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即將考試了。

  太子伴讀們因為在圍獵之中優異的表現,每個人在得到武帝賞賜的同時,都得到了一個可以提出某個小要求的特殊待遇。

  大家想要的東西不一,但都是既能滿足自己,又不至於太過分的要求。

  顧喬頂著太子快要殺人的眼神,要了一幅有他和太子角色扮演的畫,武帝就像是找到了同好一般地開心。武帝不僅欣喜於顧喬的好眼光,還要一送十,答應了回京之後把不少太子小時候的角色扮演畫像一併送到顯國公府。

  後來顧喬才知道,在武帝的授意下,那些畫裡其中有一幅的背景里是有他父母的。畫像里還有先後,是誰要求把顯公國夫妻畫進去的已經顯而易見,顧喬也終於有點明白了為什麼他的父親會為那樣的武帝肝腦塗地。沒有一個人會是完全的好人,也沒有一個人會是完全的壞人,不管別人怎麼說,在跟著武帝一統中原的將領眼中,武帝就是最好的那一個。

  而周叔辯則和他的皇帝姑父要了一個漫長的假期。

  武帝也像是早有所料,不僅允了周叔辯在回京後可以一直放假到太子出閣,也一併允了其他伴讀,太子也是一樣的。

  剩下的皇子公主們也分別得到了在太子出閣前後的三到五天不等的假期,作為安慰獎。

  每個人都很開心。

  哪怕是再愛學習的溫篆顧喬等人,也是高興的。溫篆甚至已經在和謝漣、顧喬等人商量回去之後的秋遊了。溫篆其實也有很活潑的時候,上次制科考完就是他組織了一場酒宴,愛玩,會玩,但是不會因為玩而影響正常生活。這就是京中的貴公子們最高的標準。

  不過,學生們開心了,老師們卻不算多麼開心。不是說這些老師們有多麼愛崗敬業,而是他們怕假期時間太長,學生們心野了,把學的都忘了。

  本來在來行宮避暑的這段日子裡,他們學得就已經比在京中鬆懈了不少。

  為了讓每個太子伴讀,尤其是周叔辯,不要得意忘形,蘇師傅和白師傅就一起想出了一個可怕的主意——放假前考一回試,放假回來後再考一回試。要是兩次考試的分數相差太多,那就……呵。

  周叔辯這個小機靈鬼,為此想出了一個鬼才主意:「我第一回 就故意考得低一點,不就得了?」

  兩次相差肯定不會太大。

  「那你每次故意得都挺真實的啊。」溫篆戲謔道。

  周叔辯怒瞪溫篆。

  溫篆迎「凶」而上,好心提醒:「我勸你最好別這麼做。」

  周叔辯才不聽他的呢,然後……周叔辯就因為這次考得尤為糟糕,而被蘇師傅登門告了家長。周家是天子近臣,每次避暑狩獵都肯定會排上名號,全家老小齊出動,一個不落。連神志時而清醒時而不清醒的周老國公也在其中,他在來避暑的日子裡會特別開心,因為他的印象始終停留在了在避暑圍獵的時候,就可以時常看到他的乖囡。

  蘇師傅去告狀的時候,沒有特別避著周家的誰,換言之就是,不等周叔辯回家,他們全家都已經知道他這次考砸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不爭氣。

  可以想見,等待周叔辯的必然是來自全家的「毒打」。

  這還不夠,若周叔辯在放假期間繼續放飛自我,那麼他放假回來考試的時候,結果也肯定不會太理想。那麼屆時周家人的想法就會變成「你竟然不吸取教訓?不知悔改?」周叔辯會死得很慘、很慘的。

  顧喬在給周叔辯分析了一遍未來後,對周同學充滿了同情:「要不,假期的時候,你努力學一學?」

  「……那我這個假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周叔辯仰天長嘯,悲憤異常。

  武帝在前面的御駕上聽到了,還對太子誇讚了一句:「叔辯那孩子雖然學問上是差了一些,但其他優點也很突出,好比他的嘯就特別動聽,這點像極了你的阿娘。」

  現在他們一行人正在回京的路上。

  被釣魚的那一方是真的很沉得住氣,一如他懂得在沒有一擊必中後再不戀戰,明明太子和武帝露了這麼大的破綻給對方,一直到了現在,對方也都沒有發難。

  武帝今年的避暑就這樣正式結束了。

  他要帶著眾人趕緊回到京中,為太子的出閣做準備。不過在回去的路上,他們還要先繞道六台山,去為太后祈福。

  武帝以前是真不迷信的,可是自從親娘莫名陷入昏迷,而大家都對此束手無策之後,他就不得不去相信一些非自然力量了。

  一線道長曾對武帝信誓旦旦,以貴借命之後太后就會醒。

  可惜,並沒有。

  武帝卻對玄學並沒有因此失望,反而更加激進了。最近他不知道又從哪裡聽來了一種說法,見廟就進,見佛就拜,用虔誠打動滿天的神佛。

  當然,就一些近臣對於武帝的了解,為太后祈福是理由之一,但也存在著武帝還是想到處瞎溜達的可能。

  從承仁行宮回雍畿可並不能順路順到六台山,甚至為了去六台山,他們要在路上繞好大的一個圈子,在時間上多耽誤不少。一部分大臣直接就先回了雍畿,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的了,太子的出閣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武帝主要是帶著他的那一家人,一起上了六台山。

  六台山作為知名佛教聖地,曾接待過多朝的皇帝的拜訪。六峰聳立,高出雲表,看上去蔚然壯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