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所以在遇見你之後,我就知道這輩子是非你不娶了,母親也支持我這個決定」,說完了之後徐澄俞繼續看向黛玉。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年少人的愛戀十分簡單,也許只是一個眼神相會,也許只是看到了對方隨手寫下的幾行字,徐澄俞心中的小火苗的燃料越來越充足,直至變成了再也隱藏不住的熾熱愛意。
黛玉也在父母的寵愛下平安快樂地長大,她也能從小敏感地覺察出身邊人對自己的態度,從林慕月釋放出的善意,到徐澄俞不遮掩但是守禮地傳遞過來的愛慕之情,黛玉也是一點點才接受了對方的表達。
現在互相說了會兒話,徐澄俞腦海里亂糟糟的,一會兒想著自己婚前就已經表達了心意兩個人應該是修成正果,一會兒又想到二人是在婚後才能多些相處的時光這算不算是母親說的甚麼先婚後愛。
終於在龍鳳花燭爆了個燈花兒之後,兩個人都抵不過睡神的召喚陷入了夢鄉,大婚忙忙碌碌的第一日也算是告一段落。
第262章 寶釵番外一
「向來選人入閣都需廷推,更何況還有非翰林不入閣的老傳統,如今這……還望燕大人能勸諫陛下一二」,一個年歲在四十上下的綠袍官員對著一位紅衣官人說道。
看著朝自己長揖到地的人,燕翰采面上依舊是一副不咸不淡的笑容,他快步過去扶起了行禮的人,「楊大人何必如此多禮?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進去商量。」
雖然面上帶笑,但是燕翰采心中其實對著人的不長眼連罵都懶得罵了,吏部的公署本也沒多大的地方,這人拉著自己直接在大堂里說話,不知道多少同僚都把這畫面看到了眼裡。
那楊大人見吏部的左侍如此禮待,他還以為是自己今日想要求人的事兒有了結果,於是也趕緊起身隨著人一起到了燕翰采燕大人的值房內。
燕翰采心裡琢磨著這人的出身和師承,對著他背後是哪幾位大佬暫有了個思路,作為禮部的左侍郎他自然是有單獨的值房,進了屋之後他叫人坐下還親自倒了杯茶。
那楊大人頗有些受寵若驚,不過他也不是傻到了底,心中思索了一陣子還以為燕翰采是禮遇自己背後的大佬,於是臉上的神色也從緊張變成了幾分略帶傲意的矜持。
在楊大人看來,面前這位年輕的左侍郎大人雖有個曾經是閣臣的祖父,自己也是如今陛下跟前的寵臣但是到底根基不強,也需要自己背後的老師扶持。
是以未等到燕翰采開口,楊大人搶先說道:「如今這入閣的名額可只有一個,大人這麼多年為著陛下和朝廷鞠躬盡瘁,勞苦功高豈在那薛氏之下?」
這些挑撥的話兒燕翰采這麼些日子不知道聽了多少,他面上笑意吟吟的表情一點未變,只是輕輕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水。
看到楊大人等不到自己的回應越發尷尬,燕翰采才慢悠悠地放下了茶盞說道:「聖意如此,我們為臣子的只能遵循,楊大人的這些話可還是要少說一些別叫比人聽到了。」
這話說得有意思,楊大人琢磨著剛才燕翰采說話時的語氣神采,見他說聖意如此的時候暗沉沉地看了自己一眼,後來勸自己不要到處說的時候卻飽有深意,他心中一喜覺得魚兒這是上了勾。
心中想到了不由得面上也帶出了幾分,楊大人又對著燕翰采拱手道:「聖意自然也可以扭轉,不瞞大人說,我是帶著恩師的囑咐來的。若是大人有意,這事兒未必沒有迴轉的餘地。」
「再不專心,我可是要贏了」,下了一子,薛寶釵老神在在地對著對面兒的人說。
肖清懿心中確實正在想事情,剛才的幾步棋基本都是隨意下的,這個時候被寶釵一提醒,她回過神來看著棋局思索了片刻,直接無奈地搖搖頭把握在手裡的棋子兒丟回了棋簍。
不過肖皇后看著人氣定神閒的樣子,她不由得問了一句,「你是真不在意?最近朝堂上為著你的事兒都要吵瘋了。」
最近金鑾殿簡直是像是菜市場,各位大人從引經據典到互相陰陽再到當殿動起了手,每日上朝的時候好不熱鬧。
薛寶釵見肖青懿認輸,她笑著對著人說,「我心中有數呢,我還未曾問你,聽說小郡王最近總是在吵嚷著往南邊兒去?你可勸住了他不曾。」
小郡王說的就是肖皇后養在膝下的徐新悟,在這孩子漸漸大了之後,徐澄俞也進了他的爵位把他封為了恭郡王。
小郡王如今已經是及冠成人的年紀,前些年肖皇后做主為他娶了李太后母家的姑娘,她現在都已經抱上了孫子。
聽到薛寶釵說起自己這個不省心的兒子,肖清懿也沒有心思管別人家的事兒了,她揉了揉額角說道:「這孩子是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說要出海我也就同意了,現在看著西南有戰事又起了過去的想法。」
其實肖清懿也不是那等放不了手的人,只是徐家人習武的本領和靈氣似乎都是被那位開國的先祖給消耗殆盡了。
「那孩子騎馬彎弓倒是還使得,但是若是真的上了戰場,就他那兩把刷子可還是別丟人現眼了」,肖皇后也不給兒子留面子,直接就對著薛寶釵大吐苦水。
薛寶釵突然想起了什麼,她看著肖皇后說道:「前陣子去賈府,我聽說賈尚書家裡的女孩兒比試的時候贏了哪位宗親,這不會就是新悟吧……」
賈珠和李紈兩人,一個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一個是主持中饋的賢德主母,誰承想兩個人倒是生出了一個天生孔武的女兒。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年少人的愛戀十分簡單,也許只是一個眼神相會,也許只是看到了對方隨手寫下的幾行字,徐澄俞心中的小火苗的燃料越來越充足,直至變成了再也隱藏不住的熾熱愛意。
黛玉也在父母的寵愛下平安快樂地長大,她也能從小敏感地覺察出身邊人對自己的態度,從林慕月釋放出的善意,到徐澄俞不遮掩但是守禮地傳遞過來的愛慕之情,黛玉也是一點點才接受了對方的表達。
現在互相說了會兒話,徐澄俞腦海里亂糟糟的,一會兒想著自己婚前就已經表達了心意兩個人應該是修成正果,一會兒又想到二人是在婚後才能多些相處的時光這算不算是母親說的甚麼先婚後愛。
終於在龍鳳花燭爆了個燈花兒之後,兩個人都抵不過睡神的召喚陷入了夢鄉,大婚忙忙碌碌的第一日也算是告一段落。
第262章 寶釵番外一
「向來選人入閣都需廷推,更何況還有非翰林不入閣的老傳統,如今這……還望燕大人能勸諫陛下一二」,一個年歲在四十上下的綠袍官員對著一位紅衣官人說道。
看著朝自己長揖到地的人,燕翰采面上依舊是一副不咸不淡的笑容,他快步過去扶起了行禮的人,「楊大人何必如此多禮?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進去商量。」
雖然面上帶笑,但是燕翰采心中其實對著人的不長眼連罵都懶得罵了,吏部的公署本也沒多大的地方,這人拉著自己直接在大堂里說話,不知道多少同僚都把這畫面看到了眼裡。
那楊大人見吏部的左侍如此禮待,他還以為是自己今日想要求人的事兒有了結果,於是也趕緊起身隨著人一起到了燕翰采燕大人的值房內。
燕翰采心裡琢磨著這人的出身和師承,對著他背後是哪幾位大佬暫有了個思路,作為禮部的左侍郎他自然是有單獨的值房,進了屋之後他叫人坐下還親自倒了杯茶。
那楊大人頗有些受寵若驚,不過他也不是傻到了底,心中思索了一陣子還以為燕翰采是禮遇自己背後的大佬,於是臉上的神色也從緊張變成了幾分略帶傲意的矜持。
在楊大人看來,面前這位年輕的左侍郎大人雖有個曾經是閣臣的祖父,自己也是如今陛下跟前的寵臣但是到底根基不強,也需要自己背後的老師扶持。
是以未等到燕翰采開口,楊大人搶先說道:「如今這入閣的名額可只有一個,大人這麼多年為著陛下和朝廷鞠躬盡瘁,勞苦功高豈在那薛氏之下?」
這些挑撥的話兒燕翰采這麼些日子不知道聽了多少,他面上笑意吟吟的表情一點未變,只是輕輕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水。
看到楊大人等不到自己的回應越發尷尬,燕翰采才慢悠悠地放下了茶盞說道:「聖意如此,我們為臣子的只能遵循,楊大人的這些話可還是要少說一些別叫比人聽到了。」
這話說得有意思,楊大人琢磨著剛才燕翰采說話時的語氣神采,見他說聖意如此的時候暗沉沉地看了自己一眼,後來勸自己不要到處說的時候卻飽有深意,他心中一喜覺得魚兒這是上了勾。
心中想到了不由得面上也帶出了幾分,楊大人又對著燕翰采拱手道:「聖意自然也可以扭轉,不瞞大人說,我是帶著恩師的囑咐來的。若是大人有意,這事兒未必沒有迴轉的餘地。」
「再不專心,我可是要贏了」,下了一子,薛寶釵老神在在地對著對面兒的人說。
肖清懿心中確實正在想事情,剛才的幾步棋基本都是隨意下的,這個時候被寶釵一提醒,她回過神來看著棋局思索了片刻,直接無奈地搖搖頭把握在手裡的棋子兒丟回了棋簍。
不過肖皇后看著人氣定神閒的樣子,她不由得問了一句,「你是真不在意?最近朝堂上為著你的事兒都要吵瘋了。」
最近金鑾殿簡直是像是菜市場,各位大人從引經據典到互相陰陽再到當殿動起了手,每日上朝的時候好不熱鬧。
薛寶釵見肖青懿認輸,她笑著對著人說,「我心中有數呢,我還未曾問你,聽說小郡王最近總是在吵嚷著往南邊兒去?你可勸住了他不曾。」
小郡王說的就是肖皇后養在膝下的徐新悟,在這孩子漸漸大了之後,徐澄俞也進了他的爵位把他封為了恭郡王。
小郡王如今已經是及冠成人的年紀,前些年肖皇后做主為他娶了李太后母家的姑娘,她現在都已經抱上了孫子。
聽到薛寶釵說起自己這個不省心的兒子,肖清懿也沒有心思管別人家的事兒了,她揉了揉額角說道:「這孩子是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說要出海我也就同意了,現在看著西南有戰事又起了過去的想法。」
其實肖清懿也不是那等放不了手的人,只是徐家人習武的本領和靈氣似乎都是被那位開國的先祖給消耗殆盡了。
「那孩子騎馬彎弓倒是還使得,但是若是真的上了戰場,就他那兩把刷子可還是別丟人現眼了」,肖皇后也不給兒子留面子,直接就對著薛寶釵大吐苦水。
薛寶釵突然想起了什麼,她看著肖皇后說道:「前陣子去賈府,我聽說賈尚書家裡的女孩兒比試的時候贏了哪位宗親,這不會就是新悟吧……」
賈珠和李紈兩人,一個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一個是主持中饋的賢德主母,誰承想兩個人倒是生出了一個天生孔武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