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9章 大結局

  隨著烏孫的反戈一擊,匈奴頓時陷入極為危險的境地,土卒大亂,軍陣也完全被秦軍趁機切割。

  趙雲、岳飛等人齊出,殺得匈奴血流成河。

  冒頓眼見得如此,立刻明白匈奴大勢已去。

  他立刻調轉馬頭,縱馬疾馳,想要率領自己的親衛離開戰場。

  然而他剛調轉馬頭,便見到一名秦軍將領,縱馬飛馳而來,手持大刀,唰的手起刀落,便在親衛中將他的腦袋斬了下去。

  冒頓死了。

  關羽一刀斬斷他的頭顱。

  隨著冒頓的死,匈奴的土氣大跌,瘋狂逃遁向四面八方,誰也不敢跑的稍微慢些,只要慢一點便會被秦軍抓捕。

  隨著匈奴的落敗,秦軍一路追擊,同時,趁此機會,將北線的沿路車師、龜茲等國全部滅國,在原址上建立城池,修築居住點,並建立郡縣。

  這樣的舉動使得烏孫、月氏都十分驚懼,他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是大秦的力量在西域紮根。

  可他們沒有辦法,秦軍與匈奴一戰,勝利的乾淨利落,如今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已經失去霸主,再也沒有可以與秦人交手為敵的大國了。

  烏孫與月氏也只能臣服大秦。

  捷報送回到咸陽的時候,咸陽百姓無不是欣喜激動,大秦的威勢達到極致。

  然而這一場大戰,對大秦的國力亦是消耗極大,三年積累為之一空。

  嶺南那邊,子嬰也只能按捺下收復的想法,先彌補消耗的國力。

  隨著匈奴的覆滅,以及對西域的占領。

  大秦與西方的交流愈發深入。

  這也讓子嬰愈發重視西域之地,開始進行人口遷徙,同時也加速派遣官吏前往西域對西域之地進行治理。

  時間在大秦推進對西域掌控的過程中一晃而逝。

  轉眼又是五年,三世皇帝子嬰十年。

  五年休養生息的大秦帝國,終於開始了針對最後一塊版圖的征討。

  前後一共八年的時間,鄭成功已經訓練出足足十萬精銳水師。

  這十萬精銳水師組成的戰艦船隊,沿著東海一路向下,直抵番禺。

  在趙佗目瞪口呆中,登陸番禺,發起猛攻。

  趙佗沒有阻擋之力,很快便被秦軍攻破番禺城。

  嶺南正式宣告收復。

  至此,大秦一統天下。

  .........

  三世皇帝子嬰十二年,經過二年的休養生息,同時西域與海上兩地的開拓,使得大秦對世界的認知迅速擴展,也獲得了更多的商路。

  在這些商路之下,源源不斷的商稅湧入大秦,使得大秦財政愈發寬裕。

  正值壯年的三世皇帝子嬰雄心勃勃,一力推動著大秦的不斷發展。

  三世皇帝子嬰十二年秋,九月,泰山。

  祭壇上,諸葛孔明正在主持泰山封禪大典,他宣讀檄文:「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十二年,再並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只頌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檄文結束之後,群臣跟隨三世皇帝子嬰行禮祭拜。

  待到一切結束,只見雲遮霧繞,紅日躍出雲海,霞光萬道。

  子嬰負手卓立,衣袂飄飄。

  【宿主:始皇帝嬴政】

  【國運值:95】

  【帝國繁榮,千古盛世】

  【注意:國運值可代表當前帝國形勢,總分99】

  【高於90為千古盛世;80-90為太平盛世;70-80為明君之治;60-70為中平之世;50-60為庸君誤國;40-50為帝國衰敗;30-40為義軍興起;20-30為烽火亂世;10-20為群雄逐鹿;0-10為帝國崩滅】

  【國運值可被宿主用來召喚文臣、武將,根據所召喚人物不同消耗1-5不同國運值】

  「千古盛世.......」

  「若沒有千古召喚系統,這一日怕是不知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與人力才會到來。」

  「陛下。」

  諸葛孔明來到子嬰身後,見禮之後,沉聲道:「針對烏孫和月氏的戰事可以開始了。」

  子嬰點點頭,意氣風發。

  盛世才剛剛開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