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不會過吹毛求疵分苛責,也不會裝聾作啞大而化之。
他半點不自持身份尊貴,反而謙虛好學,不恥下問 。
自己不懂的地方便虛心請教,絕不會胡亂指手畫腳。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百姓有悲憫之心,非常關注民生問題。
支持太子的人自是喜不自勝,就連原本一些不站隊的老頑固都漸漸對太子改觀,諫言也都真心勸誡教導。
這些都讓原本的三皇子黨心慌意亂,坐立難安。
溫國公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連日下朝都去了後宮看望柔妃。
眼看著還有三天就冬至了,辛苦勞作一年的百姓們,紛紛開始上街準備置辦年貨。
拿著攢了一年的銀錢,給年邁的父母裁身暖和的新衣,給家裡的妻子置辦一兩樣首飾,再給饞嘴的孩子買點平時捨不得買的零嘴。
百姓的願望最是樸實,只要能吃飽穿暖,一家人平安健康便知足了。
然而,這只是普通百姓的心愿,對於被權利和欲望侵蝕的紅了眼的賭徒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冬至這天傍晚,盛京祥和安寧的氣氛被打破了。
一個騎著快馬的士兵舉著急報衝進了城門,沿著街道向宮門疾馳。
宮門口下馬,奔跑間隙傳來他的大喊:「報!烏塔聯合北越攻打我西北邊境,鳳城失守。」
眾臣都被緊急傳喚去了宮裡。
朝堂上吵得沸沸揚,亂成了一鍋粥,太子坐在上首不住地按壓額頭。
無非就是戰還是和?戰的話誰去戰?
烏塔族人驍勇善戰且盛產駿馬,雖然人數不占優勢,但也稱的上是兵強馬壯。
北越就不一樣了,北越人口雖然比起大盛稍遜一籌,但礦產資源豐富,富的流油。
反觀大盛,這些年來天災不斷,國庫空虛,有時候甚至連軍餉都發不出來。
如今烏塔和北越結盟一起攻來,一個出錢一個出人,實在是不容小覷。
爭吵了半天,說什麼的都有,甚至還有個御史提議將公主送去和親。
直到一聲清脆的茶盞碎裂聲響起,眾人才停止了爭吵。
太子一改近日的溫和尊貴,直接站起來捋起袖子就開罵了。
「近日孤可算是開了眼了,烏塔盛產馬匹,北越礦產豐富,我大盛專產軟蛋窩囊廢吧。」
他指著說要和親的那位御史:「和親是吧?我記得劉御史家中有兩個適齡女兒還待字閨中,不如就將這美名讓給劉御史如何?」
「這……這……」
劉御史訥訥說不出話來。
太子眉頭緊皺,滿臉怒意:「你們這些主和的平日裡一個個滿嘴的仁義道德,整天看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就你們清高正直。怎麼一到有事就只會推脫認慫,慷他人之慨?」
「鳳城就這麼拱手讓人了嗎?鳳城的百姓不是我大盛子民嗎?我大盛的好男兒都死光了嗎?」
朝臣被他驟然發火嚇的大氣不敢出。
幾個傲骨錚錚的老臣剛才一直沒有參與爭辯,就是為了看看儲君有沒有那個魄力。
眼見他將主和的一頓噴,幾個老臣終於放下心來。
還好儲君性子不像今上,只會玩弄帝王心術搞制衡,卻失了血性。
幾人對視一眼,齊齊出列俯身:「臣提議,讓大將軍林炳帶兵趕赴邊關,奪回鳳城。」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大多數的朝臣都附合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溫國公竟然也在其中。
三皇子黨驚疑地看著他,溫國公老糊塗了嗎?太子眼下勢頭還不夠盛嗎?
溫國公眼觀鼻鼻觀心,不理會周圍打量的目光。
太子看了眼溫國公,眼中幽深一閃而過。
片刻後,他坐下,朗聲道:「大將軍何在?」
林炳出列俯身:「臣在。」
「不知大將軍可否願意為我邊關百姓再赴沙場,奪回鳳城?」
林炳抱拳:「臣萬死。」
說完抬頭一笑:「太子殿下放心,臣雖然老了,但是還拿得動銀槍,殺得動敵人。」
他已經離開戰場很久了,在這錦繡從中侵蝕太久,骨頭都快生鏽了。
如今還未奔赴,身體裡的血液就已經開始沸騰了。
他林炳,天生就屬於戰場。
太子撫掌,道:「好,連夜點兵,明日午時出發,前往邊關。」
下朝後,太子去了皇帝的寢殿。
盛文帝正要喝藥,太子從寧德海手裡接過藥碗,親自伺候皇帝喝藥。
寧德見狀退了下去,順便帶走了所有侍候的宮人。
喝完藥,太子將空碗放在床邊的小几上,正要扶盛文帝躺下,卻被一把抓住了手腕。
他咳嗽了好一陣,才氣喘著問:「你讓林炳帶兵去邊關?」
太子點頭:「是。」
皇帝手指緊了緊,嘴唇動了一下,卻沒有說話。
太子垂首瞥了眼抓著自己的那隻手,乾癟,枯瘦,還有點點黑色的老人斑。
這座曾經壓得他氣都喘不過來的高山,內里已經腐朽的不成樣子了,似乎只要刮一陣大風,就會瞬間分崩離析。
「父皇也知道,朝中除了林炳,沒有人能擔得起元帥一職,兒臣……只能讓他去。」
皇帝枯瘦的臉頰抖了抖,半晌卻頹喪地靠在了床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半點不自持身份尊貴,反而謙虛好學,不恥下問 。
自己不懂的地方便虛心請教,絕不會胡亂指手畫腳。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百姓有悲憫之心,非常關注民生問題。
支持太子的人自是喜不自勝,就連原本一些不站隊的老頑固都漸漸對太子改觀,諫言也都真心勸誡教導。
這些都讓原本的三皇子黨心慌意亂,坐立難安。
溫國公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連日下朝都去了後宮看望柔妃。
眼看著還有三天就冬至了,辛苦勞作一年的百姓們,紛紛開始上街準備置辦年貨。
拿著攢了一年的銀錢,給年邁的父母裁身暖和的新衣,給家裡的妻子置辦一兩樣首飾,再給饞嘴的孩子買點平時捨不得買的零嘴。
百姓的願望最是樸實,只要能吃飽穿暖,一家人平安健康便知足了。
然而,這只是普通百姓的心愿,對於被權利和欲望侵蝕的紅了眼的賭徒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冬至這天傍晚,盛京祥和安寧的氣氛被打破了。
一個騎著快馬的士兵舉著急報衝進了城門,沿著街道向宮門疾馳。
宮門口下馬,奔跑間隙傳來他的大喊:「報!烏塔聯合北越攻打我西北邊境,鳳城失守。」
眾臣都被緊急傳喚去了宮裡。
朝堂上吵得沸沸揚,亂成了一鍋粥,太子坐在上首不住地按壓額頭。
無非就是戰還是和?戰的話誰去戰?
烏塔族人驍勇善戰且盛產駿馬,雖然人數不占優勢,但也稱的上是兵強馬壯。
北越就不一樣了,北越人口雖然比起大盛稍遜一籌,但礦產資源豐富,富的流油。
反觀大盛,這些年來天災不斷,國庫空虛,有時候甚至連軍餉都發不出來。
如今烏塔和北越結盟一起攻來,一個出錢一個出人,實在是不容小覷。
爭吵了半天,說什麼的都有,甚至還有個御史提議將公主送去和親。
直到一聲清脆的茶盞碎裂聲響起,眾人才停止了爭吵。
太子一改近日的溫和尊貴,直接站起來捋起袖子就開罵了。
「近日孤可算是開了眼了,烏塔盛產馬匹,北越礦產豐富,我大盛專產軟蛋窩囊廢吧。」
他指著說要和親的那位御史:「和親是吧?我記得劉御史家中有兩個適齡女兒還待字閨中,不如就將這美名讓給劉御史如何?」
「這……這……」
劉御史訥訥說不出話來。
太子眉頭緊皺,滿臉怒意:「你們這些主和的平日裡一個個滿嘴的仁義道德,整天看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就你們清高正直。怎麼一到有事就只會推脫認慫,慷他人之慨?」
「鳳城就這麼拱手讓人了嗎?鳳城的百姓不是我大盛子民嗎?我大盛的好男兒都死光了嗎?」
朝臣被他驟然發火嚇的大氣不敢出。
幾個傲骨錚錚的老臣剛才一直沒有參與爭辯,就是為了看看儲君有沒有那個魄力。
眼見他將主和的一頓噴,幾個老臣終於放下心來。
還好儲君性子不像今上,只會玩弄帝王心術搞制衡,卻失了血性。
幾人對視一眼,齊齊出列俯身:「臣提議,讓大將軍林炳帶兵趕赴邊關,奪回鳳城。」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大多數的朝臣都附合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溫國公竟然也在其中。
三皇子黨驚疑地看著他,溫國公老糊塗了嗎?太子眼下勢頭還不夠盛嗎?
溫國公眼觀鼻鼻觀心,不理會周圍打量的目光。
太子看了眼溫國公,眼中幽深一閃而過。
片刻後,他坐下,朗聲道:「大將軍何在?」
林炳出列俯身:「臣在。」
「不知大將軍可否願意為我邊關百姓再赴沙場,奪回鳳城?」
林炳抱拳:「臣萬死。」
說完抬頭一笑:「太子殿下放心,臣雖然老了,但是還拿得動銀槍,殺得動敵人。」
他已經離開戰場很久了,在這錦繡從中侵蝕太久,骨頭都快生鏽了。
如今還未奔赴,身體裡的血液就已經開始沸騰了。
他林炳,天生就屬於戰場。
太子撫掌,道:「好,連夜點兵,明日午時出發,前往邊關。」
下朝後,太子去了皇帝的寢殿。
盛文帝正要喝藥,太子從寧德海手裡接過藥碗,親自伺候皇帝喝藥。
寧德見狀退了下去,順便帶走了所有侍候的宮人。
喝完藥,太子將空碗放在床邊的小几上,正要扶盛文帝躺下,卻被一把抓住了手腕。
他咳嗽了好一陣,才氣喘著問:「你讓林炳帶兵去邊關?」
太子點頭:「是。」
皇帝手指緊了緊,嘴唇動了一下,卻沒有說話。
太子垂首瞥了眼抓著自己的那隻手,乾癟,枯瘦,還有點點黑色的老人斑。
這座曾經壓得他氣都喘不過來的高山,內里已經腐朽的不成樣子了,似乎只要刮一陣大風,就會瞬間分崩離析。
「父皇也知道,朝中除了林炳,沒有人能擔得起元帥一職,兒臣……只能讓他去。」
皇帝枯瘦的臉頰抖了抖,半晌卻頹喪地靠在了床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