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食樂聽了陛下的吩咐,很快便領了幾個內侍進來。
內侍聽從食樂的指揮,用棉被把御書房內的柱子包了起來。
先杜絕了梁太傅撞柱的可能,江存度這才讓食樂把人請進來。
梁太傅候在御書房外,眼見內侍進進出出,他很是疑惑。
等梁太傅進了御書房內殿,見到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柱子,他總算知道是為何了。
梁太傅的嘴角忍不住抽搐,甚至都忘了在第一時間見禮。
從柱子上收回視線,梁太傅看向御案前的陛下,他正要行禮,江存度卻先一步開口道:「太傅不必多禮。」
梁太傅卻還是躬身一拜道:「陛下,禮不可廢。」
江存度沒在禮節上與梁太傅辯論,他先讓食樂給梁太傅看座,而後開口問道:「太傅過來,所為何事?」
梁太傅沒有立即回答,他望著陛下,因年邁而不再清透的眼中,涌動著複雜難明的情緒。
江存度也打量著梁太傅,梁太傅操勞了大半生,身形都有些佝僂了,也是時候該享清福了。
原本江存度是想等禪位後,帶著梁太傅一起到行宮養老,如今他雖然禪位失敗了,但卻不影響梁太傅的退休。
如果梁太傅堅持反對立公主為儲君的話,那他只能想辦法勸梁太傅提前告老歸家了。
沒了梁太傅,剩下的清流官員也便不成氣候了。
江存度正考慮著,梁太傅突然開口問了一個問題:「陛下為何執著於三千佳麗?」
梁太傅並沒有提儲君之事,而是先問了一個江存度未曾料想的問題。
江存度神情微怔,看向梁太傅,
梁太傅迎著陛下的目光,又道:「陛下又為何在今日藉由三千佳麗對鴻臚寺卿發難?」
梁太傅在官場幾十年,以帝師的身份,穩居百官首位,僅憑剛正不阿,可坐不穩當下的位置,最起碼還要加上敏銳的政治嗅覺。
早年間,梁太傅曾教導過幾位皇子,而最讓梁太傅頭疼的就是五皇子。
陛下年少時,乖僻少言,聰敏有想法,但就是不求上進,整日遲到早退,氣得梁太傅吹鬍子瞪眼。
後來陛下登基,梁太傅用在陛下身上的心思,比用在自己親子身上的還要多。
可以說,梁太傅是一路看著陛下成長起來的,事到如今,梁太傅如果還不能看破三千佳麗是個藉口,那他這個帝師可就白當了。
江存度與梁太傅對視,看出梁太傅的瞭然,他如實道:「近日朝中會有一些變動。」
梁太傅望著陛下,片刻後,緩慢地點了點頭。
上了年紀,精力不濟,有些事情,也該放手交給後人了。
如此想著,梁太傅開口道:「先皇在時,曾讓太子協理朝政,今陛下既已選定儲君人選,也當多給儲君躬行歷練的機會。」
「朕知道了。」江存度應道,他的視線落到梁太傅霜白的鬚髮上,又道,「太傅無須憂心,朝中諸事朕會處理好。」
梁太傅欣慰地笑了笑,起身告退前,他看向御書房內被包裹嚴實的柱子,最後言道:「臣若有諫言未盡,是斷然不會尋那短見的。」
江存度想到梁太傅自絕於家中的結局,他默然了片刻,回道:「太傅所言甚是,未免朕行差踏錯,還望太傅多行勸諫。」
……
國公府。
淮國公沒料到陛下立儲,最終選定的是公主,而非皇子。
比起年長的公主,年幼的小皇子明顯更好控制。
淮國公本想借清流官員的勢,勸陛下改換儲君人選,結果再次出乎預料,清流代表梁太傅,居然帶頭認同了皇太女,並且說服了一眾清流官員。
既然無法借勢,那就只有自己出手了。
散值結束,淮國公與鴻臚寺卿在書房密談。
「國公爺,這三千佳麗的差事要如何是好?」鴻臚寺卿更擔心的是自己身上的差事。
陛下已經開始催辦,再拖下去,他恐怕要步前任吏部侍郎的後塵了。
「等解決完儲君的事情,我會想辦法幫你轉圜。」淮國公開口說道。
三千佳麗的差事雖然難辦,但並不是無法解決,就像齊銘一樣,可以找個理由,先讓鴻臚寺卿告病幾日,然後再讓下面的人出面,把這個差事接過去,就可以把鴻臚寺卿摘出來。
讓淮國公擔憂的是,陛下突然藉此事發難,恐怕是有什麼後手。
淮國公才剛接受陛下無心權力的事實,可現在陛下的舉動,又讓他有些不確定起來。
淮國公暫時無法看透陛下的用意,他捏了捏眉心,對著鴻臚寺卿道:「明日的宮宴剛好是個機會,你去安排一下。」
不管陛下的用意是什麼,眼下儲君之事都要先解決了。
「國公爺的意思是?」鴻臚寺卿開口確認道。
「公主生母是四皇子的人,貼身婢女又是前朝餘孽,如此怎麼堪為儲君?」
鴻臚寺卿離開後,淮國公抬手按住了跳動不安的右眼,他許久沒有像這樣心緒不寧了。
淮國公眉心蹙成一個川字,他突然起身來到書架旁,把下層的書全部拿下後,打開了一個藏在書架後方的暗格。
淮國公從暗格里拿出了一沓賣身契,他拿著賣身契回到書桌前,做了一些安排後,他又把賣身契重新放回了暗格中。
內侍聽從食樂的指揮,用棉被把御書房內的柱子包了起來。
先杜絕了梁太傅撞柱的可能,江存度這才讓食樂把人請進來。
梁太傅候在御書房外,眼見內侍進進出出,他很是疑惑。
等梁太傅進了御書房內殿,見到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柱子,他總算知道是為何了。
梁太傅的嘴角忍不住抽搐,甚至都忘了在第一時間見禮。
從柱子上收回視線,梁太傅看向御案前的陛下,他正要行禮,江存度卻先一步開口道:「太傅不必多禮。」
梁太傅卻還是躬身一拜道:「陛下,禮不可廢。」
江存度沒在禮節上與梁太傅辯論,他先讓食樂給梁太傅看座,而後開口問道:「太傅過來,所為何事?」
梁太傅沒有立即回答,他望著陛下,因年邁而不再清透的眼中,涌動著複雜難明的情緒。
江存度也打量著梁太傅,梁太傅操勞了大半生,身形都有些佝僂了,也是時候該享清福了。
原本江存度是想等禪位後,帶著梁太傅一起到行宮養老,如今他雖然禪位失敗了,但卻不影響梁太傅的退休。
如果梁太傅堅持反對立公主為儲君的話,那他只能想辦法勸梁太傅提前告老歸家了。
沒了梁太傅,剩下的清流官員也便不成氣候了。
江存度正考慮著,梁太傅突然開口問了一個問題:「陛下為何執著於三千佳麗?」
梁太傅並沒有提儲君之事,而是先問了一個江存度未曾料想的問題。
江存度神情微怔,看向梁太傅,
梁太傅迎著陛下的目光,又道:「陛下又為何在今日藉由三千佳麗對鴻臚寺卿發難?」
梁太傅在官場幾十年,以帝師的身份,穩居百官首位,僅憑剛正不阿,可坐不穩當下的位置,最起碼還要加上敏銳的政治嗅覺。
早年間,梁太傅曾教導過幾位皇子,而最讓梁太傅頭疼的就是五皇子。
陛下年少時,乖僻少言,聰敏有想法,但就是不求上進,整日遲到早退,氣得梁太傅吹鬍子瞪眼。
後來陛下登基,梁太傅用在陛下身上的心思,比用在自己親子身上的還要多。
可以說,梁太傅是一路看著陛下成長起來的,事到如今,梁太傅如果還不能看破三千佳麗是個藉口,那他這個帝師可就白當了。
江存度與梁太傅對視,看出梁太傅的瞭然,他如實道:「近日朝中會有一些變動。」
梁太傅望著陛下,片刻後,緩慢地點了點頭。
上了年紀,精力不濟,有些事情,也該放手交給後人了。
如此想著,梁太傅開口道:「先皇在時,曾讓太子協理朝政,今陛下既已選定儲君人選,也當多給儲君躬行歷練的機會。」
「朕知道了。」江存度應道,他的視線落到梁太傅霜白的鬚髮上,又道,「太傅無須憂心,朝中諸事朕會處理好。」
梁太傅欣慰地笑了笑,起身告退前,他看向御書房內被包裹嚴實的柱子,最後言道:「臣若有諫言未盡,是斷然不會尋那短見的。」
江存度想到梁太傅自絕於家中的結局,他默然了片刻,回道:「太傅所言甚是,未免朕行差踏錯,還望太傅多行勸諫。」
……
國公府。
淮國公沒料到陛下立儲,最終選定的是公主,而非皇子。
比起年長的公主,年幼的小皇子明顯更好控制。
淮國公本想借清流官員的勢,勸陛下改換儲君人選,結果再次出乎預料,清流代表梁太傅,居然帶頭認同了皇太女,並且說服了一眾清流官員。
既然無法借勢,那就只有自己出手了。
散值結束,淮國公與鴻臚寺卿在書房密談。
「國公爺,這三千佳麗的差事要如何是好?」鴻臚寺卿更擔心的是自己身上的差事。
陛下已經開始催辦,再拖下去,他恐怕要步前任吏部侍郎的後塵了。
「等解決完儲君的事情,我會想辦法幫你轉圜。」淮國公開口說道。
三千佳麗的差事雖然難辦,但並不是無法解決,就像齊銘一樣,可以找個理由,先讓鴻臚寺卿告病幾日,然後再讓下面的人出面,把這個差事接過去,就可以把鴻臚寺卿摘出來。
讓淮國公擔憂的是,陛下突然藉此事發難,恐怕是有什麼後手。
淮國公才剛接受陛下無心權力的事實,可現在陛下的舉動,又讓他有些不確定起來。
淮國公暫時無法看透陛下的用意,他捏了捏眉心,對著鴻臚寺卿道:「明日的宮宴剛好是個機會,你去安排一下。」
不管陛下的用意是什麼,眼下儲君之事都要先解決了。
「國公爺的意思是?」鴻臚寺卿開口確認道。
「公主生母是四皇子的人,貼身婢女又是前朝餘孽,如此怎麼堪為儲君?」
鴻臚寺卿離開後,淮國公抬手按住了跳動不安的右眼,他許久沒有像這樣心緒不寧了。
淮國公眉心蹙成一個川字,他突然起身來到書架旁,把下層的書全部拿下後,打開了一個藏在書架後方的暗格。
淮國公從暗格里拿出了一沓賣身契,他拿著賣身契回到書桌前,做了一些安排後,他又把賣身契重新放回了暗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