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林錦文對著顧輕臨悠悠一笑,顧輕臨嘴角忍不住翹起來,他道:「我們之間也是有防備,有誤會的,可我願意相信他,他也願意相信我。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沒有背棄這份信任,這就夠了。」
林錦文望著還有些走神的林早早,他道:「這他人的人生雞湯灌給你喝也沒什麼用,你生來站在最高處,看到的風景和別人看到的不同,你需要擔負的責任也不同。感情這種事,有時可能就是你在錯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不過你還年輕,慢慢走著,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少時懵懂喜歡了一個人,心有悸動,無論結果如何,想到那份喜歡,都覺得是美好的。」
林早早知道林錦文這是怕他放不下,他搖了搖頭道:「父皇,這些兒臣明白,兒臣總不能逼迫一個人為兒臣留在不屬於他的宮裡。」
沈舟的顧慮他看的分明,這人即便是因他留下了,呆在皇宮裡也不會快樂的。沈舟想的太多,以前那點朦朧的喜歡不能支撐他一輩子。
他和沈舟之間也許就像是林錦文說的那樣,少年的喜歡,只是朦朦朧朧的,但只要想起那份喜歡,心裡就是高興的。
他去嶺南只是不想讓自己留有遺憾,現在他給了沈舟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徹底放下了這段往事。
「柳俊溪同蕭如歸回京了,沒有大肆宣揚,你去郊外迎接他們一下吧。」林錦文看林早早頻頻走神,忍不住開口吩咐他去辦事。
林早早對柳俊溪和蕭如歸心裡是相當敬重的,聽聞這話忙站起身。
等他走後,顧輕臨輕輕嘆了口氣道:「早早一直呆在我們身邊看著,打心眼裡也是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林錦文抿了口茶道:「感情這種事誰都沒辦法說的,不過人生處處有驚喜,誰都沒辦法預測他的未來是怎麼樣的。」
尤其是在這種皇權高於一切的年代,林錦文能守著本性,除了骨子裡喜歡顧輕臨外,自幼一夫一妻制度的觀念也是刻在了心上,流淌在血液中。
林早早是個聰明克制的人,他有權有勢,又沒有亂用這份權勢來強求別人。在他這個年齡,知道自己該要什麼,該做什麼,該放棄什麼。
在林錦文看來,這樣的林早早已經很好了。
第133章
永元二十年十月初九, 皇帝禪位於太子周奕封。
自古以來帝王禪位的很少, 即便是真的禪位也要經歷一番事情, 最主要的是這禪位中, 皇子野心大, 皇帝年邁卻心有不甘。
就算是真的禪位了,也會明里暗裡和一些朝臣聯繫著,想要掌控著新皇,讓自己仍舊高高在上。當然, 這種情況都是在說以前的那些帝王。在林錦文這裡,這些種種情況是根本不存在的。
林錦文想的很開, 他對皇位的確有自己的執著,可他只有林早早一個兒子,皇位早晚都是林早早的這話沒得說。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還年輕, 在皇位上呆上個十多年是輕輕鬆鬆的事。他當多少年的皇帝, 林早早這個太子就要當多少年。
林早早是個孝順的,林錦文也相信他現在絕對沒有登基為帝的心思。不過林錦文不想用權勢考驗人, 他不是老皇帝, 不會做這種事。
最關鍵的是當初他步步為營, 登基為帝,就是想要自己和顧輕臨活得痛快, 不受世人約束。
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 他雖然不能被稱之為千古一帝,但自認為也是做到了問心無愧。
林早早現在人沉穩的很, 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帝王。林錦文也沒想過自己在皇帝上待到老死,然後讓林早早繼承皇位。
他倒是想趁著年輕,和顧輕臨一起四處走走,看看這大周的大好河山。朝堂上這些糟心事,就交給林早早去處理就是了。
林錦文向來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說禪位就禪位,根本沒有同林早早和眾多朝臣商議一下,別說其他人了,就連顧輕臨都不知道。
所以這天禪位的聖旨被元宵站在麒麟殿宣讀時,跟在林錦文身邊這麼多年的元宵都覺得震驚的要說不出來話了。
元宵斷斷續續結結巴巴的把聖旨讀完,他自己都有種我是誰,我在說什麼的茫然模樣,而大殿之上的林早早同眾人自然也都懵住了。
林早早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他又慌又驚的跪下請求林錦文立刻收回聖旨的。群臣在林早早開口後,也都回過了神,跟著跪下誠懇的勸說皇帝收回旨意。
林錦文這些年當皇帝都是說一不二的,他聖心專制慣了,根本不理會文武百官的請求,只說此事已定,無需再談。在眾人不斷的請求下,他突然那麼冷笑了下道:「怎麼,太子就這麼不得你們喜歡?是他處理朝政的能力有問題不堪為帝,還是你們覺得太子年少可欺?」
正在誠心表明自己心意的文武大臣冷不丁的聽到林錦文這誅心的話,頓時覺得喉嚨里被卡了一口饅頭,氣兒都出的不是那麼穩當,更不說繼續勸說了。
林錦文說話向來隨心,心裡想什麼嘴上就會說什麼,絲毫沒有半分委婉。什麼要善待臣子,要有君王氣度容忍臣子的怪脾氣,這種受氣的事林錦文從來不干。
他不在乎史書上對自己的評價,也不想做什麼千古一帝,也就在某些方面根本就不在乎得不得罪這些大臣。
看著都不敢吭聲的眾人,林錦文冷哼了聲。
剛才那話說的那般直白,誰敢接口?那話可是對著未來皇帝說的,他們再繼續勸說,豈不是讓林早早覺得,他們認為太子不行?
林錦文望著還有些走神的林早早,他道:「這他人的人生雞湯灌給你喝也沒什麼用,你生來站在最高處,看到的風景和別人看到的不同,你需要擔負的責任也不同。感情這種事,有時可能就是你在錯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不過你還年輕,慢慢走著,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少時懵懂喜歡了一個人,心有悸動,無論結果如何,想到那份喜歡,都覺得是美好的。」
林早早知道林錦文這是怕他放不下,他搖了搖頭道:「父皇,這些兒臣明白,兒臣總不能逼迫一個人為兒臣留在不屬於他的宮裡。」
沈舟的顧慮他看的分明,這人即便是因他留下了,呆在皇宮裡也不會快樂的。沈舟想的太多,以前那點朦朧的喜歡不能支撐他一輩子。
他和沈舟之間也許就像是林錦文說的那樣,少年的喜歡,只是朦朦朧朧的,但只要想起那份喜歡,心裡就是高興的。
他去嶺南只是不想讓自己留有遺憾,現在他給了沈舟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徹底放下了這段往事。
「柳俊溪同蕭如歸回京了,沒有大肆宣揚,你去郊外迎接他們一下吧。」林錦文看林早早頻頻走神,忍不住開口吩咐他去辦事。
林早早對柳俊溪和蕭如歸心裡是相當敬重的,聽聞這話忙站起身。
等他走後,顧輕臨輕輕嘆了口氣道:「早早一直呆在我們身邊看著,打心眼裡也是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林錦文抿了口茶道:「感情這種事誰都沒辦法說的,不過人生處處有驚喜,誰都沒辦法預測他的未來是怎麼樣的。」
尤其是在這種皇權高於一切的年代,林錦文能守著本性,除了骨子裡喜歡顧輕臨外,自幼一夫一妻制度的觀念也是刻在了心上,流淌在血液中。
林早早是個聰明克制的人,他有權有勢,又沒有亂用這份權勢來強求別人。在他這個年齡,知道自己該要什麼,該做什麼,該放棄什麼。
在林錦文看來,這樣的林早早已經很好了。
第133章
永元二十年十月初九, 皇帝禪位於太子周奕封。
自古以來帝王禪位的很少, 即便是真的禪位也要經歷一番事情, 最主要的是這禪位中, 皇子野心大, 皇帝年邁卻心有不甘。
就算是真的禪位了,也會明里暗裡和一些朝臣聯繫著,想要掌控著新皇,讓自己仍舊高高在上。當然, 這種情況都是在說以前的那些帝王。在林錦文這裡,這些種種情況是根本不存在的。
林錦文想的很開, 他對皇位的確有自己的執著,可他只有林早早一個兒子,皇位早晚都是林早早的這話沒得說。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還年輕, 在皇位上呆上個十多年是輕輕鬆鬆的事。他當多少年的皇帝, 林早早這個太子就要當多少年。
林早早是個孝順的,林錦文也相信他現在絕對沒有登基為帝的心思。不過林錦文不想用權勢考驗人, 他不是老皇帝, 不會做這種事。
最關鍵的是當初他步步為營, 登基為帝,就是想要自己和顧輕臨活得痛快, 不受世人約束。
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 他雖然不能被稱之為千古一帝,但自認為也是做到了問心無愧。
林早早現在人沉穩的很, 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帝王。林錦文也沒想過自己在皇帝上待到老死,然後讓林早早繼承皇位。
他倒是想趁著年輕,和顧輕臨一起四處走走,看看這大周的大好河山。朝堂上這些糟心事,就交給林早早去處理就是了。
林錦文向來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說禪位就禪位,根本沒有同林早早和眾多朝臣商議一下,別說其他人了,就連顧輕臨都不知道。
所以這天禪位的聖旨被元宵站在麒麟殿宣讀時,跟在林錦文身邊這麼多年的元宵都覺得震驚的要說不出來話了。
元宵斷斷續續結結巴巴的把聖旨讀完,他自己都有種我是誰,我在說什麼的茫然模樣,而大殿之上的林早早同眾人自然也都懵住了。
林早早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他又慌又驚的跪下請求林錦文立刻收回聖旨的。群臣在林早早開口後,也都回過了神,跟著跪下誠懇的勸說皇帝收回旨意。
林錦文這些年當皇帝都是說一不二的,他聖心專制慣了,根本不理會文武百官的請求,只說此事已定,無需再談。在眾人不斷的請求下,他突然那麼冷笑了下道:「怎麼,太子就這麼不得你們喜歡?是他處理朝政的能力有問題不堪為帝,還是你們覺得太子年少可欺?」
正在誠心表明自己心意的文武大臣冷不丁的聽到林錦文這誅心的話,頓時覺得喉嚨里被卡了一口饅頭,氣兒都出的不是那麼穩當,更不說繼續勸說了。
林錦文說話向來隨心,心裡想什麼嘴上就會說什麼,絲毫沒有半分委婉。什麼要善待臣子,要有君王氣度容忍臣子的怪脾氣,這種受氣的事林錦文從來不干。
他不在乎史書上對自己的評價,也不想做什麼千古一帝,也就在某些方面根本就不在乎得不得罪這些大臣。
看著都不敢吭聲的眾人,林錦文冷哼了聲。
剛才那話說的那般直白,誰敢接口?那話可是對著未來皇帝說的,他們再繼續勸說,豈不是讓林早早覺得,他們認為太子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