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許夫人剛一這麼想,就聽親近的下人告訴她,少爺最近一段時日逃課,原來是為了陪個小女孩玩耍。而那個小姑娘的身份,下人也打聽過了,正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沈家家主與外室的私生女,名叫沈明月。
……
儘管劇情開端從唐宛卿這裡開始就變了個樣,但在某些地方劇情依舊在上演。
只不過與沈秋沒什麼關係,她一邊住在新房子,一邊去唐公館上課,但這課程也上不了多久,以她在每個世界都開了掛一般的學習能力,其他同輩的唐家孩子完全跟不上,最後也只能單獨授課。
本來唐公館請來的金髮碧眼洋人老師更是對其不吝誇讚,「秋簡直是天才神童,用不了多久她就能掌握中學知識,她應該去國外,比如我的國家,就有很多世界頂尖大學,可以招收這樣的天才女孩。」
唐老太爺和唐宛卿還在猶豫考量中,沈秋便第一個拒絕了。
原因很簡單,即便這個時代的西方在國人眼中各方面代表著先進,比較有見識的大家族都願意讓孩子出國留洋,如她那位關係還算不錯的小舅舅唐逸舟也是從國外留洋回來。
但對於沈秋來說,所謂的先進文明技術算不了什麼,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值得她學的,因為她並不缺。
沈秋以後或許對國外有規劃安排,但在國外讀書上學,委實有些浪費時間了。
這可不是後世的和平年代,可以享受安逸的校園生活,她更願意將時間用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
說服唐老爺子和母親唐宛卿也很簡單,她都不打算閒下來,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對於未來十年,沈秋甚至都做好了規劃。
*****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過去了數年。
民國從來不是什麼可以稱得上好的時代,又是軍閥混戰,又是連連天災人禍,
如江城這樣的地方也難以有個安穩的光景。許多往日的富貴人家也受戰亂牽連家業難以維持,漸漸衰敗了下去。
但偏偏有一家成了例外——那便是沈家。
原以為當年沈家家主鬧出風流醜聞被正房夫人娘家威逼奪了家主之權,但女人當家牝雞司晨能有什麼好結果,多的是人等著看笑話。
誰成想到那位唐夫人一上位當家,就先大刀闊斧砍整改了沈家商號,將不少原有的生意產業變賣,還將資金投入到什麼外面的化工廠,機械廠,醫藥公司還有百貨公司,
多是沒聽過的東西或是未曾涉足的行業。
有好事者甚至道:「聽說那都是洋人的東西,我們怎麼可能做的好,這跟把錢打水漂有什麼兩樣,就說女人當不了家吧。」
因著唐宛卿的強勢,沈家族人面上不敢鬧,私下卻是極為不滿的。可是一年不到的時間,無論是化工廠還是百貨公司都爆發了巨大的利潤,甚至還登上了報紙。
前者據說是弄出了什麼新式制鹼法,於國與民有利,後者是在如滬都這樣的大城市爆火,日進斗金。
人都是趨利的,哪怕這些都是與唐家的合作,此外也是唐夫人自己占了大頭,但光是指甲縫裡漏出來的就足夠那些沈氏族人對她忠心不二了。
之後的幾年,在旁人艷羨的目光中,沈家可以說是一飛沖天,新開的沈記商號遍布全國不說,甚至聽說還開到了海外。
……
而真正一舉奠定了沈記名聲的,還當屬今年初,北方洪澇過後,又生出大疫,數百萬難民深受其苦,
沈記名下的醫藥公司卻是在這時拿出了一款新研發中西醫結合的神藥,不但可以治好包括疫症在內的多種傷病,而且還將大量藥物無償用於北方受災百姓身上,活人無數。
自此後國民皆視沈記為萬家生佛,就連江城的沈氏宗族在看到報紙上對沈記的讚譽後,大放鞭炮宴請鄉老七天,恨不得將唐宛卿供起來。
但沈記的老闆唐宛卿則是在聞名全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報離婚。
表示與前夫沈秉早已恩斷情絕,此後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作為名人效應更是一時間成為民國許多女性崇拜的對象,哪怕有些小報為了博人眼球,將沈家過往恩怨情仇挖了出來,有濟世救民的功德名聲在,哪怕是再守舊的酸腐文人也不敢對唐宛卿挑刺。
反倒是沈秉出了番名,卻不是什麼好的。
畢竟在前妻的名聲作為之下,很難不成為個小丑。
……
事實上,另一邊的沈秉此時的確很難堪。
話說當年蘇玉翡沒有自盡活了下來,而沈秉也為了陪伴照顧心愛的女人和孩子,一直待在江城,加上失了家主之位,還唯恐唐氏會迫害欺負了她們。
但他沒等來唐宛卿對蘇玉翡母女做什麼,倒是不斷從族人的口中,還有報紙上聽到唐宛卿將沈家家業發展得多好,人心所向,反而顯得他過去一事無成。
就連外界尊稱也是唐夫人,而不是冠以夫姓。
這已經讓他面子掛不住了,但更讓沈秉想不到的是,最後還等來了報紙上的一則離婚聲明。
他一直認為當初唐宛卿所說的和離只不過是威脅他的手段,而今直接在全國公開單方面離婚,讓他成了被拋棄的一方,旁人口中的笑柄,這讓沈秉情何以堪。<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儘管劇情開端從唐宛卿這裡開始就變了個樣,但在某些地方劇情依舊在上演。
只不過與沈秋沒什麼關係,她一邊住在新房子,一邊去唐公館上課,但這課程也上不了多久,以她在每個世界都開了掛一般的學習能力,其他同輩的唐家孩子完全跟不上,最後也只能單獨授課。
本來唐公館請來的金髮碧眼洋人老師更是對其不吝誇讚,「秋簡直是天才神童,用不了多久她就能掌握中學知識,她應該去國外,比如我的國家,就有很多世界頂尖大學,可以招收這樣的天才女孩。」
唐老太爺和唐宛卿還在猶豫考量中,沈秋便第一個拒絕了。
原因很簡單,即便這個時代的西方在國人眼中各方面代表著先進,比較有見識的大家族都願意讓孩子出國留洋,如她那位關係還算不錯的小舅舅唐逸舟也是從國外留洋回來。
但對於沈秋來說,所謂的先進文明技術算不了什麼,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值得她學的,因為她並不缺。
沈秋以後或許對國外有規劃安排,但在國外讀書上學,委實有些浪費時間了。
這可不是後世的和平年代,可以享受安逸的校園生活,她更願意將時間用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
說服唐老爺子和母親唐宛卿也很簡單,她都不打算閒下來,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對於未來十年,沈秋甚至都做好了規劃。
*****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過去了數年。
民國從來不是什麼可以稱得上好的時代,又是軍閥混戰,又是連連天災人禍,
如江城這樣的地方也難以有個安穩的光景。許多往日的富貴人家也受戰亂牽連家業難以維持,漸漸衰敗了下去。
但偏偏有一家成了例外——那便是沈家。
原以為當年沈家家主鬧出風流醜聞被正房夫人娘家威逼奪了家主之權,但女人當家牝雞司晨能有什麼好結果,多的是人等著看笑話。
誰成想到那位唐夫人一上位當家,就先大刀闊斧砍整改了沈家商號,將不少原有的生意產業變賣,還將資金投入到什麼外面的化工廠,機械廠,醫藥公司還有百貨公司,
多是沒聽過的東西或是未曾涉足的行業。
有好事者甚至道:「聽說那都是洋人的東西,我們怎麼可能做的好,這跟把錢打水漂有什麼兩樣,就說女人當不了家吧。」
因著唐宛卿的強勢,沈家族人面上不敢鬧,私下卻是極為不滿的。可是一年不到的時間,無論是化工廠還是百貨公司都爆發了巨大的利潤,甚至還登上了報紙。
前者據說是弄出了什麼新式制鹼法,於國與民有利,後者是在如滬都這樣的大城市爆火,日進斗金。
人都是趨利的,哪怕這些都是與唐家的合作,此外也是唐夫人自己占了大頭,但光是指甲縫裡漏出來的就足夠那些沈氏族人對她忠心不二了。
之後的幾年,在旁人艷羨的目光中,沈家可以說是一飛沖天,新開的沈記商號遍布全國不說,甚至聽說還開到了海外。
……
而真正一舉奠定了沈記名聲的,還當屬今年初,北方洪澇過後,又生出大疫,數百萬難民深受其苦,
沈記名下的醫藥公司卻是在這時拿出了一款新研發中西醫結合的神藥,不但可以治好包括疫症在內的多種傷病,而且還將大量藥物無償用於北方受災百姓身上,活人無數。
自此後國民皆視沈記為萬家生佛,就連江城的沈氏宗族在看到報紙上對沈記的讚譽後,大放鞭炮宴請鄉老七天,恨不得將唐宛卿供起來。
但沈記的老闆唐宛卿則是在聞名全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報離婚。
表示與前夫沈秉早已恩斷情絕,此後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作為名人效應更是一時間成為民國許多女性崇拜的對象,哪怕有些小報為了博人眼球,將沈家過往恩怨情仇挖了出來,有濟世救民的功德名聲在,哪怕是再守舊的酸腐文人也不敢對唐宛卿挑刺。
反倒是沈秉出了番名,卻不是什麼好的。
畢竟在前妻的名聲作為之下,很難不成為個小丑。
……
事實上,另一邊的沈秉此時的確很難堪。
話說當年蘇玉翡沒有自盡活了下來,而沈秉也為了陪伴照顧心愛的女人和孩子,一直待在江城,加上失了家主之位,還唯恐唐氏會迫害欺負了她們。
但他沒等來唐宛卿對蘇玉翡母女做什麼,倒是不斷從族人的口中,還有報紙上聽到唐宛卿將沈家家業發展得多好,人心所向,反而顯得他過去一事無成。
就連外界尊稱也是唐夫人,而不是冠以夫姓。
這已經讓他面子掛不住了,但更讓沈秉想不到的是,最後還等來了報紙上的一則離婚聲明。
他一直認為當初唐宛卿所說的和離只不過是威脅他的手段,而今直接在全國公開單方面離婚,讓他成了被拋棄的一方,旁人口中的笑柄,這讓沈秉情何以堪。<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