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王嬤嬤斂了心神道:「稟娘娘, 老奴打聽出來,太子讓景陽侯府的小世子和大理寺寺卿府上的郎君領著一隊人馬去了益州。」
杜婉詞驀地變了臉:「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王嬤嬤道:「說是十天前,但是這兩日才放出風聲來。」王嬤嬤想到主子近來和殿下之前因白采苓鬧得隔閡, 還是道:「主子還請聽老奴一句,此事主子萬不可摻和,這是殿下的主張啊!」
杜婉詞沒有應聲。
王嬤嬤只得又道:「主子,前兒兩日裡, 殿下都歇在了陳側妃的院子裡。」
杜婉詞往黃花梨木交椅上一仰,有些疲倦地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她原本以為白采苓會是對抗陳語冰的利器,卻不想,白采苓一早便招了殿下的厭棄,白采苓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殿下的飲食上動手腳,而她竟還被白采苓蒙在鼓裡,傻愣愣地去給白采苓求情。
杜婉詞看著桌面上放著的糕點,有些不耐煩地道:「撤下去,都撤下去!」
翠微忙帶著宮女收拾了桌子。心中暗暗嘀咕,主子的性子真是越來越難捉摸了。
杜婉詞望著瞬間只剩下她一人的東廂房,為什麼杜恆言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麻煩,總會有人去幫她,而她深陷在這東宮中,又有何人可以救她呢?
杜婉詞正在出神,翠微又進來,稟道:「娘娘,貴妃娘娘那邊傳話來,說今個是中秋節,讓您晚上入宮一起用膳。」
杜婉詞吸了口氣,又恢復了往日的端莊:「進來伺候我換衣吧!」
酉時正,杜婉詞帶著東宮女眷到了椒蘭殿中,一眼便看到和彤玉公主坐在一塊的阿寶,眸子裡閃過瞬間的驚異。
沈貴妃見她進來,難得和顏悅色地道:「婉婉到了,來給母妃看看。」
杜婉詞眉眼間皆是濡慕地朝著沈貴妃走去,「兒息給母妃請安。」
沈貴妃牽了她的手,道:「本宮這些日子看著彤玉和阿寶在跟前轉,便也盼著你早日為太子誕下麟兒。」
杜婉詞頃刻間紅了臉,心口卻滿是苦澀,然而在沈貴妃殷勤的期待中,還是嬌羞地應了下來。
彤玉公主笑道:「好好,我就要有小侄子了!」一邊說著一邊又和一旁的阿寶翻起了花繩。
看著兩個女孩子的楊淑儀目光柔和的像要溢出水來一般,少頃,看著杜婉詞問道:「我聽說恆言在益州出了事兒,不知太子妃可清楚?」
第四十三章
杜婉詞點頭道:「婉婉也是前些日子聽說的,只是具體情況,因益州與汴京路途遙遠,一時半會還不清楚。」
楊淑儀不在意地笑笑,對著沈貴妃道:「妾身對恆言那小娘子甚是喜歡,一會兒還托姐姐幫我問一問太子,想來太子殿下自然是知道的。」
沈貴妃覷了杜婉詞一眼,點頭道:「本宮也想知道,那丫頭在京中的時候,估摸也是一個小霸王,跟著林家的小郎君去了那等窮山惡水,不定要吃什麼樣的苦頭呢,也是遭罪!」
「娘娘,阿姐不遭罪,阿姐喜歡跟著慕俞哥哥!」一旁在玩花繩的阿寶脆生生地道。
沈貴妃十分溫和地笑道:「是,是,是,小鬼靈精,這你又知道了!」
言語裡的寵溺讓杜婉詞渾身一顫。
沈貴妃卻絲毫沒發覺杜婉詞倏忽間沒有血色的一張臉,只是看著阿寶傲嬌地點著小腦袋而發笑。
起初只是皇兒喜歡,她便也容著這個杜恆言送到宮中的小女娃,後來相處下來,發現這個小女娃又機靈又聰慧,關鍵是十分良善,平日裡有妃嬪仗著陛下恩寵對著她偶有出言不遜的時候,小阿寶都會偷偷地帶著彤玉去惡作劇。
久而久之,她便想起來,她以前是想給皇兒尋一個知暖知熱的人的,先前她看中了李御丞府中性格耿直又仗義的李菁兒,被皇兒拒絕了,後來李菁嫁給了耶律扎顏,此事自然作罷。
不曾想,皇兒自己早早地尋覓到了一個開心果兒,還先送到她這兒來哄她開心,沈貴妃這般想以後,每每越看阿寶越歡喜,請了宮裡最好的嬤嬤教她詩書禮儀。
這孩子學東西十分認真,問她,她說是答應了阿姐的,要做一個飽讀詩書、聰明伶俐的小娘子。
沈貴妃從不曾想過一個八`九歲的女娃兒,竟然便有這等恆心,又添一重驚喜。
而到眼下,阿寶在沈貴妃眼裡,已然是當做嫡親的兒息教養照看的,宮裡頭現在除了公主和五品以上的妃嬪,誰見了阿寶都得恭敬地喚一聲:「阿寶姑娘。」
杜恆言和慕俞在益州打探了些時日,慕俞便以身試法,不和吳知州打聲招呼就外出採購貨物,從周邊地方採購了七八大車的貨物回來,有米糧、布匹、籮筐、牙刷子、牙刷粉、蠟燭、油燈、鐮刀等等。
林承彥這一次沒有用龍威鏢局,蓋因龍威鏢局能在益州護鏢,大概和吳知州交情也不淺,林承彥雇了益州邊上的安州和靈州的鏢,花了重金,出行人馬晃蕩,足以震懾零散的小土匪,而引出蜀地最大的匪寇窩——廖家寨。
果然在進益州城的前一日遇襲了,林承彥提前和鏢局說好,不反抗,眾人一起被帶入了山寨中。
消息傳到麋鹿巷子裡的時候,杜恆言險些暈過去,勉力支撐著,吩咐林二立即前往京城送信。
她和慕俞都不相信吳振,她也不願意聽慕俞的讓他一個人孤身犯險。
杜婉詞驀地變了臉:「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王嬤嬤道:「說是十天前,但是這兩日才放出風聲來。」王嬤嬤想到主子近來和殿下之前因白采苓鬧得隔閡, 還是道:「主子還請聽老奴一句,此事主子萬不可摻和,這是殿下的主張啊!」
杜婉詞沒有應聲。
王嬤嬤只得又道:「主子,前兒兩日裡, 殿下都歇在了陳側妃的院子裡。」
杜婉詞往黃花梨木交椅上一仰,有些疲倦地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她原本以為白采苓會是對抗陳語冰的利器,卻不想,白采苓一早便招了殿下的厭棄,白采苓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殿下的飲食上動手腳,而她竟還被白采苓蒙在鼓裡,傻愣愣地去給白采苓求情。
杜婉詞看著桌面上放著的糕點,有些不耐煩地道:「撤下去,都撤下去!」
翠微忙帶著宮女收拾了桌子。心中暗暗嘀咕,主子的性子真是越來越難捉摸了。
杜婉詞望著瞬間只剩下她一人的東廂房,為什麼杜恆言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麻煩,總會有人去幫她,而她深陷在這東宮中,又有何人可以救她呢?
杜婉詞正在出神,翠微又進來,稟道:「娘娘,貴妃娘娘那邊傳話來,說今個是中秋節,讓您晚上入宮一起用膳。」
杜婉詞吸了口氣,又恢復了往日的端莊:「進來伺候我換衣吧!」
酉時正,杜婉詞帶著東宮女眷到了椒蘭殿中,一眼便看到和彤玉公主坐在一塊的阿寶,眸子裡閃過瞬間的驚異。
沈貴妃見她進來,難得和顏悅色地道:「婉婉到了,來給母妃看看。」
杜婉詞眉眼間皆是濡慕地朝著沈貴妃走去,「兒息給母妃請安。」
沈貴妃牽了她的手,道:「本宮這些日子看著彤玉和阿寶在跟前轉,便也盼著你早日為太子誕下麟兒。」
杜婉詞頃刻間紅了臉,心口卻滿是苦澀,然而在沈貴妃殷勤的期待中,還是嬌羞地應了下來。
彤玉公主笑道:「好好,我就要有小侄子了!」一邊說著一邊又和一旁的阿寶翻起了花繩。
看著兩個女孩子的楊淑儀目光柔和的像要溢出水來一般,少頃,看著杜婉詞問道:「我聽說恆言在益州出了事兒,不知太子妃可清楚?」
第四十三章
杜婉詞點頭道:「婉婉也是前些日子聽說的,只是具體情況,因益州與汴京路途遙遠,一時半會還不清楚。」
楊淑儀不在意地笑笑,對著沈貴妃道:「妾身對恆言那小娘子甚是喜歡,一會兒還托姐姐幫我問一問太子,想來太子殿下自然是知道的。」
沈貴妃覷了杜婉詞一眼,點頭道:「本宮也想知道,那丫頭在京中的時候,估摸也是一個小霸王,跟著林家的小郎君去了那等窮山惡水,不定要吃什麼樣的苦頭呢,也是遭罪!」
「娘娘,阿姐不遭罪,阿姐喜歡跟著慕俞哥哥!」一旁在玩花繩的阿寶脆生生地道。
沈貴妃十分溫和地笑道:「是,是,是,小鬼靈精,這你又知道了!」
言語裡的寵溺讓杜婉詞渾身一顫。
沈貴妃卻絲毫沒發覺杜婉詞倏忽間沒有血色的一張臉,只是看著阿寶傲嬌地點著小腦袋而發笑。
起初只是皇兒喜歡,她便也容著這個杜恆言送到宮中的小女娃,後來相處下來,發現這個小女娃又機靈又聰慧,關鍵是十分良善,平日裡有妃嬪仗著陛下恩寵對著她偶有出言不遜的時候,小阿寶都會偷偷地帶著彤玉去惡作劇。
久而久之,她便想起來,她以前是想給皇兒尋一個知暖知熱的人的,先前她看中了李御丞府中性格耿直又仗義的李菁兒,被皇兒拒絕了,後來李菁嫁給了耶律扎顏,此事自然作罷。
不曾想,皇兒自己早早地尋覓到了一個開心果兒,還先送到她這兒來哄她開心,沈貴妃這般想以後,每每越看阿寶越歡喜,請了宮裡最好的嬤嬤教她詩書禮儀。
這孩子學東西十分認真,問她,她說是答應了阿姐的,要做一個飽讀詩書、聰明伶俐的小娘子。
沈貴妃從不曾想過一個八`九歲的女娃兒,竟然便有這等恆心,又添一重驚喜。
而到眼下,阿寶在沈貴妃眼裡,已然是當做嫡親的兒息教養照看的,宮裡頭現在除了公主和五品以上的妃嬪,誰見了阿寶都得恭敬地喚一聲:「阿寶姑娘。」
杜恆言和慕俞在益州打探了些時日,慕俞便以身試法,不和吳知州打聲招呼就外出採購貨物,從周邊地方採購了七八大車的貨物回來,有米糧、布匹、籮筐、牙刷子、牙刷粉、蠟燭、油燈、鐮刀等等。
林承彥這一次沒有用龍威鏢局,蓋因龍威鏢局能在益州護鏢,大概和吳知州交情也不淺,林承彥雇了益州邊上的安州和靈州的鏢,花了重金,出行人馬晃蕩,足以震懾零散的小土匪,而引出蜀地最大的匪寇窩——廖家寨。
果然在進益州城的前一日遇襲了,林承彥提前和鏢局說好,不反抗,眾人一起被帶入了山寨中。
消息傳到麋鹿巷子裡的時候,杜恆言險些暈過去,勉力支撐著,吩咐林二立即前往京城送信。
她和慕俞都不相信吳振,她也不願意聽慕俞的讓他一個人孤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