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婁文宇愣了一下,腦海中迅速排布了保川府周邊的地輿圖,往西……他一下直了身體,眼睛直直望向崔閭,「去搶西北長廊的地?那黃飛鵬肯答應?」

  崔閭笑了笑,轉而說起了鹽科,「之前因為畢衡的私心,陸上經鹽地叫他緊了弦,我這但凡再有異動,那一條線上的世家都不會與我罷休,因此,西北長廊線的路就走不通了,好在水上卻打通了關竅,走汾溪河和灕水兩路,我們照樣能成事,只這樣一來,就需要一個誘餌來迷惑他們了……」

  婁文宇一點就通,拍了下巴掌道,「大人是想讓我家將軍,就兩州之間的那片空白地,去與黃都統糾纏,吸引朝中視線?」

  崔閭讚賞般的看了他一眼,點頭道,「荒地無人要,有人爭搶立成寶,你們把關卡往西邊挪,那黃飛鵬便是覺得那是塊雞肋,也會本著不叫你們占便宜的心理,與你們打官司爭論那塊地的歸屬權的,我想要讓海鹽侵犯他們的市場,可不得趁他們注意力不在時大搞特搞麼?」

  不一定能吸引所有人的視線,可京中不是還有皇帝在麼?屆時讓他也參與到奪地的爭議中來,滿朝臣工的視線,必然全在那塊曾經沒人要的荒地上。

  婁文宇雙拳相擊,拜服的看向崔閭,「大人好計,待我回去就與將軍分說,您等著瞧好吧!」

  崔閭笑著點頭,客氣道,「那就有勞了,功成之後,定也有你們的一份。」

  婁文宇很高興,一口灌了茶後,就立即起身告辭,「我現在就回去找將軍去,大人稍等幾日,就看我家將軍是怎麼與那黃飛鵬起齟齬互毆的吧!」

  崔閭好笑般的搖頭,讓崔誠給他收拾了一包從荊南帶來的野生菌,婁文宇高興的接過,也顧不上說他待建的市舶司的事,一逕坐了船回去找武弋鳴去了。

  且不提武弋鳴是怎樣跟黃飛鵬,為了那三十里地干架的,就崔閭之前在荊南打通的水路上,在鹽場出了第一批新鹽後,就開始了偷渡之旅,打著荊南百姓消耗快的由頭,一天三條船的往那邊送鹽,再有開渠征工令的召示兜著,憑徐應覺和韓元愷的雙重遊說,那梁堰又有把柄在他手上,終是叫江州的海鹽,在黃飛鵬的眼皮子底下過了西北長廊線。

  他沒有多餘時間關注民生問題,當武弋鳴把擴地信號發出去時,他就開始加強了巡衛,等發現武弋鳴不要臉的,往他地盤方向深探了三十里地後,終於忍不了的,跟武弋鳴槓了起來。

  武人起爭執,從來不是口水仗可以消弭的,兩邊兵爭開始發力,難免有個人員損傷和磕碰,這一下子不得了,演變成了鬥毆、群毆。

  皇帝拉偏架,朝臣向著黃飛鵬,為著兩邊中間的那點荒地,吵的不可開交,再有因為市舶司建衙的事,以清河崔氏為代表的中間派,和稀泥一樣的兩頭勸,卻是越勸越火大,越火大越勢態一發不可收拾。

  「寧兄安好,江州鹽場鹽量充裕,可以壓價倒逼官鹽退票了……」把正經鹽商手上的鹽引弄成廢紙,那積壓在世勛倉庫里成山的官鹽,可還上哪裡賣錢呢?

  他要讓那些囤貨居奇的傢伙,光在官鹽上就栽個大跟頭,賠個底掉。

  海貿翻船是一筆損失,官鹽貶值再是一筆損失,再加上之前帝後和太后的生辰掠奪,皇太子掀起的選妃盛事,處處用錢,便再是家底豐厚者,當現錢全折出去時,又會做什麼來填補虧空?

  他可是清楚太上皇現在手中放出去的印子錢,以及收到手的房地契數量的,足以撬動他們的根基了。

  太上皇伏案給某人寫回信,「……卿回信公事為先,兄甚慰,只你我友朋之誼可不能因水阻隔,一二溫言總該有吧?卿之避忌,叫兄慰感傷懷啊!」

  另附:兄辦事,帷蘇大可放心,離事成已不遠矣!

  流水沼沼,兄甚念!

  崔閭收到信後,只當沒瞧見後面幾句膩言,看看上面自己提議,讓朝廷設立監管部門,以及一系列遏制貪腐的辦法,其中太上皇添的幾筆,叫他看後大為讚嘆,這人雖看著一副對公事厭煩的模樣,真遇到事要與之商討時,又顯出無比的智慧,稍微兩句點撥,就夠他學習深思的了。

  太上皇信中說將他的提議暫且壓下,等事成之後再讓當今照著條例頒布,顯然是心中計較好了。

  崔閭撂信而眠,太上皇那邊卻是磨刀霍霍。

  因為印子錢還不上,敢賴帳的來了。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其實計策設計之初, 就有考慮到會有印子錢收不回來之事。

  都是地方上的富紳,多少背後都與官府有些交情,而民間印子間是擺不到檯面上來說的, 因為不合法,屬於有錢人之間不成文的遊戲,仗的就是他們的門楣臉面。

  可如果人被逼到一定程度, 不要臉了呢?

  那這錢放出去,可就真真實實的打水漂了, 對於這類潛規則遊戲, 打官司是不給贏的,不然叫那些真正合法經營的銀莊票號知道了,這官府的威信, 以及攤在銀莊上的商稅, 可就無了。

  國家層面, 不僅不能承認印子錢的存在,還得公開打擊這種無德的斂財行為, 是以,出面攬這事的人,明面上至少不能跟官字沾邊,更不能叫人一查就查到太上皇頭上,那中間過手的轉折,山路十八彎, 保證不會讓人往上面想。

  太上皇實施計劃的時候也聰明, 到了地方讓人先摸清楚裡面富紳的底細,分出個良惡與可觀望的名單來, 等崔閭那邊開始用奇珍異寶勾動人心的時候,那貪婪的就會想盡一切辦法, 跟上這波炒古風潮,囤積居奇是會上癮的,只要江州那邊的誘惑力不斷,傳到其他地方上時,自然有願意拿身家去賭京畿貴人喜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