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想起了太后曾與他的笑談:「人只有老了之後,才會不斷的想要說起過去。不是因為自己的過去有多麼厲害,而是那些往昔才是腦海里的歷歷在目,而真正的當下卻經常被轉眼就忘。你別不信,等你了老了,就知道了。」

  聞道成不可置信的突然發現,他爹真的老了。

  至少是已經步入了老年的開始。

  那個仿佛無堅不摧,不會被任何人打到,哪怕昏聵的特別討人厭也讓人拿他沒轍的爹,老了。他的頭髮會變白,他的記憶會模糊,他會和每個人一樣經歷生老病死。

  天子並不真的是上天的兒子,他們也會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

  這個認知是那樣的不可思議。

  又理所當然。

  聞道成緩緩垂下了頭,突然多了那麼一些耐心,去面對自己的父親,去面對自己的內心……他有多討厭他,就有多喜歡他。

  武帝的話也終於說到了最後。

  「朕有罪。」

  滿場譁然。

  「不能護持妻兒,無法庇佑天下。」武帝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缺點的,只是他改不了。但這恰恰才是最討厭的,他不是改不了,而是不想去努力。這一回,他真的決定要做出一些改變了,既然是不好的,既然已經發現了,那就去努力改,哪怕只是改一絲一毫,也是一絲一毫的進步。

  沒有所謂的改不了,只有想不想。

  「望太子以朕為鑑,以事為鏡,切莫重蹈覆轍。」

  武帝難得一回的謙虛,讓所有的臣子恨不能肝腦塗地。人心就是這麼奇怪,明明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武帝說了一句「朕做的還不夠好」,其他人反而覺得武帝已經很好了,已經很努力了,他不應該這麼自責。

  聞道成一邊在心裡告訴自己,他才和這些人就不一樣了,他才不會上當;一邊心甘情願的磕頭磕了下去。

  往事如煙,他也有錯,就這樣吧。

  在準備出閣講書時,太子別彆扭扭的對武帝終於重新再一次叫了爹,不是顧喬那樣的演技,不是學了顧喬的以退為進,而是發自真心的爹。

  一如他第一次學會說話時那脆生生的一語,

  黑白分明的眼睛裡,是對待最親近之人的信任,憧憬,以及最深的崇拜。武帝的激動無法言喻,只是再一次回憶起了當年,皇后抱著太子,笑容溫婉,寧靜又祥和。她半是埋怨的說:「哎呀,這個小沒良心的,第一聲牙牙學語竟然是叫的爹嗎?娘這些時日白疼你了?」

  太子從小就精明,明明應該還什麼都不懂呢,就已經學會了歪頭,用肉嘟嘟、傻乎乎的笑,來再次俘獲他娘的心。

  然後,就又脆生生的一語「爹」。

  一切都盡在不言之中,不需要誰對誰道歉,也沒有誰對誰的解釋,一切都過去了,他們是一家人啊。裂痕沒有辦法修補,但……

  聞道成願意再去相信他爹一次,就當他是個傻子吧,他才十四呢,有傻的資本。

  武帝的聲音都哽咽了:「安邦。」

  顧喬站在台下,在太子可疑迴避自己的眼神時,依舊能笑的特別燦爛。別人不知道太子在彆扭什麼,顧喬卻是一眼看透。他小聲與身邊的姐夫溫篆道:「殿下可真可愛啊。」

  溫篆:「……」你怕不是對「可愛」這個詞有什麼誤解。

  太子的耳朵尖紅了。

  周叔辯終於從一開始的驚恐中回過了神,恩,他就是從加冠儀式開始緊張到了現在,不可思議與自己竟然完成了差事,一點點都沒有搞砸。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極度亢奮里,配合著顧喬一起道:「我太子表哥就是可愛。」

  溫篆:行了,誰也救不了你了。

  果然站在上面,大概能從口型中聽到他們在說什麼的太子,已經用死亡凝視在看著周叔辯了。

  吉日吉時,太子著袞服,戴冕旒,站在事先就搭建好的高台之上,利用和回音壁相似的原理,將自己的聲音傳向了遠方。

  「丈夫擁書萬卷……」

  少年意氣,光芒萬丈,講書禮成。

  顧喬身著一層又一層的禮服,跟隨諸大臣面朝殿庭的御座一起先是對武帝三跪九叩,再對著御座東壁兩跪六叩,禮樂陣陣,香火縹緲。他虔誠的閉眼,每磕下的一次,都是一次對於太子的祝福:一願安康,二願長歡,三願初心不變。

  起身再跪,彎腰叩首,兩手向前伏地,亦是三願。

  聞道成站在大殿之上,俯瞰著眼前的眾人,眼睛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顧喬,他也在想著與顧喬一樣的事情。

  願卿千秋健,願卿親無間,願卿歲歲如少年。

  作者有話要說:冠禮上說的三句話,直接用的是明朝給太子加冠時的詞。

  第六十三章

  太子出閣之後, 太子伴讀們的愉快假期就結束了。

  除了蘇師傅言出必行的考試以外, 文華堂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上課時間,由曾經的與早朝一同開始,變成了早朝之後半個時辰。這是一個彈性十分大的課程安排, 因為早朝的結束有早有晚,並沒有辦法準確預測。

  總體來說, 差不多就是在太子需要上朝的時候,文華堂的開課時間就會晚一些, 不需要上朝的時候就是照常上課。十日一次的休沐也會和朝臣們統一。

  顧喬、溫篆和謝漣都已經算是朝廷命官了,雖不夠上朝的品級,但在武帝特批後, 也會隨太子一起上朝旁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