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他已經離京,只留下一句不入朝堂,只願做閒雲野鶴。」沈翊本想封他為太傅,將來繼續教導他與姝兒的孩子,可褚無續只怕早想到了今日,溜之大吉。
聞姝忍不住笑,「這是先生的性子,也罷,隨他去吧。」
大局已定,論功行賞,論過降罰。
無論是大周還是大楚的官員,只要是心向朝廷,心向百姓的,兩人都不打算過多追究從前的事。
但魏家是絕無可能再翻身,還有章家同樣被章氏連累,陶綺雲的娘家也就此敗落,欺辱過綺雲的南臨侯府被剝奪了爵位,南臨侯及其世子張臨流放北疆,昌國公府和魏家走的近,有些苟且,念在開國之功,只剝奪了爵位,並未流放……
論完功過,定都望族倒下一小半,人心惶惶,眨眼間就是一年。
朗州的皇城修建的差不多了,登基大典抬上了日程。
正月初一,朗州地勢偏南,一年裡頭難下一場雪,過年這段日子是難得的好天氣,天朗氣清,萬里無雲,湛藍的天空似被水洗過,澄澈無比。
禮部早已著人算過,今日是上上大吉,萬事皆宜,聞姝與沈翊,就在這一日舉辦了登基大典。
皇后一同參與的登基大典還是古往今來頭一遭,當然了,皇后與皇上並肩理政也是頭一遭,經過了這一年,百官與百姓都習慣了,沒誰覺得女子主政有什麼不妥之處。
反倒聞姝理政,大大改善了女子的生活,獲得了諸多女子的擁護,現如今好多姑娘夫人張口閉口就是「太子妃娘娘說」,將她的話奉為圭臬。
聞姝的禮服與沈翊的皇帝禮服形制相差無幾,是尚衣局重新按照帝王規格趕製的皇后禮服,從此以後,皇后不再只是一個「後宮之主」,而是真正的母儀天下。
登基這日,帝後大赦天下,接連頒發詔書,其中引起最大轟動的便是廢黜嫡長子繼承制,擇優擇賢,男女不限,意味著將來女子也可以成為一家之主。
開設女學,舉辦女子科舉,女子一樣可以通過科舉入朝為官,亦可經商做工,隨意出入各處,不得欺壓輕視女子,取締花坊妓\院,不得違背女子意願……違者按律處置。
對民輕徭薄賦,免除苛捐雜稅,廢除嚴刑峻法,施行均田制……此後幾年間,朝廷在各地建起善蘭堂與萬民書院,讓無家可歸之人也有了落腳之地,讓每個孩子都有書可讀;開辦數十個戶市與數個港口,商埠貿易往來繁盛,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皆欣欣向榮。
登基後第五年,燕蘭國已成威名遠揚的大國,國庫充盈,國力強健,八方來朝,邊境安寧,再無戰事。
這一年,在萬民與百官的再三請求下,帝後泰山封禪,千古流芳。
史官筆下龍飛鳳舞——帝後無雙,天下大同。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聞姝忍不住笑,「這是先生的性子,也罷,隨他去吧。」
大局已定,論功行賞,論過降罰。
無論是大周還是大楚的官員,只要是心向朝廷,心向百姓的,兩人都不打算過多追究從前的事。
但魏家是絕無可能再翻身,還有章家同樣被章氏連累,陶綺雲的娘家也就此敗落,欺辱過綺雲的南臨侯府被剝奪了爵位,南臨侯及其世子張臨流放北疆,昌國公府和魏家走的近,有些苟且,念在開國之功,只剝奪了爵位,並未流放……
論完功過,定都望族倒下一小半,人心惶惶,眨眼間就是一年。
朗州的皇城修建的差不多了,登基大典抬上了日程。
正月初一,朗州地勢偏南,一年裡頭難下一場雪,過年這段日子是難得的好天氣,天朗氣清,萬里無雲,湛藍的天空似被水洗過,澄澈無比。
禮部早已著人算過,今日是上上大吉,萬事皆宜,聞姝與沈翊,就在這一日舉辦了登基大典。
皇后一同參與的登基大典還是古往今來頭一遭,當然了,皇后與皇上並肩理政也是頭一遭,經過了這一年,百官與百姓都習慣了,沒誰覺得女子主政有什麼不妥之處。
反倒聞姝理政,大大改善了女子的生活,獲得了諸多女子的擁護,現如今好多姑娘夫人張口閉口就是「太子妃娘娘說」,將她的話奉為圭臬。
聞姝的禮服與沈翊的皇帝禮服形制相差無幾,是尚衣局重新按照帝王規格趕製的皇后禮服,從此以後,皇后不再只是一個「後宮之主」,而是真正的母儀天下。
登基這日,帝後大赦天下,接連頒發詔書,其中引起最大轟動的便是廢黜嫡長子繼承制,擇優擇賢,男女不限,意味著將來女子也可以成為一家之主。
開設女學,舉辦女子科舉,女子一樣可以通過科舉入朝為官,亦可經商做工,隨意出入各處,不得欺壓輕視女子,取締花坊妓\院,不得違背女子意願……違者按律處置。
對民輕徭薄賦,免除苛捐雜稅,廢除嚴刑峻法,施行均田制……此後幾年間,朝廷在各地建起善蘭堂與萬民書院,讓無家可歸之人也有了落腳之地,讓每個孩子都有書可讀;開辦數十個戶市與數個港口,商埠貿易往來繁盛,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皆欣欣向榮。
登基後第五年,燕蘭國已成威名遠揚的大國,國庫充盈,國力強健,八方來朝,邊境安寧,再無戰事。
這一年,在萬民與百官的再三請求下,帝後泰山封禪,千古流芳。
史官筆下龍飛鳳舞——帝後無雙,天下大同。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