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他們提議廢除季琛的皇后之位,本就是怕起義軍借著季琛之名一次又一次捲土重來。既然起義軍在季琛的手下如此不堪一擊,他們又有什麼理由繼續要求皇帝犧牲季琛換取大義?
在無計可施的時候,適當的犧牲止損,那叫會審時度勢;可在己方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要是再有人提出同樣的要求,那不叫大義,那叫蠢。
很不幸的,大臣們集體發現,自己當了回蠢人。偏偏,他們還不好說什麼,只得異常尷尬地站在原地。
有對季琛不滿的文官心中不甘,道:「縱然這一次起義軍敗了,只要前朝宗親這面大旗還在,就會不斷的有後繼者借著這個名頭謀反。皇后殿下,對此,你不想說些什麼嗎?」
「對待謀逆者,有何可說的?殺!」季琛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既然奉我為主,我讓他們去死,不知道這群人肯不肯去?若是不肯聽命,我這個『主子』親手送他們上路也無妨!」
他的話語中,滿含煞氣,恍若午夜夢回間衝出的地府煞神。那文官渾身打了個哆嗦,不敢再說什麼了。
先有那顆死不瞑目的人頭,後又有這般充滿殺氣的話語,誰還敢再招惹季琛?都巴不得離季琛遠一些。
葉雲澤見季琛一個照面便震住了底下的朝臣,心中也十分高興。
這群大臣養尊處優久了,怕是忘了,季琛能夠在朝堂上立足,憑的從來不是君王的寵愛,而是實打實的功績,是自身的能力。
季琛雖然平時為人低調,但從來都不是個好惹的主兒。若真的踩到了他的底線,就請自求多福吧。
「季尚書說得極是,不過些許幾隻煩人的蒼蠅罷了,怕他作甚!難不成人還要為了幾隻蒼蠅而改變自個兒的生活嗎?敢出來搗亂,直接拍死就是!」季琛為此事做了總結。
「朕與季尚書征戰一生,便是再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曾向敵人妥協。以前誓死不做的事,如今更不會,日後也絕不會!」
「從此以後,凡是再敢提廢后的,一律視作前朝餘孽的幫凶!前朝餘孽使反間計,想要離間朕與季尚書,朕偏偏不上當!朕與季尚書只會聯起手來,看著那些人自取滅亡!」
話已至此,底下的大臣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再說的了。
他們還能說什麼呢?該說的,都被葉雲澤說完了,連話題也被堵死了;該做的,季琛也都做了。
從頭到尾,他們就像一群自取其辱的跳樑小丑一般,自作聰明,殊不知,在這個舞台上,他們其實早已謝幕。
自此之後,滿朝上下,沒有人再看輕視季琛——當然,就算他們想這麼做,也沒有這個實力了。自打這一次朝堂上的對峙後,他們就像矮了葉雲澤和季琛一截似的,再也找不出從前的那種底氣。朝堂漸漸由君臣等分權力,轉向了君王獨大的情形。
幸而葉雲澤與季琛一直以來都嚴於律己,這才沒有讓朝堂徹底變成君王的一言堂。
遠在寺廟中的徐太后聽到了前朝餘孽最重要的據點被季琛一鍋端的消息,捻著佛珠的手半響都沒有動靜。
片刻後,她的唇畔才溢出一絲輕嘆:「都是命啊……」
這場博弈,終究還是葉雲澤和季琛贏了。
她臨走前為葉雲澤出的最後一道題,終是被解開了。
在此之前,徐太后就已想過,若是她的謀劃成功,則葉雲澤與季琛自此感情破裂、分道揚鑣。季琛雖愛葉雲澤,卻沒有愛到不顧尊嚴,這一點,她看得很清楚。若是失敗,她也沒有什麼損失,躲藏起來的前朝餘孽會被找到並消滅,也算是她這個不稱職的太后為大齊做的最後一件事。
葉雲澤和季琛贏了,這個結果,並不出乎徐太后的意料,與垂死掙扎的前朝遺民相比,與立場不堅的大臣們相比,他們自然有很大的贏面。但是,真的等到了這一刻,她的心情又十分複雜……
徐太后念了一遍清心咒,平復下心情的些許波動。
罷了,她也不是那等輸不起的人。既然輸了,從此,她就守著這一畝三分地過日子,遠離那些是非紛爭。日子雖清苦了些,但這麼些天下來,她已經完全習慣了。
在宮裡頭錦衣玉食、爭權奪勢是一種活法,在寺廟裡粗茶淡飯、心如止水,誰說不是另一種活法?
桃花謝了,荷花又開,菊香隱逸,梅香浮動……轉眼間,幾個年頭便過去了。
帝後的青絲中漸漸夾雜了白髮,光潔的面頰上也爬上了機率痕跡。他們通身的氣度,卻是越發沉靜了。
在歲月的沉澱下,帝後身上的氣韻越發凝實。
別人總以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不會長久,皇帝對皇后也不過是一時意亂情迷,可在葉雲澤的後宮中整整七年沒有新人,只一心一意守著季琛後,這種懷疑,也逐漸銷聲匿跡。
不是沒有過宮女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可每次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宮女一出現在形影不離的葉雲澤和季琛面前,就被不解風情的葉雲澤給攆出了宮廷。
用他的話說:「不攆走留下來等著勾引皇后嗎?」讓人哭笑不得。
葉雲澤心裡眼裡,只有一個季琛,只覺得季琛是最好的,自是怕季琛被他人給搶走。至於另一種可能性,只在他心底停留了一刻便溜走了。大抵是因為他自己除了季琛之外,眼中再也看不見其他人,所以潛意識裡覺得這種可能最沒威脅□□。
在無計可施的時候,適當的犧牲止損,那叫會審時度勢;可在己方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要是再有人提出同樣的要求,那不叫大義,那叫蠢。
很不幸的,大臣們集體發現,自己當了回蠢人。偏偏,他們還不好說什麼,只得異常尷尬地站在原地。
有對季琛不滿的文官心中不甘,道:「縱然這一次起義軍敗了,只要前朝宗親這面大旗還在,就會不斷的有後繼者借著這個名頭謀反。皇后殿下,對此,你不想說些什麼嗎?」
「對待謀逆者,有何可說的?殺!」季琛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既然奉我為主,我讓他們去死,不知道這群人肯不肯去?若是不肯聽命,我這個『主子』親手送他們上路也無妨!」
他的話語中,滿含煞氣,恍若午夜夢回間衝出的地府煞神。那文官渾身打了個哆嗦,不敢再說什麼了。
先有那顆死不瞑目的人頭,後又有這般充滿殺氣的話語,誰還敢再招惹季琛?都巴不得離季琛遠一些。
葉雲澤見季琛一個照面便震住了底下的朝臣,心中也十分高興。
這群大臣養尊處優久了,怕是忘了,季琛能夠在朝堂上立足,憑的從來不是君王的寵愛,而是實打實的功績,是自身的能力。
季琛雖然平時為人低調,但從來都不是個好惹的主兒。若真的踩到了他的底線,就請自求多福吧。
「季尚書說得極是,不過些許幾隻煩人的蒼蠅罷了,怕他作甚!難不成人還要為了幾隻蒼蠅而改變自個兒的生活嗎?敢出來搗亂,直接拍死就是!」季琛為此事做了總結。
「朕與季尚書征戰一生,便是再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曾向敵人妥協。以前誓死不做的事,如今更不會,日後也絕不會!」
「從此以後,凡是再敢提廢后的,一律視作前朝餘孽的幫凶!前朝餘孽使反間計,想要離間朕與季尚書,朕偏偏不上當!朕與季尚書只會聯起手來,看著那些人自取滅亡!」
話已至此,底下的大臣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再說的了。
他們還能說什麼呢?該說的,都被葉雲澤說完了,連話題也被堵死了;該做的,季琛也都做了。
從頭到尾,他們就像一群自取其辱的跳樑小丑一般,自作聰明,殊不知,在這個舞台上,他們其實早已謝幕。
自此之後,滿朝上下,沒有人再看輕視季琛——當然,就算他們想這麼做,也沒有這個實力了。自打這一次朝堂上的對峙後,他們就像矮了葉雲澤和季琛一截似的,再也找不出從前的那種底氣。朝堂漸漸由君臣等分權力,轉向了君王獨大的情形。
幸而葉雲澤與季琛一直以來都嚴於律己,這才沒有讓朝堂徹底變成君王的一言堂。
遠在寺廟中的徐太后聽到了前朝餘孽最重要的據點被季琛一鍋端的消息,捻著佛珠的手半響都沒有動靜。
片刻後,她的唇畔才溢出一絲輕嘆:「都是命啊……」
這場博弈,終究還是葉雲澤和季琛贏了。
她臨走前為葉雲澤出的最後一道題,終是被解開了。
在此之前,徐太后就已想過,若是她的謀劃成功,則葉雲澤與季琛自此感情破裂、分道揚鑣。季琛雖愛葉雲澤,卻沒有愛到不顧尊嚴,這一點,她看得很清楚。若是失敗,她也沒有什麼損失,躲藏起來的前朝餘孽會被找到並消滅,也算是她這個不稱職的太后為大齊做的最後一件事。
葉雲澤和季琛贏了,這個結果,並不出乎徐太后的意料,與垂死掙扎的前朝遺民相比,與立場不堅的大臣們相比,他們自然有很大的贏面。但是,真的等到了這一刻,她的心情又十分複雜……
徐太后念了一遍清心咒,平復下心情的些許波動。
罷了,她也不是那等輸不起的人。既然輸了,從此,她就守著這一畝三分地過日子,遠離那些是非紛爭。日子雖清苦了些,但這麼些天下來,她已經完全習慣了。
在宮裡頭錦衣玉食、爭權奪勢是一種活法,在寺廟裡粗茶淡飯、心如止水,誰說不是另一種活法?
桃花謝了,荷花又開,菊香隱逸,梅香浮動……轉眼間,幾個年頭便過去了。
帝後的青絲中漸漸夾雜了白髮,光潔的面頰上也爬上了機率痕跡。他們通身的氣度,卻是越發沉靜了。
在歲月的沉澱下,帝後身上的氣韻越發凝實。
別人總以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不會長久,皇帝對皇后也不過是一時意亂情迷,可在葉雲澤的後宮中整整七年沒有新人,只一心一意守著季琛後,這種懷疑,也逐漸銷聲匿跡。
不是沒有過宮女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可每次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宮女一出現在形影不離的葉雲澤和季琛面前,就被不解風情的葉雲澤給攆出了宮廷。
用他的話說:「不攆走留下來等著勾引皇后嗎?」讓人哭笑不得。
葉雲澤心裡眼裡,只有一個季琛,只覺得季琛是最好的,自是怕季琛被他人給搶走。至於另一種可能性,只在他心底停留了一刻便溜走了。大抵是因為他自己除了季琛之外,眼中再也看不見其他人,所以潛意識裡覺得這種可能最沒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