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之,聞道成根本就沒想過和他爹一起吃飯,比起與武帝同處,他更想和顧喬一起回憶當年,好比多問問顧喬第一次見他時是個什麼樣子。他已經對此模糊了,沒有印象了,卻很想重新回憶起來,畢竟那是他和顧喬的初見。

  「還是應該吃一些的。」顧喬儘量勸解,不是自作主張地希望太子去諒解什麼,只是不希望讓別人有機可乘。

  果不其然,在武帝那邊,被叫來的不只是太子,還有其他皇子公主。

  一張圓桌,滿滿當當,武帝特別喜歡這樣一家人圍在一起的氣氛。來的都是受寵的皇子公主,嘴甜通透會哄人,在太子進來之前,一個個把武帝哄得喜笑顏開,和諧融洽。

  這樣的好氣氛一直到太子邁過門檻兒而入,才戛然而止。

  武帝和他的孩子們坐在那邊,太子與顧喬逆著光格格不入地站在門邊,好像兩個世界被徹底隔絕了開來,那邊是一家人,而這邊只有他們彼此。

  沒有人喜歡當破壞氣氛的那一個外來者,那會讓人覺得自己被排擠了。

  顧喬不知道太子過去到底經歷了多少遍這樣的場景,只知道自父母去後,每每去心腸歹毒的顧老太太那邊請安時,那種被所有人刻意孤立在角落的感覺,是如此地難受刺眼。

  他們很顯然是故意的。

  顧家人是為了羞辱打壓顧喬,讓他相信他就是不討人喜歡的窩囊廢,希望他從他們身上搖尾乞憐祈求那一星半點的「親情」,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可憐蟲。

  皇子公主們則在默契地想要激怒太子,這一招在過去幾乎百試百靈。

  太子和武帝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不歡而散,也是由此開始。武帝不懂,太子自傲,如果沒有顧喬,天知道武帝還會忍耐次次掃興、拂袖而去的太子多久。

  不過,這一回不一樣了。

  不需要顧喬做什麼,武帝已經主動叫來了太子,讓太子坐到了自己身邊。連帶著顧喬都「雞犬升天」,坐到了比其他所有的皇子公主都要高的位置。他心裡有些忐忑不安,表情上卻儘量做到了大方自然,不想在關鍵時刻給太子丟臉。

  武帝對太子開始噓寒問暖,明明只是一天沒見,卻仿佛已經有一個世紀那麼漫長。

  武帝的問題包羅萬象,事無巨細,連蘇師傅在課堂上被自家侄子氣得吹鬍子瞪眼的事情都知道了。武帝哈哈大笑:「這個蘇肅不錯,總算為朕出了一口惡氣!」

  武帝欣賞蘇師傅等人的才學,卻也厭煩透了這些個文人對他的掣肘。

  如今聽說過去只有他氣人,沒有人氣他,一張利嘴舌戰群儒的蘇師傅,被自家侄子一物降一物了,就特別開心。

  因為一直是在問太子今天的生活,「顧喬」就成為了一個高頻詞,時時刻刻都有可能會被武帝連帶著一起問一句。

  「小涼河好玩吧?」武帝得意揚揚,對顧喬眨眨眼,就像是一個親切的鄰家大伯,爽朗又健談,「那裡還是朕最先發現的樂趣呢,只悄悄告訴了梓童,沒想到她轉身就帶著安邦他們去了。下次有時間,朕給你們表演徒手捉魚,就沒有人能在這個上面勝過朕!」

  武帝野孩子出身,上樹掏鳥,下河撈魚,就沒有他不會的。

  顧喬是個天然的演員,「哇」「哦哦」「好厲害啊」等捧場詞彙,別人用起來略顯幼齒誇張,但在顧喬身上卻是剛剛好。把崇拜演繹得活靈活現,讓人通體舒暢,還看不出來他其實是在拍龍屁,會以為他真的在憧憬。

  大家都是有原則的人,那就是很難去討厭一個喜歡自己的人。武帝也不例外,越看顧喬是越滿意,還總覺得在顧喬身上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屬於太子的影子。

  武帝的腦補再一次發揮了作用,他總算明白了太子最近的改變,一方面是外部的壓力,一方面大概就是他認識了這麼一片赤誠的顧喬。耳濡目染下,他可愛的兒子又回來了!

  聞道成本來是不習慣這麼和武帝相處的,他總是冷硬又強勢的,不是不能伏低做小,而是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去這麼做。他和武帝在這方面其實挺像的,他把武帝先當爹,再當皇帝,所以他始終不能理解他的兄弟姐妹的諂媚。一點氣度都沒有,真是丟人!

  但是如今有顧喬作為緩衝,聞道成既可以繼續做他自己,又不會讓武帝覺得兒子叛逆不馴服。因為畢竟是在自己的伴讀身邊,太子肯定要表現得更加成熟貴氣一點。

  武帝對太子如今是滿意得不得了,又有顧喬滿足了他希望被人崇拜的大男子心理。

  武帝最滿意顧喬的一點是,吃飯的時候,這孩子不像蘇師傅他們那樣,愛叨逼叨什麼「食不言寢不語」,武帝最煩的就是當了皇帝之後還有人管他吃飯睡覺,他從小在家養成的習慣可沒有這麼的。

  而且,武帝還有他自己的一套歪理邪說:「聖人說的『食不言寢不語』,食是個動詞,在嘴裡咀嚼飯菜的時候,肯定是不能說話的呀,噴出來多不雅觀。但在吃飯的全程都不說話,那不得憋死?」

  反正武帝是受不了的。

  巧的是,顧喬雖然知道食不言寢不語,但他爹當年也是泥腿子出身,平日裡又忙,唯一能夠和家人聯絡感情的時間,就在飯桌上了。他娘不拘小節,也很珍惜和丈夫孩子相處的時間。顧喬早已經習慣了,完全沒覺得有問題,還很開心,他和武帝一樣,就喜歡吃飯的時候人多熱鬧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