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天亮之後,機關槍掃she的聲音再一次響在平城外。王綬雲領著士兵們沖在前面,髒污的臉上只有那雙明亮的眼睛還能看到曾經那個英挺的將官模樣,那些書卷氣息的溫和之感早已從他身上消失殆盡,他端著槍開始向敵人she擊。
戰爭持續到第五天,以沙弗大使塞德里克為代表的洋人大使和國聯終於調停成功,華夏和日本迎來了三天的停戰修整時間。
王綬雲在這個時候給陳怡玢打了一通電話,他說:“嘉和,我很好,不要擔心,這次調停之所以能成功就在於我軍的小勝,我已經向委座申請援軍了,援兵很快就會到了。”
陳怡玢清楚的知道上輩子這場戰爭之中華夏是弱勢的,儘管軍民都在堅持抗戰,可是華夏的傷亡卻是日本的三倍那麼多,最後還是用一些賠款手段止息了這場戰爭。她上輩子與王綬雲本是不太相干的人,也沒有特意去記得他的事情,可是現在卻想起來,既然他已經官至師長,為何上輩子在這場戰役之後來沒有在報紙上看到他的名字了呢?
陳怡玢一想到這些就恨自己上輩子應該多多關注政局和軍隊的,可是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王綬雲在電話那頭說:“嘉和,你放寬心吧,好好養胎、生下小樂昭,我就記你頭等功!”
可是三天之後,日本人開始從本國增派了兩艘巡航艦和水雷艦隊,同時艦隊還從本國運輸來陸戰士兵三千人投入到新的戰爭之中。而王綬雲以為的宋定海的支援卻遲遲未到,過了兩日,一個炮兵團從南京運輸到平城加入了戰爭,與日本人的航母、轟炸機、陸戰隊相比,第四師和第九師的戰爭更艱難了。
塞德里克雖然一直在為調停兩國戰爭奔走,但是日本方面的回覆卻一直不容樂觀。
陳怡玢這邊一直設立了慈善捐贈處,她挺著肚子在裡面工作,這樣仿佛能忘記她對王綬雲的思念和擔憂。黃薇甜的電話常打到塞德這裡來關心陳怡玢,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電話線也被日本人炸斷,她跟黃薇甜也失去了聯絡。
大批的老百姓捐贈著物資和金錢,可是焦灼的戰局甚至連給前線送物資都變得十分危險,但是張少白手下的一些白相人還是擔起了這個責任,這讓張少白的名氣在平城更響亮了,以前提起張少白那是下九流人物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張少白的義舉和戰爭之中表現出來的擔當讓平城老百姓都對他豎起大拇指。
在日本第二次從本國增兵的時候,陳怡玢生下了孩子,當時的她還在慈善處登記善款,可是起身的時候大腿之間流下了溫熱的液體讓她知道羊水破了,很快就被送到了醫院。
塞德趕來陪在陳怡玢的門外,當醫生告訴他陳怡玢生了一個女孩的時候,塞德低聲的道:“王樂昭啊……”
新生命的出生也沒有給平城的戰爭局勢帶來曙光,日本第二次增兵的是陸軍作戰隊,海軍艦隊的長時間與華夏焦灼的局面使日本方面失去了耐心,終於將他們的王牌陸軍運到平城的戰場上了。
而宋定海也將江西的第十六軍調來投入戰場,同時還有一隊中央重炮團,這是宋定海一手培養起來重炮團,他們的登場使戰局暫時傾向了華夏,但是日本陸軍加入了戰場之後,他們的堅槍利炮和坦克壓平了東城區那些脆弱的軍事掩體……
每天都有報紙在報導東城區的戰局,陳怡玢看著已經褪了黃疸變得白嫩的小樂昭,她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小樂昭,爸爸一定會平安的,他還沒有看過你呢。”
戰爭又繼續持續了半個多月,期間日本和華夏不斷的增兵也不斷的傷亡,終於在國聯和沙弗、美國等大國的聯合震懾之下,日本在傷亡四千人之後,也終於同意了停戰,同時的華夏傷亡士兵為一萬三千多人,這個巨大的傷亡數字讓所有人都沉痛。
籠罩在平城頭頂一個多月的戰火終於停止了,但是東城區外遍地戰死的士兵和百姓的屍體,東西城區的鐵閘門打開了,可是東城區已經被戰火破壞得幾乎殆盡,在一片廢墟之上,有人在嚎啕大哭痛失家園,有人在木然的搬掉磚頭瓦礫,滿目的蒼涼。
陳怡玢以為儘管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陽光終究會穿透烏雲的,就好像這平城的戰爭一樣,就算戰後要重建很久,但是戰火終究還是停止了。
然而一個迎面的痛擊讓她疼得說不出話來。
王綬雲戰死在了沙場。
他在日本占領東城區火車站的時候帶兵沖了上去,被日軍掃she的子彈she穿了胸膛,他終於如他曾經的誓言那樣:如果我要死,就死在與敵人作戰的戰場之中,我願意為保護民族和國家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綬雲,王隨慶,死了。
一個多月之後
談判了一個多月的停戰協議仍然在焦灼,在沙弗領事館裡,由多國代表聯合開的調停會議再一次舉行,會上日本方面列出了答應華夏停戰的條件,這些苛刻的賠款組成了這個所謂的和平協議,儘管這個和平協議是如此的讓人失望,而第四師殘留人員被調回南京由宋定海直屬作戰部隊接收,同時平城又迎來了新的駐軍部隊。
那天正好是小樂昭百日宴的日子,塞德和李少雍在會議結束之後,一起去陳公館看望陳怡玢。
黃薇甜和李少雍在戰後第一時間回到了平城,黃薇甜一直陪在陳怡玢的身邊,她在火車上就知道了王綬雲戰死沙場的消息,見到陳怡玢抱著孩子在客廳里失神的樣子,她一下子就哭了出來,眼淚無聲無息的控制不住,她跑到陳怡玢身邊喊了一聲:“嘉和……”然後從側面將陳怡玢和小樂昭一起抱住。
陳怡玢反倒沒有哭,說:“快看看小樂昭吧。”她逗弄著孩子,對黃薇甜說:“她的大名叫做王樂昭,是隨慶之前給她起的名字,小名還沒有想好,由你這個乾娘來起吧。”
黃薇甜臉上還掛著淚水,她看著襁褓之中白白嫩嫩的孩子,說:“歡慶和平的到來,小名就叫歡平吧。”
陳怡玢道:“歡平,這個名字很好。”又對孩子道:“以後你的小名叫歡平啦,快看看這是你的乾娘。”
黃薇甜看著仍舊冷靜若常的陳怡玢,心裡難受得不知道說什麼。
在一個月的陪伴之後,陳怡玢仍舊如常,甚至連王綬雲的日常衣物都沒有處理,他的東西都擺放在了原來的位置上。
停戰後的祭奠禮上,王綬雲的遺體因為被炸毀,用的他殘破的頭盔作為衣冠冢的替代品,頭盔裡面寫著‘第一軍第四師師長王綬雲’的字樣,陳怡玢甚至沒有去參加這個祭奠禮,與王綬雲一起參戰的第九師師長來勸過她之後,就沒有人就這件事來勸她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親人和朋友們時常來看望她和孩子,黃薇甜更是帶著小福寶住在了陳公館,生怕陳怡玢有一點想不開。陳怡玢雖然看似正常,但是在痛失愛人之後,她這種正常反倒讓所有人的心裡都在難過和害怕她會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
小歡平百日宴那天,陳怡玢請了幾位至親好友來陳公館裡一起吃了頓飯,飯後大家一起喝茶的時候,陳怡玢跟大家說:“我知道你們都怕我做出什麼事情來,但是我不會的,我還有歡平和阿光,他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我不會做傻事的。”
她又說:“而且,隨慶在參戰之前跟我說過讓我等他,我會一直等他的。”
“就算要死,也是死在我的心裡,但是現在,我心裡不認這件事,我當隨慶還活著,只是他回不來了,我願意這樣一直等著他,直到我去世。”
網絡版END
作者有話要說: 頂鍋蓋聲明:最後是HE結局,現在都是為了劇情需要
出書版會有另一個結局+番外,其中的一個番外《及老終去》是7000多字的肥章,已經寫完了,最後會寫到主角們一起變老,還有其他一些人的結局,陳怡玢再一次壽終正寢結束。
還預計寫兩個番外放在出書版上:1、黃薇甜和李少庸的前世,或者說是我原來設定的軌道。2、賽德的番外。當然這兩個番外得看我寫文的狀態,我為了趕稿子已經兩天在凌晨兩點半睡覺了。
寫到這裡,我想說感謝大家這半年多的陪伴,我一路寫一路成長,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結婚那段日子大家的祝福和紅包,到現在我還會跟我老公炫耀:看我收到好多紅包哦。還有那些一直給我留言、包養我的讀者,很是感謝。
(
附:本書籍僅供學習交流之用,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自行刪除
戰爭持續到第五天,以沙弗大使塞德里克為代表的洋人大使和國聯終於調停成功,華夏和日本迎來了三天的停戰修整時間。
王綬雲在這個時候給陳怡玢打了一通電話,他說:“嘉和,我很好,不要擔心,這次調停之所以能成功就在於我軍的小勝,我已經向委座申請援軍了,援兵很快就會到了。”
陳怡玢清楚的知道上輩子這場戰爭之中華夏是弱勢的,儘管軍民都在堅持抗戰,可是華夏的傷亡卻是日本的三倍那麼多,最後還是用一些賠款手段止息了這場戰爭。她上輩子與王綬雲本是不太相干的人,也沒有特意去記得他的事情,可是現在卻想起來,既然他已經官至師長,為何上輩子在這場戰役之後來沒有在報紙上看到他的名字了呢?
陳怡玢一想到這些就恨自己上輩子應該多多關注政局和軍隊的,可是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王綬雲在電話那頭說:“嘉和,你放寬心吧,好好養胎、生下小樂昭,我就記你頭等功!”
可是三天之後,日本人開始從本國增派了兩艘巡航艦和水雷艦隊,同時艦隊還從本國運輸來陸戰士兵三千人投入到新的戰爭之中。而王綬雲以為的宋定海的支援卻遲遲未到,過了兩日,一個炮兵團從南京運輸到平城加入了戰爭,與日本人的航母、轟炸機、陸戰隊相比,第四師和第九師的戰爭更艱難了。
塞德里克雖然一直在為調停兩國戰爭奔走,但是日本方面的回覆卻一直不容樂觀。
陳怡玢這邊一直設立了慈善捐贈處,她挺著肚子在裡面工作,這樣仿佛能忘記她對王綬雲的思念和擔憂。黃薇甜的電話常打到塞德這裡來關心陳怡玢,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電話線也被日本人炸斷,她跟黃薇甜也失去了聯絡。
大批的老百姓捐贈著物資和金錢,可是焦灼的戰局甚至連給前線送物資都變得十分危險,但是張少白手下的一些白相人還是擔起了這個責任,這讓張少白的名氣在平城更響亮了,以前提起張少白那是下九流人物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張少白的義舉和戰爭之中表現出來的擔當讓平城老百姓都對他豎起大拇指。
在日本第二次從本國增兵的時候,陳怡玢生下了孩子,當時的她還在慈善處登記善款,可是起身的時候大腿之間流下了溫熱的液體讓她知道羊水破了,很快就被送到了醫院。
塞德趕來陪在陳怡玢的門外,當醫生告訴他陳怡玢生了一個女孩的時候,塞德低聲的道:“王樂昭啊……”
新生命的出生也沒有給平城的戰爭局勢帶來曙光,日本第二次增兵的是陸軍作戰隊,海軍艦隊的長時間與華夏焦灼的局面使日本方面失去了耐心,終於將他們的王牌陸軍運到平城的戰場上了。
而宋定海也將江西的第十六軍調來投入戰場,同時還有一隊中央重炮團,這是宋定海一手培養起來重炮團,他們的登場使戰局暫時傾向了華夏,但是日本陸軍加入了戰場之後,他們的堅槍利炮和坦克壓平了東城區那些脆弱的軍事掩體……
每天都有報紙在報導東城區的戰局,陳怡玢看著已經褪了黃疸變得白嫩的小樂昭,她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小樂昭,爸爸一定會平安的,他還沒有看過你呢。”
戰爭又繼續持續了半個多月,期間日本和華夏不斷的增兵也不斷的傷亡,終於在國聯和沙弗、美國等大國的聯合震懾之下,日本在傷亡四千人之後,也終於同意了停戰,同時的華夏傷亡士兵為一萬三千多人,這個巨大的傷亡數字讓所有人都沉痛。
籠罩在平城頭頂一個多月的戰火終於停止了,但是東城區外遍地戰死的士兵和百姓的屍體,東西城區的鐵閘門打開了,可是東城區已經被戰火破壞得幾乎殆盡,在一片廢墟之上,有人在嚎啕大哭痛失家園,有人在木然的搬掉磚頭瓦礫,滿目的蒼涼。
陳怡玢以為儘管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陽光終究會穿透烏雲的,就好像這平城的戰爭一樣,就算戰後要重建很久,但是戰火終究還是停止了。
然而一個迎面的痛擊讓她疼得說不出話來。
王綬雲戰死在了沙場。
他在日本占領東城區火車站的時候帶兵沖了上去,被日軍掃she的子彈she穿了胸膛,他終於如他曾經的誓言那樣:如果我要死,就死在與敵人作戰的戰場之中,我願意為保護民族和國家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綬雲,王隨慶,死了。
一個多月之後
談判了一個多月的停戰協議仍然在焦灼,在沙弗領事館裡,由多國代表聯合開的調停會議再一次舉行,會上日本方面列出了答應華夏停戰的條件,這些苛刻的賠款組成了這個所謂的和平協議,儘管這個和平協議是如此的讓人失望,而第四師殘留人員被調回南京由宋定海直屬作戰部隊接收,同時平城又迎來了新的駐軍部隊。
那天正好是小樂昭百日宴的日子,塞德和李少雍在會議結束之後,一起去陳公館看望陳怡玢。
黃薇甜和李少雍在戰後第一時間回到了平城,黃薇甜一直陪在陳怡玢的身邊,她在火車上就知道了王綬雲戰死沙場的消息,見到陳怡玢抱著孩子在客廳里失神的樣子,她一下子就哭了出來,眼淚無聲無息的控制不住,她跑到陳怡玢身邊喊了一聲:“嘉和……”然後從側面將陳怡玢和小樂昭一起抱住。
陳怡玢反倒沒有哭,說:“快看看小樂昭吧。”她逗弄著孩子,對黃薇甜說:“她的大名叫做王樂昭,是隨慶之前給她起的名字,小名還沒有想好,由你這個乾娘來起吧。”
黃薇甜臉上還掛著淚水,她看著襁褓之中白白嫩嫩的孩子,說:“歡慶和平的到來,小名就叫歡平吧。”
陳怡玢道:“歡平,這個名字很好。”又對孩子道:“以後你的小名叫歡平啦,快看看這是你的乾娘。”
黃薇甜看著仍舊冷靜若常的陳怡玢,心裡難受得不知道說什麼。
在一個月的陪伴之後,陳怡玢仍舊如常,甚至連王綬雲的日常衣物都沒有處理,他的東西都擺放在了原來的位置上。
停戰後的祭奠禮上,王綬雲的遺體因為被炸毀,用的他殘破的頭盔作為衣冠冢的替代品,頭盔裡面寫著‘第一軍第四師師長王綬雲’的字樣,陳怡玢甚至沒有去參加這個祭奠禮,與王綬雲一起參戰的第九師師長來勸過她之後,就沒有人就這件事來勸她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親人和朋友們時常來看望她和孩子,黃薇甜更是帶著小福寶住在了陳公館,生怕陳怡玢有一點想不開。陳怡玢雖然看似正常,但是在痛失愛人之後,她這種正常反倒讓所有人的心裡都在難過和害怕她會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
小歡平百日宴那天,陳怡玢請了幾位至親好友來陳公館裡一起吃了頓飯,飯後大家一起喝茶的時候,陳怡玢跟大家說:“我知道你們都怕我做出什麼事情來,但是我不會的,我還有歡平和阿光,他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我不會做傻事的。”
她又說:“而且,隨慶在參戰之前跟我說過讓我等他,我會一直等他的。”
“就算要死,也是死在我的心裡,但是現在,我心裡不認這件事,我當隨慶還活著,只是他回不來了,我願意這樣一直等著他,直到我去世。”
網絡版END
作者有話要說: 頂鍋蓋聲明:最後是HE結局,現在都是為了劇情需要
出書版會有另一個結局+番外,其中的一個番外《及老終去》是7000多字的肥章,已經寫完了,最後會寫到主角們一起變老,還有其他一些人的結局,陳怡玢再一次壽終正寢結束。
還預計寫兩個番外放在出書版上:1、黃薇甜和李少庸的前世,或者說是我原來設定的軌道。2、賽德的番外。當然這兩個番外得看我寫文的狀態,我為了趕稿子已經兩天在凌晨兩點半睡覺了。
寫到這裡,我想說感謝大家這半年多的陪伴,我一路寫一路成長,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結婚那段日子大家的祝福和紅包,到現在我還會跟我老公炫耀:看我收到好多紅包哦。還有那些一直給我留言、包養我的讀者,很是感謝。
(
附:本書籍僅供學習交流之用,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自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