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如非都應了,正要下去,攬月進來道:「主子,殿下那邊派人送了一件新的豹皮襯裡的大紅錦緞斗篷。」
阿寶起身接過來看了一下,笑道:「這顏色倒鮮亮,殿下前些日子在西山獵到的嗎?」
攬月笑道:「是的,剛剛殿下也托人給福寧宮和椒蘭殿送去了,殿下捎話來,說最近不便來看主子,外頭天冷,出去要凍壞的,讓主子待在秋熙閣里看幾天話本子。」
一旁的南鵲端了一個紅泥小火爐過來,一個銅銚,「主子,殿下說丹國那邊的奶茶,讓你嘗一嘗。」
如非皺眉道:「這地板上鋪著緞子呢,可得小心火,別拿到主子跟前了,放在耳房裡燒吧,熱了端過來便是。」
南鵲笑道:「如非姐姐說的是,奴婢這就搬走。」
她們三個說的熱鬧,阿寶微微笑道:「行了,都下去吧,讓我安靜看會兒話本子。」
三人都依言退下。
每次殿下往秋熙閣里賞什麼東西,這三個小妮子便要歡喜好半天,一件一件地往她跟前擺,這麼多年了,這三人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不過是故意哄她開心罷了,讓她相信殿下心中最記掛著的是她。
這話,她進宮的頭三年,是信的。
第三年,阿姐回來了,阿姐看著她懵懵懂懂的模樣,眼裡又是愧疚,又是焦急,她將她帶到明月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阿寶,誰也別信!」
那些心中有比她還重要的人或物的人,都不要相信。
她敏銳地察覺到阿姐對她是有些失望的,後來,她回宮躺在床上想了一宿,阿姐的話,其實也包括了阿姐自己和杜家,阿姐除了她,還看重慕俞哥哥和杜家,太子除了她,還看重皇位和貴妃娘娘,彤玉公主還有自己的母妃。
按阿姐說的,這宮裡頭和整個大趙國,她能信的只有楊淑妃,在她娘眼裡,沒有什麼比她還重要,她一早頂著黑眼圈,便去了楊淑妃的雲洛殿,將阿姐說的話,說給了娘聽,娘默了半晌,笑道:「寶兒,娘想,以後即便娘不在了,你阿姐也會照顧你的,她和我們身上流淌著一半兒一樣的血。」
她那一天才知道,原來阿姐真的是她姐姐,阿姐的娘親和她娘是姊妹,所以,阿姐那年元宵節看到她後,才會將她帶回杜家當小娘子一樣教養著,吃的穿的,都是杜家最好的,還讓她和熙文一起跟著杜阿翁念書。
終是她知道娘將她視作人生的全部,可是,私心裡,她還是更相信阿姐,也許,只是因為,那個無助的元宵夜,那個一身錦緞美得像天仙一樣的小姐姐,牽起了她的手。
她還記得,杜家被抄家的那天清晨,天還沒有亮,阿姐跑到她房裡,將自個所有的家當都交給了她,讓她帶到烏桕巷子去。
她還那么小,她才進杜家沒有幾個月,可是,阿姐還是將杜家最後一點的救命錢,交給了她。說明,阿姐是相信她的,從一開始,阿姐便相信她。
烏桕巷子,她以後一定要將那條巷子所有的房子都送給阿姐!
她明白阿姐將她送到宮中,是因為當時阿姐也自身難保,阿姐不願意帶著她去冒險,她小時候常傻呵呵地問阿姐,她長大後,是不是和她一樣是禍水?
每當那時候,阿姐看她的眼睛,便泛起了擔憂,她的臉,一年一年的長開,竟然比阿姐還要美上三分。
太子哥哥,是她最大的庇佑,十四歲的她知道,六年前的阿姐,也知道。
阿姐對她說,這世上誰也依靠不了,唯有靠自己,無論是貴者的恩寵,還是親人的庇佑,這些可能有一天都會消失,而唯有自己強大,自己具有生存的能力,生命才不會在某一個風雨欲來的夜晚,感到恐懼。
番外篇二
她將這話說給娘聽,娘怔了許久,摸著她越來越艷光四射的一張臉,「阿寶,你要像你阿姐一樣,娘便無憾了。」
攬月又端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過來,用牛奶和磚茶熬的,聞著便有一種讓人懶散的舒適感。
可是,阿寶知道,風雨欲來,她無憂無慮的日子,怕是就要到頭了。
大中祥和十二年,過了正月,二月初二,龍抬頭,陛下甍。
舉國大喪。
三月十八,舉行新帝登基大殿。
新皇第一道聖旨是改年號為天佑,今年是天佑元年。
第二道聖旨是封沈貴妃為康端孝敏太后。
然後是封楊淑妃為莊淑太妃,封劉德妃為寧德太妃。
第七道聖旨是冊封杜婉詞為皇后,執掌鳳印。
還冊封了陳側妃為賢妃,薛良娣為婕妤。
阿寶坐在秋熙閣中聽著攬月和南鵲一個接一個地背給她聽,背到封皇后的聖旨後,疼痛好想來得有點猝不及防。
正說著,門外一個小宮女在哄勸一般道:「靈犀公主,阿寶姑娘在休息呢,奴婢帶您去別的地方玩吧。」
「不,我就要找寶姨姨,寶姨姨,寶姨姨,靈兒是公主了!」
外頭已經三歲的靈兒,邁著小短腿,往她的暖閣里跑,三歲的小孩子,皇上唯一的帝姬,身邊一個宮女嬤嬤都沒有,阿寶嗤笑了一聲,起身出去抱起了小小的人兒,捏了捏她凍得冷冷的小鼻尖,「靈兒,你又來找姨姨玩啊?」
靈兒點著小腦袋,小小的人兒羞澀地,又巴巴地看著阿寶道:「父皇封了靈兒,靈兒是公主了!」
阿寶起身接過來看了一下,笑道:「這顏色倒鮮亮,殿下前些日子在西山獵到的嗎?」
攬月笑道:「是的,剛剛殿下也托人給福寧宮和椒蘭殿送去了,殿下捎話來,說最近不便來看主子,外頭天冷,出去要凍壞的,讓主子待在秋熙閣里看幾天話本子。」
一旁的南鵲端了一個紅泥小火爐過來,一個銅銚,「主子,殿下說丹國那邊的奶茶,讓你嘗一嘗。」
如非皺眉道:「這地板上鋪著緞子呢,可得小心火,別拿到主子跟前了,放在耳房裡燒吧,熱了端過來便是。」
南鵲笑道:「如非姐姐說的是,奴婢這就搬走。」
她們三個說的熱鬧,阿寶微微笑道:「行了,都下去吧,讓我安靜看會兒話本子。」
三人都依言退下。
每次殿下往秋熙閣里賞什麼東西,這三個小妮子便要歡喜好半天,一件一件地往她跟前擺,這麼多年了,這三人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不過是故意哄她開心罷了,讓她相信殿下心中最記掛著的是她。
這話,她進宮的頭三年,是信的。
第三年,阿姐回來了,阿姐看著她懵懵懂懂的模樣,眼裡又是愧疚,又是焦急,她將她帶到明月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阿寶,誰也別信!」
那些心中有比她還重要的人或物的人,都不要相信。
她敏銳地察覺到阿姐對她是有些失望的,後來,她回宮躺在床上想了一宿,阿姐的話,其實也包括了阿姐自己和杜家,阿姐除了她,還看重慕俞哥哥和杜家,太子除了她,還看重皇位和貴妃娘娘,彤玉公主還有自己的母妃。
按阿姐說的,這宮裡頭和整個大趙國,她能信的只有楊淑妃,在她娘眼裡,沒有什麼比她還重要,她一早頂著黑眼圈,便去了楊淑妃的雲洛殿,將阿姐說的話,說給了娘聽,娘默了半晌,笑道:「寶兒,娘想,以後即便娘不在了,你阿姐也會照顧你的,她和我們身上流淌著一半兒一樣的血。」
她那一天才知道,原來阿姐真的是她姐姐,阿姐的娘親和她娘是姊妹,所以,阿姐那年元宵節看到她後,才會將她帶回杜家當小娘子一樣教養著,吃的穿的,都是杜家最好的,還讓她和熙文一起跟著杜阿翁念書。
終是她知道娘將她視作人生的全部,可是,私心裡,她還是更相信阿姐,也許,只是因為,那個無助的元宵夜,那個一身錦緞美得像天仙一樣的小姐姐,牽起了她的手。
她還記得,杜家被抄家的那天清晨,天還沒有亮,阿姐跑到她房裡,將自個所有的家當都交給了她,讓她帶到烏桕巷子去。
她還那么小,她才進杜家沒有幾個月,可是,阿姐還是將杜家最後一點的救命錢,交給了她。說明,阿姐是相信她的,從一開始,阿姐便相信她。
烏桕巷子,她以後一定要將那條巷子所有的房子都送給阿姐!
她明白阿姐將她送到宮中,是因為當時阿姐也自身難保,阿姐不願意帶著她去冒險,她小時候常傻呵呵地問阿姐,她長大後,是不是和她一樣是禍水?
每當那時候,阿姐看她的眼睛,便泛起了擔憂,她的臉,一年一年的長開,竟然比阿姐還要美上三分。
太子哥哥,是她最大的庇佑,十四歲的她知道,六年前的阿姐,也知道。
阿姐對她說,這世上誰也依靠不了,唯有靠自己,無論是貴者的恩寵,還是親人的庇佑,這些可能有一天都會消失,而唯有自己強大,自己具有生存的能力,生命才不會在某一個風雨欲來的夜晚,感到恐懼。
番外篇二
她將這話說給娘聽,娘怔了許久,摸著她越來越艷光四射的一張臉,「阿寶,你要像你阿姐一樣,娘便無憾了。」
攬月又端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過來,用牛奶和磚茶熬的,聞著便有一種讓人懶散的舒適感。
可是,阿寶知道,風雨欲來,她無憂無慮的日子,怕是就要到頭了。
大中祥和十二年,過了正月,二月初二,龍抬頭,陛下甍。
舉國大喪。
三月十八,舉行新帝登基大殿。
新皇第一道聖旨是改年號為天佑,今年是天佑元年。
第二道聖旨是封沈貴妃為康端孝敏太后。
然後是封楊淑妃為莊淑太妃,封劉德妃為寧德太妃。
第七道聖旨是冊封杜婉詞為皇后,執掌鳳印。
還冊封了陳側妃為賢妃,薛良娣為婕妤。
阿寶坐在秋熙閣中聽著攬月和南鵲一個接一個地背給她聽,背到封皇后的聖旨後,疼痛好想來得有點猝不及防。
正說著,門外一個小宮女在哄勸一般道:「靈犀公主,阿寶姑娘在休息呢,奴婢帶您去別的地方玩吧。」
「不,我就要找寶姨姨,寶姨姨,寶姨姨,靈兒是公主了!」
外頭已經三歲的靈兒,邁著小短腿,往她的暖閣里跑,三歲的小孩子,皇上唯一的帝姬,身邊一個宮女嬤嬤都沒有,阿寶嗤笑了一聲,起身出去抱起了小小的人兒,捏了捏她凍得冷冷的小鼻尖,「靈兒,你又來找姨姨玩啊?」
靈兒點著小腦袋,小小的人兒羞澀地,又巴巴地看著阿寶道:「父皇封了靈兒,靈兒是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