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嘉宜聞言笑了笑,她那話原本也就只是調侃,沒有多說什麼。

  進了屋,黛玉拉著魏嘉宜坐下,閒聊了兩句,黛玉問起魏嘉宜的來意。

  今日雖然是黛玉的生日,但黛玉到底是晚輩,只有晚輩給長輩賀壽的禮,沒有長輩上趕著給晚輩賀生的道理。

  因此,今日哪怕是自己的生日,魏嘉宜也素來疼她,但黛玉也沒有想過是因為她生日登門。

  哪怕是親生爹娘,今日也只是派人送了禮過來,並未親至。

  黛玉到底是出嫁之女,再疼愛女兒的父母,也不可能在生日這天登門。

  魏嘉宜喝了口茶,道,「我只是聽說你們從衛國公府搬了出來,有些不解,就過來看看。」

  順便給黛玉過個生日。

  後頭的話,魏嘉宜沒有提。

  黛玉聞言,便道,「宣哥哥一早同府里說好了,成婚之後搬離國公府,上頭長輩們都同意了,嬸嬸不要擔心。」

  父母在不分家,衛國公府老太爺和老夫人都尚在,連宋鈺宣的伯父和父親都住在衛國公府,更不用提下頭的小輩了。

  衛國公府宋鈺宣這一輩子嗣並不多,長房是兩個兒子,二房是兩子一女,宋鈺宣是二房最小的孩子,也是府中同輩年紀最小的孩子。

  再下一輩,長房兩位堂哥都已經成親多年,大堂哥的嫡長子宋少源今年已經十三,去年因年紀還小沒有下場,而今年是秋闈大比之年,宋鈺宣大堂哥的意思是讓少源再學一年鞏固鞏固,明年再下場應試,便是十拿九穩。

  大堂哥膝下兩子一女,二堂哥一子一女。

  宋鈺宣的親哥哥是兩個兒子,而姐姐……因是外嫁之女,她所生的孩子是外姓,自然不算宋家子弟。也就是說,同輩裡頭,只有宋鈺宣二十一歲的年紀,卻才剛剛新婚,孩子更是沒影兒的事。

  上頭的兄長們大多十六七八歲成親,只有宋鈺宣拖到了及冠,別說在衛國公府,便是在整個京城那也算是少有的例子。

  別人家拖到及冠之齡,也不曾缺了暖被窩的人,宋鈺宣可是實打實的獨守空房。

  前幾年還有人在背後嘲笑宋鈺宣,說他堂堂男兒,竟然為一個女人守身如玉,這媳婦還沒過門呢就這般畏妻如虎,實在丟人。

  宋鈺宣對這些嘲笑是充耳不聞,甚至懶得搭理。

  女人多了難道是什麼好事?宋鈺宣不這麼覺得。

  看看他之前那個表妹,他都沒給過任何表示,她倒是自我感覺良好,還自薦枕席,你願意自薦是一回事,有沒有問過被你自薦的人願不願意接受你自薦枕席?

  衛國公府算是內宅比較清淨的人家了,沒那些糟心的宅斗,但宋家旁支跟嫡支卻不一樣,大抵是沒有衛國公府嫡枝的底氣,便喜歡從別的地方展現自己的『實力』。

  比如——女人、金錢。

  水至清則無魚,宋鈺宣他爺爺管的再嚴,也管不到旁支的頭上。

  更何況,當下講究多子多福,像宋家嫡枝這樣的,比較少見。

  往上數幾代,宋鈺宣他太爺爺那一輩都還有幾房姬妾呢,如今的宋家這樣乾淨,完全是因為宋鈺宣他祖母和祖父感情好,加上他祖母手腕過人,這麼些年下來,嫡支自然愈發清淨,襯托得旁□□些人愈加骯髒。

  提起旁□□些人,宋鈺宣他祖母那是滿眼的嫌棄,甚至逢年過節的時候,都不想同族裡那些女眷們打交道。

  話又說回來,魏嘉宜聽了黛玉的話,不由得挑眉,看向宋鈺宣,「怎麼想著從府里搬出來?衛國公府還不至於沒你們住的地方吧?便是長輩們允許,你也不怕外頭的人議論?」

  衛國公府其他人可都住得好好地,就他們小夫妻剛成婚不到三個月就搬了出來,這叫什麼事?

  「祖父祖母年前就給分了家,我父親兄長今年都謀了外放,出了月就要赴任,我和玉兒搬出來住也不怕人說嘴,只是提前了一些而已。」宋鈺宣解釋道。

  第91章 有孕

  「分家?怎麼突然分家了?」

  魏嘉宜大感意外,衛國公府的老夫人是她外祖家那邊的長輩,這些年來也走得近,分家這樣的大事,根本不可能瞞得住,何況這還是年前發生的,瞞得這樣好,實在有點奇怪。

  宋鈺宣見魏嘉宜神情有異,也能猜到她的想法,便解釋道,「是祖母提出來的。」

  聞言,魏嘉宜就更詫異了,「姨媽提的?」

  宋家的老夫人是魏嘉宜母親的堂姐,嚴格來說,魏嘉宜要稱呼堂姨,只不過這些年走得近,加上母親和兩位堂姐感情好,時間長了,魏嘉宜便以姨媽呼之,以示親近。

  「正是。」宋鈺宣給了肯定的回答。

  魏嘉宜皺起眉,「好端端的,姨媽怎麼會突然提起分家?」

  雖然說長輩在世分家的也有,但通常都是家裡出了什麼事之後,長輩才會做主分家,而像宋家這樣感情極好的,極少出現長輩在世就分家的情況,這叫魏嘉宜如何不意外?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祖母怎麼想的,去歲我成婚之前,祖母就提了分家的事,因我大婚在即,便推遲到了年底,祖母的意思是,祖父年事已高,讓祖父把爵位傳給伯父,順便給伯父和父親分家。」

  宋鈺宣道。

  魏嘉宜皺起的眉鬆開,「這樣就說得過去了。」

  衛國公的年紀其實真的不小了,去年就已經六十五,這翻過年就六十六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