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在召見周大之前,武帝又趕忙派人去催了三公主和十皇子一回,別特麼十天了,五天就給老子滾!

  然後,武帝這才在做足了心理準備後,把他的大舅子叫了進來,耐心聽完了周大的來意。

  竟,有點感動。

  大舅子不僅並沒有怪他,還那麼忠君愛國,一門心思考慮的都是太子讀書的事。果然老話說的對,娶妻當娶賢啊,武帝心中湧起了無限感慨,他這輩子最不後悔的事情,就是娶了原配周皇后,並搭配擁有了這麼一家省心的外戚。

  一豪情萬丈就容易滿嘴跑馬車的武帝,當下便大手一揮,拍著胸脯對大舅子表示:「這事朕來辦。」

  然後,為了給太后祈福而增開的制科,就多了一個特殊的考場。

  制科,是科舉的一種。不過和一般人理解里的科舉還不太一樣,它是不定期舉行的,規律大概是看皇帝的心情。好比武帝這次開制科,就是為了給他還在昏迷之中的老娘添福增壽。

  制科的目的,也是給朝廷選拔人才,只不過參選的人,可以是白身,也可以是官員。

  參選的報名途徑是有公卿舉薦。

  有點類似於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的結合體。

  武帝覺得再沒有比制科,更適合來當太子伴讀考試的了,考卷、考場還有考官都是現成的,突然塞考生進去也是合情合理,考完之後從中錄取一個伴讀更是再理所當然不過,又是開考在即,就像是冥冥中註定了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武帝的家人。

  太后她老人家若清醒著,肯定也會很高興能看到在這樣的考試里,給孫子選拔合適的俊才。

  想必誰都不會有意見的。

  武帝越想越得意,當天就風風火火地下了聖旨,把這事變成了定局。

  但武帝獨獨沒有想到,太子本人會有意見,且還是很有意見。太子讀書好沒錯,但他才十四啊,學的也是治國之道,並不太可能在考驗為臣之道的考試里脫穎而出。

  這要是給顧喬考砸了……

  可就太特麼現眼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太子一臉血的看著他爹。坑兒子,武帝真是專業的。

  第十三章

  聞道成突然就熱愛起了讀書與學習,甚至到了手不釋卷的地步。

  他也沒說為什麼,就是想看看,吃飯的時候看,說話的時候看,連給顧喬介紹東宮的具體構造都沒有了時間。

  東宮比顧喬以為的要大得多,官員之間關係錯綜複雜,顧喬必須在太子「康復」之前,搞清楚那些關係。

  「『宮臣』和『東宮官』都是對太子屬官的稱呼,但我從小就習慣叫宮臣,東宮官在我這裡幾乎已經絕跡了,只有外朝還會這麼叫。」聞道成這樣對顧喬道。

  顧喬點了點頭,他確實是跟著父母的老傳統,管太子屬官叫東宮官的。

  顧喬第一次醒來後,只接觸福來一類的宮人,拒見宮臣,真的是一個再明智不過的選擇。

  否則他很可能在稱呼上就暴露了。

  「鐵打的職位,流水的人。你可以不用記住他們的名字和臉,但是卻必須得知道宮臣的每個職位都是幹什麼的。」太子從小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對每個宮臣職能的熟悉程度,就應該像顧喬對國公府里的下人一樣,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態度。

  顧喬是不能有任何一絲失誤的,一旦有,就百分百會引起玄鐵衛的懷疑。

  當今陛下是個腦補帝,他不會懷疑太子的靈魂和誰互換了,卻肯定容易腦補太子是不是被哪個組織的人找來外表相似的棋子給冒名頂替了。

  東宮這一塊屬於少數人知道的常識,顧喬再聰明,讀再多的書,沒有內部渠道,也是無從得知的。事實上,哪怕是太子那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都沒有辦法對東宮具體的結構和人員瞭若指掌。這是聞道成在還小的時候,刻意製造出來的結果,但凡有皇子公主敢深入了解,他就會指責他們無故窺伺儲君,瘋狂找事。

  顧喬似懂非懂,一路朝著宮斗、政鬥的思路就想了下去,覺得太子殿下小小年紀便已擁有了深不可測的智慧。讓別人摸不清虛實,也就很難找到東宮的薄弱之處來對付太子。

  這讓聞道成「我當年只是單純想氣死那群傻逼」的話,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了。

  在比自己還小兩歲的顧喬面前,聞道成莫名覺得自己才是個弟弟。

  「具體的介紹,孤本來是打算親自告訴你的,但現在出了些別的情況。」太子殿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好比,學習。

  太子永不服輸!

  當然,聞道成也不會就這麼放任顧喬不管,他已經想好了一套完整的代替計劃,並在朝食桌上對顧喬提了出來:「讓周叔辯給你講一下宮臣都有哪些,他別的不行,這方面還是可以的,畢竟也是從小在東宮長大。就說你要考一下他對於這些常識的掌握情況。」

  「不會被察覺到嗎?」顧喬覺得,要是有人有天敢用這種所謂的考驗,來讓自己說些低級常識,他一定會起疑的。

  聞道成給了顧喬一顆無懈可擊的定心丸:「你覺得他有那個腦子嗎?」

  真不是聞道成貶低自己的表弟,周叔辯確實沒那麼多的心眼和腦子。

  以前聞道成對這個表弟真是哪兒哪兒都看不上,因為他無法理解,明明是一眼就能看會的事情,周叔辯為什麼要學十遍?還不一定能學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