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頁
「這倒也是。」表舅感慨一聲,「主要還是能做手術的大夫實在是太少了,現在就那麼幾位,怎麼忙都是忙不過來的。」
徐良成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
這時候,他的姑婆轉向他,笑眯眯道:「所以呀,你大表舅是想要讓你表弟和表妹到時候去報考太醫院。」
徐良成眼睛瞪圓:「是想要去學外科嗎?表妹也可以去?」
他活潑的表妹笑了起來:「那當然!若是不收我們這些小娘子的話,那產科的醫生們是從哪兒來的?」
表舅對他這個表外甥還挺滿意,勸他道:「良成,我倒覺得你到時候也可以一起考考看。如今外科才剛起步就已經如此受歡迎,到後面太醫寺還會在各地建悲田院,早學早好。」
姑婆也點了點頭,他們這種人家就是要提前為家中子弟安排好出路才行。
徐良成聽得有些怦然心動,忙道:「多謝表舅為良成操心,我會好好考慮的。」
這幾天,他打算和新結識的幾位朋友先在長安城走一走,看一看。
他在路上認識的這幾人也都是趁著聚會來長安遊歷的,大家都是同行而且脾性相投,相處得很融洽。幾個人的第一目標自然是悲田院。
站在升道坊的門口,徐良成半晌說不出話來,心情激盪。
同行的人亦是震驚:「竟是如此大的規模!這得同時能容納多少人就醫啊!」
整整一個里坊都屬於悲田院的地盤,里坊門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區別於他們印象中的任何一個醫堂,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唯一相同的就是,來來往往的人群臉上帶著的神情都類似。
一樣的惶恐,一樣的恐懼,一樣的緊張……
不不,徐良成很快意識到,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這些來看病的患者們臉上還多了一些希冀。
悲田院給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幾人本來想要進去看一看的,但里坊門口有專門的小吏在查驗文書,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這一年多來來悲田院湊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影響到了悲田院的日常運作,所以現在只有成功掛上了號的和家人在裡面住院的才能進去,急診、送貨的另當他論。
徐良成和朋友們覺得有些遺憾,但也不想去影響裡面同僚們的工作,於是便離開了,打算做好了準備下次再來。
他們又去了西市逛藥材街和醫堂。
有曾經來過的長安的郎君道:「感覺比前幾年要更加熱鬧了。」
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同伴道:「聚會期間,這些藥材行們恐怕要狂歡了。」
徐良成嘴角掛著笑意,他們東海徐氏當然也是有自己的藥材行的,在京城也有鋪子。不過礙於徐英的面子,他這次也不好光明正大的上門去看。
「這些醫堂的牌匾上怎麼都多了同樣的一個記號?」同伴忽然疑惑問道。
幾個人看過去,才發現一溜兒醫堂的牌匾上都刻有一個同樣的標記,一個圓圈裡刻著一個小小的「准」字。
「幾位是從外地來的吧?」旁邊藥材行的藥師解釋,「這就是朝廷新出的詔令,只有去衙門備案,通過了太醫寺核准的,才能繼續開門行醫。被稱之為,准字號。
「每個准字的後面都有一個特定的編號,在官府的備案里可以查到的。」
徐良成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個!」
他記得當時叔祖父徐英為了這個還發過一通脾氣,很多醫堂也覺得麻煩和拘束。不過他現在看長安城中的狀況,覺得全天下跟進也是勢在必行。
「我倒是覺得這個有好處,包括醫師審核,免得一些濫竽充數的醫堂和醫師來害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可那些草頭醫怎麼辦?」徐良成有自己的不同見解,「民間很多地方都是草頭醫,他們可通不過醫師審核。可若是沒有草頭醫,很多人恐怕是看不起病的。」
「徐兄此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剛才說話的同伴充分表現了自己牆頭草的特質。
幾人說話間,旁邊的那位藥師忽然開口問:「幾位郎君是為了聚會而來?」
「正是!」
藥師呵呵笑道:「那老朽推薦你們去個地方,算算時辰也差不多了。不早點去,怕是搶不到咯!」
幾個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異口同聲問道:「搶什麼?」
「乖乖,人可真多啊!」徐良成的同伴看著眼前人頭攢動的景象,有些咋舌。
剛才那位藥師推薦他們來的這兒便是西市的書行街。
書行本是清貴行當,人向來是不怎麼多的。這幾年天下太平,大家日子逐漸好過之後,這條街上的人才慢慢變得多起來。但從來沒有一天,像今天這般圍滿了人。
而且從人群構成上來看,都是大夫和藥童們,從滿頭銀髮的老者到總角小童。他們很多都還彼此認識,正在竊竊私語。
徐良成喃喃道:「這真的是出售醫書嗎?」
一本醫書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是哪位大醫?
而且誰會將自己的醫書這樣公然出售呢?
現在的名醫們寫醫書,其實只是為了在自家教授徒弟時用,並不會讓它們流到外面。即便是被外人看到了,也要花上許多代價才能被允許謄抄然後帶走。<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徐良成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
這時候,他的姑婆轉向他,笑眯眯道:「所以呀,你大表舅是想要讓你表弟和表妹到時候去報考太醫院。」
徐良成眼睛瞪圓:「是想要去學外科嗎?表妹也可以去?」
他活潑的表妹笑了起來:「那當然!若是不收我們這些小娘子的話,那產科的醫生們是從哪兒來的?」
表舅對他這個表外甥還挺滿意,勸他道:「良成,我倒覺得你到時候也可以一起考考看。如今外科才剛起步就已經如此受歡迎,到後面太醫寺還會在各地建悲田院,早學早好。」
姑婆也點了點頭,他們這種人家就是要提前為家中子弟安排好出路才行。
徐良成聽得有些怦然心動,忙道:「多謝表舅為良成操心,我會好好考慮的。」
這幾天,他打算和新結識的幾位朋友先在長安城走一走,看一看。
他在路上認識的這幾人也都是趁著聚會來長安遊歷的,大家都是同行而且脾性相投,相處得很融洽。幾個人的第一目標自然是悲田院。
站在升道坊的門口,徐良成半晌說不出話來,心情激盪。
同行的人亦是震驚:「竟是如此大的規模!這得同時能容納多少人就醫啊!」
整整一個里坊都屬於悲田院的地盤,里坊門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區別於他們印象中的任何一個醫堂,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唯一相同的就是,來來往往的人群臉上帶著的神情都類似。
一樣的惶恐,一樣的恐懼,一樣的緊張……
不不,徐良成很快意識到,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這些來看病的患者們臉上還多了一些希冀。
悲田院給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幾人本來想要進去看一看的,但里坊門口有專門的小吏在查驗文書,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這一年多來來悲田院湊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影響到了悲田院的日常運作,所以現在只有成功掛上了號的和家人在裡面住院的才能進去,急診、送貨的另當他論。
徐良成和朋友們覺得有些遺憾,但也不想去影響裡面同僚們的工作,於是便離開了,打算做好了準備下次再來。
他們又去了西市逛藥材街和醫堂。
有曾經來過的長安的郎君道:「感覺比前幾年要更加熱鬧了。」
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同伴道:「聚會期間,這些藥材行們恐怕要狂歡了。」
徐良成嘴角掛著笑意,他們東海徐氏當然也是有自己的藥材行的,在京城也有鋪子。不過礙於徐英的面子,他這次也不好光明正大的上門去看。
「這些醫堂的牌匾上怎麼都多了同樣的一個記號?」同伴忽然疑惑問道。
幾個人看過去,才發現一溜兒醫堂的牌匾上都刻有一個同樣的標記,一個圓圈裡刻著一個小小的「准」字。
「幾位是從外地來的吧?」旁邊藥材行的藥師解釋,「這就是朝廷新出的詔令,只有去衙門備案,通過了太醫寺核准的,才能繼續開門行醫。被稱之為,准字號。
「每個准字的後面都有一個特定的編號,在官府的備案里可以查到的。」
徐良成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個!」
他記得當時叔祖父徐英為了這個還發過一通脾氣,很多醫堂也覺得麻煩和拘束。不過他現在看長安城中的狀況,覺得全天下跟進也是勢在必行。
「我倒是覺得這個有好處,包括醫師審核,免得一些濫竽充數的醫堂和醫師來害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可那些草頭醫怎麼辦?」徐良成有自己的不同見解,「民間很多地方都是草頭醫,他們可通不過醫師審核。可若是沒有草頭醫,很多人恐怕是看不起病的。」
「徐兄此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剛才說話的同伴充分表現了自己牆頭草的特質。
幾人說話間,旁邊的那位藥師忽然開口問:「幾位郎君是為了聚會而來?」
「正是!」
藥師呵呵笑道:「那老朽推薦你們去個地方,算算時辰也差不多了。不早點去,怕是搶不到咯!」
幾個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異口同聲問道:「搶什麼?」
「乖乖,人可真多啊!」徐良成的同伴看著眼前人頭攢動的景象,有些咋舌。
剛才那位藥師推薦他們來的這兒便是西市的書行街。
書行本是清貴行當,人向來是不怎麼多的。這幾年天下太平,大家日子逐漸好過之後,這條街上的人才慢慢變得多起來。但從來沒有一天,像今天這般圍滿了人。
而且從人群構成上來看,都是大夫和藥童們,從滿頭銀髮的老者到總角小童。他們很多都還彼此認識,正在竊竊私語。
徐良成喃喃道:「這真的是出售醫書嗎?」
一本醫書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是哪位大醫?
而且誰會將自己的醫書這樣公然出售呢?
現在的名醫們寫醫書,其實只是為了在自家教授徒弟時用,並不會讓它們流到外面。即便是被外人看到了,也要花上許多代價才能被允許謄抄然後帶走。<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