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有人道:「可這份遺詔上還未蓋上玉璽,玉璽如今又在何處?」

  方才那人道:「秦太監抵不住嚴刑逼供早就供出玉璽所在,可惜咱們錯信了明琬琰,如今玉璽落在他手裡一同不知去向。」

  另有人急道:「沒有玉璽這份遺詔如何作數!新帝又如何名正言順地登基!我早就說那人不過區區一下作佞幸,不可輕信,你們看看現在這事該如何收場?明琬琰如此反覆無常,臨陣變卦,簡直是把我等架在火上烤。若是天亮前仍找不到陛下和玉璽,咱們豈不是前功盡棄!」

  又有人也出列附和,「沒錯,一旦此事不成,我等身家性命便全都交代在這兒了。說來明琬琰身上也留著太、祖的血,皇帝無嗣,又恰逢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他不可能不心動。也許這本身就是他設下的一個局,為的是利用咱們幾個給他鋪路,好讓他繼承帝位。」這人見對方始終不吭聲,忍不住急道:「若不儘快想個應對之策,興許對方已經帶著玉璽和陛下回到皇城之中,很快就要打著除逆賊的幌子派兵來拿我們幾個了!」

  後面的話高炎定已無心再聽,此刻視線之中那龍榻邊總算空出來了一塊兒地,果不其然,那上頭空無一人,原先躺在龍榻上等死的天授帝竟然不知所蹤了。

  潘吉見此大驚,「王爺,咱們該怎麼辦?」

  未等高炎定回答,忽然耳畔一聲戾嘯,一枚冷箭倏忽照著他面門射來。

  潘吉下意識就擋在前頭,軟劍「唰」地一擊就把冷箭一劈為二。

  這點動靜自然驚動了底下的人,不過眨眼間,下頭就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兵卒,更有數十張長弓搭著羽箭一齊虎視眈眈地瞄準了他們。

  幾個親衛迅速圍攏到高炎定身旁。

  此時原先說話的重臣們相繼走了出來,見到這番情形又驚又怒,萬沒想到方才他們在裡頭的談話竟被這來路不明的人聽了去,當下就起了殺心。

  潘吉悄聲對高炎定道:「王爺,對方人多勢眾不宜戀戰,屬下們尚且能抵擋些時候,趁此機會您快走!」

  高炎定顯然不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再說即便潘吉幾個替他爭取了逃脫的機會,這山上山下到處都是對方的人,僅憑自己一人在圍追堵截之下想要逃出生天幾乎不可能。

  況且還沒找到明景宸的下落,他無論如何也不會離開攬仙台。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高炎定當機立斷從懷裡掏出印信拋向為首之人,並拱手道:「去歲一別,不知郭大人在這一年之中可還好麼?」

  那身穿緋色官袍的人起先還以為是敵人的暗器,正要躲閃時忽然聽到這把有些耳熟的嗓音,頓時渾身一震。他不可置信地打量對方,又在隔空接住那枚印信查看後,更加確定了心中所想,不禁又驚又怒地愣怔在當場。

  高炎定摘了蒙面哈哈大笑,「郭大人,成大事者就在一個狠字,如果我是你,當下絕不會有一絲猶豫,立即會命手下萬箭齊發,絕不留下一個活口。可惜,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我今夜前來為的是找人,巧的是,郭大人也要找人,而我要找的人和郭大人要找的人有些牽扯,不如你我通力協作,想來幾位大人剛才在殿中商量的計劃多個人助陣,成算也能多上幾分。」

  郭大人並不信任高炎定,誰都清楚鎮北王雄兵無數,絕不會永遠安於北地一隅,渡江南下是遲早的事, 現在如果不趁著他人少力薄將之除去,只怕將來反而被對方捏著把柄再無生路,只是一旦動手,若這人還有後招又該如何應對?

  郭大人的神色幾經變換,心底天人交戰良久仍不知如何是好。

  高炎定便是吃准了此人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性子,才會如此兵行險著暴露自己的身份,為了讓對方深信自己幾人不是孤立無援,他又別有深意地道:「郭大人不會覺得我千里迢迢來到帝京真就只帶了這麼幾個人罷?」

  郭大人鼻尖滑下一滴冷汗,顯然這話拿捏住了他的七寸,教他無力反抗。

  如此高炎定算是賭贏了,他躍下屋檐與幾人一道走入寢殿之內。

  就如他之前猜測的那樣,郭大人在得知皇帝即將晏駕的消息時,就與明琬琰一拍即合,扣押了傳話的秦太監,然後帶兵上山逼宮,打算讓天授帝在死前頒下遺詔,立昌王為帝。

  只是他們中誰都沒想到竟會被擺了一道,到了攬仙台竟發現老皇帝人不見了,一同失去蹤跡的是本該在此等候他們到來的明琬琰。

  高炎定心知明琬琰身邊有高手,想要離開神微山並不難,只是他現在把個時日無多的老皇帝連同景宸一道擄走又是為了什麼?他又會把人帶到何處去?此時他究竟是否還在山上?

  高炎定心中反覆思量,而幾位重臣也知道時不我待,已傳令下去把好神微山各處要道以期能儘快找到明琬琰和天授帝。

  郭大人道:「只是這麼光等下去也不是辦法,若是找不到人,難道我等真坐以待斃?」

  其他幾人紛紛附和,有的還提議現在就該先一步回到宮中早做布置。

  就在幾人議論之時,忽有將士進來稟報,說發現山頂上疑似有火光。

  「山頂?是羽林衛還是禁軍的人去上頭搜找了?」郭大人並不覺得會有人往山上逃竄,所以自一開始都是命人把住下山的路以免明琬琰先一步帶著老皇帝回到宮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