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白亦陵很是意外。在此之前,周高懷雖然沒有參與舞弊一案,但因為翠枝畢竟是他的侍女,他亦要擔責,輕則罷官免職,重則流放邊疆。
只是因為後來在動亂之中沒有逃跑,又拼死勇敢救下盛迎這個公主的孫女,為此被反賊打得頭破血流,算是立了功,因此將功折罪,被派到南邊的遷江縣去做縣令,以後能否回來,端看周高懷的造化和個人能力。
遷江縣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盛櫟並未跟周高懷一起啟程,白亦陵本來以為她不會跟去了。
他想了想,笑起來,說道:“這樣也挺好的。”
盛鐸感慨道:“是啊,挺好的。”
兄弟兩人沉默片刻,他重重一捏白亦陵的肩膀,說道:“你也是,好好的去,家裡人等你凱旋而歸!”
東西差不多準備好了,叮囑的話也說完了,那邊下人前來稟報,說皇上親自接四公子回去。白亦陵出門上了陸嶼的御輦,回頭的時候,見全家人都站在門口送他。
他笑著擺了擺手。
另一邊,周高懷也背著包袱踏上行程,他身邊沒有隨從下人,所帶的物品也是簡簡單單,臨走之前倒是有人相送,就是那些一開始叫嚷著要跟他斷絕聯繫的周家人。
周家人可以說是機關算盡一場空,硬生生把一把還算不錯的牌打得稀巴爛。
在此之前,周高懷趕上皇上有意提拔寒門士子的好時機,自身也是十年寒窗苦讀下來的,很有才華,原本前程大好。他中舉的時候,整個周家村的人都羨慕極了周父周母能夠有這樣福氣,可以被當大官的兒子奉養,更何況後來周高懷又娶了盛櫟這個高門貴女。
可惜周父周母太不知足,一方面總想著壓榨小兒子供養大兒子,另一方面要借兒媳的光還偏想壓她一頭,最後聽說翠枝肚子裡的孩子不但不是周高明的,這女人還偷了科舉考試的題目,周母整個人都差點瘋了。
他們的田地房屋都被抄沒,全家人一起被發落去做苦役,男人在採石場背石頭,女人則要去礦里做一些零碎活計。這樣的日子比當初種地捱窮還要可怕百倍,尤其是他們已經跟著周高懷享受過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之後。
而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經過這件事之後,已經斷絕了關係的周高懷竟然還有官做——雖然不在京都,但只要他自己勤勉,以後的前途也是可期的。
兜兜轉轉,一切好像都回到了遠點。周父周母等人就像周高懷剛剛中舉當官時一樣,萬分後悔自己沒有珍惜以前的日子,沒有跟小兒子拉近關係。他們苦苦哀求,費盡心思,才得以在周高懷臨行之前過來送他,痛哭流涕地認錯訴苦,想讓他求求情,最起碼給周家的人換個稍微輕省一些的活計。
周高懷發現自己經歷了一場變故之後,果然整個人都清楚明白了很多,他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會為之動容或者感傷,只是平靜地看著這些家人或哭或講,如同觀看一場事不關己的京戲。
然後他微微一笑,什麼都沒說,轉身而去。
周母大急,大喊大叫著說周高懷不管她,她要自矜,一邊叫嚷著,一邊要往旁邊的樹上撞,結果周高懷頭都沒回,反倒嚇得她連忙停下,被看守的人抓著頭髮拎起來,甩了幾個耳光之後,重新押走。
周家人哭天喊地地被帶走了,周高懷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其實他又何嘗不是回到了原點?依稀記得那年上京趕考,就是如此,前途未卜,孑然一身。
正想著,身後忽然又有人高聲喝著,讓他站住。
幾次三番,就算周高懷的脾氣再好,也有點不耐煩了,他微蹙著眉轉過身去,卻發現是一輛馬車在自己身後停下。
駕車的車夫跳下來,掀開帘子,盛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周高懷愣了愣,只覺得心臟狂跳,連忙折了回去道:“櫟娘,你怎麼來了?”
他定了定神,強笑道:“你來送我?”
盛櫟說道:“你給我的和離書丟了。”
周高懷“啊”了一聲,停頓片刻,說道:“那……我再給你寫一份。”
盛櫟好像沒聽見他的話,自顧自將隨身侍女從馬車上遞下來的包袱往周高懷懷裡一塞,說道:“所以說咱們還是夫妻,夫妻一體,自然是你去哪,我相隨。”
周高懷閉了閉眼睛,半仰著頭望天吸了口氣,輕聲說道:“不怕你那些姐妹們嘲笑你嗎?嫁了個窩囊廢,還要到邊地吃苦。”
盛櫟道:“我只怕他們羨慕我天高海闊,任意自由。”
兜兜轉轉多年,她終於能從那些過往中走出來,說一句,自己終於開心了。
另一頭,晉軍也很快迎來了出師之後的首次勝利。
這支大軍由皇上親自率領,聲勢浩大,但同時也避免了很容易出現的拖沓之弊,一路輕裝簡行,抄近路直逼瓦格城而去。其間桑弘顯聽聞消息,特意派大將王召、宋晗、歐陽霄幾人分別把守幾處關口,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加緊圍攻瓦格城,挖山築堤,積水灌城,力求能夠早日占領此處根據地。
雙方爭分奪秒,陸嶼沿途揮師而下,直接把幾處關口的敵軍蕩平,等到十月三日當晚,大軍已經距瓦格城不足二十里。
這個時候,兵將們連日疾行,也都已經疲乏了,加上前往瓦格城的必經之路上面有一處密林,夜間穿行容易遭伏,晉國大軍便紮下營地,準備第二天早上繼續行軍。
只是因為後來在動亂之中沒有逃跑,又拼死勇敢救下盛迎這個公主的孫女,為此被反賊打得頭破血流,算是立了功,因此將功折罪,被派到南邊的遷江縣去做縣令,以後能否回來,端看周高懷的造化和個人能力。
遷江縣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盛櫟並未跟周高懷一起啟程,白亦陵本來以為她不會跟去了。
他想了想,笑起來,說道:“這樣也挺好的。”
盛鐸感慨道:“是啊,挺好的。”
兄弟兩人沉默片刻,他重重一捏白亦陵的肩膀,說道:“你也是,好好的去,家裡人等你凱旋而歸!”
東西差不多準備好了,叮囑的話也說完了,那邊下人前來稟報,說皇上親自接四公子回去。白亦陵出門上了陸嶼的御輦,回頭的時候,見全家人都站在門口送他。
他笑著擺了擺手。
另一邊,周高懷也背著包袱踏上行程,他身邊沒有隨從下人,所帶的物品也是簡簡單單,臨走之前倒是有人相送,就是那些一開始叫嚷著要跟他斷絕聯繫的周家人。
周家人可以說是機關算盡一場空,硬生生把一把還算不錯的牌打得稀巴爛。
在此之前,周高懷趕上皇上有意提拔寒門士子的好時機,自身也是十年寒窗苦讀下來的,很有才華,原本前程大好。他中舉的時候,整個周家村的人都羨慕極了周父周母能夠有這樣福氣,可以被當大官的兒子奉養,更何況後來周高懷又娶了盛櫟這個高門貴女。
可惜周父周母太不知足,一方面總想著壓榨小兒子供養大兒子,另一方面要借兒媳的光還偏想壓她一頭,最後聽說翠枝肚子裡的孩子不但不是周高明的,這女人還偷了科舉考試的題目,周母整個人都差點瘋了。
他們的田地房屋都被抄沒,全家人一起被發落去做苦役,男人在採石場背石頭,女人則要去礦里做一些零碎活計。這樣的日子比當初種地捱窮還要可怕百倍,尤其是他們已經跟著周高懷享受過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之後。
而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經過這件事之後,已經斷絕了關係的周高懷竟然還有官做——雖然不在京都,但只要他自己勤勉,以後的前途也是可期的。
兜兜轉轉,一切好像都回到了遠點。周父周母等人就像周高懷剛剛中舉當官時一樣,萬分後悔自己沒有珍惜以前的日子,沒有跟小兒子拉近關係。他們苦苦哀求,費盡心思,才得以在周高懷臨行之前過來送他,痛哭流涕地認錯訴苦,想讓他求求情,最起碼給周家的人換個稍微輕省一些的活計。
周高懷發現自己經歷了一場變故之後,果然整個人都清楚明白了很多,他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會為之動容或者感傷,只是平靜地看著這些家人或哭或講,如同觀看一場事不關己的京戲。
然後他微微一笑,什麼都沒說,轉身而去。
周母大急,大喊大叫著說周高懷不管她,她要自矜,一邊叫嚷著,一邊要往旁邊的樹上撞,結果周高懷頭都沒回,反倒嚇得她連忙停下,被看守的人抓著頭髮拎起來,甩了幾個耳光之後,重新押走。
周家人哭天喊地地被帶走了,周高懷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其實他又何嘗不是回到了原點?依稀記得那年上京趕考,就是如此,前途未卜,孑然一身。
正想著,身後忽然又有人高聲喝著,讓他站住。
幾次三番,就算周高懷的脾氣再好,也有點不耐煩了,他微蹙著眉轉過身去,卻發現是一輛馬車在自己身後停下。
駕車的車夫跳下來,掀開帘子,盛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周高懷愣了愣,只覺得心臟狂跳,連忙折了回去道:“櫟娘,你怎麼來了?”
他定了定神,強笑道:“你來送我?”
盛櫟說道:“你給我的和離書丟了。”
周高懷“啊”了一聲,停頓片刻,說道:“那……我再給你寫一份。”
盛櫟好像沒聽見他的話,自顧自將隨身侍女從馬車上遞下來的包袱往周高懷懷裡一塞,說道:“所以說咱們還是夫妻,夫妻一體,自然是你去哪,我相隨。”
周高懷閉了閉眼睛,半仰著頭望天吸了口氣,輕聲說道:“不怕你那些姐妹們嘲笑你嗎?嫁了個窩囊廢,還要到邊地吃苦。”
盛櫟道:“我只怕他們羨慕我天高海闊,任意自由。”
兜兜轉轉多年,她終於能從那些過往中走出來,說一句,自己終於開心了。
另一頭,晉軍也很快迎來了出師之後的首次勝利。
這支大軍由皇上親自率領,聲勢浩大,但同時也避免了很容易出現的拖沓之弊,一路輕裝簡行,抄近路直逼瓦格城而去。其間桑弘顯聽聞消息,特意派大將王召、宋晗、歐陽霄幾人分別把守幾處關口,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加緊圍攻瓦格城,挖山築堤,積水灌城,力求能夠早日占領此處根據地。
雙方爭分奪秒,陸嶼沿途揮師而下,直接把幾處關口的敵軍蕩平,等到十月三日當晚,大軍已經距瓦格城不足二十里。
這個時候,兵將們連日疾行,也都已經疲乏了,加上前往瓦格城的必經之路上面有一處密林,夜間穿行容易遭伏,晉國大軍便紮下營地,準備第二天早上繼續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