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實榻朱門在他面前緩緩開啟,鄉樂流淌而出,寶光殿上銀盤金碗,左殽右胾。易情向紅氍毹踏出一步,身影淹沒在有若星輝的熒熒燈火中。
在最後,他給身後的重重天兵留下數言:
「不過嘛,你們作為禁衛倒很值得稱道。你們以為這段路我走了多少次?」
昔日的大司命回眸一笑,狡黠地道:
「這段路上,我死了七千二百九十八萬三千零七十六次,共走了二十二年!」
寶光殿中華燈如晝,迷轂木長桌上擺著山餚海錯,哭竹筍襯鯉精肉、豁埃馬蘭鹿尾、鰉魚、神草琳琅滿目,絲竹聲不絕於耳。太上帝高坐於殿中,臉色疲乏虛浮,他身後置一紫檀浮雕屏風,屏風上有兩尊持刀天神,左右分立,看來威嚴肅穆。福祿壽三神跽列於右座,正笑呵呵地與新升的仙官推杯換盞。
酒過三巡,眾仙面上都有些酡紅。這時,祿神對太上帝道,「陛下,如今列席的皆是新擢的仙官,芝蘭玉樹,薈萃一堂。尤是這位鼎魁,乃文昌宮內階星官,警敏博辯,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
太上帝微笑,笑容里夾雜著別樣的陰暗:「噢?是甚麼的人選?」
「司命。此位已虛千萬年,少司命雖在,可畢竟不可司掌天下所有命理,天廷亟需大司命一職。內階星官久理文昌宮事務,此位非他莫屬。」祿神揖了一揖,面上雖客氣,但口氣里滿是威脅。「望陛下首肯。」
太上帝自然聽出了這種威脅,可他魂心早已將裂,自己也隨著光陰流逝而衰弱,而三神卻愈發如日中天,不時有有心而無力之感。他端起三腳爵,呵呵笑道,「朕首不首肯,想必你們心裡也早已另作打算,朕說的話早已不算數。不過嘛,這事倒不是由朕來定的。」他緩緩傾身,目光如電,射向那面目姣好的內階星官,問道,「內階星官,你覺得,你能勝任大司命這一職麼?」
內階星官趕忙下拜,「若是小生得任此職,定會盡心竭力,鞠躬盡瘁。」
「可在朕看來,如今倒有個比你合適的人選。」太上帝道。
內階星官與祿神同時色變。
「陛、陛下,不知此人是誰?」
「他如今,」太上帝笑道,「不正走進來了麼?」
眾星官慌忙抬首望去,只見閶闔緩啟,雲煙四涌,一個身影在門扇後出現。
那是一位道衣少年,渾身鮮血淋漓,似曾在血海中泅泳。他走上寶光殿,順手扯過一旁的紫微星官身上的棋博古紋披風,蓋在身上。他站定在殿上,嘴角帶著戲謔而傲然的笑意。太上帝望著他,對祿神緩緩道:「他已履踐大司命之職千萬年,無人比他更熟稔如何書寫天書,司掌命理,他若能官復原職,豈不比你尋來的生瓜蛋子更能幹?」
祿神大驚失色:「陛下,此人是罪神,萬萬不可起用!」
他如此說著,暗地卻捏了個手訣,先前貼在殿外的傳聲咒當即響起,迸出一聲尖利的鳥啼。寶光殿外,持著刀斧的天兵們邁上殿階,在外盤踞。
易情望著太上帝,笑道:「說得對,不必起用我,我今兒來此,倒也不是來走馬上任的。」
「噢,那你是來作甚的?」太上帝的臉上,笑意更甚。
易情坦然地道:「我是來將在場諸位革職的。」
此言一出,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靜謐的宴席化作沸騰的海洋。眾仙們驚疑的目光交錯,議論聲甚囂塵上。而太上帝只是微笑著,仿佛此話也早在他意料之內。
易情沒接著說下去,只是轉頭望向內階星官,發問道:「我聽聞祿神老兒力薦你接手天記府,你是鑄成了甚麼神跡?」
內階星官一愣,慌忙揖道:「小生在凡世創下了寶誥之制,規整了頌神駢文,使世人敬神時不至有失……」
易情卻打斷了他:「你經歷過荒年麼?有被餓死過麼?有沒有以土塊充飢、最後肚腹被墜破過?有吃過蝗蟲麼?被水澇淹死過麼?聽過饑民的聲音麼?是否受過凌遲重辟之刑?有否吃過刀鋸鼎鑊之苦?」
「小、小生是文官,靠的是才識得舉薦……」
易情道:「那你繼續當端坐案前的文官不便好了?未嘗過苦痛,如何知性命之重?大司命予奪生死,哪兒是寫寫畫畫那麼輕易的事兒?」
內階星官啞然無聲,臉白了一片。
「不過我想,在座的各位有許多也約莫不懂罷。」易情環視寶殿,囂狂地道。「往時我曾犯下大錯,以為重建一回天廷,諸位便能理事治世,將凡世理得更好,不想諸位或中飽私囊,或與三神同流合污,或不再理事,畏縮退怯,悶聲不響。如今的我仔細想了想,這天廷還是不要為好。」
「荒謬!」勾陳星君拍案而起,臉紅脖粗,「若無天廷,又有誰來掌理凡間?若無神仙,誰來管束凡民?」
一時間激憤之聲四起。眾仙目中噴火,瞪向易情,痛罵聲如滔天大浪,洶湧而起。然而一聲更厲害的痛喝止住了喧騰,是那道衣少年的聲音:
「不需要天廷!」
四座皆驚,喧聲止遏。
「凡人不需神靈引路。」易情喝道,「他們自己便可做自己的神明!」
第七十八章 穰歲不祈仙
四座闃靜無聲,落針可聞。
眾仙望著易情,張目結舌。他們是見到了一個瘋子麼?竟有人妄圖將延續千萬年的天廷推翻,斷絕天路?一時間,寶光殿中暢叫揚疾,群仙不勝其怒,眼紅臉赤,對著易情痛罵。太微星官忿然作色:
在最後,他給身後的重重天兵留下數言:
「不過嘛,你們作為禁衛倒很值得稱道。你們以為這段路我走了多少次?」
昔日的大司命回眸一笑,狡黠地道:
「這段路上,我死了七千二百九十八萬三千零七十六次,共走了二十二年!」
寶光殿中華燈如晝,迷轂木長桌上擺著山餚海錯,哭竹筍襯鯉精肉、豁埃馬蘭鹿尾、鰉魚、神草琳琅滿目,絲竹聲不絕於耳。太上帝高坐於殿中,臉色疲乏虛浮,他身後置一紫檀浮雕屏風,屏風上有兩尊持刀天神,左右分立,看來威嚴肅穆。福祿壽三神跽列於右座,正笑呵呵地與新升的仙官推杯換盞。
酒過三巡,眾仙面上都有些酡紅。這時,祿神對太上帝道,「陛下,如今列席的皆是新擢的仙官,芝蘭玉樹,薈萃一堂。尤是這位鼎魁,乃文昌宮內階星官,警敏博辯,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
太上帝微笑,笑容里夾雜著別樣的陰暗:「噢?是甚麼的人選?」
「司命。此位已虛千萬年,少司命雖在,可畢竟不可司掌天下所有命理,天廷亟需大司命一職。內階星官久理文昌宮事務,此位非他莫屬。」祿神揖了一揖,面上雖客氣,但口氣里滿是威脅。「望陛下首肯。」
太上帝自然聽出了這種威脅,可他魂心早已將裂,自己也隨著光陰流逝而衰弱,而三神卻愈發如日中天,不時有有心而無力之感。他端起三腳爵,呵呵笑道,「朕首不首肯,想必你們心裡也早已另作打算,朕說的話早已不算數。不過嘛,這事倒不是由朕來定的。」他緩緩傾身,目光如電,射向那面目姣好的內階星官,問道,「內階星官,你覺得,你能勝任大司命這一職麼?」
內階星官趕忙下拜,「若是小生得任此職,定會盡心竭力,鞠躬盡瘁。」
「可在朕看來,如今倒有個比你合適的人選。」太上帝道。
內階星官與祿神同時色變。
「陛、陛下,不知此人是誰?」
「他如今,」太上帝笑道,「不正走進來了麼?」
眾星官慌忙抬首望去,只見閶闔緩啟,雲煙四涌,一個身影在門扇後出現。
那是一位道衣少年,渾身鮮血淋漓,似曾在血海中泅泳。他走上寶光殿,順手扯過一旁的紫微星官身上的棋博古紋披風,蓋在身上。他站定在殿上,嘴角帶著戲謔而傲然的笑意。太上帝望著他,對祿神緩緩道:「他已履踐大司命之職千萬年,無人比他更熟稔如何書寫天書,司掌命理,他若能官復原職,豈不比你尋來的生瓜蛋子更能幹?」
祿神大驚失色:「陛下,此人是罪神,萬萬不可起用!」
他如此說著,暗地卻捏了個手訣,先前貼在殿外的傳聲咒當即響起,迸出一聲尖利的鳥啼。寶光殿外,持著刀斧的天兵們邁上殿階,在外盤踞。
易情望著太上帝,笑道:「說得對,不必起用我,我今兒來此,倒也不是來走馬上任的。」
「噢,那你是來作甚的?」太上帝的臉上,笑意更甚。
易情坦然地道:「我是來將在場諸位革職的。」
此言一出,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靜謐的宴席化作沸騰的海洋。眾仙們驚疑的目光交錯,議論聲甚囂塵上。而太上帝只是微笑著,仿佛此話也早在他意料之內。
易情沒接著說下去,只是轉頭望向內階星官,發問道:「我聽聞祿神老兒力薦你接手天記府,你是鑄成了甚麼神跡?」
內階星官一愣,慌忙揖道:「小生在凡世創下了寶誥之制,規整了頌神駢文,使世人敬神時不至有失……」
易情卻打斷了他:「你經歷過荒年麼?有被餓死過麼?有沒有以土塊充飢、最後肚腹被墜破過?有吃過蝗蟲麼?被水澇淹死過麼?聽過饑民的聲音麼?是否受過凌遲重辟之刑?有否吃過刀鋸鼎鑊之苦?」
「小、小生是文官,靠的是才識得舉薦……」
易情道:「那你繼續當端坐案前的文官不便好了?未嘗過苦痛,如何知性命之重?大司命予奪生死,哪兒是寫寫畫畫那麼輕易的事兒?」
內階星官啞然無聲,臉白了一片。
「不過我想,在座的各位有許多也約莫不懂罷。」易情環視寶殿,囂狂地道。「往時我曾犯下大錯,以為重建一回天廷,諸位便能理事治世,將凡世理得更好,不想諸位或中飽私囊,或與三神同流合污,或不再理事,畏縮退怯,悶聲不響。如今的我仔細想了想,這天廷還是不要為好。」
「荒謬!」勾陳星君拍案而起,臉紅脖粗,「若無天廷,又有誰來掌理凡間?若無神仙,誰來管束凡民?」
一時間激憤之聲四起。眾仙目中噴火,瞪向易情,痛罵聲如滔天大浪,洶湧而起。然而一聲更厲害的痛喝止住了喧騰,是那道衣少年的聲音:
「不需要天廷!」
四座皆驚,喧聲止遏。
「凡人不需神靈引路。」易情喝道,「他們自己便可做自己的神明!」
第七十八章 穰歲不祈仙
四座闃靜無聲,落針可聞。
眾仙望著易情,張目結舌。他們是見到了一個瘋子麼?竟有人妄圖將延續千萬年的天廷推翻,斷絕天路?一時間,寶光殿中暢叫揚疾,群仙不勝其怒,眼紅臉赤,對著易情痛罵。太微星官忿然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