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蕭稷悄悄地攥緊了拳頭,聽著這些話,心口一抽一抽的疼,「你和父王說,都有誰欺辱過你,父王一一替你討回來。」
聞姝搖搖頭,「沒有了,我都已經討回來了,四哥成為燕王之後,他們巴結我還來不及呢。」
細算算,幼時吃過的苦頭,也都找回來了。
「父王來遲了。」蕭稷長嘆一聲。
「沒有,正好呢,若不是父王,四哥就危險了。」聞姝相信,這些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兩人又去北苑轉了一圈,聞姝和蕭稷說了小時候沈翊教她寫字,教她讀書,教她射箭……
一樁樁一件件,都在表達著沈翊對她的呵護。
蕭稷徹底放下了心里那點子對女婿的不滿,要是沒有沈翊,他的姝兒不知還要吃多少苦頭。
臨走,蕭稷問:「等我離京那日,能把你阿娘種的蘭花帶走嗎?」
聞姝莞爾:「自然可以,阿娘一定很欣喜等到了您。」
第135章 後悔
兩人離開侯府時, 正好遇到白大人夫妻,還有白家長公子,是來接白氏回家, 已經談妥了和離, 家丁在往外搬東西。
這樣說和離就和離,會顧忌著女兒心愿的父母, 聞姝討厭不起來,若是當初陶家能這樣做, 綺雲也不必受那些委屈。
「下官拜見太子妃娘娘,見過王爺。」白大人看見聞姝連忙帶著妻兒過來見禮。
聞姝微微頷首,「白大人免禮。」
白氏悄悄地瞥了一眼聞姝,她嫁過來時, 聞姝與燕王的婚事已定,她與聞姝幾乎沒有打過什麼交道,更談不上交惡。
白大人直起身, 嘆了口氣, 「小女不爭氣, 讓娘娘看笑話了。」
聞姝嘴角微微噙著笑:「大人嚴重了, 夫妻之間若過的不如意, 及時止損總是好的,祝願白姑娘能覓得佳婿。」
白氏忙屈膝行禮, 「多謝娘娘關懷。」
聞姝與他們本就不熟,說了幾句話也就帶著蕭稷離開了。
等人走了,白氏抬起頭, 遠遠地望著, 心想太子妃娘娘與她所聽見的傳聞一樣,是個心善之人, 可她從前不止一次在婆母那聽見咒罵太子妃的言論,最後婆母落得那樣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方才聞琅還去向太子妃求情,太子妃不僅僅沒有幫他,現在還祝願她和離後能覓得佳婿。
心善而不心軟,這是她應該學習的榜樣。
聞琅被永平侯訓斥的臊眉耷眼,從書房出來,急急忙忙地追了出來,想要挽留白氏,他並不想和離,他很清楚,若與白氏和離,他絕無可能再娶到家世這樣好的妻子。
白氏眉眼冷漠,「自我過門後,你一直不務正業,已過弱冠,身為侯府公子,既不專心學業,也不想辦法謀取差職,整日流連秦樓楚館,招貓逗狗,納了幾房姨娘,我早就不想忍了。」
白氏的長兄只比聞琅大一歲,卻已入了翰林院,反觀聞琅仍是個白身,從前還希冀著他能襲爵,如今襲爵無望,跟著這樣的人,足以見得將來的下場,白氏也沒有什麼可堅持的。
白大人讓夫人帶著白氏先走,攔著還要再追的聞琅,哼道:「你當初求娶吾女是如何保證的?若不是看在永平侯的面子上,我豈會將女兒嫁給你,誰知好竹出歹筍,真是看錯了你,侯爺已經答應和離,你勿要再糾纏,明日就去官府辦了和離文書,此後再無瓜葛。」
說完,不顧聞琅哀求,白大人甩袖離去。
白家與侯府和離一事鬧的紛紛揚揚,在高門望族,和離本是稀罕事,加上過了年,正是眾人得閒之時,坐下來,三兩個人就能傳開。
「現如今女子都能做皇帝了,和離也不算得什麼。」
「說的也是,兩人也沒孩子,總好過當一對怨偶過一生。」
「白家門檻高,何愁將來白姑娘嫁不出去。」
從前覺得和離是敗壞風俗,羞於啟齒,會令家族丟臉之事,如今在女帝的衝擊下,也變得無甚特別。
聞姝與蕭稷從永平侯府出來,又去了善蘭堂,在門口才下了馬車,居然遇到了陶家的馬車,進去一瞧,是綺雲的姨娘來了探望她。
姨娘一見聞姝,便像是老鼠見著貓,眼神躲閃,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留下陶綺雲一臉欲言又止。
蕭稷適時開口,「我去後邊轉轉。」
「好,月露,你帶王爺去私塾瞧瞧。」聞姝轉頭吩咐。
等人走了,姐妹倆坐下來,綺雲說:「我姨娘讓我回家。」
「她哪能做主,怕是陶夫人在背後指使吧?」聞姝一語中的。
綺雲點點頭,「年前她就來過兩次,過年那日也來了,她說是陶夫人讓我回家,不再計較從前之事。」
「陶家哪來的臉說不計較從前之事?」聞姝皺起眉頭。
綺雲苦笑道:「他們這是眼瞧著你發達了,知道你我關係好,便也捨不得起我來了。」
如今誰人不知,聞姝是楚國的皇太女,將來是要做女帝的,而陶家之前投靠了瑞王,瑞王死後,陶家一落千丈,很快太子殿下登基,陶家岌岌可危,在這個時候,就想起了被自家拋棄的陶綺雲,想抓住最後一根浮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聞姝搖搖頭,「沒有了,我都已經討回來了,四哥成為燕王之後,他們巴結我還來不及呢。」
細算算,幼時吃過的苦頭,也都找回來了。
「父王來遲了。」蕭稷長嘆一聲。
「沒有,正好呢,若不是父王,四哥就危險了。」聞姝相信,這些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兩人又去北苑轉了一圈,聞姝和蕭稷說了小時候沈翊教她寫字,教她讀書,教她射箭……
一樁樁一件件,都在表達著沈翊對她的呵護。
蕭稷徹底放下了心里那點子對女婿的不滿,要是沒有沈翊,他的姝兒不知還要吃多少苦頭。
臨走,蕭稷問:「等我離京那日,能把你阿娘種的蘭花帶走嗎?」
聞姝莞爾:「自然可以,阿娘一定很欣喜等到了您。」
第135章 後悔
兩人離開侯府時, 正好遇到白大人夫妻,還有白家長公子,是來接白氏回家, 已經談妥了和離, 家丁在往外搬東西。
這樣說和離就和離,會顧忌著女兒心愿的父母, 聞姝討厭不起來,若是當初陶家能這樣做, 綺雲也不必受那些委屈。
「下官拜見太子妃娘娘,見過王爺。」白大人看見聞姝連忙帶著妻兒過來見禮。
聞姝微微頷首,「白大人免禮。」
白氏悄悄地瞥了一眼聞姝,她嫁過來時, 聞姝與燕王的婚事已定,她與聞姝幾乎沒有打過什麼交道,更談不上交惡。
白大人直起身, 嘆了口氣, 「小女不爭氣, 讓娘娘看笑話了。」
聞姝嘴角微微噙著笑:「大人嚴重了, 夫妻之間若過的不如意, 及時止損總是好的,祝願白姑娘能覓得佳婿。」
白氏忙屈膝行禮, 「多謝娘娘關懷。」
聞姝與他們本就不熟,說了幾句話也就帶著蕭稷離開了。
等人走了,白氏抬起頭, 遠遠地望著, 心想太子妃娘娘與她所聽見的傳聞一樣,是個心善之人, 可她從前不止一次在婆母那聽見咒罵太子妃的言論,最後婆母落得那樣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方才聞琅還去向太子妃求情,太子妃不僅僅沒有幫他,現在還祝願她和離後能覓得佳婿。
心善而不心軟,這是她應該學習的榜樣。
聞琅被永平侯訓斥的臊眉耷眼,從書房出來,急急忙忙地追了出來,想要挽留白氏,他並不想和離,他很清楚,若與白氏和離,他絕無可能再娶到家世這樣好的妻子。
白氏眉眼冷漠,「自我過門後,你一直不務正業,已過弱冠,身為侯府公子,既不專心學業,也不想辦法謀取差職,整日流連秦樓楚館,招貓逗狗,納了幾房姨娘,我早就不想忍了。」
白氏的長兄只比聞琅大一歲,卻已入了翰林院,反觀聞琅仍是個白身,從前還希冀著他能襲爵,如今襲爵無望,跟著這樣的人,足以見得將來的下場,白氏也沒有什麼可堅持的。
白大人讓夫人帶著白氏先走,攔著還要再追的聞琅,哼道:「你當初求娶吾女是如何保證的?若不是看在永平侯的面子上,我豈會將女兒嫁給你,誰知好竹出歹筍,真是看錯了你,侯爺已經答應和離,你勿要再糾纏,明日就去官府辦了和離文書,此後再無瓜葛。」
說完,不顧聞琅哀求,白大人甩袖離去。
白家與侯府和離一事鬧的紛紛揚揚,在高門望族,和離本是稀罕事,加上過了年,正是眾人得閒之時,坐下來,三兩個人就能傳開。
「現如今女子都能做皇帝了,和離也不算得什麼。」
「說的也是,兩人也沒孩子,總好過當一對怨偶過一生。」
「白家門檻高,何愁將來白姑娘嫁不出去。」
從前覺得和離是敗壞風俗,羞於啟齒,會令家族丟臉之事,如今在女帝的衝擊下,也變得無甚特別。
聞姝與蕭稷從永平侯府出來,又去了善蘭堂,在門口才下了馬車,居然遇到了陶家的馬車,進去一瞧,是綺雲的姨娘來了探望她。
姨娘一見聞姝,便像是老鼠見著貓,眼神躲閃,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留下陶綺雲一臉欲言又止。
蕭稷適時開口,「我去後邊轉轉。」
「好,月露,你帶王爺去私塾瞧瞧。」聞姝轉頭吩咐。
等人走了,姐妹倆坐下來,綺雲說:「我姨娘讓我回家。」
「她哪能做主,怕是陶夫人在背後指使吧?」聞姝一語中的。
綺雲點點頭,「年前她就來過兩次,過年那日也來了,她說是陶夫人讓我回家,不再計較從前之事。」
「陶家哪來的臉說不計較從前之事?」聞姝皺起眉頭。
綺雲苦笑道:「他們這是眼瞧著你發達了,知道你我關係好,便也捨不得起我來了。」
如今誰人不知,聞姝是楚國的皇太女,將來是要做女帝的,而陶家之前投靠了瑞王,瑞王死後,陶家一落千丈,很快太子殿下登基,陶家岌岌可危,在這個時候,就想起了被自家拋棄的陶綺雲,想抓住最後一根浮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