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曹德頷首,「自然如此。」
不過這也是曹德第一次見到完整實物。
早在他離開琅琊時,那邊的造船廠就已經造出不少船隻,其中也有鋼鐵甲板船,只是都沒眼前這個規模龐大。
看著越來越近的艨艟,曹德與腦海里的圖紙比對了一下,發現基本上是還原了系統給的圖紙,心下滿意。
這些匠人果真是厲害,不愧是他哥找來的。
與眼前這艨艟一同過來的,還有一千士卒,而這些士卒都是善水、精通水戰,對南方風俗頗為熟悉,而他們都是曹德讓軍事學堂提前培養出來的人手。
眼前的艨艟容載量大,即便是將這三萬餘人全部裝下,都綽綽有餘。
等眾人都上了船,曹德又對這些人進行重新編排,將從琅琊來的一千人打散分入到三萬曹軍當中。
他們當中有的是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有的也是理論豐富,將他們打散重新編排,也是防止他們抱團。
艨艟在江上十數日,便到了江夏郡,艨艟停在夏口江邊,他們徑直將這塊地盤占據,曹德在此建城。
曹德在此地選址建城,是因為這夏口位置特殊,位於江沔交匯之處,若是能把握此地,不能可以掌控長江中游的水上交通,同時還把控了通往江陵和襄陽的水上航路。
而夏口這一塊近些年也並不太平,江東的孫氏就兩次對此地發起過進攻,但都被江夏郡原太守黃祖防守成功,而曹德知曉,若非是有他這隻「蝴蝶」扇動,孫氏將來還會多次進攻夏口。
江夏郡上一任太守黃祖是劉表部下,此人頗有幾分本事,不僅多次阻擋住孫氏的進攻,甚至還派部下射殺了孫堅,不過此人年歲已高,而曹德此番又有著天子召令,這太守之位自然是換人來坐。
曹德倒是不懼這黃祖,他如今是有人有糧,想要占據江夏並非是難事。
只是等他們到了此地時,已是七月既望,正值大暑。江夏郡在後世是著名的「火爐」城市,而如今也不遑多讓,夏口附近多江流湖泊,潮濕又悶熱。
三萬大軍本就是北人,對南方氣候不適應,好在曹德原先就查過相關資料,備好了藥材,以防出現水土不服。
艨艟從琅琊出發,本就帶了數月糧草、木材,之後也會定時有物資補給,眼下他們但不急著開荒墾田。
曹德便將這三萬多的人手分開,一部分上山伐木,一部分則是在江邊修建商棧、碉堡。
如今琅琊有船廠,夏口有航道,修建幾個商棧作補給,將原先兗州降卒營地和許都的工坊物資都可以運到荊州來,這水路成本運輸低,而荊州地盤大,倒是可以開拓新市場。
曹德就不信這邊的世家見了那些精美的瓷器、香料、玻璃、精鹽會不動心,況且自打白紙在許都流傳開,許都大儒、名士雲集,寫了不少文章,曹德都讓人裝訂成冊,再換上清雅包裝,或是印著梅蘭竹菊,或是仕女簪花,又用了特製的筆墨,透著不同的幽香,曹德不信江夏郡的世家們瞧了能不掏錢。
這些都不需要曹德花費太多心力,如今不管是兗州還是許都,甚至是琅琊,都有相當成熟的銷售人才,曹德等人抵達夏口後寄了幾封信,陸續有艨艟帶著物資和他需要的人才來此開發市場。
而江夏郡世家們其實也在翹首觀望。他們早就聽聞了兗州、豫州的風聲,知曉曹氏幾人頗為不凡。
那曹操雖為人頗令人不恥,奈何眼光與手段俱是不俗,麾下能人輩出,若是早些年,他們又哪能料到這宦官之後能有此成就呢?
更何況其長子隨其南征北戰,人品端方,可見是後繼有人,其餘諸子,或是有詩才,或是勇猛擅戰,或是可為一賢助,可見曹氏子弟眾多,能人輩出,乃興旺之兆。
至於曹操幼弟,可謂是年少成名。一開始荊州名流聽聞其名聲,只當是這曹氏弄出的噱頭,只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
彼時他們不以為意,甚至覺得曹氏手段粗糙,讓人貽笑大方。只是宦官之後,庶出之子,身份卑賤,也肖想年少成名?
只是隨著從北邊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甚至有些貨商特地運了那曹氏子弄出來的筆墨、精鹽,在荊州一出手便是能賣上千金萬金,而這也讓荊州不少名流心裡不太舒坦。
這幾年倒是有不少大族派了子弟北上,既是為了出去見識一番,也是為了家族謀得前程,只不過至今未有與這位曹家郎君打過交道的。
故而曹德這番南下,不少世族都想見識一番,瞧瞧這位曹郎君是否如傳聞中那般能幹,卻是久不見其人。
曹德到了江夏,將帶來的人手分配下去後,就先忙兩件事去了。其一,是在城中建醫館,普及健康小知識,甚至還派了人手定時下鄉科普遊說。其二,便是在設計城中排水系統,處理污水排放問題。
而這兩件事其實都是為了防疫做準備。
在這年頭,大多數百姓不是死於戰亂,便是亡於疫病。曹德查了資料,在靈帝期間,疫病肆虐,因其過世的人數甚至達千萬,人口密布的豫州、徐州甚至出現了人去樓空,村莊荒蕪。
而荊州這邊的疫病,其實比北方還要複雜。因荊州多山林,環境濕熱,其實很多地區都未開發,居住點與農耕區多是沿江分布,未開發的山林里多瘴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這也是曹德第一次見到完整實物。
早在他離開琅琊時,那邊的造船廠就已經造出不少船隻,其中也有鋼鐵甲板船,只是都沒眼前這個規模龐大。
看著越來越近的艨艟,曹德與腦海里的圖紙比對了一下,發現基本上是還原了系統給的圖紙,心下滿意。
這些匠人果真是厲害,不愧是他哥找來的。
與眼前這艨艟一同過來的,還有一千士卒,而這些士卒都是善水、精通水戰,對南方風俗頗為熟悉,而他們都是曹德讓軍事學堂提前培養出來的人手。
眼前的艨艟容載量大,即便是將這三萬餘人全部裝下,都綽綽有餘。
等眾人都上了船,曹德又對這些人進行重新編排,將從琅琊來的一千人打散分入到三萬曹軍當中。
他們當中有的是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有的也是理論豐富,將他們打散重新編排,也是防止他們抱團。
艨艟在江上十數日,便到了江夏郡,艨艟停在夏口江邊,他們徑直將這塊地盤占據,曹德在此建城。
曹德在此地選址建城,是因為這夏口位置特殊,位於江沔交匯之處,若是能把握此地,不能可以掌控長江中游的水上交通,同時還把控了通往江陵和襄陽的水上航路。
而夏口這一塊近些年也並不太平,江東的孫氏就兩次對此地發起過進攻,但都被江夏郡原太守黃祖防守成功,而曹德知曉,若非是有他這隻「蝴蝶」扇動,孫氏將來還會多次進攻夏口。
江夏郡上一任太守黃祖是劉表部下,此人頗有幾分本事,不僅多次阻擋住孫氏的進攻,甚至還派部下射殺了孫堅,不過此人年歲已高,而曹德此番又有著天子召令,這太守之位自然是換人來坐。
曹德倒是不懼這黃祖,他如今是有人有糧,想要占據江夏並非是難事。
只是等他們到了此地時,已是七月既望,正值大暑。江夏郡在後世是著名的「火爐」城市,而如今也不遑多讓,夏口附近多江流湖泊,潮濕又悶熱。
三萬大軍本就是北人,對南方氣候不適應,好在曹德原先就查過相關資料,備好了藥材,以防出現水土不服。
艨艟從琅琊出發,本就帶了數月糧草、木材,之後也會定時有物資補給,眼下他們但不急著開荒墾田。
曹德便將這三萬多的人手分開,一部分上山伐木,一部分則是在江邊修建商棧、碉堡。
如今琅琊有船廠,夏口有航道,修建幾個商棧作補給,將原先兗州降卒營地和許都的工坊物資都可以運到荊州來,這水路成本運輸低,而荊州地盤大,倒是可以開拓新市場。
曹德就不信這邊的世家見了那些精美的瓷器、香料、玻璃、精鹽會不動心,況且自打白紙在許都流傳開,許都大儒、名士雲集,寫了不少文章,曹德都讓人裝訂成冊,再換上清雅包裝,或是印著梅蘭竹菊,或是仕女簪花,又用了特製的筆墨,透著不同的幽香,曹德不信江夏郡的世家們瞧了能不掏錢。
這些都不需要曹德花費太多心力,如今不管是兗州還是許都,甚至是琅琊,都有相當成熟的銷售人才,曹德等人抵達夏口後寄了幾封信,陸續有艨艟帶著物資和他需要的人才來此開發市場。
而江夏郡世家們其實也在翹首觀望。他們早就聽聞了兗州、豫州的風聲,知曉曹氏幾人頗為不凡。
那曹操雖為人頗令人不恥,奈何眼光與手段俱是不俗,麾下能人輩出,若是早些年,他們又哪能料到這宦官之後能有此成就呢?
更何況其長子隨其南征北戰,人品端方,可見是後繼有人,其餘諸子,或是有詩才,或是勇猛擅戰,或是可為一賢助,可見曹氏子弟眾多,能人輩出,乃興旺之兆。
至於曹操幼弟,可謂是年少成名。一開始荊州名流聽聞其名聲,只當是這曹氏弄出的噱頭,只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
彼時他們不以為意,甚至覺得曹氏手段粗糙,讓人貽笑大方。只是宦官之後,庶出之子,身份卑賤,也肖想年少成名?
只是隨著從北邊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甚至有些貨商特地運了那曹氏子弄出來的筆墨、精鹽,在荊州一出手便是能賣上千金萬金,而這也讓荊州不少名流心裡不太舒坦。
這幾年倒是有不少大族派了子弟北上,既是為了出去見識一番,也是為了家族謀得前程,只不過至今未有與這位曹家郎君打過交道的。
故而曹德這番南下,不少世族都想見識一番,瞧瞧這位曹郎君是否如傳聞中那般能幹,卻是久不見其人。
曹德到了江夏,將帶來的人手分配下去後,就先忙兩件事去了。其一,是在城中建醫館,普及健康小知識,甚至還派了人手定時下鄉科普遊說。其二,便是在設計城中排水系統,處理污水排放問題。
而這兩件事其實都是為了防疫做準備。
在這年頭,大多數百姓不是死於戰亂,便是亡於疫病。曹德查了資料,在靈帝期間,疫病肆虐,因其過世的人數甚至達千萬,人口密布的豫州、徐州甚至出現了人去樓空,村莊荒蕪。
而荊州這邊的疫病,其實比北方還要複雜。因荊州多山林,環境濕熱,其實很多地區都未開發,居住點與農耕區多是沿江分布,未開發的山林里多瘴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