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所以祝錦選擇趁年輕單身生育,這下完美。
在她做準備時,家裡也在做迎接新生兒的準備,父母和哥哥們都在關心她。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她的孩子也是最小的。
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受到了不遜於她的疼愛,放棄婚姻和伴侶後,祝錦的思維都開闊了不少。
她以前是覺得父母關係好,所以覺得這種伴侶應該不難找。
等到真的觀察周邊家庭時,她才發現,那樣和諧的關係其實也很難得。
第一個孩子生了之後,過了兩年祝錦又單身生育了二胎,這次是個龍鳳胎。
於是祝錦也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和她媽媽一樣,現在她的人生目標就只有孩子和事業這兩項。
她不僅守住了父親的公司,甚至還青出於藍勝於藍。
第126章 終章
祝滄走的時候是八十六歲,沒有什麼病痛,屬於自然死亡。
家裡人都很擔心盛秋,時時刻刻守著她,因為知道他們感情好,怕她跟著一起走了。
但盛秋的反應比較平靜,從葬禮開始到結束都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有人覺得盛秋可能是年紀大了,看淡了生死。
但更多的人擔心她無法接受,主要是盛秋的家人,看到長輩這樣平靜反而害怕。
情緒總會有個出口,現在不釋放,會從哪裡尋找宣洩呢?
祝承三兄妹因為父親去世都很傷心,這個時候他們更希望母親不要離他們而去。
只要母親還在,他們就還是孩子。
大公主抱著半歲的孩子過來看望奶奶,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也是最先結婚生子的那個。
她的小孩兒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特別高興因為這是家中的第四代人。
果然盛秋看到孩子心情好了一些,她對大孫女說:「你爺爺看到你生了小孩,可高興了,之前他還怕自己等不到那天的。」
大孫女安慰奶奶,長命百歲就能看到更多的曾孫輩出生。
長命百歲,盛秋在嘴裡念著這四個字,那就還要多活十幾年,那太久了。
那時候不論是自己思念祝滄,還是祝滄等著她,時間都太長了。
她等不了這麼久。
葬禮結束的一個月後,盛秋看到花園裡的花開了。
盛秋的思念突然湧上心頭,她記得是因為祝滄喜歡家裡才會種這種花的。
可是現在花開了,人卻不在。
一時間盛秋淚流滿面。
在旁邊陪伴的小女兒祝錦連忙安撫,她把蒼老瘦弱的母親抱在懷裡。
盛秋像小孩子一樣,抱著女兒哭了很久。
子女們提著的心也終於落下來了,就是因為此前母親太過平靜,他們反而擔心會出問題。
現在能哭出來,反而是好事,最怕的就是哭都哭不出來。
家人去世,最傷心的或許並不是去世的那一刻,也不是辦葬禮時誰的哭喊聲大。
而是在那之後,腦海中想起與之相關的回憶,偶然看到已逝之人相關的物件。
那個人的字,那個人的花,那個人種的菜,那個人的背影。
然後突然想起這個人不在了,並且是以後都見不到了。
那種突然襲擊的傷心和難過,會不分時間地點出現,反覆提醒自己再也見不著思念的人。
這才是最難過的。
祝滄走後,祝承三兄妹就更加仔細地照顧盛秋。
他們希望盛秋能陪伴他們更久一些,家裡一直都有人,子女或者孫輩都在她身邊。
他們不會讓盛秋孤零零的一個人待在家裡,總想通過孩子們的陪伴來占領她的注意力。
盛秋當然明白孩子們的意思,看著家裡熱熱鬧鬧,她也很欣慰。
可還是會想念祝滄,會思考丈夫去的世界會是怎樣的。
盛秋相信科學,可是這個時候卻希望這世間真的有靈魂和輪迴。
祝滄走後,盛秋一直會不由自主地回憶過去的事情。
有一些很久以前發生的小事,按理說應該已經在記憶的角落裡,蒙上厚厚一層灰的塵封的記憶。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就回到了記憶中很顯眼的位置。
她年幼時候的遭遇,家庭的變故,母親的離開。
被外公外婆帶到陌生的城市,和舅舅舅媽一起生活。
她沒怎麼受苦,家人卻還是憐惜她沒有父母。
她還想起了兒童時期的祝滄,他們在一起好像在背九九乘法表。
盛秋開始和家裡的孩子們,講述自己和祝滄以前的故事。
他們的幼兒園和小學,他們的大學時代,他們的戀愛過程,還有婚後育兒的很多事情。
每次都有不同的人聽她說同樣的事情,盛秋也不太記得自己是在重複說。
但沒有人不耐煩,年輕人們通常很羨慕感情很好的老人。
年輕人們有感情的困惑,也會告訴盛秋。
所有的事對當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隨著時間流逝,多年以後回頭看卻不覺得。
盛秋從來不嘲笑年輕人的經歷和煩惱,因為她也曾年輕過。
但是困惑這種東西,只有他們自己能解決,旁人說什麼都沒有用。
盛秋一邊想念祝滄,一邊又牽掛自己的孩子。
她能從家人身上得到安慰,想必兒女也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安全感。
<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她做準備時,家裡也在做迎接新生兒的準備,父母和哥哥們都在關心她。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她的孩子也是最小的。
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受到了不遜於她的疼愛,放棄婚姻和伴侶後,祝錦的思維都開闊了不少。
她以前是覺得父母關係好,所以覺得這種伴侶應該不難找。
等到真的觀察周邊家庭時,她才發現,那樣和諧的關係其實也很難得。
第一個孩子生了之後,過了兩年祝錦又單身生育了二胎,這次是個龍鳳胎。
於是祝錦也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和她媽媽一樣,現在她的人生目標就只有孩子和事業這兩項。
她不僅守住了父親的公司,甚至還青出於藍勝於藍。
第126章 終章
祝滄走的時候是八十六歲,沒有什麼病痛,屬於自然死亡。
家裡人都很擔心盛秋,時時刻刻守著她,因為知道他們感情好,怕她跟著一起走了。
但盛秋的反應比較平靜,從葬禮開始到結束都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有人覺得盛秋可能是年紀大了,看淡了生死。
但更多的人擔心她無法接受,主要是盛秋的家人,看到長輩這樣平靜反而害怕。
情緒總會有個出口,現在不釋放,會從哪裡尋找宣洩呢?
祝承三兄妹因為父親去世都很傷心,這個時候他們更希望母親不要離他們而去。
只要母親還在,他們就還是孩子。
大公主抱著半歲的孩子過來看望奶奶,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也是最先結婚生子的那個。
她的小孩兒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特別高興因為這是家中的第四代人。
果然盛秋看到孩子心情好了一些,她對大孫女說:「你爺爺看到你生了小孩,可高興了,之前他還怕自己等不到那天的。」
大孫女安慰奶奶,長命百歲就能看到更多的曾孫輩出生。
長命百歲,盛秋在嘴裡念著這四個字,那就還要多活十幾年,那太久了。
那時候不論是自己思念祝滄,還是祝滄等著她,時間都太長了。
她等不了這麼久。
葬禮結束的一個月後,盛秋看到花園裡的花開了。
盛秋的思念突然湧上心頭,她記得是因為祝滄喜歡家裡才會種這種花的。
可是現在花開了,人卻不在。
一時間盛秋淚流滿面。
在旁邊陪伴的小女兒祝錦連忙安撫,她把蒼老瘦弱的母親抱在懷裡。
盛秋像小孩子一樣,抱著女兒哭了很久。
子女們提著的心也終於落下來了,就是因為此前母親太過平靜,他們反而擔心會出問題。
現在能哭出來,反而是好事,最怕的就是哭都哭不出來。
家人去世,最傷心的或許並不是去世的那一刻,也不是辦葬禮時誰的哭喊聲大。
而是在那之後,腦海中想起與之相關的回憶,偶然看到已逝之人相關的物件。
那個人的字,那個人的花,那個人種的菜,那個人的背影。
然後突然想起這個人不在了,並且是以後都見不到了。
那種突然襲擊的傷心和難過,會不分時間地點出現,反覆提醒自己再也見不著思念的人。
這才是最難過的。
祝滄走後,祝承三兄妹就更加仔細地照顧盛秋。
他們希望盛秋能陪伴他們更久一些,家裡一直都有人,子女或者孫輩都在她身邊。
他們不會讓盛秋孤零零的一個人待在家裡,總想通過孩子們的陪伴來占領她的注意力。
盛秋當然明白孩子們的意思,看著家裡熱熱鬧鬧,她也很欣慰。
可還是會想念祝滄,會思考丈夫去的世界會是怎樣的。
盛秋相信科學,可是這個時候卻希望這世間真的有靈魂和輪迴。
祝滄走後,盛秋一直會不由自主地回憶過去的事情。
有一些很久以前發生的小事,按理說應該已經在記憶的角落裡,蒙上厚厚一層灰的塵封的記憶。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就回到了記憶中很顯眼的位置。
她年幼時候的遭遇,家庭的變故,母親的離開。
被外公外婆帶到陌生的城市,和舅舅舅媽一起生活。
她沒怎麼受苦,家人卻還是憐惜她沒有父母。
她還想起了兒童時期的祝滄,他們在一起好像在背九九乘法表。
盛秋開始和家裡的孩子們,講述自己和祝滄以前的故事。
他們的幼兒園和小學,他們的大學時代,他們的戀愛過程,還有婚後育兒的很多事情。
每次都有不同的人聽她說同樣的事情,盛秋也不太記得自己是在重複說。
但沒有人不耐煩,年輕人們通常很羨慕感情很好的老人。
年輕人們有感情的困惑,也會告訴盛秋。
所有的事對當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隨著時間流逝,多年以後回頭看卻不覺得。
盛秋從來不嘲笑年輕人的經歷和煩惱,因為她也曾年輕過。
但是困惑這種東西,只有他們自己能解決,旁人說什麼都沒有用。
盛秋一邊想念祝滄,一邊又牽掛自己的孩子。
她能從家人身上得到安慰,想必兒女也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安全感。
<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