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他不願再忍耐了。
法身佛像的如來大法仍在空中,佛渡萬世,悲憫眾生。如來輕嘆一聲,梵音便響徹法界。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且去一試吧。」(注2)
......
金吒得到了一試的機會。
佛祖命他去陷空山相助哪吒。
可這番話卻叫他一愣,因為昔年金光寺中,他看出喜恰因報恩的執念與金蟬子再次生出緣。
也看出了她與哪吒的緣將由此盡。
從她選擇離開靈山入世的這一條路起,需歷經跌宕起伏,磨礪千萬,雲樓宮便成了她的劫難。
飲下忘塵水,前塵散盡,忘卻愛恨嗔痴,從頭來過,鑄本我為我,方能得成正果。
他自然知道陷空山是她在凡間的洞府,原來哪吒也在。
可為何本也該與她緣分消弭的人,除卻他外,都能陪在她身邊呢。
他如願見到了她。
見到了她眼中深深的愛意,可並非是對他的,探出了她所居的無底洞蘊藏佛陣,可非是他與她的緣。
他依舊是個局外人,事到如今於她而言仍只是個陌路人。
她一聲聲喚他護法。
從前,如今,或許往後,也永遠是護法。
「那當年助我化形,賜名於我的恩人......」
可她卻察覺了,就像是佛印的指引,她鮮少這樣直截了當問他,也或許本與他說過的話也只有寥寥幾句,她的聲音還帶著略顯生分的試探。
「是你麼?」
是他。
但是,已經錯過了。
他看著依舊昏迷不醒的三弟,源於佛祖大法的佛印,也叫他清清楚楚看清了......
三弟與喜恰命中緣法的糾纏。
這份緣法生於執念,又滅於執念,也因執念而綿綿不絕,生生不息,糾纏不止。
那樣深的緣分,從他一路進無底洞,感受到她每一刻的心緒都由哪吒牽引。
是他如今怎樣也比不得的緣分。
他又怎能再說出口,無意插足二人,打擾了哪吒,也會亂了她的心神。
臨到最後,金吒只是緘默不言,請辭離開,所有的不甘熄滅,最後只化作一句——「不必喚我護法,我也是你義兄。」
他只做她的義兄,還能有一絲一縷的緣分在,如此便足夠了。
而憑僅僅一分的緣分,就足以讓他還能渡她成仙。
他在如來大法面前所言明的,他本該是助她成仙的那個人,他還且能夠一試。
——如此才能真的甘心。
可是當靈山他所設的陣法全部消弭之時,明白蜈蚣精已然失敗之時,他沒能成功渡她成仙之時,他才明白大法的用意。
緣分消弭,意識到他與她早已無緣,這才是佛祖大法要他所做到的,真真切切的甘心。
究竟是何時沒有了緣呢?
佛祖大法與他言明。
「你是天生佛子,虛偽誑詐,假住須臾,誑惑的是凡人,而不該是你。」(注3)
佛祖看著蓮花台下的金吒,音色仍無悲喜,只是教誨。
「既不是你,本就有緣無分。」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法而生的苦樂應消弭,天生寡情的仙人不該看世間。
他好似懂了。
金吒再說不出什麼話,直至見到喜恰,面對她仍舊帶著無法克制的生分試探時,依舊說不出。
「明明你就看著,明明你也一直在靈山......」她這樣問他。
為何他明明知曉,卻從不曾回應呢?
一切陰差陽錯,從那時就錯了。
他以為是佛祖大法阻止了他,也的確是大法阻止了他,可他自己也沒有邁出那一步,從起初就沒有。
有緣無分。
他沒有告訴喜恰他的名字,他沒有在誤會起初告訴她他才是她的恩人,更沒有在之後的每一次相見透露過半分。
無緣無分,無人攔他,攔他的是他自己。
疏離,淺淡,是他這個人的性子。也是他與喜恰這場緣,最後的結局。
「你我已經沒有緣了。」
金吒才明白,是他自己,讓他與她無緣的。
「我渡不了你。」
......
靈山的梵天鐘敲響,響徹整座靈山。
金吒在法界中靜心思過,他亦聽見了,一聲聲細數,正好一百零八下。
繚繞的青煙將視線遮蔽,檀香浸染了鼻尖,好似再也尋不到任何那個雪夜的痕跡。
法界卻倏然打開。
眉心一點濃郁紅痣的僧人雙手合十,目色溫潤,緩緩走進其中。
這是已然走過九九八十一難,昔年的金蟬子與轉世的唐僧成就新生佛陀,僧人功德圓滿,重回佛身,禪封旃檀功德佛。
「金吒護法。」僧人的音色如氣質一般溫和,向他微微頷首,「貧僧奉大法之命,特來接你出法界。」
說是來接金吒,但金吒早已成聖,並不需要接引。
不過是奉佛祖之命,叫他真正甘願放下這段早已結束的緣,金蟬子是帶著答案來的。
法身佛像的如來大法仍在空中,佛渡萬世,悲憫眾生。如來輕嘆一聲,梵音便響徹法界。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且去一試吧。」(注2)
......
金吒得到了一試的機會。
佛祖命他去陷空山相助哪吒。
可這番話卻叫他一愣,因為昔年金光寺中,他看出喜恰因報恩的執念與金蟬子再次生出緣。
也看出了她與哪吒的緣將由此盡。
從她選擇離開靈山入世的這一條路起,需歷經跌宕起伏,磨礪千萬,雲樓宮便成了她的劫難。
飲下忘塵水,前塵散盡,忘卻愛恨嗔痴,從頭來過,鑄本我為我,方能得成正果。
他自然知道陷空山是她在凡間的洞府,原來哪吒也在。
可為何本也該與她緣分消弭的人,除卻他外,都能陪在她身邊呢。
他如願見到了她。
見到了她眼中深深的愛意,可並非是對他的,探出了她所居的無底洞蘊藏佛陣,可非是他與她的緣。
他依舊是個局外人,事到如今於她而言仍只是個陌路人。
她一聲聲喚他護法。
從前,如今,或許往後,也永遠是護法。
「那當年助我化形,賜名於我的恩人......」
可她卻察覺了,就像是佛印的指引,她鮮少這樣直截了當問他,也或許本與他說過的話也只有寥寥幾句,她的聲音還帶著略顯生分的試探。
「是你麼?」
是他。
但是,已經錯過了。
他看著依舊昏迷不醒的三弟,源於佛祖大法的佛印,也叫他清清楚楚看清了......
三弟與喜恰命中緣法的糾纏。
這份緣法生於執念,又滅於執念,也因執念而綿綿不絕,生生不息,糾纏不止。
那樣深的緣分,從他一路進無底洞,感受到她每一刻的心緒都由哪吒牽引。
是他如今怎樣也比不得的緣分。
他又怎能再說出口,無意插足二人,打擾了哪吒,也會亂了她的心神。
臨到最後,金吒只是緘默不言,請辭離開,所有的不甘熄滅,最後只化作一句——「不必喚我護法,我也是你義兄。」
他只做她的義兄,還能有一絲一縷的緣分在,如此便足夠了。
而憑僅僅一分的緣分,就足以讓他還能渡她成仙。
他在如來大法面前所言明的,他本該是助她成仙的那個人,他還且能夠一試。
——如此才能真的甘心。
可是當靈山他所設的陣法全部消弭之時,明白蜈蚣精已然失敗之時,他沒能成功渡她成仙之時,他才明白大法的用意。
緣分消弭,意識到他與她早已無緣,這才是佛祖大法要他所做到的,真真切切的甘心。
究竟是何時沒有了緣呢?
佛祖大法與他言明。
「你是天生佛子,虛偽誑詐,假住須臾,誑惑的是凡人,而不該是你。」(注3)
佛祖看著蓮花台下的金吒,音色仍無悲喜,只是教誨。
「既不是你,本就有緣無分。」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法而生的苦樂應消弭,天生寡情的仙人不該看世間。
他好似懂了。
金吒再說不出什麼話,直至見到喜恰,面對她仍舊帶著無法克制的生分試探時,依舊說不出。
「明明你就看著,明明你也一直在靈山......」她這樣問他。
為何他明明知曉,卻從不曾回應呢?
一切陰差陽錯,從那時就錯了。
他以為是佛祖大法阻止了他,也的確是大法阻止了他,可他自己也沒有邁出那一步,從起初就沒有。
有緣無分。
他沒有告訴喜恰他的名字,他沒有在誤會起初告訴她他才是她的恩人,更沒有在之後的每一次相見透露過半分。
無緣無分,無人攔他,攔他的是他自己。
疏離,淺淡,是他這個人的性子。也是他與喜恰這場緣,最後的結局。
「你我已經沒有緣了。」
金吒才明白,是他自己,讓他與她無緣的。
「我渡不了你。」
......
靈山的梵天鐘敲響,響徹整座靈山。
金吒在法界中靜心思過,他亦聽見了,一聲聲細數,正好一百零八下。
繚繞的青煙將視線遮蔽,檀香浸染了鼻尖,好似再也尋不到任何那個雪夜的痕跡。
法界卻倏然打開。
眉心一點濃郁紅痣的僧人雙手合十,目色溫潤,緩緩走進其中。
這是已然走過九九八十一難,昔年的金蟬子與轉世的唐僧成就新生佛陀,僧人功德圓滿,重回佛身,禪封旃檀功德佛。
「金吒護法。」僧人的音色如氣質一般溫和,向他微微頷首,「貧僧奉大法之命,特來接你出法界。」
說是來接金吒,但金吒早已成聖,並不需要接引。
不過是奉佛祖之命,叫他真正甘願放下這段早已結束的緣,金蟬子是帶著答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