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但其他人都在觀望,周邊人覺得是不是可以在老家躲過一劫,畢竟安省位於中部,和北方不一樣。
特別是方雅的公婆,都覺得大家如果都向南的話,在路上可能就會有非常多的危險,目前局勢相對穩定,說不定情況會有迴轉。
可是方雅的丈夫,他們的兒子陳明堅持向南,不論在這裡環境有多麼好,他總覺得今後的世界,依然是在暖和的地方生存率更高。
如果現在不走,等環境變差再走的話,交通先不說方不方便,光是巨大人流就能將他們衝散。
他看過災難電影,人多就容易出事,要趁早向南走才行,並且他現在才是家中的相當於頂樑柱的人。
他的父母年紀變大,即使他們堅持要留在老家,他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他覺得自己的家房子就在這裡,田也在這裡,如果未來三兩年沒什麼壞情況,他們可以依然回來。
如果有不好的情況出現,那這裡應該也會面臨寒冬和季候巨變,可能不適合種東西。
他一旦做決定就真的開始做計劃,到達的方式,然後要帶什麼東西,要準備多少錢。
在全世界都在安撫眾人,不要陷入驚慌,要齊心協力度過難關的時候,有遠見有條件的人們都在向赤道近的地方匯集。
不是看普通人怎麼做的,還是要看那些人他們在哪裡,但是很顯然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在向南走。
這讓陳明沒辦法安心留在這個山里,他不徵求任何人意見,也不向任何人解釋,而是做了這個強硬的決定。
他的父母沒辦法,也只能跟著他走,畢竟兒子如果真的帶著妻子孩子向南,他們留在這裡有什麼用呢?
這個決定直接改變了他們一家人的命運,等到三兩年後環境變得更差的時候,他們當地也有很多人都想要往南走,可是那個時候環境已經非常惡劣了。
這裡不僅是指氣候,土壤,植被更是指社會環境。
因為災難發生,所有人的惡劣全部都展現出來,偷東西是常見的,更多看不見的地方殺人都有。
剛開始這裡的人也都沒有太多動靜,然後就發現比他們還要北方的人開始往這邊來了,原本比較平靜的山村變得吵鬧起來。
方雅一家走後有人說他們是去投奔南方的親戚了,有的羨慕,有的嘲笑,覺得他們膽子小。
也有人想和他們一樣往南走,但是因為家裡人多,所以意見不一致沒走成的也有。
有老人家覺得自己死也要死在老家,讓後輩自己走,但顯然多數人是放不下的。
反而是一些無牽無掛的人,他們想去哪裡去哪裡,走的比較乾脆。
文淺的老家後來人越來越多,本地人反而變成少數了。
後來有人直接就砸了小陳窪陳明家的門鎖住了進去,連文淺的家也是那樣直接被占了。
方雅夫妻去的是親戚的親戚家那邊,有一家娶了一個媳婦,她老家就在最南邊的省份,所以他們家親戚家裡會經常出現南方的多種多樣的水果。
現在他們就想著去那邊,那親戚也家住農村,方雅一家就過去了,他們覺得在南方的農村生活也是非常安全的。
剛好親戚這邊老家就是在大山里,人比小陳窪還要稀,山也很多,不過好在氣候比較好,水果種類比較多。
方雅一家就在這裡暫時落腳,一切都靠錢來買,比他們條件好的人可能去的地方更好,但是方雅丈夫覺得在人少的地方待著相對安全。
後來人少的地方,人也逐漸變多,方雅一群人也不得不提高警惕,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出亂子。
剛開始來的人還能稍微找到地方落腳,而後來的人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
並不是說土地真的不夠,而是在南方越來越多的地方被規劃為種植區,只要能種東西的地方都會被變成農田。
方雅一家去的早,所以他們相當於是換了一個地方種田,他們準備了禦寒衣物,給自己囤柴囤藥。
等到後面全球降溫的時候,方雅才意識到,連在沒有冬天的南方山里都變成寒冬,那他們老家的人又要怎麼過冬呢?
還有原本種植、收穫的時間,都開始下雪,那麼他們原來住的地方又種什麼糧食,又能吃到什麼東西呢?
情況逐年變壞,剛開始還有儲備糧,還有管理層的維穩,後來情況就越來越差了。
城市裡的情況不好,農村就更別說了。
沒有吃的,還能指望什麼活著呢,自然而然人們就開始向南走了。
方雅日子雖然過得苦,可遠沒有後面在路上逃難來的人見識到的黑暗多。
在相對溫暖的南方生活十多年,從出生就開始辛苦過日子的小孩子也長大了。
當確定火山冬天過去之後,他們又等了幾年,等到氣溫稍微變好之後重新回到老家去。
更多人選擇留在這裡,南方這裡的城池也比較多,但是方雅的丈夫覺得這裡不夠安穩。
現代生活已經消失,科技發展也已停滯,也就是說只要氣候穩定,那麼接下來他們只有一條路走,就是種田。
在南方人口太過密集,求生過於艱難,當初聚在這裡都是為了取暖,現在沒有寒冬了,他就想帶著家人回到老家,最起碼那裡的田比這裡要容易獲得一點。
這十多年父母雖然更老了,可他們更心心念念自己的老家,心想就算死也要埋在老家。<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特別是方雅的公婆,都覺得大家如果都向南的話,在路上可能就會有非常多的危險,目前局勢相對穩定,說不定情況會有迴轉。
可是方雅的丈夫,他們的兒子陳明堅持向南,不論在這裡環境有多麼好,他總覺得今後的世界,依然是在暖和的地方生存率更高。
如果現在不走,等環境變差再走的話,交通先不說方不方便,光是巨大人流就能將他們衝散。
他看過災難電影,人多就容易出事,要趁早向南走才行,並且他現在才是家中的相當於頂樑柱的人。
他的父母年紀變大,即使他們堅持要留在老家,他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他覺得自己的家房子就在這裡,田也在這裡,如果未來三兩年沒什麼壞情況,他們可以依然回來。
如果有不好的情況出現,那這裡應該也會面臨寒冬和季候巨變,可能不適合種東西。
他一旦做決定就真的開始做計劃,到達的方式,然後要帶什麼東西,要準備多少錢。
在全世界都在安撫眾人,不要陷入驚慌,要齊心協力度過難關的時候,有遠見有條件的人們都在向赤道近的地方匯集。
不是看普通人怎麼做的,還是要看那些人他們在哪裡,但是很顯然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在向南走。
這讓陳明沒辦法安心留在這個山里,他不徵求任何人意見,也不向任何人解釋,而是做了這個強硬的決定。
他的父母沒辦法,也只能跟著他走,畢竟兒子如果真的帶著妻子孩子向南,他們留在這裡有什麼用呢?
這個決定直接改變了他們一家人的命運,等到三兩年後環境變得更差的時候,他們當地也有很多人都想要往南走,可是那個時候環境已經非常惡劣了。
這裡不僅是指氣候,土壤,植被更是指社會環境。
因為災難發生,所有人的惡劣全部都展現出來,偷東西是常見的,更多看不見的地方殺人都有。
剛開始這裡的人也都沒有太多動靜,然後就發現比他們還要北方的人開始往這邊來了,原本比較平靜的山村變得吵鬧起來。
方雅一家走後有人說他們是去投奔南方的親戚了,有的羨慕,有的嘲笑,覺得他們膽子小。
也有人想和他們一樣往南走,但是因為家裡人多,所以意見不一致沒走成的也有。
有老人家覺得自己死也要死在老家,讓後輩自己走,但顯然多數人是放不下的。
反而是一些無牽無掛的人,他們想去哪裡去哪裡,走的比較乾脆。
文淺的老家後來人越來越多,本地人反而變成少數了。
後來有人直接就砸了小陳窪陳明家的門鎖住了進去,連文淺的家也是那樣直接被占了。
方雅夫妻去的是親戚的親戚家那邊,有一家娶了一個媳婦,她老家就在最南邊的省份,所以他們家親戚家裡會經常出現南方的多種多樣的水果。
現在他們就想著去那邊,那親戚也家住農村,方雅一家就過去了,他們覺得在南方的農村生活也是非常安全的。
剛好親戚這邊老家就是在大山里,人比小陳窪還要稀,山也很多,不過好在氣候比較好,水果種類比較多。
方雅一家就在這裡暫時落腳,一切都靠錢來買,比他們條件好的人可能去的地方更好,但是方雅丈夫覺得在人少的地方待著相對安全。
後來人少的地方,人也逐漸變多,方雅一群人也不得不提高警惕,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出亂子。
剛開始來的人還能稍微找到地方落腳,而後來的人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
並不是說土地真的不夠,而是在南方越來越多的地方被規劃為種植區,只要能種東西的地方都會被變成農田。
方雅一家去的早,所以他們相當於是換了一個地方種田,他們準備了禦寒衣物,給自己囤柴囤藥。
等到後面全球降溫的時候,方雅才意識到,連在沒有冬天的南方山里都變成寒冬,那他們老家的人又要怎麼過冬呢?
還有原本種植、收穫的時間,都開始下雪,那麼他們原來住的地方又種什麼糧食,又能吃到什麼東西呢?
情況逐年變壞,剛開始還有儲備糧,還有管理層的維穩,後來情況就越來越差了。
城市裡的情況不好,農村就更別說了。
沒有吃的,還能指望什麼活著呢,自然而然人們就開始向南走了。
方雅日子雖然過得苦,可遠沒有後面在路上逃難來的人見識到的黑暗多。
在相對溫暖的南方生活十多年,從出生就開始辛苦過日子的小孩子也長大了。
當確定火山冬天過去之後,他們又等了幾年,等到氣溫稍微變好之後重新回到老家去。
更多人選擇留在這裡,南方這裡的城池也比較多,但是方雅的丈夫覺得這裡不夠安穩。
現代生活已經消失,科技發展也已停滯,也就是說只要氣候穩定,那麼接下來他們只有一條路走,就是種田。
在南方人口太過密集,求生過於艱難,當初聚在這裡都是為了取暖,現在沒有寒冬了,他就想帶著家人回到老家,最起碼那裡的田比這裡要容易獲得一點。
這十多年父母雖然更老了,可他們更心心念念自己的老家,心想就算死也要埋在老家。<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