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馬特想問「你以前的娛樂方式呢?」
然後他反應過過來,昆揚人的城市裡應該沒有電視。
探員B繼續說他關於此事的記憶:
貝卡斯開始運用自己的瞬移能力,走訪撒托城的每一個角落。
他肆無忌憚的參觀著昆揚人的藝術館,博物館,研究所,農田,工廠……
只是,越是了解昆揚人的生活,他越能感覺到他們並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想。
首先,昆揚人豢養奴隸,那些曾經在太空征戰中被他們俘虜的種族,都成為受他們驅使的「苦力」。
其實以昆揚人先進的技術,機械已經完全取代了「勞動力」。
可他們依舊將其他種族的生命體當作奴隸,施加沒有必要且無休止的「勞動」。
讓這些異族生物取代機械參與危險的工作,只為了折磨它們。
其次,昆揚人的文明停滯不前。
因為漫長的生命,它們的世界裡已經很久沒有新生兒。
它們的文化中也已經很久沒有新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貝卡斯只是花了點時間研究它們的歷史,便很快就發現了它們的「文化斷代」。
在昆揚,無論是藝術還是文學,最好最新穎的依舊是百年前的那一批。
此後幾乎所有的文藝類作品,都是對「百年前的套路」的復刻。
然後,很多昆揚人沉迷「電子化」。
由於可以讓身體自由的轉換,這部分昆揚人喜歡長久的處於虛化的狀態。
這些「虛化人」長久穿梭在各種夢境裡,沉迷精神幻夢,以此取代現實生活。
它們無精打采,逐漸的對「創造」和「學習」漠不關心,讓生命變成了以「延續」為目的進行的「長壽」,沒有任何內容和價值。
不過,最讓貝卡斯無法理解的還是,昆揚人日常的娛樂方式非常殘忍。
它們設立了角斗場,將其他生命體,或者犯了錯誤的同胞丟進角斗場裡廝殺,以供觀賞取樂。
作為鬥士的一部分昆揚人在角斗場裡苦苦搏命。
作為觀眾的一部分昆揚人對這些殘酷的表演進行直播觀看和評頭論足,毫無感情,也沒有道德。
它們對待被丟進角斗場的同胞,只有費盡心思的折磨,千方百計的改造和雞蛋裡挑骨頭式的羞辱。
貝卡斯原以為發達的科技可以消除貧富差距,消除生命和生命之間的差別
——只要所有人都變得一樣強大,還有什麼差別呢?
——但昆揚人身體力行的推翻了這個「想像」。
即便個體間同樣強大,即便每個昆揚人都掌握著「不老不死」和「虛化」的強大能力,他們依然有辦法在種族內部分出三六九等。
這不得不視為一種諷刺。
雖然昆揚人已經習以為常,但貝卡斯不得不思考:
如果昆揚人宣稱它們的社會用科技消滅了「不平等」,那麼角斗場上廝殺,折磨,改造的生命體又算什麼呢?
「貝卡斯意識到了這些細節。可如果不是因為你,馬特,過去的他注意不到這一點。」探員B說。
「我嗎?」馬特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知道如果你在,絕對不會接受那些現象。」探員B說,「而他以前沉迷在『只要人類一起進化,情感和犧牲不重要』的理想里,也不會注意到這些『小事』。」
結果,昆揚人表明,這場犧牲掉感情,只保留理性的進化,盡頭卻不是更加文明和秩序,而是更為殘忍和冷酷。
「我記起了那時的貝卡斯的想法,」探員B沒有感情的說,「在他小時候,當他面對奈亞拉托提普,當他在銀河圖書館追殺,他以為是恐懼感和敬畏感讓他變得弱小,他以為是情緒讓他脆弱,所以他一直在太空中尋找強大科技的同時,學習如何摒棄感情。
「在面對愛情時,他也是信心滿滿,認為即便要『發展戀情』,『建立婚姻』,也同樣可以不需要感情,只需要履行責任和義務,他想在最重要的人面前證明這一點。」
貝卡斯揉著頭髮,嘟囔道:「我有過這樣的想法?真是…我完全想不起來…這聽起來不是很不靠譜嗎?」
他和麥考夫一起看向馬特。
連莫里亞蒂都看著馬特。
馬特受不了了,解釋道:「他沒有成功,他只是這麼想的,他也這麼說了,但他的行動不是這樣的。否則我會和他在一起嗎?我沒瘋。」
不過,莫里亞蒂仍然另有想法。
他說:「但是這又怎麼樣?人類的確會成為太空中最強大的種族不是嗎?
「當我們忙著盤算星際征服的時候,不會有餘力折磨同胞。」
「做個人吧。」馬特吐槽。
「這就是人類至上主義。」莫里亞蒂繼續說,並且身為教授,他順便做了一點小小的科普:
「人類至上主義」,這派哲學主張以「人類」為核心,人類的利益至高無上。
它強調凡事要從人類的整體利益出發,推動人類的集體進步。
無論面對自然文明,還是太空文明,人類都處於絕對凌駕的地位上。
「這個問題,那時的貝卡斯也考慮過,」探員B說,「他的結論是,先定義什麼是『人類』?」
莫里亞蒂沒有說話。
當類似「主義解構」的觀點出現時,他便知道怎麼引導都沒用了。
然後他反應過過來,昆揚人的城市裡應該沒有電視。
探員B繼續說他關於此事的記憶:
貝卡斯開始運用自己的瞬移能力,走訪撒托城的每一個角落。
他肆無忌憚的參觀著昆揚人的藝術館,博物館,研究所,農田,工廠……
只是,越是了解昆揚人的生活,他越能感覺到他們並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想。
首先,昆揚人豢養奴隸,那些曾經在太空征戰中被他們俘虜的種族,都成為受他們驅使的「苦力」。
其實以昆揚人先進的技術,機械已經完全取代了「勞動力」。
可他們依舊將其他種族的生命體當作奴隸,施加沒有必要且無休止的「勞動」。
讓這些異族生物取代機械參與危險的工作,只為了折磨它們。
其次,昆揚人的文明停滯不前。
因為漫長的生命,它們的世界裡已經很久沒有新生兒。
它們的文化中也已經很久沒有新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貝卡斯只是花了點時間研究它們的歷史,便很快就發現了它們的「文化斷代」。
在昆揚,無論是藝術還是文學,最好最新穎的依舊是百年前的那一批。
此後幾乎所有的文藝類作品,都是對「百年前的套路」的復刻。
然後,很多昆揚人沉迷「電子化」。
由於可以讓身體自由的轉換,這部分昆揚人喜歡長久的處於虛化的狀態。
這些「虛化人」長久穿梭在各種夢境裡,沉迷精神幻夢,以此取代現實生活。
它們無精打采,逐漸的對「創造」和「學習」漠不關心,讓生命變成了以「延續」為目的進行的「長壽」,沒有任何內容和價值。
不過,最讓貝卡斯無法理解的還是,昆揚人日常的娛樂方式非常殘忍。
它們設立了角斗場,將其他生命體,或者犯了錯誤的同胞丟進角斗場裡廝殺,以供觀賞取樂。
作為鬥士的一部分昆揚人在角斗場裡苦苦搏命。
作為觀眾的一部分昆揚人對這些殘酷的表演進行直播觀看和評頭論足,毫無感情,也沒有道德。
它們對待被丟進角斗場的同胞,只有費盡心思的折磨,千方百計的改造和雞蛋裡挑骨頭式的羞辱。
貝卡斯原以為發達的科技可以消除貧富差距,消除生命和生命之間的差別
——只要所有人都變得一樣強大,還有什麼差別呢?
——但昆揚人身體力行的推翻了這個「想像」。
即便個體間同樣強大,即便每個昆揚人都掌握著「不老不死」和「虛化」的強大能力,他們依然有辦法在種族內部分出三六九等。
這不得不視為一種諷刺。
雖然昆揚人已經習以為常,但貝卡斯不得不思考:
如果昆揚人宣稱它們的社會用科技消滅了「不平等」,那麼角斗場上廝殺,折磨,改造的生命體又算什麼呢?
「貝卡斯意識到了這些細節。可如果不是因為你,馬特,過去的他注意不到這一點。」探員B說。
「我嗎?」馬特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知道如果你在,絕對不會接受那些現象。」探員B說,「而他以前沉迷在『只要人類一起進化,情感和犧牲不重要』的理想里,也不會注意到這些『小事』。」
結果,昆揚人表明,這場犧牲掉感情,只保留理性的進化,盡頭卻不是更加文明和秩序,而是更為殘忍和冷酷。
「我記起了那時的貝卡斯的想法,」探員B沒有感情的說,「在他小時候,當他面對奈亞拉托提普,當他在銀河圖書館追殺,他以為是恐懼感和敬畏感讓他變得弱小,他以為是情緒讓他脆弱,所以他一直在太空中尋找強大科技的同時,學習如何摒棄感情。
「在面對愛情時,他也是信心滿滿,認為即便要『發展戀情』,『建立婚姻』,也同樣可以不需要感情,只需要履行責任和義務,他想在最重要的人面前證明這一點。」
貝卡斯揉著頭髮,嘟囔道:「我有過這樣的想法?真是…我完全想不起來…這聽起來不是很不靠譜嗎?」
他和麥考夫一起看向馬特。
連莫里亞蒂都看著馬特。
馬特受不了了,解釋道:「他沒有成功,他只是這麼想的,他也這麼說了,但他的行動不是這樣的。否則我會和他在一起嗎?我沒瘋。」
不過,莫里亞蒂仍然另有想法。
他說:「但是這又怎麼樣?人類的確會成為太空中最強大的種族不是嗎?
「當我們忙著盤算星際征服的時候,不會有餘力折磨同胞。」
「做個人吧。」馬特吐槽。
「這就是人類至上主義。」莫里亞蒂繼續說,並且身為教授,他順便做了一點小小的科普:
「人類至上主義」,這派哲學主張以「人類」為核心,人類的利益至高無上。
它強調凡事要從人類的整體利益出發,推動人類的集體進步。
無論面對自然文明,還是太空文明,人類都處於絕對凌駕的地位上。
「這個問題,那時的貝卡斯也考慮過,」探員B說,「他的結論是,先定義什麼是『人類』?」
莫里亞蒂沒有說話。
當類似「主義解構」的觀點出現時,他便知道怎麼引導都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