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永平侯讓聞琅去邊境時,白氏是支持的,可他和章氏都不願意,她也拗不過婆母,只能作罷,當時就覺得這娘倆眼皮子淺,這下還真是讓聞璟撿了便宜。
眼瞅著聞琅無望襲爵,她還不如和離,憑白在永平侯府受人閒話,她也是家中嫡女,哪裡受得了以後在姨娘手底下討生活。
話一說完,白氏便哭著跑了,說要回娘家,聞琅冷靜下來,連忙追了出去,他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心知肚明,若是和離,他便連妻族最後一點仰仗也沒了,只能忍氣吞聲去討好白氏。
可誰知白氏卻是真心想和離,跑的極快,一溜煙就沒影了,倒是聞琅撞上了永平侯,未免永平侯詢問,他不得不裝出心平氣和的樣子與永平侯行禮問安。
永平侯淡淡地頷首,「正好,你隨我來。」
聞琅跟上永平侯,心裡頭打鼓,還當永平侯知道了白氏與他鬧矛盾一事,進了書房,便想著是不是先請罪。
奈何永平侯說的並不是這件事,他拿出一串鑰匙擱在書案上,「我想著你已成家,給你置辦了一套宅子,宅子是三進的,也不小。」
「謝父親!」聞琅喜笑顏開,心想侯爺還是惦記著他的,居然還單獨給了他一套宅子。
可他還沒笑夠,就又聽見永平侯說:「過了年,擇個吉期就搬過去吧。」
「父親?」聞琅傻眼了,「您這是何意?」
永平侯面無表情地說:「你老大不小了,儘早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也不能一輩子待在侯府。」
這下聞琅明白過來了,「您這是要分家?可兒子是嫡子,豈有嫡子分府別過之理?」
方才白氏還說永平侯想將爵位留給聞璟,難道是真的嗎?
「你母親犯下滔天大過,險些將全家都葬送,也已經被休棄了,你若襲爵,名不正言不順,還是和白氏好好過日子吧,過了年,我給你謀個清閒的差事。」一語定論,永平侯這話,就是絕了聞琅襲爵的機會。
永平侯也知道,聞琅一直覺得自己是唯一的嫡子,襲爵是板上釘釘的事,可給過他機會了,是他沒把握住,為了將來家宅安寧,永平侯只能狠心分家。
「父親!兒子不願意,」聞琅臉色大變,爭辯道:「母親有錯,也已承擔了罪過,為何要牽連我?我才是侯府唯一的嫡子,這爵位本該是我的。」
永平侯睨了他一眼,「誰說爵位一定是嫡子的?只要是我的兒子,都有可能襲爵,再則我給你過機會,我遞信回京,讓你到邊境來磨練,你為何不來?」
「我……」聞琅啞然,小聲辯解:「我那時恰好病了,無奈之下才讓八弟代我。」
「哼,」永平侯冷嗤一聲,「你無需騙我,管家已經向我交代了,你是否病了,你比我更清楚,這世上沒有白得的東西,你既不想付出,沒有收穫也是理所當然。」
回到京,從管家口中得知聞琅一味只知招貓逗狗,與一眾紈絝流連秦樓楚館,他便失望至極,倘若侯府交到這樣的人手中,不出十年也就敗落了。
「父親,兒子知錯了,」聞琅立馬跪了下來,言辭懇切,「兒子年少不懂事,求父親再給我一次機會!」
自章氏出事之後,聞琅在京中一眾少爺公子中地位便尷尬起來,若不是有一個侯爺父親,只怕早就混不下去了,他一旦搬出侯府,定然會被人奚落嘲諷,無人問津。
面對兒子的哀求,永平侯長嘆一聲,「琅兒,為父給過你很多機會,可你科舉考不上,戰場也不樂意去,文治武功竟沒有一樣拿得出手,我如何能將爵位傳給你?」
這話直扎到了聞琅的心裡,方才白氏的話在腦海中響起,他當真有這般廢物嗎?
不,他不能失去爵位!
聞琅還想再求,但管家來報有好幾位大人求見,永平侯只得匆忙出去見客,賭留聞琅跪在書房內。
尚弘等幾位大臣與永平侯寒暄了一番,才依次落座。
永平侯府難得這般熱鬧,管家帶著侍女上了茶水點心,退到門外,等候吩咐。
官員見廳內沒有外人,也就不多耽誤,直言道:「今日來叨擾侯爺,也是想問問侯爺,太子妃乃楚國皇太女一事,可是真的?」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話假不了,但總得起個頭不是。
永平侯說:「千真萬確,說來慚愧,當初太子妃母親逃難遇到我,我也不知其身份,將其帶回來,如今好似惹了麻煩,讓諸位見笑了。」
「不敢不敢,侯爺陰差陽錯,也算是救了大周啊!」
要不然攝政王陳兵五十萬,大周真要完了,而如今看起來,好似還有機會。
「大軍壓境一事太子殿下沒吩咐,我也不便輕舉妄動,但若是朝廷需要,我定拋卻自身性命,死戰到底。」永平侯說的信誓旦旦。
卻把眾人驚著了,連連擺手,「侯爺言重了,先帝方去,大周百廢待興,下官以為,還是議和為重。」
不攔著還能支持嗎?永平侯願意捨生忘死,可他們不願意啊,讓他們這些文官拋下榮華富貴拿著筆桿子上戰場嗎?這還不夠五十萬大軍塞牙縫呢!
永平侯不解地問:「那諸位今日來是……」
眾人面面相覷,這不是想讓您老去求和嘛,您這一開口的就是「死戰到底」,誰還開得了口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眼瞅著聞琅無望襲爵,她還不如和離,憑白在永平侯府受人閒話,她也是家中嫡女,哪裡受得了以後在姨娘手底下討生活。
話一說完,白氏便哭著跑了,說要回娘家,聞琅冷靜下來,連忙追了出去,他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心知肚明,若是和離,他便連妻族最後一點仰仗也沒了,只能忍氣吞聲去討好白氏。
可誰知白氏卻是真心想和離,跑的極快,一溜煙就沒影了,倒是聞琅撞上了永平侯,未免永平侯詢問,他不得不裝出心平氣和的樣子與永平侯行禮問安。
永平侯淡淡地頷首,「正好,你隨我來。」
聞琅跟上永平侯,心裡頭打鼓,還當永平侯知道了白氏與他鬧矛盾一事,進了書房,便想著是不是先請罪。
奈何永平侯說的並不是這件事,他拿出一串鑰匙擱在書案上,「我想著你已成家,給你置辦了一套宅子,宅子是三進的,也不小。」
「謝父親!」聞琅喜笑顏開,心想侯爺還是惦記著他的,居然還單獨給了他一套宅子。
可他還沒笑夠,就又聽見永平侯說:「過了年,擇個吉期就搬過去吧。」
「父親?」聞琅傻眼了,「您這是何意?」
永平侯面無表情地說:「你老大不小了,儘早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也不能一輩子待在侯府。」
這下聞琅明白過來了,「您這是要分家?可兒子是嫡子,豈有嫡子分府別過之理?」
方才白氏還說永平侯想將爵位留給聞璟,難道是真的嗎?
「你母親犯下滔天大過,險些將全家都葬送,也已經被休棄了,你若襲爵,名不正言不順,還是和白氏好好過日子吧,過了年,我給你謀個清閒的差事。」一語定論,永平侯這話,就是絕了聞琅襲爵的機會。
永平侯也知道,聞琅一直覺得自己是唯一的嫡子,襲爵是板上釘釘的事,可給過他機會了,是他沒把握住,為了將來家宅安寧,永平侯只能狠心分家。
「父親!兒子不願意,」聞琅臉色大變,爭辯道:「母親有錯,也已承擔了罪過,為何要牽連我?我才是侯府唯一的嫡子,這爵位本該是我的。」
永平侯睨了他一眼,「誰說爵位一定是嫡子的?只要是我的兒子,都有可能襲爵,再則我給你過機會,我遞信回京,讓你到邊境來磨練,你為何不來?」
「我……」聞琅啞然,小聲辯解:「我那時恰好病了,無奈之下才讓八弟代我。」
「哼,」永平侯冷嗤一聲,「你無需騙我,管家已經向我交代了,你是否病了,你比我更清楚,這世上沒有白得的東西,你既不想付出,沒有收穫也是理所當然。」
回到京,從管家口中得知聞琅一味只知招貓逗狗,與一眾紈絝流連秦樓楚館,他便失望至極,倘若侯府交到這樣的人手中,不出十年也就敗落了。
「父親,兒子知錯了,」聞琅立馬跪了下來,言辭懇切,「兒子年少不懂事,求父親再給我一次機會!」
自章氏出事之後,聞琅在京中一眾少爺公子中地位便尷尬起來,若不是有一個侯爺父親,只怕早就混不下去了,他一旦搬出侯府,定然會被人奚落嘲諷,無人問津。
面對兒子的哀求,永平侯長嘆一聲,「琅兒,為父給過你很多機會,可你科舉考不上,戰場也不樂意去,文治武功竟沒有一樣拿得出手,我如何能將爵位傳給你?」
這話直扎到了聞琅的心裡,方才白氏的話在腦海中響起,他當真有這般廢物嗎?
不,他不能失去爵位!
聞琅還想再求,但管家來報有好幾位大人求見,永平侯只得匆忙出去見客,賭留聞琅跪在書房內。
尚弘等幾位大臣與永平侯寒暄了一番,才依次落座。
永平侯府難得這般熱鬧,管家帶著侍女上了茶水點心,退到門外,等候吩咐。
官員見廳內沒有外人,也就不多耽誤,直言道:「今日來叨擾侯爺,也是想問問侯爺,太子妃乃楚國皇太女一事,可是真的?」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話假不了,但總得起個頭不是。
永平侯說:「千真萬確,說來慚愧,當初太子妃母親逃難遇到我,我也不知其身份,將其帶回來,如今好似惹了麻煩,讓諸位見笑了。」
「不敢不敢,侯爺陰差陽錯,也算是救了大周啊!」
要不然攝政王陳兵五十萬,大周真要完了,而如今看起來,好似還有機會。
「大軍壓境一事太子殿下沒吩咐,我也不便輕舉妄動,但若是朝廷需要,我定拋卻自身性命,死戰到底。」永平侯說的信誓旦旦。
卻把眾人驚著了,連連擺手,「侯爺言重了,先帝方去,大周百廢待興,下官以為,還是議和為重。」
不攔著還能支持嗎?永平侯願意捨生忘死,可他們不願意啊,讓他們這些文官拋下榮華富貴拿著筆桿子上戰場嗎?這還不夠五十萬大軍塞牙縫呢!
永平侯不解地問:「那諸位今日來是……」
眾人面面相覷,這不是想讓您老去求和嘛,您這一開口的就是「死戰到底」,誰還開得了口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