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太子正在練字,這是他重新回歸朝廷後對自己的要求。他耗費了太多時光,這身子骨也大不如從前,文人學士唯有練字方能鑄就意志,每逢他心意躁動之時,就到書房練字。
最後一個筆畫落下,太子深深呼出一口氣。
「先生,你來了。」
方令磬雙膝跪地,俯首叩拜。
太子大驚道:「先生何事行此大禮?」
方令磬摘下頭上發冠,於文人而言,冠堪比他們的第二顆腦袋,甚至於比腦袋還重要,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文人學士摘下發冠,等同於朝臣拿下官帽,代表著自己接下來的話是拋卻性命肺腑之言。
「殿下,老朽有個不情之請。老朽懇請殿下,行大逆不道之事,以宮變迫使皇帝讓位殿下。」
太子臉色劇變,他快速看了眼書房敞開的大門,飛快下來關上門,然後才回首道:
「先生如何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方令磬雖然俯首叩拜,但一身氣勢卻莊重肅穆,不下朝中老臣:
「皇帝對大皇子不滿,有意剝奪大皇子權利,大皇子此前離皇位只一步之遙,如今仍有優勢。他若不想束手就擒。唯有造反這一個可能。老朽推測,大皇子近日就會起事,而大皇子造反之日,老朽希望太子能以勤王的名義同時入宮。」
「但制擒了大皇子之後,老朽希望太子能再進一步,續承大皇子所行之事。」
太子心中隱隱聽懂了他的話,但他還是裝作不知:「這是為何?」
「皇帝二棄太子,亦可再三行事。而今太子對皇上而言,不過是一把用的趁手的利刃罷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大皇子落馬之時,就是太子再次被棄時候。太子若不想成為他人俎上魚肉,唯有造反,成為那個握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
「太子若是無意此事,自可將老朽交給皇帝,就說我妖言惑眾。」
一席話畢,方令磬再次叩首:「一切盡在太子一念之間。」
方令磬說完之後,書房之中好一陣子沉默,唯有呼吸聲清晰可聞。
良久,太子終於動作,他緩緩下來,附身扶起方令磬。
「先生對孤心意,孤如何不知。」
「先生的話,我明白了。」
......
......
次日一早,太子和大皇子如常上朝。
「這個謝瑾,做事從來不通知朝廷,想出兵就出兵,想突襲就突襲,他知不知道這都是朝廷養的兵?要是出了什麼意外,他拿什麼來賠償?!」
「大皇子說這話就沒意思了,誰不知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機會稍縱即逝,要這麼一來一回傳個十來日,連只耗子都吃不上了,更別說北戎這塊肥肉。」
「老大,你到底是真心對謝將軍不滿,還是在藉機發泄?」
「你這話說的。」大皇子哼笑一聲,皮笑肉不笑地道:
「那你說,我是在發泄什麼不滿呢?」
「這我怎麼知道,你心裡頭有什麼氣我哪能知道?我只知道近日來,北戎戰事連連告捷,滿朝文武還有父皇都非常欣慰,只有老大你一個人在這裡挑事。」
「是我在挑事嗎?我就怕你們一個個縱容謝瑾,捧著謝瑾,到時候把他養成了擁兵自重的性子,你們哭都來不及?還有謝御史,你們找了這麼久的謝大人,怎麼人還沒有找 到?」
「到時候謝瑾大勝回來,卻聽到自己的父親失蹤了,讓朝廷怎麼向他交代?!」
這事還真沒法說,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同時出列告罪。
「臣辦事不利,甘願受罰。」
「受罰受罰,一天到晚就只會告罪受罰,就不能辦點正事嗎?你們一個個的,仗著父皇無力處理朝政,就消極怠工是嗎?」
眾臣齊齊跪下:「臣不敢。」
「老大。」場上只有大皇子和太子還站著,太子悠悠道:
「心情不好就多練點字,不要拿朝臣來發泄。謝大人失蹤,我們誰都很痛心,可正是如此,我們更不應該中了敵人的陰謀,互相指摘啊......」
這一次的早朝還是以二人針鋒相對為結尾,朝會後,大皇子沒有立即回去,也沒有去議事堂,而是去了乾清宮,也就是皇帝休養生息的地方。
「父皇,父皇,兒臣是旭兒啊!」
大皇子看向張公公:「父皇,今日還是不見我嗎?」
「大殿下。」張公公細聲細語地勸道:
「皇上這兩日病得更嚴重了,他如今神志不清,皇上不是不想見大皇子,而是怕見了心裡難受,殿下您也知道,皇上這性子倔,殿下就不要為難老奴了。」
「如此,等父皇醒了,你就跟他說老大來過了,他心中時常惦記父皇,望父皇早日痊癒,再和從前一般,帶兒子到山野玩耍打獵。」
「哎,老奴記住了。」
在大皇子離開之後,張公公一張諂媚的臉龐才再次恢復了面無表情。
「守好乾清宮,誰也不准進入。」
「是!」
大皇子在離開乾清宮後,一張臉也恢復了面無表情。他沒有再去議事堂,而是徑直回了府,他在府中一直待到午後,直至夕陽西下,他才重新招人進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最後一個筆畫落下,太子深深呼出一口氣。
「先生,你來了。」
方令磬雙膝跪地,俯首叩拜。
太子大驚道:「先生何事行此大禮?」
方令磬摘下頭上發冠,於文人而言,冠堪比他們的第二顆腦袋,甚至於比腦袋還重要,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文人學士摘下發冠,等同於朝臣拿下官帽,代表著自己接下來的話是拋卻性命肺腑之言。
「殿下,老朽有個不情之請。老朽懇請殿下,行大逆不道之事,以宮變迫使皇帝讓位殿下。」
太子臉色劇變,他快速看了眼書房敞開的大門,飛快下來關上門,然後才回首道:
「先生如何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方令磬雖然俯首叩拜,但一身氣勢卻莊重肅穆,不下朝中老臣:
「皇帝對大皇子不滿,有意剝奪大皇子權利,大皇子此前離皇位只一步之遙,如今仍有優勢。他若不想束手就擒。唯有造反這一個可能。老朽推測,大皇子近日就會起事,而大皇子造反之日,老朽希望太子能以勤王的名義同時入宮。」
「但制擒了大皇子之後,老朽希望太子能再進一步,續承大皇子所行之事。」
太子心中隱隱聽懂了他的話,但他還是裝作不知:「這是為何?」
「皇帝二棄太子,亦可再三行事。而今太子對皇上而言,不過是一把用的趁手的利刃罷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大皇子落馬之時,就是太子再次被棄時候。太子若不想成為他人俎上魚肉,唯有造反,成為那個握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
「太子若是無意此事,自可將老朽交給皇帝,就說我妖言惑眾。」
一席話畢,方令磬再次叩首:「一切盡在太子一念之間。」
方令磬說完之後,書房之中好一陣子沉默,唯有呼吸聲清晰可聞。
良久,太子終於動作,他緩緩下來,附身扶起方令磬。
「先生對孤心意,孤如何不知。」
「先生的話,我明白了。」
......
......
次日一早,太子和大皇子如常上朝。
「這個謝瑾,做事從來不通知朝廷,想出兵就出兵,想突襲就突襲,他知不知道這都是朝廷養的兵?要是出了什麼意外,他拿什麼來賠償?!」
「大皇子說這話就沒意思了,誰不知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機會稍縱即逝,要這麼一來一回傳個十來日,連只耗子都吃不上了,更別說北戎這塊肥肉。」
「老大,你到底是真心對謝將軍不滿,還是在藉機發泄?」
「你這話說的。」大皇子哼笑一聲,皮笑肉不笑地道:
「那你說,我是在發泄什麼不滿呢?」
「這我怎麼知道,你心裡頭有什麼氣我哪能知道?我只知道近日來,北戎戰事連連告捷,滿朝文武還有父皇都非常欣慰,只有老大你一個人在這裡挑事。」
「是我在挑事嗎?我就怕你們一個個縱容謝瑾,捧著謝瑾,到時候把他養成了擁兵自重的性子,你們哭都來不及?還有謝御史,你們找了這麼久的謝大人,怎麼人還沒有找 到?」
「到時候謝瑾大勝回來,卻聽到自己的父親失蹤了,讓朝廷怎麼向他交代?!」
這事還真沒法說,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同時出列告罪。
「臣辦事不利,甘願受罰。」
「受罰受罰,一天到晚就只會告罪受罰,就不能辦點正事嗎?你們一個個的,仗著父皇無力處理朝政,就消極怠工是嗎?」
眾臣齊齊跪下:「臣不敢。」
「老大。」場上只有大皇子和太子還站著,太子悠悠道:
「心情不好就多練點字,不要拿朝臣來發泄。謝大人失蹤,我們誰都很痛心,可正是如此,我們更不應該中了敵人的陰謀,互相指摘啊......」
這一次的早朝還是以二人針鋒相對為結尾,朝會後,大皇子沒有立即回去,也沒有去議事堂,而是去了乾清宮,也就是皇帝休養生息的地方。
「父皇,父皇,兒臣是旭兒啊!」
大皇子看向張公公:「父皇,今日還是不見我嗎?」
「大殿下。」張公公細聲細語地勸道:
「皇上這兩日病得更嚴重了,他如今神志不清,皇上不是不想見大皇子,而是怕見了心裡難受,殿下您也知道,皇上這性子倔,殿下就不要為難老奴了。」
「如此,等父皇醒了,你就跟他說老大來過了,他心中時常惦記父皇,望父皇早日痊癒,再和從前一般,帶兒子到山野玩耍打獵。」
「哎,老奴記住了。」
在大皇子離開之後,張公公一張諂媚的臉龐才再次恢復了面無表情。
「守好乾清宮,誰也不准進入。」
「是!」
大皇子在離開乾清宮後,一張臉也恢復了面無表情。他沒有再去議事堂,而是徑直回了府,他在府中一直待到午後,直至夕陽西下,他才重新招人進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