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嗨, 小葉子你可別瞎操心了。咱倆打個賭吧。”李博笑了笑。

  “什麼賭?”葉逢河問。

  李博道:“就賭那個高鎮長來不來道歉。”

  葉逢河一愣, “人家大老遠的,來道什麼歉啊。”

  李博有些洋洋得意道:“所以說你不懂了吧?我家有人當官,這些門道我知道的很。”他耐心的給葉逢河講道理,“你看,來你這裡住的人,你瞅著是不是都挺普通的?”

  葉逢河剛要點頭,又覺得不太對,“能來我這裡住一兩個月的人,沒幾個普通的吧?一個月大幾千呢。”這年頭不上班又能拿出大幾千來跑這種山溝里住著的,能有幾個普通的?

  “所以說啊,你都明白,他們能不明白?他們拿你這裡來做文章,不就是看你這裡宣傳的好,來住的人都有點兒本事嗎?回頭新聞一播出來,不都得念叨一下這邊的好?”李博抽出煙來遞給葉逢河一隻,“所以說你怕什麼呢?”

  葉逢河被他繞了一大圈,最後笑道:“我怕個屁啊,是我阿媽被你嚇到了好嗎?”

  李博道:“等高鎮長來道歉,阿姨就不害怕了。”

  這事兒過了兩天在葉家基本上就翻篇了,如今山里要忙乎的事特別多。

  玉米要收,水稻糯稻要收,還有各種的豆子也要收。

  因為都是在山裡種植,所以基本上大多數地都得需要人工。山上客棧就留了葉媽媽盯著那些工人們蓋房子,順便給做個飯,其他人基本上都跟著下山了,就連鍾小胖都困難的背著個竹簍,顛顛兒的跑去摘大芸豆。

  摘豆子總比摘玉米割稻子省事多了。

  收莊稼這種事不需要太壯的勞力,村子裡留守的半大兒童和老人也能幹這種活兒。彩虹彩亮還把家裡能幹活的驢子和牛都拉上了地頭,車過不去的地方就得靠這些牲口們搬東西了。

  葉家今年種了許多的玉米和紅薯土豆,紅薯土豆還能再過一個月收倒也不著急,不過玉米這個從嫩玉米吃到現在,陸陸續續的摘了好幾茬,剩下的基本都是熟透了的老玉米了。

  這些玉米摘回去曬乾,一部分留下來自己吃,一部分就是要給那些牲口們做口糧的。

  不過客棧周圍還種了零零碎碎將近兩畝地的玉米,那些玉米種的晚,就是要留著吃嫩玉米的。

  山上山下的還沒摘的玉米得有十多畝地,玉米地里還套種了黃豆。黃豆嫩的時候是青毛豆,已經跟嫩玉米一樣摘過不少了,如今留下來的黃豆都是要自家做豆腐豆漿吃的。

  摘好的玉米都堆進大筐里架在小毛驢和大黃牛身上。小毛驢身上的筐子比較小,大黃牛身上的筐子比較大。背了玉米的牛和驢子被彩亮趕著晃晃悠悠的從山下慢慢的往山上走,走到客棧旁邊的曬穀場,將玉米倒下來堆成了一座小山。

  葉媽媽沒事兒了就挑飽滿緊實的玉米,把玉米皮扒到下面,一個個的編成一大串金黃色的玉米串,掛在客棧門口和茶室門口,遠遠的看上去相當喜慶。

  除了串玉米,那些長得紅彤彤的辣椒也被用細細的魚線都串起來,一嘟嚕一嘟嚕的掛在屋檐下面,好像一串串的鞭炮似的好看極了。

  這些玉米跟黃豆收回來,要挑長的大的飽滿的,留著自己吃,那些長得不太好的放在另一堆,回頭打了粒下來是要給牲口吃的。

  這落雲山是富山,一年四季綠意不斷,可是想要牲口長得好,上的膘,就不能捨不得給它們吃糧食。那些個牛啊豬啊,不吃點兒糧食是長不肥的。

  收完玉米的玉米杆也很有用,葉子扒下來可以給牲口們做飼料,杆子可以做帳子。山上種的那些豆子之類的爬蔓作物基本上都是用玉米杆或者高粱杆做帳子,今年收了春天就能用上,用一年第二年收了豆子,這些基本上要麼埋地里當肥料,要麼收回來當柴燒了。

  除了這些,玉米秸稈還能當柴火燒,引火相當方便。

  收完玉米,又收了種的不多專門用來釀酒的高粱,那個高鎮長就開著小車,帶著笑上門了。

  “老哥哥。”他一下車,就對在院子裡用高粱穗子扎炊帚的葉爸爸大聲招呼起來。

  葉爸爸一愣,連忙放下手裡的東西,拍掉身上的草葉子站起來,“高,高鎮長。”

  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左右看了看,孩子們都下地了,連帶一些好幹活湊熱鬧的客人也都下地了。葉媽媽這會兒正在山下葉逢林那邊,給那幾頭奶牛擠奶。

  奶牛春天的時候配了種,生了小牛之後奶水豐沛得很,是葉家用來做乳扇乳餅的一大來源,另一大來源是羊奶。如今葉媽媽光靠賣乳扇乳餅,就賺了不少錢了呢。

  高鎮長一手拎著一堆東西,進來之後跟葉爸爸握了手,抬手摟住葉爸爸的肩膀,“老哥哥,我老姐姐呢?”

  “下面擠奶呢。”葉爸爸指了指,“我去喊過來。”

  “不著急不著急,”高鎮長笑眯眯的拽著葉爸爸進屋,把手裡的東西放在葉爸爸手中,“上次領導來的合影,我就琢磨著你這裡也不方便,乾脆都給你洗出來放大了,還做了鏡框,看看喜歡不喜歡。”

  葉爸爸一聽,連忙把手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拆開。裡面果然是大大小小的幾個相框,有大合影,有他和葉逢河跟市里幾個領導的合影,也有葉家人跟幾個領導的合影。如今都洗了出來鑲嵌在相框裡了,弄得還挺漂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