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皇子的死,就正中了所有人的下懷。

  太子想要翻身,能用來對付死人的,就只能是另外一個分量更重的仙逝之人。

  太子失去親生母親時,已經十歲曉事了,他能接受母親不得不離開他,也能理解,但還是會難過。所以,他執拗的和武帝請了一個恩典,希望能破例在他自己的宮中祭奠生母。就好像她從未離開。

  顧喬在最初掌握了東宮所有布局後,就在心中記下了先後的靈位,給太子殿下準備了一個後手。

  沒想到這麼快就被用上了。

  周皇后在畫中含笑的看著跪下的顧喬,氣質優雅,眼神溫柔,好像在說,還能以這樣的方式幫到卿卿,那真是太好了。

  武帝答應太子時,正因皇后的離去而悲痛欲絕、肝膽俱裂n在渾渾噩噩間沒怎麼過腦子的去想這件事,只是隨隨便便的就同意了。或者可以這麼說,當時的太子哪怕和他要天上的星星,他大概都會想辦法高鑄摘星台去給太子拿下來。面對年幼喪母、形單影隻的太子,武帝根本說不出一個「不」字。

  事後,當武帝從悲傷里走出來的時候,他連回憶過去的勇氣都沒了,也就忘了太子還曾經求過他這個。

  如今才回想了起來。

  一併回想起來的,還有太后在沒有昏迷之前曾對他說過的話:「你對安邦越好,安邦才能越早的從皇后去世的陰影中走出,皇后在九泉之下也才能夠安心啊。」

  「母后此話怎講?」

  「早晚你會懂的。」太后搖了搖頭,沒有多言,只是道,「你記得觀察一下,安邦思念皇后的頻率。」

  在這一刻,武帝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終於明白了太后的未盡之言。

  對於武帝來說,他雖失去了皇后,卻還有其他無數的後宮嬪妃與紅顏知己,但對於太子來說,失去了皇后,他的天就塌下去了一半。

  另一半是由武帝和太后撐起來的,如今太后陷入昏迷,太子只有他這個爹了。

  而若他也開始懷疑太子,與太子疏遠,那麼……

  太子就只能縮回殘垣斷壁、跑風漏氣的一角,來祈求皇后的庇護。哪怕皇后早已經去了多年。但就像是眾生會相信鬼神一樣,越是一無所有,越是信念深扎。

  武帝想起了太子幼時,太子實在是調皮,幾次引得皇后動怒,非要抽他個屁股開花不可。

  太子就總會跑到他的身後,想要用寬大的龍袍藏好幼小的自己,看著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崇拜與信任。他會用奶聲奶氣的聲音說:「娘一動手,兒子就哭著大喊『爹救命啊,救命啊,我要被娘打死了』。爹果然就來了,娘也不敢打我了。」

  皇后說,孩子總會去下意識的尋求他們覺得最寵著自己的人來保護自己,她這個當娘的,竟比不過當爹的。

  那如今呢?

  武帝再一次回憶起了太子因十皇子所累,撞暈過去的那晚。他來看太子,那一聲兒臣,那一句父皇,就像是剜在了武帝的心上。從什麼時候開始,他這個當爹的,竟已經無法超越已經死去的娘了呢?他和安邦何時變成了這樣的面目全非?

  他竟真的有那麼一瞬間,在懷疑他和皇后的兒子,他和皇后那麼優秀驕傲的兒子,會在逼仄的小殿內,鬼鬼祟祟的行巫蠱之事!

  他怎麼能這樣呢?

  武帝忍不住垂下頭,再不敢去看畫像之中皇后的眼。那是一雙永遠充滿了睿智,讓人平和的眼,她永遠不會怪他,只會哀傷坐在燈下問他,誰能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呢?那是皇后在失去第二個兒子時說過的話。

  朕來!

  朕能!

  朕絕不會再讓梓童失望!

  顧喬在心中估算著火候差不多了,又一個頭磕了下去,開始念念有詞。

  「娘,兒子一切都好。」

  「娘,父皇最近好傷心啊,如果您還在就好了。」

  「娘,您若在天有靈,請一定要保佑祖母早日清醒過來呀。」

  娘,爹,祖母。

  隻字未提十皇子。

  顧喬其實也考慮過提十皇子,讓皇后保佑什麼的,但太子殿下卻對他說,如果提了十皇子,那就太假了。武帝有可能當下感動發現不了,可事後回想,卻肯定能發現不對。以太子睚眥必報的記仇性格,他怎麼會在與生母說話這麼私密的時候,還提起差一點殺了他的人?哪怕這人死了,太子也不會去同情的。

  這也是武帝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最喜歡太子的一點,他在太子身上看到了他缺少的理智。雖然武帝不會對外承認,但他自己其實也是知道的,他這種誰弱誰有理的評判標準並不對,也不公平。

  一個帝王是不應該有這樣的缺陷。

  但武帝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改正了,他知道,就是改不了。

  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太子身上,有勇有謀還有腦子,這才是能讓他在百年之後,放心把江山社稷交託之人!

  事實也證明了還是太子更了解武帝。

  武帝並沒有打擾兒子,怎麼來的又怎麼走了,只是在轉身回宮後才開始大發雷霆。把惡意挑撥的人,掐著脖子,摁在了牆上。

  這是他最近很喜歡的一個後宮的才人:「說,是誰讓你構陷太子!」

  「奴、奴家沒有啊,奴,冤枉啊,」這才人哭泣著想要求饒,臉色卻已經不斷脹紅,連話都說不全了,呼吸越來越困難,讓她忍不住伸手抓著武帝,想要自救,「也許這是,太子,設的局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