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非宋霖足夠溫善寬和,能夠再三容忍,後來又有了過命的交情,恐怕二人也無法成為好友。

  所以宋如歌一直覺得,在溫疏水二十四歲這年,竟能出現那樣一個純真無邪、又不記仇的小公主,想來就是他多年征戰最大的福報。

  ……

  宋如歌的及笄禮是在軍營中度過的,那會兒宋霖與溫疏水已經在戰場上立過幾次功勞,封賞豐厚,她也早不必打雜,能跟著戰士訓練。

  尤其有宋霖親自指導,進步極快,許多普通士卒已不是她的對手。

  只是不管怎麼練習,不管有多大的進步,宋霖從不允許她真正地踏上戰場半步。

  因而北征出事時,宋如歌並不在兄長身邊。

  升任副將之後,宋霖便告假帶著妹妹回家,將母親崔花兒接到京城頤養天年。

  彼時那些欺負過寡母的人,紛紛縮在家裡,竟是面也不敢露。

  只有吳家高高興興地出來送行。

  宋如歌坐在馬上,掃過一圈,沒有瞧見小竹馬的身影,雖知曉他正在準備秋闈,仍有些失望。

  她只前兩三年回來時遇見過吳覺書一次,個頭已比她高了,滿身的書卷氣,說起話來溫文爾雅,當時便有好幾個小姑娘在遠處偷看。

  他家境好,又年紀輕輕中了秀才,正是前途一片光明,是快人人饞的香餑餑。

  宋如歌原本還想去京城前見他一面,如此,也不好打攪。

  吳家。

  吳老爺走進屋內,看到兒子正望著窗外發呆,嘆了口氣。

  吳覺書回過神:「走了嗎?」

  「走了。」吳老爺道,「你花兒嬸小時候帶過你,如今遷到京城恐怕就不回來了,你……該去送送的。」

  吳覺書手指頭摩挲著書卷一角,半晌低低道:「等我秋闈中了舉,我再……」

  吳老爺知道,上一次鄉試落榜,給兒子的打擊很大,此次不敢相見,恐怕也有這層原因在。

  只是世事變幻無常,倘若一時畏縮,就不知會變成什麼模樣了。

  吳覺書卻只是想著,待明年秋天中了舉人,再隔一年正好進京赴春闈,說到底,不過兩年而已。

  他便又重新充滿動力,拿起半天沒有翻動過的書卷,認真研讀起來。

  ……

  初到京城,一切都如此陌生。

  儘管宋如歌已經算是不怕生的,可望見這車水馬龍的繁華長街,仍是愣了神。

  放在家鄉,副將已是天大的官職,但在富貴如雲的京城,竟顯得如此不值一提。

  更何況在京中多是書香門第的貴女千金,她一個野生野長的姑娘,便顯得格外格格不入。

  宋如歌知道自己的脾性習慣不受待見,因而日常打交道,許多事能避開則避開,實在躲不開的,也只能硬著頭皮應付。

  但不得不說,京城環境舒適,大夫醫術也了得,崔花兒住到京城後,除了有些不習慣,身體倒是調養得越來越好,面色隱隱泛著紅光。

  第一次見到那位太子殿下,是在大公主府的花園裡。

  大公主蘇琅兒是個七竅玲瓏的聰慧女子。

  大約是見她獨自一人,看著孤單,便招她去聊天,聊到平日愛好上。

  宋如歌穿著層疊的衣裙,望見大公主的侍女佩劍,手癢難耐。

  原是舞給大公主看的,但她久未提劍,逐漸沉迷其中,等收劍停下,便見周遭的貴女們一個個面色古怪。

  她們中也有人學過三拳兩腿,偶爾舞劍助興,但絕不是這般誇張的姿態,那劍刃破空聲如裂帛,仿佛真是殺人劍。

  宋如歌倒是盡興,若非衣裙礙事,劍招還能更流暢些。

  一轉身,卻見大公主身邊多了個面容冷峻的男人深色衣袍下身軀高大強健,一眼便看出也是習過武的。

  其餘貴女紛紛拿手帕或團扇遮遮掩掩,卻又忍不住含羞帶怯地望過去。

  宋如歌盯著那人看了一會兒,那人半晌吐出兩個字:「不錯。」

  語氣之冷淡,很難不讓人覺得在敷衍。

  宋如歌倒不甚在意,將劍還給侍女,還笑著同她調侃了兩句劍太輕。

  等出了公主府,才後知後覺地想到,能大搖大擺出現在大公主府的男人……

  那人便是北晉皇太子蘇漣。

  ……

  沒兩年,北征前鋒部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朝野震驚。

  宋如歌已經想不起來當時自己是以什麼樣的心情接受這個消息,只覺得如做夢一般,渾渾噩噩、不敢相信。

  直到北征軍班師回朝,溫疏水帶著宋霖的骸骨,跪在崔花兒面前,她的腦子都如同一團漿糊。

  她還等著哥哥回來,同他說道說道京城裡的這些破事呢。

  她還等著哥哥回來,好教她最新的劍招。

  去年訂的那門親事,她也不喜歡……

  她顫抖著手,去揭屍骸上的白布,卻被跪在地上的人一把拉住:「如歌……」

  宋如歌臉色蒼白,一屁股坐在溫疏水面前,嚎啕大哭。

  從三歲揍哭隔壁二胖起,她再也沒有哭成這樣過。

  她五歲時擁有了哥哥,可短短十二年,上天又將他收了回去。

  她再也沒有哥哥了。

  第53章 番外五

  儘管損失了一支前鋒部隊,但此次北征卻勢如破竹,順利收回北方失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