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張飛這才注意到劉備此刻滿臉悲痛,竟是痛不能抑,伸出手指顫顫巍巍,張飛連忙走上前去,一把扶住劉備,「大哥你別動怒,莫要氣壞身子!」
劉備卻是連連搖頭,泣不成聲,「若是漢室不存,我苟延殘喘存活於世又有何臉面,不如早點去地下向祖宗告罪!」
如今連百姓都已聽聞那曹德所言,甚至一個酸儒竟也敢在酒肆里大放厥詞,那各路諸侯又當如何,只怕是更不敬天子,漢室危矣!
張飛不贊同道,「大哥何必往自個兒身上攬責,若是祖宗真要怪罪,那也怪不得你頭上,要真怪,那也該怪那些天子們去,若是大哥是天子,定不會讓漢室淪為今日這境況……」
劉備身子一頓,聽了張飛這話,呵斥道,「不可胡言!」
關羽也在一旁瞥了他一眼,「三弟莫要再開口,省得氣壞了兄長。」
劉備緩了兩口氣,看向兩位結義兄弟,俱是生得魁梧壯碩,有著一身武藝,後悔道,「是我拖累了兩位弟弟,跟在我這沒用的兄長身後,讓兩位弟弟的才能一直無法施展……」
「大哥!怎可如此說!」
「兄長何出此言!」
關羽張飛二人都是一臉不贊同。
「若非是有兄長,我老張還在鄉野殺豬呢!」
「正是,我關羽昔日也不過是一逃犯,得遇兄長才解了困境……」
「我們兄弟三人說好要齊心協力,這話兄長日後莫要說了!」
關羽、張飛二人站在劉備兩側,神情堅定,「兄長,當初咱們桃園結義時便說過要生死與共,不管兄長有什麼想法,只管說出來,我與三弟定會鼎力相助!」
張飛跟著點頭,「二哥說的對!」
劉備見二人目光堅定,不似作偽,握住了二人的手,一臉動容,道,「備定不會負兩位賢弟。」
……
正如劉備所料那般,那日宴席上發生之事不僅是百姓有所耳聞,沒過多少時日,各地的諸侯也紛紛收到了消息,自是反應不一。
然這對各路諸侯而言,卻是個喜聞樂見的事,當下更是派人在裡面添了一把火,讓「漢室江山氣數已盡」的說法傳得更遠。
不僅如此,正如張飛能從酒肆聽到酸儒提到「王莽篡漢」舊事,這各路諸侯也能為「漢室江山氣數已盡」找出不少依據。
昔日在武帝時期,當世大儒董仲舒曾言「天人合一」之說,「天人」指的自然是天子,知天命通鬼神,故「王者,承天意已從事」,為上天選定之君主,上古時期的德君堯舜禹無一不是如此。
但天道亦為陰陽五行,陽尊而陰卑,天尊而地卑,五行則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而董大儒的這些觀點,當時可是被武帝採納,甚至武帝還頒發詔書進行太初改歷,以土德自居。
土克水,水德自然是二世而亡的嬴秦。
而今日的漢乃是新朝之後再生,故新朝尚金,今漢尚木。
不過這連年饑荒旱災不斷,可見是天子無德,天數已盡,只等水德再世。
田生擔憂地看向曹德,「郎君,如今各地可是出現了不少『水君』,聽聞江東那邊,竟還有人自稱是什麼『水龍』降世,神乎其神……」
他聽到這些消息時,急得如熱鍋上螞蟻,要知道之所以出現這麼多「水君」,不正是因為他家郎君傳了「漢室氣數已盡」麼,這才給了那些人造勢時機,他身為曹德身邊的親信,自然是知道曹氏的謀算。
他們曹氏掌控著幾十萬大軍,若不能乘風而上,又怎會被人所容忍。
可偏偏自家郎君弄了這麼一出,倒是為旁人助了力,丞相大人豈不是多了幾個威脅?
曹德半點不著急,事實上那日宴席上所發生的事能這麼快傳到各地,還有他在其中推波助瀾,而此舉正是要摧毀世人對漢室的敬畏。
昔日高祖皇帝以「斬白蛇」起義,後來光武皇帝又如天神附體,不過短短數年就顛覆了王莽建的新朝,天命對漢室似乎格外眷顧,故而如今雖各路諸侯峰起,但敢真正稱帝的卻不多。
即便他們曹氏有這般野望,但若是當這第一人,只怕也是要受到天下人的指責與討伐。
雖是以他們曹氏實力,若真是與各地諸侯一戰,還是有很大把握,但他們曹氏本就是宦官之後,只怕名聲就更差了,此時不顯,但等天下平定下來,總歸不美。
故而曹德才使人將漢室命數已盡的消息傳到各地,到時候諸路諸侯峰起,他們曹氏也不過是順天時應事。
不過如今看來,這效果是遠超過他預料的,看來不僅是他們曹氏,各地豪傑都早已按捺不住了啊。
琅琊地處偏僻,曹德收到消息多是從許都傳來,而這天下局勢也是變化莫測。
北方的袁紹、馬騰、羌胡,南面的孫權、張魯、劉璋等人,皆是不斷擴張其麾下勢力,招兵買馬,可見野心勃勃。
天子雖在許都,但已無法號令諸侯。
建安四年,馬騰率部眾降於曹氏,建安五年,曹氏大敗袁紹,先後拿下冀州、并州、幽州等地,隨即不過三月,便又起兵北上,羌胡盡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劉備卻是連連搖頭,泣不成聲,「若是漢室不存,我苟延殘喘存活於世又有何臉面,不如早點去地下向祖宗告罪!」
如今連百姓都已聽聞那曹德所言,甚至一個酸儒竟也敢在酒肆里大放厥詞,那各路諸侯又當如何,只怕是更不敬天子,漢室危矣!
張飛不贊同道,「大哥何必往自個兒身上攬責,若是祖宗真要怪罪,那也怪不得你頭上,要真怪,那也該怪那些天子們去,若是大哥是天子,定不會讓漢室淪為今日這境況……」
劉備身子一頓,聽了張飛這話,呵斥道,「不可胡言!」
關羽也在一旁瞥了他一眼,「三弟莫要再開口,省得氣壞了兄長。」
劉備緩了兩口氣,看向兩位結義兄弟,俱是生得魁梧壯碩,有著一身武藝,後悔道,「是我拖累了兩位弟弟,跟在我這沒用的兄長身後,讓兩位弟弟的才能一直無法施展……」
「大哥!怎可如此說!」
「兄長何出此言!」
關羽張飛二人都是一臉不贊同。
「若非是有兄長,我老張還在鄉野殺豬呢!」
「正是,我關羽昔日也不過是一逃犯,得遇兄長才解了困境……」
「我們兄弟三人說好要齊心協力,這話兄長日後莫要說了!」
關羽、張飛二人站在劉備兩側,神情堅定,「兄長,當初咱們桃園結義時便說過要生死與共,不管兄長有什麼想法,只管說出來,我與三弟定會鼎力相助!」
張飛跟著點頭,「二哥說的對!」
劉備見二人目光堅定,不似作偽,握住了二人的手,一臉動容,道,「備定不會負兩位賢弟。」
……
正如劉備所料那般,那日宴席上發生之事不僅是百姓有所耳聞,沒過多少時日,各地的諸侯也紛紛收到了消息,自是反應不一。
然這對各路諸侯而言,卻是個喜聞樂見的事,當下更是派人在裡面添了一把火,讓「漢室江山氣數已盡」的說法傳得更遠。
不僅如此,正如張飛能從酒肆聽到酸儒提到「王莽篡漢」舊事,這各路諸侯也能為「漢室江山氣數已盡」找出不少依據。
昔日在武帝時期,當世大儒董仲舒曾言「天人合一」之說,「天人」指的自然是天子,知天命通鬼神,故「王者,承天意已從事」,為上天選定之君主,上古時期的德君堯舜禹無一不是如此。
但天道亦為陰陽五行,陽尊而陰卑,天尊而地卑,五行則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而董大儒的這些觀點,當時可是被武帝採納,甚至武帝還頒發詔書進行太初改歷,以土德自居。
土克水,水德自然是二世而亡的嬴秦。
而今日的漢乃是新朝之後再生,故新朝尚金,今漢尚木。
不過這連年饑荒旱災不斷,可見是天子無德,天數已盡,只等水德再世。
田生擔憂地看向曹德,「郎君,如今各地可是出現了不少『水君』,聽聞江東那邊,竟還有人自稱是什麼『水龍』降世,神乎其神……」
他聽到這些消息時,急得如熱鍋上螞蟻,要知道之所以出現這麼多「水君」,不正是因為他家郎君傳了「漢室氣數已盡」麼,這才給了那些人造勢時機,他身為曹德身邊的親信,自然是知道曹氏的謀算。
他們曹氏掌控著幾十萬大軍,若不能乘風而上,又怎會被人所容忍。
可偏偏自家郎君弄了這麼一出,倒是為旁人助了力,丞相大人豈不是多了幾個威脅?
曹德半點不著急,事實上那日宴席上所發生的事能這麼快傳到各地,還有他在其中推波助瀾,而此舉正是要摧毀世人對漢室的敬畏。
昔日高祖皇帝以「斬白蛇」起義,後來光武皇帝又如天神附體,不過短短數年就顛覆了王莽建的新朝,天命對漢室似乎格外眷顧,故而如今雖各路諸侯峰起,但敢真正稱帝的卻不多。
即便他們曹氏有這般野望,但若是當這第一人,只怕也是要受到天下人的指責與討伐。
雖是以他們曹氏實力,若真是與各地諸侯一戰,還是有很大把握,但他們曹氏本就是宦官之後,只怕名聲就更差了,此時不顯,但等天下平定下來,總歸不美。
故而曹德才使人將漢室命數已盡的消息傳到各地,到時候諸路諸侯峰起,他們曹氏也不過是順天時應事。
不過如今看來,這效果是遠超過他預料的,看來不僅是他們曹氏,各地豪傑都早已按捺不住了啊。
琅琊地處偏僻,曹德收到消息多是從許都傳來,而這天下局勢也是變化莫測。
北方的袁紹、馬騰、羌胡,南面的孫權、張魯、劉璋等人,皆是不斷擴張其麾下勢力,招兵買馬,可見野心勃勃。
天子雖在許都,但已無法號令諸侯。
建安四年,馬騰率部眾降於曹氏,建安五年,曹氏大敗袁紹,先後拿下冀州、并州、幽州等地,隨即不過三月,便又起兵北上,羌胡盡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