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便是顧喬。

  制科第一,當之無愧!

  第三十一章

  甲科剩餘四人分別是閣老外甥白雁、太子伴讀溫篆和謝漣, 以及江南才子陸南鼎。

  由四等上升到三等, 後來居上的謝漣,在殿試名次上反而超過了陸南鼎。科舉和制科總是這麼刺激,不到最後一刻, 永遠無法確定真正的贏家是誰。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把目光聚焦到了陸南鼎,閣試陸南鼎就排在甲科的最後, 殿試亦然。

  堪稱甲科的長期地板。

  有些心思奇怪的人還會忍不住想,陸南鼎是不是和甲科的最後鎖死了?

  這位江南才子反而表現出了極好的風度, 不僅不見分毫氣惱,還大大方方與謝漣點頭示意,用口型道了一句恭喜。

  並沒有留下任何笑話給心懷叵測的人看。

  因為……

  再如何, 他陸南鼎都是甲科, 最後一名也已經是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了。

  而且陸南鼎對於自己的水平心裡還是有數的,他所見長的是在文學方面的語言運用,制科考試更側重的還是政績實操上的應對, 後者算是他的短板。能兩試均入甲等, 已經很不可思議了。朝中重臣舉薦他參加制科,本意也只是讓他來歷練一下,重心本來是放在秋闈科舉之上的,只不過如今意外地就不用考了,即將直接走上仕途。

  事實上, 陸南鼎能得甲等, 就是因為他的文筆實在是太好了。辭藻華麗,但又不是那種華而不實的空洞, 而是言之有物的真才實學。好到讓試官和武帝都起了惜才之心。

  政務不行,還有很多研究學問方向的職位,可以指給陸南鼎去擔任。

  顧喬已經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用思考問題來轉移對己身痛苦的注意力,好比,陸南鼎真的是他表姐夫嗎?

  不管是話本里還是表姐的來信中,雖都對這位未來表姐夫的學問極為推崇,但更多的還是在可惜或者是展望,若將來他能入朝為官,定會成為陛下的肱股之臣,是百姓之福。這描述與眼瞅著就要在才學之路上開始狂奔的陸南鼎,好像不太一樣。

  就類似於科學家和政治家的區別,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裡十分厲害的人物,可明顯有些貨不對板,很不對路。

  太監繼續念著名單,訓練有素,又快又穩,堪稱歷史之最,又沒太讓人看出他的急迫。等全部宣讀完之後,眾人就重新拿回了自己的卷子,進行了最後一次分辨。這是他們的名次能夠變動的最後機會了,所有人都很專注。

  不過,一般是不會有問題的。

  在確認眾人沒有了異議之後,一切終於塵埃落定。

  制科及第,即刻授官。

  周叔辯也跟著來湊了熱鬧,小聲問身邊的公主子聞添:「什麼意思啊?這些參加殿試的都能當官兒了?」

  周叔辯還是個白身,對朝中官員系統的了解,並沒有戰功爵位那麼清晰。

  周叔辯他爺和他爹都得封了國公之爵,只不過他祖父是真正的國公銜,因為他是皇后的親爹,武帝的國丈。周叔辯他爹周大是因戰功而得的開國公爵位,和顧喬他爹一樣。周家一門兩公,可以說是相當榮耀了,老周家的祖墳都要被青煙所環繞了。

  兩個爵位還都是可以傳下去的。

  早在孩子們沒有長大的時候,周家的長輩們就已經坐下來開了個小會,把兩個爵位的歸屬安排了個明明白白——由長子長孫的周大郎,也就是周叔辯他一母同胞的親大哥,繼承等級更高的國公位;由老二家的二郎繼承開國公的爵位。

  反正就沒周叔辯什麼事了。

  哪怕周叔辯同樣是大房嫡子,他的未來也得靠自己去拼搏。

  周叔辯對此沒什麼異議,雖然他才是他爹的兒子,但他二叔是為了救他爹死在戰場上的,由二叔的遺腹子來繼承這個爵位,他覺得再公平不過。

  也正是因為周叔辯打小就有的這股子憨厚勁兒,周皇后才動了心思,想辦法讓周叔辯當了太子伴讀。

  太子伴讀是沒有品級和頭銜的,不能算是正式的朝廷命官,但有了這麼一層經歷,周叔辯未來的官路肯定會好走不少。事實上,聞道成已經給自己的這個表弟安排好了未來的出路——通過武舉走武官系統,然後他再請旨求個恩典,直接給周叔辯一個飛騎尉或者雲騎尉的敕命。

  武帝重武輕文,武官在如今的大啟還是很吃香的。

  不過,從這一套操作里就可以看出來,周叔辯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別人已經給他安排好的,他自己其實還是個半大小子,還處在對外部世界一知半解的意識形態里。

  能問出「太子出閣是不是嫁人」的傻話,也能不明白制科考試的規矩。

  聞添翻了個白眼給周叔辯,雖然外人總覺得他們是一樣的,都是不學無術的紈絝,但他知道他們是不一樣的。他甚至是有點羨慕著周叔辯的,因為哪怕周叔辯什麼都不懂,也可以什麼都不用操心,依舊能有光明的未來。

  「只有甲科可以被授官。」其他人無論考得如何,都只是謝謝參與。

  制科考試這個制度從誕生至今,真正被授予官職的人也就兩位數。這回武帝一下子搞出來六個,肯定是要載入史冊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其他人就白考了?」周叔辯滿臉的不可思議,如果是這樣,他們都瘋了嗎?費勁巴拉地來參加概率這麼低的一個玩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