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到聞道成來了,顧喬曬曬一笑,有點尷尬。

  聞道成卻只是親昵的抬手,捏了捏小孩的臉,果然比起自己的臉,他還是更喜歡顧喬的臉的觸感,就像是捏了一團玉月糕似的,軟到了人心裡。

  他有點愛不釋手,顧喬還不懂得反抗,不捏白布捏。

  「沒想到我們世子爺還會有脾氣呀,不錯。」聞道成最怕的就是他替人家做了所有骯髒事,人家反過來輕飄飄一句,你怎麼能這麼過分,那他可就要被氣吐血了。不過,顧喬永遠不會讓他失望。

  顧喬仰頭看著身姿頎長的太子殿下,呲著兩口小虎牙:「我說過了啊,我可壞了。」

  第二十三章

  顧喬的宴會可以用八個字來總結:嚴肅活潑, 團結緊張。

  嚴肅、緊張是給太子的, 只要有這位殿下在場,眾人就不可能完全放得開;活潑、團結是給眾人的,所有人都力求表現, 想在殿下面前混個眼熟。

  伴讀們也不例外,他們在發起火來就六親不認的太子面前, 從來也都是戰戰兢兢的。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哪怕明知道太子並不會動真格地傷害人, 但也會怕太子太不管不顧,讓他們在外人面前丟了臉,都是十幾歲的少年, 正是面薄的年紀。

  其中最應該緊張的莫過於剛剛才跑圈回來、大汗淋漓的周叔辯, 其次就是最近莫名被迫清心寡欲、飲食清淡起來的蘇肅同學。

  但結果卻偏偏是謝漣最為緊張。

  謝漣就是伴讀里讀書僅次於溫篆的那個,年紀和太子相仿,出身於祖上據說出過最多狂士的耕讀之家。平日裡看上去為人靦腆不愛說話, 和他的祖先們毫無共同點。直至那一日聞道成在顧喬身體裡時, 聽到了這位要當眾女裝跳舞的不羈之言,聞道成才算是看清了自己的這個伴讀。

  今日宴會,聞道成就一直讓人重點「照顧」著謝漣,採取緊迫盯人的方式,生怕他一個興起, 扒下上衣就往舞台上沖。

  嚇到正在講經的高僧, 可就太不合適了。

  自太后一病不起之後,京中勛貴權臣雖還會照常宴請賓客, 卻越來越少有人願意找歌姬舞姬來彈唱助興了,生怕哪裡一個不對,觸了武帝的霉頭。但一場宴會不能真的一點娛樂都沒有,於是就漸漸復興了前朝的流行——請得道高僧來家中講經,準確地說,應該是唱經。

  在不理解梵音的人耳中,唱經和唱曲兒也差不多。隨著唱經的再次流行,天魔舞、飛天舞等帶有宗教色彩又極具觀賞性的舞蹈,也再一次受到了歡迎。

  現在幾乎家家都在這麼搞,四司六局託了太子的面子,為顧喬的家宴請來了京郊大慈恩寺最年輕的高僧。這位高僧年不過二十四,高蹈脫俗,佛法精妙,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張引人瘋狂的臉,面如傅粉,皎如明月,引無數貴女主母為之瘋狂。

  聞道成卻不屑地撇了撇嘴,還自然而然地往前側坐了一些,擋住了小矮子顧喬的視線,沒什麼理由,就是覺得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顧喬本來挺想一睹高僧真容的,又不好讓太子讓一讓,忍到最後生生變成了他對高僧一點都不好奇。

  聞道成這才心滿意足,獎勵似的把自己覺得最好吃的奶酥塞了一塊到顧喬嘴裡。

  其他本來還沉浸在梵音裊裊中洗滌靈魂的公子才子們,都怔愣在了當場,受到衝擊力最大的莫過於相對還算了解太子的伴讀們,什麼時候殿下能忍受與人共箸了?顧喬果然是給太子下了降頭吧!

  聞道成一個涼涼的眼神過去,整個世界再沒有了疑問。

  曲水流觴,暢敘幽情,宴會有條不紊地進行了下去。

  在黃酒微醺的作用下,宴會的氣氛終於漸漸被炒熱了起來。才子們開始紛紛下場,揮毫潑墨,作起了當下最流行的五言詩。顧世子這個主人也被請出來定了詩的主題,太子殿下則當仁不讓地擔任了評委一職。

  有人借物喻人,有人托物言志,還有人引經據典、虛實結合,寫下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紙盤流轉,誰也沒有辦法推脫。

  但是諸公子裡有愛作詩的,自然也有寫不好的,只能硬著頭皮勉勉強強現場湊了個打油詩上去,順便在心裡把提出作詩建議的人罵了個半死。

  誰不知道五個制科三等之一的陸南鼎以詩文見長?這根本就是在故意給陸南鼎露臉的機會!

  事實……也確實如此。

  顧喬親筆寫下請帖,專門請了同科的另外幾人,不是因為考試本身的緣分,而是他就是想借著這樣的掩護請來陸南鼎,若能與其結識一番,那就更好了。

  陸南鼎今時今日還只是個在江南稍有名氣的才子,但在不久的將來,他……

  很可能會是顧喬的表姐夫。

  《女將軍》這個話本,又可以起個別名叫《司徒容的戰場》,全書幾乎都在講女主角如何在戰場上拼命廝殺,抵禦外敵,保家衛國,以劇情和事業為主,根本莫得感情。雖在故事中間也穿插點綴過三兩段稍縱即逝的愛慕,但都是別人喜歡,司徒容毫不猶豫地拒絕。在大結局的時候,司徒容也是孤身一人。

  番外里才道出真相,司徒女將軍年少時是有過一段婚約的,與一位京中有名的才子。兩人雖沒見過面,卻通過信,約定過一個美好的未來。

  可惜,兩人還未廝守,才子就已經因為意外而英年早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