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距離梁祝第六部出版的時間二零一三年二月,梁柷第七部出版的時間足足隔出了有差不多一年這麼久,在此我也要鄭重地向各位支持我的讀者,向喜歡和關心著梁祝小情侶以及這部書中其他角色的 家們道歉。對不起,由於我三次元的工作繁忙和之前一個版本寫作水準無法達到理想程度,所以延宕了原該在二零一三年夏購出版的梁祝第七部《羅剎女》,以致於讓大家遲遲沒能等到這系列的新作。再次致歉!
算起來,梁祝系列從二零零七年開始撰文到二零一零年首次出版、穩步出版,不知不覺已經走到第七個年頭了,梁祝兩人也從一開始的相遇、相知、你追我趕、重逢、變故、執著追尋,終於進展到了第七部在春秋時期的古中國舞台上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
如果從整體情節上來看,《羅剎女》這部書可以說是梁祝系列走向高潮的一個轉捩點。
在這部書里,大家能看到許多在現代部分耳熟能詳的人物,看到他們過去的「緣」,也能了解許多發生在現代的事情的「因」,當然,有一些伏筆大家在這部書里還不能完全找到答案,但相信,大家都應該能夠感覺得到,用一句俗套的話來說,就是:「命運的齒輪晈合了。」那麼,既然是一個走向高潮的轉捩點,梁祝這部書很 顯然也將由這部書開始走上完結的道路。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我的計劃,梁祝系列還將有二至三部,下一部的寫作主題也可以說是書名目前已確定,暫定名為《燃陰劫》。大家都知道祝映台的前世在古時候的名字是燃陰,所以很顯然,這將是一部完全揭示梁祝兩人前緣的關鍵集,同時,恐怕也將是非常難寫的一部,不過我一定會努力,爭取寫出不辜負大家期待的好作品。
至於本書的話,我不知道大家看到現在以後有什麼感想。(應該不會有人特地偷跑看後記吧,哈哈。)塵夜當初在構想的時候,之所以會選擇羅剎女這個題眼,除了傳說中那被譽為「極妙者」的身姿令我印象深刻,還因為這個具象之下所蘊含的一些深意。
所以在本書中,羅剎女這個詞,不單單是指某個人或者說某個妖魔,羅剎女其人,隨著書的進展,它所對應的人、對應的身分一直 在發生改變。誰才是羅剎女?什麼樣的才叫羅剎女?為什麼會變成羅剎女?你的身邊有沒有羅剎女?那究竟是個怪物,還是別的什麼?有朝一日,你會不會變成羅剎女?伴隨著這條主線,我寫下了這個故事,而這條主線所指的方向,當然咳咳,在下一集中。(別打我呀!)
其實之前我也有在一些論壇上看到讀者的回饋,對於梁祝這個故事的伏線有不少人提出了比較大膽的猜測,部分靠譜,但是靠譜的部分中也還有沒有猜透的地方,所以,這個故事接著如何發展,就讓 我再賣一個小小的關子吧。另外,甶於二零一四年是塵夜寫作十周年,所以到時候我可能會做一些紀念活動,也在此提前預告,希望 大家多多支持。
囉囉嗦嗦說了很多,最後還是感謝感謝再感謝,謝謝大家支持我,沒有你們,我不可能走那麼久、那麼遠。那麼最後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兩三步,讓我們繼續屏住呼吸,一步一個腳印地堅 實踏下去!我們下集再見!
第32章 特典番外《遇巫》(巫山君X巫緘)
楚國崇尚巫風。
春秋時期的列國之中,大抵也只有楚國巫覡這一支人數存活最多、變化最廣、能力最強,最神祕也是最難測。
求雨、占夢、招神、祓除、驅鬼、療疾,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巫者做的主要事情,但追溯至夏商時期,卻僅僅只是巫者工作內容的一部分而已。
祭祀、占卜,更多屬於巫者應該所為的事情隨著西周初葉巫祝分野的出現,逐漸被從巫者身上強制剝離,宗祝大家的崛起使得人們不再信任巫者,原本擁有高尚地位的巫覡們被很快擠出了主流社會,淪落到有時連性命都難保的地步。
遇到吉利之事向上天祈福的時候沒有巫者的分,往往只有國家面臨災禍的時候,巫覡們才會被統治者和民眾想到,推到人前,獻出鮮血乃至生命來捍衛邦國安寧,四海昇平。
這恐怕是一個身為巫者最黑暗的時代,即便是在楚國,亦是如此。
「滾、滾出去!」
被五大三粗的成年漢子用力推出門的巫緘在地上摔了 一跤,後腦勺磕在地上,好半天沒能緩過勁來,接著對方已經一盆髒水潑了過來,噹噹正正澆了他一頭一身。
「叫你再胡說!」
主人家罵完了最後-句,將門「砰」地一關,不再搭理外頭那個看起來不過只有四、五歲的小孩。
巫緘耳朵「嗡嗡」直響,過了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慢慢爬起身。
原本在一旁圍觀他的民眾一看這孩子起身了,立刻一鬨而散,剛剛看熱鬧的熱情好像在這一瞬間就散了,只有幾個膽大的還在門背後悄悄地露出臉來,偷窺這年幼的巫者。
巫緘嘆了口氣,小小年紀,臉上卻有著與之不符的沉穩和老成。
「我再說一次。」用清脆的孩童嗓音,巫緘再度對著那緊閉的房門道,「令夫人自上月失蹤又回來那天起就已經不是個活人了,如果不及時……」
「嗖」的一聲,一柄剔骨頭的鋒利尖刀從窗戶里射了出來,巫緘狼狽地「哎呀」一聲,又在地上坐了一屁股墩子,才把那刀給好險讓了過去。
算起來,梁祝系列從二零零七年開始撰文到二零一零年首次出版、穩步出版,不知不覺已經走到第七個年頭了,梁祝兩人也從一開始的相遇、相知、你追我趕、重逢、變故、執著追尋,終於進展到了第七部在春秋時期的古中國舞台上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
如果從整體情節上來看,《羅剎女》這部書可以說是梁祝系列走向高潮的一個轉捩點。
在這部書里,大家能看到許多在現代部分耳熟能詳的人物,看到他們過去的「緣」,也能了解許多發生在現代的事情的「因」,當然,有一些伏筆大家在這部書里還不能完全找到答案,但相信,大家都應該能夠感覺得到,用一句俗套的話來說,就是:「命運的齒輪晈合了。」那麼,既然是一個走向高潮的轉捩點,梁祝這部書很 顯然也將由這部書開始走上完結的道路。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我的計劃,梁祝系列還將有二至三部,下一部的寫作主題也可以說是書名目前已確定,暫定名為《燃陰劫》。大家都知道祝映台的前世在古時候的名字是燃陰,所以很顯然,這將是一部完全揭示梁祝兩人前緣的關鍵集,同時,恐怕也將是非常難寫的一部,不過我一定會努力,爭取寫出不辜負大家期待的好作品。
至於本書的話,我不知道大家看到現在以後有什麼感想。(應該不會有人特地偷跑看後記吧,哈哈。)塵夜當初在構想的時候,之所以會選擇羅剎女這個題眼,除了傳說中那被譽為「極妙者」的身姿令我印象深刻,還因為這個具象之下所蘊含的一些深意。
所以在本書中,羅剎女這個詞,不單單是指某個人或者說某個妖魔,羅剎女其人,隨著書的進展,它所對應的人、對應的身分一直 在發生改變。誰才是羅剎女?什麼樣的才叫羅剎女?為什麼會變成羅剎女?你的身邊有沒有羅剎女?那究竟是個怪物,還是別的什麼?有朝一日,你會不會變成羅剎女?伴隨著這條主線,我寫下了這個故事,而這條主線所指的方向,當然咳咳,在下一集中。(別打我呀!)
其實之前我也有在一些論壇上看到讀者的回饋,對於梁祝這個故事的伏線有不少人提出了比較大膽的猜測,部分靠譜,但是靠譜的部分中也還有沒有猜透的地方,所以,這個故事接著如何發展,就讓 我再賣一個小小的關子吧。另外,甶於二零一四年是塵夜寫作十周年,所以到時候我可能會做一些紀念活動,也在此提前預告,希望 大家多多支持。
囉囉嗦嗦說了很多,最後還是感謝感謝再感謝,謝謝大家支持我,沒有你們,我不可能走那麼久、那麼遠。那麼最後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兩三步,讓我們繼續屏住呼吸,一步一個腳印地堅 實踏下去!我們下集再見!
第32章 特典番外《遇巫》(巫山君X巫緘)
楚國崇尚巫風。
春秋時期的列國之中,大抵也只有楚國巫覡這一支人數存活最多、變化最廣、能力最強,最神祕也是最難測。
求雨、占夢、招神、祓除、驅鬼、療疾,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巫者做的主要事情,但追溯至夏商時期,卻僅僅只是巫者工作內容的一部分而已。
祭祀、占卜,更多屬於巫者應該所為的事情隨著西周初葉巫祝分野的出現,逐漸被從巫者身上強制剝離,宗祝大家的崛起使得人們不再信任巫者,原本擁有高尚地位的巫覡們被很快擠出了主流社會,淪落到有時連性命都難保的地步。
遇到吉利之事向上天祈福的時候沒有巫者的分,往往只有國家面臨災禍的時候,巫覡們才會被統治者和民眾想到,推到人前,獻出鮮血乃至生命來捍衛邦國安寧,四海昇平。
這恐怕是一個身為巫者最黑暗的時代,即便是在楚國,亦是如此。
「滾、滾出去!」
被五大三粗的成年漢子用力推出門的巫緘在地上摔了 一跤,後腦勺磕在地上,好半天沒能緩過勁來,接著對方已經一盆髒水潑了過來,噹噹正正澆了他一頭一身。
「叫你再胡說!」
主人家罵完了最後-句,將門「砰」地一關,不再搭理外頭那個看起來不過只有四、五歲的小孩。
巫緘耳朵「嗡嗡」直響,過了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慢慢爬起身。
原本在一旁圍觀他的民眾一看這孩子起身了,立刻一鬨而散,剛剛看熱鬧的熱情好像在這一瞬間就散了,只有幾個膽大的還在門背後悄悄地露出臉來,偷窺這年幼的巫者。
巫緘嘆了口氣,小小年紀,臉上卻有著與之不符的沉穩和老成。
「我再說一次。」用清脆的孩童嗓音,巫緘再度對著那緊閉的房門道,「令夫人自上月失蹤又回來那天起就已經不是個活人了,如果不及時……」
「嗖」的一聲,一柄剔骨頭的鋒利尖刀從窗戶里射了出來,巫緘狼狽地「哎呀」一聲,又在地上坐了一屁股墩子,才把那刀給好險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