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春闈雖然早就改在了三月份,但宋鈺宣還是沒什麼時間去照顧黛玉,黛玉倒是沒有因此埋怨過他分毫,這也讓宋鈺宣心裡很愧疚。

  「你好好讀書,給玉兒掙個狀元夫人的臉面回來,狠狠打外頭那起子嘴碎之人的臉,那可才叫痛快。」魏嘉宜道,「何況,你這不是每日都陪玉兒嗎?」

  「我省的。」

  就這樣,轉眼到了三月。

  月初黛玉出了月子,魏嘉宜便搬回了林府。

  不久之後,便是春闈。

  初八這日,宋鈺宣被送進貢院,初九考完,初十離場;後面兩場考試都是提前一天進場,考完第二天出場。

  第三場考完,出場已經是三月十六。

  連續三場考試,宋鈺宣即便習武多年,精神上也有些疲累。

  第94章 五年

  四月初會試放榜,宋鈺宣毫無懸念奪得頭名會元。

  殿試於四月二十一日舉行,考一天,考完後第三天放榜。

  宋鈺宣被欽點為狀元,倒是沒有墮了他少年天才的威名,甚至名聲愈發廣了。

  按照舊例,宋鈺宣被授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一職,因著太子的關係,又額外兼任詹事府左春坊直司郎,品秩與修撰一樣同為從六品。

  詹事府為東宮屬官,這些官員大部分都是翰林院官員兼任,主官甚至還是各部的尚書或是殿閣大學士兼任。

  宋鈺宣這剛進朝堂就被劃分到了東宮的派系裡。

  當然,就算皇帝不讓他兼任詹事府的官職,在外人眼中,他也跟東宮脫不開關係。

  宋鈺宣這一朝為官,在家的時間就少了許多,黛玉閒著沒事,經常帶著孩子回娘家,一待就是整個白天,晚飯則回家同宋鈺宣一道用。

  一晃眼過去五年,這五年裡,宋鈺宣幾乎一年一升,短短五年時間,就升了正四品大理寺少卿。

  五年時間過去,宋鈺宣也不過堪堪二十七歲而已。

  三十歲不到就爬到正四品,這升官的速度叫人羨慕嫉妒恨。

  不過誰叫宋鈺宣自己有本事,也有靠山,人脈也廣呢?沒人使絆子,又有人扶持,加上自身本事過硬,升官這麼快倒也不足為奇了。

  這五年間,黛玉又給宋鈺宣添了個兒子,今年五月初八剛滿周歲。

  前不久剛過完下元節,黛玉又診出了一個月的身孕。

  五年時間,宋鈺宣一直守著黛玉過日子,別說納妾,外頭那些不乾淨的應酬都不曾參加過。

  倒也不是沒人試圖勾搭宋鈺宣,奈何宋鈺宣不是個好糊弄的,輕而易舉就看穿了這些小算計,別說搭理,看都懶得多看一眼。

  宋鈺宣那可是在黛玉孕期都跟黛玉同床共枕,寸步不離的人。

  滿京城的年輕媳婦,哪個不羨慕黛玉?恨不得以身替之。

  宋家從宋家老太太這輩開始,便延續了一夫一妻無妾的傳統,就連宋鈺宣他爹,四十歲不到的年齡就沒了老婆,也沒見他納妾,反倒一心撲在了仕途上,那叫一個兢兢業業。

  林家這邊,林如海也有好幾個姬妾,賈敏早些年因兒子夭折,病得起不來,那些姬妾私底下也沒少搞小動作,被後來趕到揚州的魏嘉宜逮住,惹得林如海大怒,將姬妾全都給遣散了,這才有了賈敏之後安靜的日子。

  林家兩房,只有林湛的作風和宋家非常契合。

  但是,林如海有姬妾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進京之後,身邊可是只有賈敏一人,這許多年來都沒有納妾過,賈敏受魏嘉宜的影響,也沒有再主動太抬姬妾進門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也導致林家的家風跟宋家一樣,乾乾淨淨。

  隨著這五年的時間過去,林家小一輩的孩子也都長大了。

  魏嘉宜的長子長女是一對龍鳳胎,今年都已經十六歲,去年長女林琪玉及笄,定的是陳家小公子陳錦賢,陳錦賢是她小舅舅徐靖明家表姐徐蕙靈丈夫的侄兒。

  陳錦賢今年十八歲,剛過了今年秋闈,隨沒考中解元,但名次也在前列,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最重要的是,品行不錯。

  魏嘉宜就林琪玉這一個女兒,林湛大佬要嫁女,當然會把對方的底細查個底朝天,確定沒有任何問題才會同意婚事。

  雙胞胎長子林琛定的則是吏部尚書方家的嫡長孫女方靜薔,方靜薔比林琛兄妹要小一歲,今年剛剛及笄。

  一般來說,成婚都是選擇閏年,在當下,一年當中有閏月的,便叫做閏年。

  今年正好閏三月,是閏年,而方家女也剛好及笄。若是換個著急的人家,及笄這年既然正好是閏年,便會將婚期定在這年。

  然而方家不想把女兒早些嫁出去,想要延遲女兒的婚期,偏偏下個閏年要等到後年,也就是盛昌三十三年。

  這一推遲,林家二房長子林琛可就十八歲了。

  最重要的不是林琛十八歲,而是林琛的雙胞胎妹妹,那年也正好十八歲。

  古代講究長幼有序,也就是說上頭的兄、姐沒有成婚,底下的弟、妹不能在兄姐之前成婚。

  沒病沒災的,莫名其妙把女兒拖到十八歲成親的那可是極少數。

  若是魏嘉宜的女兒沒有定親也就罷了,偏偏她也已經定了親,對方大了林琪玉兩三歲,今年已然十八,再等個兩年……那可就二十了。

  這上一個拖到二十還沒成親的,只有宋家那位小公子宋鈺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