮感很快就過,等玩累了,兩個孩子沒人再提買pony的事情。
保姆準備了豐盛的餐點,他們坐在野餐桌上休息時,小隻問:「媽媽,為什麼要養這麼多小動物呢?」
姜宜說:「因為農場通過養小動物,生產你和姐姐喝的牛奶,你們吃的雞蛋這類產品,農場的叔叔阿姨們把這些產品賣出去後,也可以賺錢養家。」
小兩問:「那爸爸媽媽也在外面養了小牛小雞嗎?」
陳書淮笑了一聲。
姜宜解釋,這個社會裡,大家都做著不一樣的工作,但大概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農業,就像這個農場一樣,經營農業的人們通過賣出培育食物和副產品獲得收入,也讓其他人能吃上好吃的。第二種是工業,鋼鐵啦、衣服啦都是經營工業的人們生產的。第三種是服務業,裡面又分為很多類,媽媽以前做律師,就是服務業的一種。而爸爸是商人,既生產工業品,又提供向人們提供服務,可以說包含了後面兩種類型。
兩個孩子聽得半懂不懂,但算是有了大概的理解,不過她們對於爸爸這個「商人」的身份還沒有充分的認知,只知道他又要做這個,又要做那個,頓時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爸爸真辛苦。」
姜宜:「嗯,所以你們平常要多體諒爸爸。」
小兩:「可是爸爸每天都在家裡,媽媽不僅要出門上課,回家的時候還要繼續畫畫,媽媽更辛苦。」
小隻也說:「媽媽的畫也很好看,媽媽更厲害。」
陳書淮也點頭,「媽媽比爸爸更厲害。」
「但爸爸可以掙更多的錢。」姜宜說。
兩個孩子想了一下。
小兩:「我以後要像媽媽一樣學畫畫!」
小隻:「那我要像爸爸一樣當商人,賺錢養活爸爸媽媽和姐姐。」
晚上睡前,姜宜想起在農場的事情,跟身邊的男人說:「她們分工還蠻明確的嘛。」
陳書淮關上燈,將她攬進懷裡,「我倒無所謂她們以後會不會接手集團。能接手當然好,如果沒有這個意向,該有的股份總會放在她們手上的。加上信託、給她們買的房產還有那些珠寶、藏品,她們什麼也不做也沒關係。」
「你可不能跟她們說這輩子可以什麼都不做。」姜宜提醒他,「正是因為她們什麼都不缺,才得讓她們努力去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陳書淮立刻順從:「是,你說得對。」
他知道姜宜注重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培養,但他習慣了陳父陳母那一套,有時候在她眼裡就顯得有些過分驕縱孩子。
姜宜見他這沒什麼立場的樣子,沒忍住笑了一聲,掀開被子起身,「我去看看她們。」
她推門進入孩子的房間時,保姆正在給她們念故事書。
姜宜接過故事書,坐在她們床邊,念了一會兒,忽然停下來看著她倆。
兩個孩子今天玩得開心,已經早早有了困意,這會兒躺在床上正聽得昏昏欲睡,見媽媽的聲音忽然停了,又睜開眼看她。
她們的眼睛和鼻子很像陳書淮,但臉都很小,隨了她。
姜宜看著她們,總是忍不住想,真神奇嘿,這倆小孩兒是她和書淮的孩子,會說話還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她看得到陳書淮的影子,有時候有看得到她自己的影子。
姜宜請教她倆:「當雙胞胎是什麼感覺呢?」
小隻說:「就像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感覺。」
姜宜聽了,滿頭問號。
小兩解釋:「爸爸說,幸福就是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我和妹妹也會永遠在一起,所以我們很幸福。」
姜宜回到房間的時候,陳書淮為了等她又看起了書。
她躺回他身邊,盯著他看了半天。
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依舊保持著年輕的外貌和身體,但眉眼間的神態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閱歷的豐富變得沉穩內斂。<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等他開完會出來,她們開始興沖沖地指著一張照片:「爸爸,想要pony!」
照片上是陳書淮十四歲的時候,他和妹妹陳書瑜在自家的馬場上騎馬,被陳母拍下來的場景。
陳書淮同意了,開始讓人相看馬場和小馬駒。
於是姜宜一回家,就聽見兩個女兒興沖沖地說爸爸要給她們買小馬。
「去農場就可以騎pony,怎麼非得買一個馬場呢?」
姜宜提出意見。
陳書淮倒是無所謂,「想要就買。」
姜宜不是反對消費,只是不希望兩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不加思索隨意消費的習慣。於是她提議:「下個周末,我們一家去農場裡玩兒,你們要是看見pony之後覺得還想擁有一隻,我們就買。」
小兩和小隻:「耶!」
周末時,他們去了米蘭一處農場。裡面不僅有小馬,還有小羊小牛和小兔子,還有好多雞在隨地亂跑。
陳書淮剛把小兩抱到馬上,這孩子就慫了,抱著爸爸的脖子不放手。但小隻很大膽,她不僅騎了小馬,還帶著小兩一起去給奶牛擠奶。
但新鮮感很快就過,等玩累了,兩個孩子沒人再提買pony的事情。
保姆準備了豐盛的餐點,他們坐在野餐桌上休息時,小隻問:「媽媽,為什麼要養這麼多小動物呢?」
姜宜說:「因為農場通過養小動物,生產你和姐姐喝的牛奶,你們吃的雞蛋這類產品,農場的叔叔阿姨們把這些產品賣出去後,也可以賺錢養家。」
小兩問:「那爸爸媽媽也在外面養了小牛小雞嗎?」
陳書淮笑了一聲。
姜宜解釋,這個社會裡,大家都做著不一樣的工作,但大概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農業,就像這個農場一樣,經營農業的人們通過賣出培育食物和副產品獲得收入,也讓其他人能吃上好吃的。第二種是工業,鋼鐵啦、衣服啦都是經營工業的人們生產的。第三種是服務業,裡面又分為很多類,媽媽以前做律師,就是服務業的一種。而爸爸是商人,既生產工業品,又提供向人們提供服務,可以說包含了後面兩種類型。
兩個孩子聽得半懂不懂,但算是有了大概的理解,不過她們對於爸爸這個「商人」的身份還沒有充分的認知,只知道他又要做這個,又要做那個,頓時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爸爸真辛苦。」
姜宜:「嗯,所以你們平常要多體諒爸爸。」
小兩:「可是爸爸每天都在家裡,媽媽不僅要出門上課,回家的時候還要繼續畫畫,媽媽更辛苦。」
小隻也說:「媽媽的畫也很好看,媽媽更厲害。」
陳書淮也點頭,「媽媽比爸爸更厲害。」
「但爸爸可以掙更多的錢。」姜宜說。
兩個孩子想了一下。
小兩:「我以後要像媽媽一樣學畫畫!」
小隻:「那我要像爸爸一樣當商人,賺錢養活爸爸媽媽和姐姐。」
晚上睡前,姜宜想起在農場的事情,跟身邊的男人說:「她們分工還蠻明確的嘛。」
陳書淮關上燈,將她攬進懷裡,「我倒無所謂她們以後會不會接手集團。能接手當然好,如果沒有這個意向,該有的股份總會放在她們手上的。加上信託、給她們買的房產還有那些珠寶、藏品,她們什麼也不做也沒關係。」
「你可不能跟她們說這輩子可以什麼都不做。」姜宜提醒他,「正是因為她們什麼都不缺,才得讓她們努力去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陳書淮立刻順從:「是,你說得對。」
他知道姜宜注重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培養,但他習慣了陳父陳母那一套,有時候在她眼裡就顯得有些過分驕縱孩子。
姜宜見他這沒什麼立場的樣子,沒忍住笑了一聲,掀開被子起身,「我去看看她們。」
她推門進入孩子的房間時,保姆正在給她們念故事書。
姜宜接過故事書,坐在她們床邊,念了一會兒,忽然停下來看著她倆。
兩個孩子今天玩得開心,已經早早有了困意,這會兒躺在床上正聽得昏昏欲睡,見媽媽的聲音忽然停了,又睜開眼看她。
她們的眼睛和鼻子很像陳書淮,但臉都很小,隨了她。
姜宜看著她們,總是忍不住想,真神奇嘿,這倆小孩兒是她和書淮的孩子,會說話還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她看得到陳書淮的影子,有時候有看得到她自己的影子。
姜宜請教她倆:「當雙胞胎是什麼感覺呢?」
小隻說:「就像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感覺。」
姜宜聽了,滿頭問號。
小兩解釋:「爸爸說,幸福就是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我和妹妹也會永遠在一起,所以我們很幸福。」
姜宜回到房間的時候,陳書淮為了等她又看起了書。
她躺回他身邊,盯著他看了半天。
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依舊保持著年輕的外貌和身體,但眉眼間的神態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閱歷的豐富變得沉穩內斂。<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