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大齊的府學縣學好歹是已經都開設起來了,不敢說天下所有孩子都有書念,但絕大部分孩子都是要念書的,至於還有的少部分,都是窮困的鄉下,就還需要地方上努力,當真做到所有孩子都能念上書。

  不過天底下的孩子大多都好玩,學府里喜歡念書的孩子不算多,大部分家長也不指望他們能念出個五六來,因為每年高等學府招收的人數有限,大部分孩子做到能讀能算懂律法,就已經可以畢業了。

  「我家小子念書實在不成器,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少了根學習的筋,我和他老子雖然說也是泥腿子出身,打小不認字,但在工坊里也把字認全了,他念了兩年書,屁都沒學會。」

  工坊做事的娘子做工的時候無聊,就會說些閒話。

  沒成親的姑娘哥兒說的就寬泛了,而那成了親的娘子郎君,話題大多都跟孩子脫不了干係。

  「許是年紀小還沒開竅,我家閨女也是,等過兩年就好了。」從前孩子好養,給口吃的不餓死就成,現在日子好起來了,孩子反倒是難養起來,不說吃的喝的,連念書的成績好不好都要擔憂著,也算是幸福的煩惱。

  「等兩年,哪裡等得了,現在工坊招工都要能算會寫的,他若在學府里沒念出個名堂,出來都不好尋差事。」

  這話有些稀奇,倒回前十幾年,但凡家裡能出來個認字的,都是不愁尋差事的,而現在呢,說不得地里刨食的都能算會寫。

  「這也是沒法子的,實在不成我看你家小子身強體壯,去工地上賣賣苦力也是個出路。」

  「苦力的確能掙兩個子,但工地上也危險的很,這活不是常乾的,等老了身體有的人好受。」就說以前在工地上做工的漢子,哪個不是到了五六十就腰酸背疼的,都是從前落下的老毛病。

  「也是如今日子好過了,以前咱們哪管老了怎麼樣,只管能掙到錢才是。」

  「誰說不是吶,往前數十幾年,我都不敢想我能活到五十,這會不活到七十那都是命不好的。」

  這話一出口,做工的娘子郎君都笑起來,在大齊活到七十還真不是問題。

  不說糧食,就是有個三災六病的,還有醫院可以去看病,從前窮人家哪裡敢去看大夫的,不說一副藥錢多貴,就是十幾文的診金也都是不捨得的。

  頂多是哪家大夫心善,開義診去沾沾光,但多也買不起藥吃,若只是病痛還好,忍忍就過去了,真要得了要人命的病,別說治了,就是死都死不利索。

  而大齊,是定了至少每縣一座醫院的,最開始因為大夫數量不夠,大部分縣城都是把本地的大夫聚集起來培訓幾個月,就走馬上任,但隨著學醫的孩子多起來,如今各地縣城的醫院也越發正規了。

  當然許多大病還是無能為力,若是有錢倒是能去漁陽的醫院尋孫大夫一脈的徒弟試試,沒錢得了重病,不過是吃好喝好,走完最後一程。

  「大夫的確是門好出路,只是也難考,光是記藥典就能篩出去多少人,難怪以前大夫那麼少呢。」

  「也不全是大夫難學的緣故,主要還是以前大夫也多是家傳行當,就是有收藥童的,也要人家先干幾年撿藥的活計,真出師坐診都要十幾二十年,有幾個人家耽誤的起。」

  「且不說大夫了,就說以前的匠人,哪個不是家傳行當,拜師學藝不光要三拜九叩,有的還要認乾親,日後給養老錢才願意教,哪像現在,只要你有這個天賦,給少許的束脩就能學到,甚至考入高等學府還給補貼。」

  「也是合該那些聰明人賺到錢,你們沒聽說嗎,好像漁陽那邊自蒸汽機研發出來過後,就開始研發電力了,說不得再過十來年,咱們也能用上電。」

  電這個詞,以前都是說的閃電,可隨著沼氣燈的普及,以及邸報上的介紹,不少百姓已經漸漸有了有關電的認知,具體原理大多不懂,但曉得電是可以夜裡亮燈的,跟那夜市用的沼氣燈一個樣。

  百姓別的不求,就想著自家什麼時候也能在夜裡點一盞電燈。

  「哪裡用得上十來年,聽聞現在漁陽皇宮裡已經能用上電了,只是還鋪不開,就跟蒸汽機最開始出現一樣,說不得幾年後就能鋪開了,咱們官家的工坊肯定也都是要裝電的。」

  「那再好不過,我看那邸報上說,有了電,夏日裡還能買什麼風扇用,不必人出力,自個兒就會送涼風,南境這些年越發的熱起來了,光是那蒲扇都沒用。」

  「哪裡光風扇,還說能出用電製冰塊的機器呢,咱們夏天買的冰塊都是冬日冰窖存的,用完了也就沒了,價格也貴,真要是能在自己家製冰塊,夏日也就沒那麼難過了。」

  當然這些不過是邸報上一些小暢想,也算是為日後電力普及開,各種家用電器入場做鋪墊,真要等實現,那還有的等。

  但人麼,或者就需要盼頭,現在工坊做事的娘子郎君,最年長的也不過四十,要是使勁活活,三五十年後,說不得就實現了。

  十二點的鐘聲一響,工坊里忙活的娘子郎君陸陸續續停了工,準備去工坊的食堂吃飯。

  官家工坊的飯菜是越來越好了,想想最開始工坊不見得見天的有肉菜,多是以雞蛋鴨蛋充數。

  現在食堂,雞肉鴨肉都是常見的,豚肉也隔三差五能吃上,甚至到了過節加班的日子,羊肉也都能吃上一回,可真是比得神仙日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