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順德二十一年,周嬪和貞貴人相繼生下了六皇子和七皇子,為皇家再添新丁。皇帝龍顏大悅,封了周嬪為端妃,貞貴人為貞妃。

  朝廷再次提出立後之事,卻被皇帝一一駁回。有人便猜測,皇上不肯這麼快立後可能是與太子之位有關。

  因為若是立了皇后。皇后所出的便是嫡子,也就是未來的太子。

  所以原本拼美色的後宮,迎來了拼兒子的時代。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兒子爭氣,最後便可以母憑子貴。

  而貞妃與四皇子身邊的宮女嬤嬤們的矛盾也漸漸大了起來。後母難為這句話在很多時候都是正確的。

  在後宮這種複雜的環境。決定人們之間關係的很多時候不是感情而是利益。作為一個皇子,或者說是一個以皇子為中心的利益集團,他身後必然會聚齊一批依附他生存的人。

  這些人依附於他又為他所用,四皇子年紀越大這種趨勢就越明顯,這是沒有辦法更改的,

  除非鶯歌一輩子不生自己的皇子,只將自己與四皇子的利益綁死在一起。否則她與代表著四皇子利益的那個團體就沒有辦法真正相容。

  在後宮那種環境,鶯歌也不可能真的將四皇子關起來教養,她畢竟不是親媽。也沒有善良到為了一個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挑戰世俗的的地步。

  而她所生的七皇子。不管她自己本意為何,七皇子身後也有代表著他利益的團體。

  四皇子在鶯歌的月華宮養到了六歲,之後便與許多皇子那樣另立宮殿,搬出了月華宮。

  在四皇子還在月華宮的那幾年,雙方的關係在鶯歌的努力下還算平和,至少作為一個養母。鶯歌所做的讓人無從挑刺。

  只是隨著幾位皇子的漸漸長大,四皇子與月華宮也終究還是越走越遠。

  彼時貞妃已經因為生了九皇子和盛華公主而晉封為貴妃,在後宮中獨占鰲頭。

  順德二十七年,順德帝大病了一場,差點就要一病不起,最后庄親王宣韶和莊親王妃冒著大幹系在貞貴妃的支持下請了蔣太醫用了秘法將順德帝救了回來。

  據傳蔣太醫冒著殺頭的罪名在皇帝身上動了刀子。不是事實如何,病癒後的順德帝本人也是諱莫如深,也沒有治蔣太醫的罪。

  只是,立太子之事再一次被擺上了台面,這一次連順德帝本人也避開不得。

  月華宮中,貞貴妃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那個不過十一歲的孩子,神色複雜。

  “本宮不明白四殿下的意思。”

  四皇子神色飛揚:“母妃,兒臣自幼得您照顧,母妃也向來視兒臣為親兒,兒臣以為您應該也希望兒臣能得償所願。兒臣身為除了大皇兄之外父皇最年長的兒子,不是理應得到太子之位麼?”

  貞貴妃輕嘆:“四殿下,這件事情不是本宮能做主的。四皇子稍安勿躁,等候皇上與朝臣的決議就是。”

  四皇子皺眉:“母妃,您這是敷衍兒臣麼?宮裡誰人不知,父皇如今最信任之人就是您,您說一句抵得上旁人十句百句的。您如此推脫其實還是想要您親生的七弟當太子吧?”

  貞貴妃看了四皇子半響,想了想還是問道:“殿下,能否告訴本宮是誰讓你此時來求本宮的麼?”

  四皇子不耐煩:“您答應皇兒就是了,是誰讓我來的又有什麼要緊。”

  “那請恕本宮無能為力,本宮從未干預過前朝之事。”

  四皇子臉色一沉:“母妃當真如此絕情麼!”

  貞貴妃語重心長:“殿下,本宮今日好心提醒你一句,遠離那些進讒言的小人。這人根本就是不安好心……”

  “是好心還是虛情假意兒臣心裡清楚的很!”四皇子撇了撇嘴,“你答應不答應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不過母妃可要想清楚了,你若是拒絕了我,也別想我以後會念著你的舊情。”

  貞貴妃無奈道:“四殿下想做什麼?”

  四皇子瞥了貞貴妃一眼:“我手中握有你當初害死我母妃的證據!”

  貞貴妃驚訝地看著四皇子:“本宮害了你母妃?”

  四皇子輕哼一聲:“若不是林姑姑告訴我。我還被你蒙在鼓裡!你當初為了將我養在膝下,不惜下毒害了我母親,還把罪名栽贓到先皇后頭上!我母妃離世之前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卻已經晚了。只能暗自咽下這苦果並將你害她的證據交給林姑姑保管,並囑咐她等我長大離開你才告知我真相!”

  四皇子口中的林姑姑原本是麗妃跟前的大宮女,在麗妃去世之後就伺候四皇子,到了年齡也沒有出宮嫁人。

  貞貴妃也不由得心下惱怒了,這些人為了往上爬真是不惜一切手段。

  不管四皇子所謂的證據是麗妃之前為了防她而可以捏造留下的,還是那位林姑姑編造的,都是其心可誅。

  “母妃。您再好好想想,兒臣先告退了。”四皇子下了通牒,糙糙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四皇子走後,一位長相秀美氣質出眾的女子從內殿走了出來。

  貞貴妃回頭苦笑道:“不成想讓你聽了笑話。”

  女子笑著搖頭:“我也沒想到會聽到這些,早知道就不進去換衣裳了。不過是茶水打濕了一些裙擺。”

  “我派人送你出宮,小一想必在外頭等的急了。”

  聽貞貴妃提起兒子,三娘忍不住笑:“嗯,他非得學什麼古人要為我趕一回馬車,就讓他等等吧。他脾氣好著呢。”

  貞貴人失笑:“你呀,總是捉弄孩子。也虧他忍得了你。”

  三娘走到她面前,笑著道:“娘娘還沒有下定決心嗎?”

  “什麼?”貞貴人抬頭,看著三娘。

  三娘笑了笑:“當斷不斷,形勢怕是更加緊張。現如今還未到魚死網破的時候。說不定比你逼不得已的時候才出手更為合適。娘娘,開弓沒有回頭箭。無論什麼決定,都要及早做好,這樣才能將事情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貞貴人想了想,點頭:“我明白了。”

  三娘朝她行了一禮,告退出宮。

  過了幾日。皇帝來問貞貴妃立太子的事情。

  “皇上心中不是已經有了人選了嗎?怎麼還來過問臣妾這個婦道人家?”貞貴妃笑道。

  順德帝看了貞貴妃半響,突然輕嘆一聲將她抱在懷裡:“對不起,鶯兒。”

  鶯歌淡淡一笑,將頭輕輕抵在他胸口上沒有說話。

  其實順德帝想要立的還是四皇子這個長子,這也是他一直沒有立後的原因,長幼有序是他和太后都十分看重的,這是皇室內部穩定的根本。儘管四皇子的天資不如七皇子。

  第二日貞貴妃與皇上一同去了太后宮中,之後便傳出了貞貴妃主動請求皇上和太后立四皇子為太子的傳言,從朝到野無人不稱頌貞貴妃賢良淑德。

  之後,皇帝便下旨立了四皇子為太子,並立了貞貴妃為皇貴妃。

  接受冊封的這一日,皇貴妃面對著後宮妃嬪們羨慕嫉妒的臉,暗地裡卻是淡淡一笑。

  她的好名聲是皇帝給她宣揚的,包括皇貴妃的分位,都是給她的補償。其實她一個內宮裡毫不干政的婦人,何德何能可以影響皇帝和太后的決策?不過順水推舟罷了。

  她若是在皇上問她立誰為太子的時候回答立她所生的七皇子,等待她的想必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是只能自己意會的,旁人看到的不過是表面的熱鬧罷了。

  當初攛掇四皇子來她面前要挾的人,其實並非真的為四皇子打算,而是也如同她一般看出了皇帝的心思,而使出的害四皇子出局的暗著。

  目的就是想讓四皇子激怒她,然後她與四皇子反目,等四皇子失去爭儲的資格的時候。她這個心黑狠毒的貴妃也要到拱手讓位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皇貴妃鶯歌看向了坐在一旁笑容牽強的端妃,衝著她微微一笑,意味未明。

  可惜她卻不願意被當槍使。

  而四皇子……想到四皇子鶯歌還是忍不住一嘆。

  既然這條路是他自己選的,她也就只能看著了。作為一個母親。她自然是偏心自己的孩子的,這一點她無法不承認。

  她能做到的也僅僅是不主動害人。以後如何,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從那以後。皇貴妃為人更加低調了,她開始每日花大量的時間去慈安宮陪著臥病在床的太后,連後宮之事也分給了端妃,趙妃和柳妃三人共同打理,徹底遠離了是非圈做起了甩手掌柜。

  兩年後,七皇子自請要與莊親王次子一起去北疆歷練。七皇子年紀雖然尚幼卻是老實穩重,皇帝便將他交託給了寧夏總兵王璟。

  順德三十二年。太子出宮遊玩之時遇到刺客,竟被傷了四肢經脈,被侍衛抬回來之時已經四肢俱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