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頁
他與黛玉湘雲暫時道了別,便先回了中原,他得給家裡道歉,他當年一時任性,如今還不知道府里如何。
只是十年過去,一切都已經是物是人非。
賈史氏已經過世好幾年了,二房也搬出了榮國府。賈赦倒也沒有趕盡殺絕,給二房分了一處宅子,賈府許多族人都出去了,賈赦又接著賈史氏的去世,放出了不少下人,榮寧街上便空出了不少宅子。賈赦選了一處三進的大宅分給了二房,至於其他的產業,便是另說。
賈史氏臨終也惦記著寶玉,她將大半的私房都留給了寶玉,因為寶玉不在的緣故,由王氏代為保管。其他孫子孫女也象徵性分了一些,賈政也得了一些,要不然的話,只怕他分家出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坐吃山空。
賈政因為賈寶玉出走,賈環不成器,之後也沒再生出別的孩子來,不得不將希望寄托在了賈蘭身上。
李紈將賈蘭教得挺好,比起賈珠當年還靈光一些。
只是,賈政自個是個迂腐不堪的傢伙,還總是倚老賣老,讓他教導賈蘭,別說是事倍功半了,說不定還要不進反退。李紈一個寡婦,自然不能違逆公婆的意思,但她所有的希望也寄托在賈蘭身上,因此,便提議,讓賈蘭去李家那邊求學。
自從李守中之後,李家這兩代也沒出什麼人,這也是為什麼李紈在賈家這邊一直非常低調的緣故。只是,涉及到自己的兒子,李紈卻不能再忍了,李家便是如今後繼無人,在教育後人上頭,也肯定要比賈家來得強!
如今的賈家族學幾乎已經是名存實亡,乾脆就是直接給族人啟蒙了。因為許多人都去了南洋,留下來的那些本來就是不思進取的貨色,這些人就是在族學裡頭混日子的。賈家如今對下頭的族人態度也很明確,你們偶爾打打秋風,兩府都能容忍,但要是指著兩府養你們一輩子,那不好意思,你們還是去南洋吧!
南洋那邊推進的速度遠不如殷洲,主要是南洋許多本來就是中原的藩國,作為宗主國,總不能為了安置自家宗親,打他們那些素來還算恭順的藩國主意吧!但那些沒有藩國的地方,又許多早就是西洋人的地盤,或者本來就是一幫夜郎自大的頑固派,仗著天高皇帝遠,根本不把中原放在眼裡。
最麻煩的是,那邊是真的環境有些惡劣,一年裡頭,不知道要遭遇多少颱風,雨季一來,身上都能長蘑菇。大多數地方都是熱帶雨林,蛇蟲也多,想要開墾出來,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
所以,殷洲那邊都已經走上了正軌,除非是那種有技術的人才,否則的話,普通的移民,對他們已經沒了吸引力。而南洋那邊,還在不斷吸引移民過去,為此,連軍功授田制度都搞出來了。只要肯打肯殺,那麼銀子、房子、土地、媳婦,都能有!
只是如今在中原這邊,大家日子也好過,所以,除非是那等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誰沒事往南洋跑!
徒宏軒也是個狠人,他直接就開始砸錢,南洋那邊哪怕開發多年,也有著豐厚的財富,徒宏軒真金白銀以朝貢的名義賄賂朝廷,叫朝廷將流放地都定到了南洋,各地衙門如今居然常態化開展類似於掃黑除惡的行動,將什麼幫派分子,地痞無賴之類的,打包往南洋送!這些人本來就是地方上的不安定分子,這些人被送走了,地方上居然太平了許多。
賈家這些人,自然是不樂意去南洋的,哪怕他們去了不會像是那些流放犯一樣,到了就被編到軍隊裡頭去,還能分到一些產業。但是,用腳後跟也知道,南洋要是好地方,朝廷幹嘛用來流放犯人呢?可見那裡只怕比什麼崖州還要恐怖。
總之,李紈對賈家的族學根本沒有半點信心,何況還有個不懂裝懂,固執己見的公公在,那就更不靠譜了!李紈寧可兒子離開自己,去江南讀書,而不是留在京中,直接被教壞了。
賈寶玉回來的時候,賈蘭已經離家好幾年了。如今二房留在府里的小輩就是賈環一家,沒錯,賈環成親了,也沒有被分出去,畢竟,賈寶玉一直沒有消息,誰知道他會不會在外頭出了什麼事,賈政再將庶子趕出去,以後總不能指望孫子養老!
賈環也巴不得賈寶玉死在外頭,到時候王氏代管的那筆錢,也會落在自己手裡。等著賈寶玉回來的時候,賈環整張臉都扭曲了。
為賈寶玉的歸來而高興的只有王氏,賈政對這個兒子早就沒了半點期待,最黃金的年紀跑出去,總不能真指望他能跟蘇洵一樣大器晚成吧!尤其,賈寶玉這人就是個離經叛道的性子,真叫他做官,說不定一家子都得被他帶到溝里。
賈寶玉還算是有良心,還問了一下薛家後來如何,王氏自然不會跟他說實話,免得這個從小性子軟的兒子有什麼道德壓力,因此,只說薛蟠又打死了人,薛王氏和寶釵不放心,跟著一起去南洋了,後來就沒了消息。
去過一次殷洲,賈寶玉頓時覺得海外也沒什麼可怕的。殷洲那邊是真的物產豐富,但凡肯干,總不會餓肚子。在他想來,南洋那邊應該也不差,薛王氏是個儉省的性子,寶釵也有些算計,薛蟠吃過這次虧,之後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為所欲為,日子應該不會難過。這也讓他鬆了口氣,不再多問。
但是在王氏又張羅著想要給他娶妻的時候,賈寶玉頓時撐不住了,又不好謊稱自己已經在外娶妻了,只得表示自己想要先去祭拜一下老祖宗。
只是十年過去,一切都已經是物是人非。
賈史氏已經過世好幾年了,二房也搬出了榮國府。賈赦倒也沒有趕盡殺絕,給二房分了一處宅子,賈府許多族人都出去了,賈赦又接著賈史氏的去世,放出了不少下人,榮寧街上便空出了不少宅子。賈赦選了一處三進的大宅分給了二房,至於其他的產業,便是另說。
賈史氏臨終也惦記著寶玉,她將大半的私房都留給了寶玉,因為寶玉不在的緣故,由王氏代為保管。其他孫子孫女也象徵性分了一些,賈政也得了一些,要不然的話,只怕他分家出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坐吃山空。
賈政因為賈寶玉出走,賈環不成器,之後也沒再生出別的孩子來,不得不將希望寄托在了賈蘭身上。
李紈將賈蘭教得挺好,比起賈珠當年還靈光一些。
只是,賈政自個是個迂腐不堪的傢伙,還總是倚老賣老,讓他教導賈蘭,別說是事倍功半了,說不定還要不進反退。李紈一個寡婦,自然不能違逆公婆的意思,但她所有的希望也寄托在賈蘭身上,因此,便提議,讓賈蘭去李家那邊求學。
自從李守中之後,李家這兩代也沒出什麼人,這也是為什麼李紈在賈家這邊一直非常低調的緣故。只是,涉及到自己的兒子,李紈卻不能再忍了,李家便是如今後繼無人,在教育後人上頭,也肯定要比賈家來得強!
如今的賈家族學幾乎已經是名存實亡,乾脆就是直接給族人啟蒙了。因為許多人都去了南洋,留下來的那些本來就是不思進取的貨色,這些人就是在族學裡頭混日子的。賈家如今對下頭的族人態度也很明確,你們偶爾打打秋風,兩府都能容忍,但要是指著兩府養你們一輩子,那不好意思,你們還是去南洋吧!
南洋那邊推進的速度遠不如殷洲,主要是南洋許多本來就是中原的藩國,作為宗主國,總不能為了安置自家宗親,打他們那些素來還算恭順的藩國主意吧!但那些沒有藩國的地方,又許多早就是西洋人的地盤,或者本來就是一幫夜郎自大的頑固派,仗著天高皇帝遠,根本不把中原放在眼裡。
最麻煩的是,那邊是真的環境有些惡劣,一年裡頭,不知道要遭遇多少颱風,雨季一來,身上都能長蘑菇。大多數地方都是熱帶雨林,蛇蟲也多,想要開墾出來,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
所以,殷洲那邊都已經走上了正軌,除非是那種有技術的人才,否則的話,普通的移民,對他們已經沒了吸引力。而南洋那邊,還在不斷吸引移民過去,為此,連軍功授田制度都搞出來了。只要肯打肯殺,那麼銀子、房子、土地、媳婦,都能有!
只是如今在中原這邊,大家日子也好過,所以,除非是那等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誰沒事往南洋跑!
徒宏軒也是個狠人,他直接就開始砸錢,南洋那邊哪怕開發多年,也有著豐厚的財富,徒宏軒真金白銀以朝貢的名義賄賂朝廷,叫朝廷將流放地都定到了南洋,各地衙門如今居然常態化開展類似於掃黑除惡的行動,將什麼幫派分子,地痞無賴之類的,打包往南洋送!這些人本來就是地方上的不安定分子,這些人被送走了,地方上居然太平了許多。
賈家這些人,自然是不樂意去南洋的,哪怕他們去了不會像是那些流放犯一樣,到了就被編到軍隊裡頭去,還能分到一些產業。但是,用腳後跟也知道,南洋要是好地方,朝廷幹嘛用來流放犯人呢?可見那裡只怕比什麼崖州還要恐怖。
總之,李紈對賈家的族學根本沒有半點信心,何況還有個不懂裝懂,固執己見的公公在,那就更不靠譜了!李紈寧可兒子離開自己,去江南讀書,而不是留在京中,直接被教壞了。
賈寶玉回來的時候,賈蘭已經離家好幾年了。如今二房留在府里的小輩就是賈環一家,沒錯,賈環成親了,也沒有被分出去,畢竟,賈寶玉一直沒有消息,誰知道他會不會在外頭出了什麼事,賈政再將庶子趕出去,以後總不能指望孫子養老!
賈環也巴不得賈寶玉死在外頭,到時候王氏代管的那筆錢,也會落在自己手裡。等著賈寶玉回來的時候,賈環整張臉都扭曲了。
為賈寶玉的歸來而高興的只有王氏,賈政對這個兒子早就沒了半點期待,最黃金的年紀跑出去,總不能真指望他能跟蘇洵一樣大器晚成吧!尤其,賈寶玉這人就是個離經叛道的性子,真叫他做官,說不定一家子都得被他帶到溝里。
賈寶玉還算是有良心,還問了一下薛家後來如何,王氏自然不會跟他說實話,免得這個從小性子軟的兒子有什麼道德壓力,因此,只說薛蟠又打死了人,薛王氏和寶釵不放心,跟著一起去南洋了,後來就沒了消息。
去過一次殷洲,賈寶玉頓時覺得海外也沒什麼可怕的。殷洲那邊是真的物產豐富,但凡肯干,總不會餓肚子。在他想來,南洋那邊應該也不差,薛王氏是個儉省的性子,寶釵也有些算計,薛蟠吃過這次虧,之後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為所欲為,日子應該不會難過。這也讓他鬆了口氣,不再多問。
但是在王氏又張羅著想要給他娶妻的時候,賈寶玉頓時撐不住了,又不好謊稱自己已經在外娶妻了,只得表示自己想要先去祭拜一下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